发现自己 作文

学会发现作文中的问题作文1200字

初二作文

学会发现作文中的问题

发现问题是修改作文的前提,如何培养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六种方法。

1、作文写完后要多看几遍

写完作文多看几遍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阅读,思想难以遍及各处,找到几个明显的毛病还比较容易。第二遍用心搜索,便可找到一两处比较隐蔽的错误。再多看几遍,就能从细枝末节处找到更值得推敲的问题。经过这样“看-发现-再看-再发现”的过程,我们就能对作文中存在的毛病,从认识不清到若明若暗,最后到心中有数。

2、修改作文理要读出声

唐朝有一个叫贾岛的诗人,他的诗之所以写得好,就是因为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反复吟读。鲁迅先生总结自己怎样写小说时也曾说过,自己写完小说之后,总要读两遍。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得顺口。

作文理写成“文字”的书面语言,与我们说话时的口语不同,只有当我们放声读一读时,才能更好地觉察出那些读着拗口、听着别扭,词不达意或语法有误的词句。

3、请别人来帮忙指正

有些同学写完作文后也想自己好好改一改,但因自己写作水平有限,结果怎么读怎么看,也挑不出毛病。其实,看不出问题并不等于没有问题。此时,就应该主动把作文拿给别人看,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求得帮助。

有句成语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用在修改作文上也同样适用。自己写的作文,明明有问题却怎么也发现不了,这就叫 “当局者迷”。找几个同学来评议,他们没有偏见,文章的不足之处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叫“旁观者清”。即使同学们的意见你不同意,也没关系,你还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也是一件好事啊!

4、过段时间再修改

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表明了我们“当时”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事物的认识。过段时间,我们通过读书或者参加一些活动后,对先前作文所写的内容产生了新的认识,再回头去看那篇认为没有毛病的作文,就会发现新的问题。每到期末我们就对整个学期的作文进行一下总结,根据新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修改,这样对我们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5、同范文比较

爱动脑筋的同学,善于同范文比较从而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有比较才有鉴别嘛。当然,同学们所选用的范文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6、认真领会老师的批语

老师对同学们的作文一般都有批语,有的是写在作文后面的,这是对全篇作文所做的简明而全面的分析;有的写在作文两边,这是对作文某一局部的意见。认真阅读老师的批语,就仿佛老师站在你的面前直接对你讲述,哪个地文写得不具体,哪些词句不通顺,哪些用语过于重复。认真领会老师的批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发现作文中的问题。

同学们,以上这六种发现作文问题的方法,你做到了几点? 哪些做得还不够呢?除了掌握正确的方法,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我们才可以站得更高,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作文中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实用文摘》2011-04(上)第82页

学会发现作文中的问题

发现问题是修改作文的前提,如何培养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六种方法。

1、作文写完后要多看几遍

写完作文多看几遍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阅读,思想难以遍及各处,找到几个明显的毛病还比较容易。第二遍用心搜索,便可找到一两处比较隐蔽的错误。再多看几遍,就能从细枝末节处找到更值得推敲的问题。经过这样“看-发现-再看-再发现”的过程,我们就能对作文中存在的毛病,从认识不清到若明若暗,最后到心中有数。

2、修改作文理要读出声

唐朝有一个叫贾岛的诗人,他的诗之所以写得好,就是因为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反复吟读。鲁迅先生总结自己怎样写小说时也曾说过,自己写完小说之后,总要读两遍。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得顺口。

作文理写成“文字”的书面语言,与我们说话时的口语不同,只有当我们放声读一读时,才能更好地觉察出那些读着拗口、听着别扭,词不达意或语法有误的词句。

3、请别人来帮忙指正

有些同学写完作文后也想自己好好改一改,但因自己写作水平有限,结果怎么读怎么看,也挑不出毛病。其实,看不出问题并不等于没有问题。此时,就应该主动把作文拿给别人看,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求得帮助。

有句成语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用在修改作文上也同样适用。自己写的作文,明明有问题却怎么也发现不了,这就叫 “当局者迷”。找几个同学来评议,他们没有偏见,文章的不足之处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叫“旁观者清”。即使同学们的意见你不同意,也没关系,你还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也是一件好事啊!

4、过段时间再修改

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表明了我们“当时”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事物的认识。过段时间,我们通过读书或者参加一些活动后,对先前作文所写的内容产生了新的认识,再回头去看那篇认为没有毛病的作文,就会发现新的问题。每到期末我们就对整个学期的作文进行一下总结,根据新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修改,这样对我们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5、同范文比较

爱动脑筋的同学,善于同范文比较从而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有比较才有鉴别嘛。当然,同学们所选用的范文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6、认真领会老师的批语

老师对同学们的作文一般都有批语,有的是写在作文后面的,这是对全篇作文所做的简明而全面的分析;有的写在作文两边,这是对作文某一局部的意见。认真阅读老师的批语,就仿佛老师站在你的面前直接对你讲述,哪个地文写得不具体,哪些词句不通顺,哪些用语过于重复。认真领会老师的批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发现作文中的问题。

同学们,以上这六种发现作文问题的方法,你做到了几点? 哪些做得还不够呢?除了掌握正确的方法,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我们才可以站得更高,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作文中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实用文摘》2011-04(上)第82页

作文教学设计作文1300字

初二作文

作文教学设计:发现

教学目标:

1. 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 .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材料选择空间的拓展。

.写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什么”

.从动物身上发现。

出现图片:小猫上树(画面取名:小猫的勇气)

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小猫很有勇气,小猫敢爬树等)

等爬完树,

你会发现小猫的肉垫、爪子、毛等等都有了变化,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

2. 出现不起名组图:小猫斗大猫小猫洗爪子猫睡觉大猫妈妈的母爱

A 现在你又从猫的身上发现了什么?

由学生任意挑选说自己的发现,并简单地进行叙述。

1. 导入身边动物。

A 猫的身上的发现是这样的多,其实狗的身上的发现更多,我们同学家里养过狗吗?你亲戚家里有人养过狗吗?你曾经发现过狗的什么?

(估计学生有:狗会摇尾巴;狗会看门等)

B 还有别的动物吗?

2.从身边发现

出现图片:一个躲在门里的小女孩

A 这个人是谁啊?会不会是你?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向来以为自己胆子大,却发现自己胆小如鼠;看见老鼠害怕了等) 出现图片:妈妈和爸爸在地里割稻(起名:我发现变了)

你发现什么变了?(估计学生有: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爸爸的脸更黑了;我变得更爱妈妈了等)

3导入生活。

啊,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出现游泳三阶段:不会、会、熟练的图片)

你瞧,就算是一个事情我们就有三个发

估计学生有:我发现游泳真难啊;我发现我也会游泳;我发现游泳很简单

小结:发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地方,啊,抬头就有发现,低头也有发现,回到家里,妈妈的眼神,爸爸的问候都是发现,发现太多了,把你所能发现的填在纸上 我发现我发现

交流发现的材料

1把你的发现与小组的同学分享。

2挑你最能说的一个告诉同桌。

二.指导“怎么写”

提问指导法)学生上讲台回答同学提问

(第一位)朗读题目后学生提问,讲台上的学生回答。

引导:你觉得他回答得不够清楚,你可以要求他说得更清(第二位)朗读题目后,猜同学会提问些什么,并把自己猜的问题回答。(这个猜问题不难,一般都能猜到,特别鼓励猜问题的学生).范文指导法。同学们有很多发现,这里也有四位同学有自己的发现: 《我发现妹妹咬人的秘密》

《我发现选择范文后,

教师要求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问,教师注意提问质量)

引导:如果你们想知道问题,作者能在作文总告诉你们,那么作者的作文就是好作文。 )朗读范文,并让提问的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作者有没有告诉你。

)猜范文的内容。

选择第二则范文,教师要求学生猜作者写了什么?(学生猜)

)范文朗读,并让学生自己回答猜中了没有。

小结提问为什么作者写的,你们都猜得到,而你们想知道的内容,

作者也似乎心有灵犀一般都写了,你们写作有什么秘诀没有?

导出作文秘诀:作文就是写你自己想写的,写别人想知道的。

三.学生写作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写作。

.部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个别指导指导方法

你猜猜,老师看了你这个题目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习作,音乐。

既然写作文有秘诀,那么我们评价作文是不是也有秘)评价秘诀:看作文中是不是解决了我们想知道的,看是不是作者有

必要写的。.学生上讲台读作文。

)评价优点:哪些问还存在什么问题?

作文教学设计:发现

教学目标:

1. 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 .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材料选择空间的拓展。

.写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什么”

.从动物身上发现。

出现图片:小猫上树(画面取名:小猫的勇气)

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小猫很有勇气,小猫敢爬树等)

等爬完树,

你会发现小猫的肉垫、爪子、毛等等都有了变化,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

2. 出现不起名组图:小猫斗大猫小猫洗爪子猫睡觉大猫妈妈的母爱

A 现在你又从猫的身上发现了什么?

由学生任意挑选说自己的发现,并简单地进行叙述。

1. 导入身边动物。

A 猫的身上的发现是这样的多,其实狗的身上的发现更多,我们同学家里养过狗吗?你亲戚家里有人养过狗吗?你曾经发现过狗的什么?

(估计学生有:狗会摇尾巴;狗会看门等)

B 还有别的动物吗?

2.从身边发现

出现图片:一个躲在门里的小女孩

A 这个人是谁啊?会不会是你?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向来以为自己胆子大,却发现自己胆小如鼠;看见老鼠害怕了等) 出现图片:妈妈和爸爸在地里割稻(起名:我发现变了)

你发现什么变了?(估计学生有: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爸爸的脸更黑了;我变得更爱妈妈了等)

3导入生活。

啊,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出现游泳三阶段:不会、会、熟练的图片)

你瞧,就算是一个事情我们就有三个发

估计学生有:我发现游泳真难啊;我发现我也会游泳;我发现游泳很简单

小结:发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地方,啊,抬头就有发现,低头也有发现,回到家里,妈妈的眼神,爸爸的问候都是发现,发现太多了,把你所能发现的填在纸上 我发现我发现

交流发现的材料

1把你的发现与小组的同学分享。

2挑你最能说的一个告诉同桌。

二.指导“怎么写”

提问指导法)学生上讲台回答同学提问

(第一位)朗读题目后学生提问,讲台上的学生回答。

引导:你觉得他回答得不够清楚,你可以要求他说得更清(第二位)朗读题目后,猜同学会提问些什么,并把自己猜的问题回答。(这个猜问题不难,一般都能猜到,特别鼓励猜问题的学生).范文指导法。同学们有很多发现,这里也有四位同学有自己的发现: 《我发现妹妹咬人的秘密》

《我发现选择范文后,

教师要求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问,教师注意提问质量)

引导:如果你们想知道问题,作者能在作文总告诉你们,那么作者的作文就是好作文。 )朗读范文,并让提问的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作者有没有告诉你。

)猜范文的内容。

选择第二则范文,教师要求学生猜作者写了什么?(学生猜)

)范文朗读,并让学生自己回答猜中了没有。

小结提问为什么作者写的,你们都猜得到,而你们想知道的内容,

作者也似乎心有灵犀一般都写了,你们写作有什么秘诀没有?

导出作文秘诀:作文就是写你自己想写的,写别人想知道的。

三.学生写作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写作。

.部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个别指导指导方法

你猜猜,老师看了你这个题目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习作,音乐。

既然写作文有秘诀,那么我们评价作文是不是也有秘)评价秘诀:看作文中是不是解决了我们想知道的,看是不是作者有

必要写的。.学生上讲台读作文。

)评价优点:哪些问还存在什么问题?

[我发现了----]作文训练设计(九年级)作文700字

初三作文

训练要点:

1. 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习作,领会作品美点,为本次作文树标高。

2.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构思有感染力、有启发性、有独特性的作文。

训练时间:

共4课时

训练过程:

0课前准备

印发例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

一引导学生学习、欣赏“例文1”

二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构思作文

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也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

今天,我们也来写写自己的发现。

请你们思考,你准备写什么,怎么写。

学生思考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1. 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意、语法、语感的角度进行检查,做到简洁、明确、生动、通顺。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表意不明的题目和填充后配搭有误的题目。

2. 视野宜开阔。

可以写人,可以写物,可以写事理,可以写方法。如:我发现了父亲的爱;我发现他才是真正的朋友;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我发现了微笑的魅力;我发现了宽容的力量。

3. 立意要有感染力,有启发性。

4. 力求独特。

独特有时是将平常的人和平常的事换一种别人没有想到的说法。如:我发现宽容的力量,就可以写为:我发现了一座桥。再如例文3《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就是《我发现女孩并不比男孩差》的新颖表达形式。

教师展示自己的构思。

我的题目:我发现生活需要糖开头:我这一辈子,对“糖”这个词有特殊的感情。主体:写三件事。先写自己小时候喝中药难咽,后加糖而解决了问题;次写一次骑车蹭人,自己真诚礼貌待人而得到别人谅解,最后写批评学生之前先表扬他而效果显著。最后写出自己的思考:生活需要糖呀。它滋润我们的身体,也滋润我们的心灵,更滋润我们这个社会啊。

训练要点:

1. 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习作,领会作品美点,为本次作文树标高。

2.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构思有感染力、有启发性、有独特性的作文。

训练时间:

共4课时

训练过程:

0课前准备

印发例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

一引导学生学习、欣赏“例文1”

二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构思作文

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也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

今天,我们也来写写自己的发现。

请你们思考,你准备写什么,怎么写。

学生思考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1. 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意、语法、语感的角度进行检查,做到简洁、明确、生动、通顺。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表意不明的题目和填充后配搭有误的题目。

2. 视野宜开阔。

可以写人,可以写物,可以写事理,可以写方法。如:我发现了父亲的爱;我发现他才是真正的朋友;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我发现了微笑的魅力;我发现了宽容的力量。

3. 立意要有感染力,有启发性。

4. 力求独特。

独特有时是将平常的人和平常的事换一种别人没有想到的说法。如:我发现宽容的力量,就可以写为:我发现了一座桥。再如例文3《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就是《我发现女孩并不比男孩差》的新颖表达形式。

教师展示自己的构思。

我的题目:我发现生活需要糖开头:我这一辈子,对“糖”这个词有特殊的感情。主体:写三件事。先写自己小时候喝中药难咽,后加糖而解决了问题;次写一次骑车蹭人,自己真诚礼貌待人而得到别人谅解,最后写批评学生之前先表扬他而效果显著。最后写出自己的思考:生活需要糖呀。它滋润我们的身体,也滋润我们的心灵,更滋润我们这个社会啊。

写好作文三要素作文1700字

四年级作文

写好作文三要素

新课程标准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身边生活,给孩子创造更多写作空间和实践机会”,贴近孩子生活,让孩子与生活0距离接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作文教学课程和内容改革的关键。我认为,学生的作文不能禁锢在语文作文课堂,课堂作文教学是学生练习写作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光靠一周2课时,一学期8次单元教材作文训练是学不好作文的。

学生要写好作文,其中有几个重要的要素:(1)一是语言的积累(会写2000—3500个汉字,会基本的遣词造句,会说话写话)语言的积累,一要靠阅读,二要面向生活,向民间学习。 (2)二是写作方法的积累(观察发现法、联想想象法、分解组合创造法),写作方法的积累一要靠阅读获得,二要靠老师传授获得,三要靠自己在生活实践中感悟获得。 (3)三是生活阅历积累。生活积累,是没办法教的,全靠学生自己在生活中浸泡、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以1天24个小时来分析:以小学生的一天为例,来说明,只要你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同时,也说明任何人都有平等的24小时生活,有作文的源头活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帮你寻找作文的“源”在哪里,“泉”在何方。 小学生的一天 7:00—7:15(起床、刷牙、穿衣),这叫起床生活(可写作文《非常起床》《穿衣那些事》《刷牙日记》

7:15—7:30,早点(吃早点),这叫早点生活。每个孩子吃早点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可写《喝牛奶的烦恼》《早点也痛》7:30

—7:50,上学路上,这叫路上生活,每天上学路上看到、发现什么新鲜事?(可写《上学路上的发现》)

7:50—8:00:交作业、早读,值日检查,这叫早读生活,这片刻,有什么事发生呢?如,没完成作业,背诵等,(可写〈〈作业的悲摧事〉〉8:00—11:30,有四节课,一般有语文、英语、数学,这叫上午的课堂学习生活,那么这些课堂上,关于老师有什么故事?关于某某同学有什么故事?关于你自己在课堂有什么故事?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新收获?都可以写成〈〈数学也美丽〉〉〈〈开心英语课〉〉〈〈非常语文课〉〉;在这时间段里,还有早操;大课间;眼保操,课间10分钟,那在这些时间里,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小品早操〉〉〈〈精彩10分钟〉〉〈〈下课的悲剧〉〉11:30—12:00,放学回家,这叫回家路上的生活,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与故事呢?如看到两个人,牵着骆驼,爬在街道乞讨,一中学生到碗里放了2元钱?这钱是给谁的呢?可写〈〈城里来了骆驼〉〉,12:00—12:30,吃午餐,这叫午餐生活。你的午餐有故事发生吗?如〈〈我给妈妈送午餐〉〉

12:30—13:30,午休,你是午睡还是读书;这叫午睡生活。有故事发生吗?〈〈我的午读10分钟〉〉

(14:00—7:00)请你自己去观察发现,寻找作文之源。22:00—第二天7:00:夜晚睡觉生活。(在这八九个小时里,有什么故事发生?你醒来过吗?你偷偷起床,发现了什么?你不开灯起床你又遭遇了什么?你趴到窗口,发现了什么?

夜晚有什么恐怖的事吗?你有梦游吗?你做了什么梦?……)所有这些,都可以写成作文。如〈〈梦中历险记〉〉……

如果是双修日、节假日,可能有更多、更刺激、更有意,更悲剧的故事在发生。你就这样天天生活下去,我们至少可以把每天割成24个小时,只要你稍加留意这些时间片段与碎片,也许你惊奇的发现,其实我们每天都有生活,每时每刻都在生活,每片刻发生的事,都可能是写作的好材料,只要你坚持记录,用发现的眼光去搜索,到处都可以,时时都可以找到写作点,找到写作的素材,都有好作文在上演。有谁还能说,学生写不好作文,是因为孩子缺少生活呢?其实,现在孩子只是少了些接触大自然的生活,孩子的社会生活并没减少,还增加了城市生活,网络生活,现代高科技信息生活。所以,孩子写不好作文,不全是缺少生活的原因,其实,缺少的是孩子发现的眼光;缺少的是敏感的心;缺少的是记录;缺少的是思考与主动写作。缺少的是感悟到的,缺少的是可转化为作文的生活,缺少的是捕捉与转化。只有捕捉到的,记录下的生活,转化为写作素材的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

写好作文三要素

新课程标准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身边生活,给孩子创造更多写作空间和实践机会”,贴近孩子生活,让孩子与生活0距离接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作文教学课程和内容改革的关键。我认为,学生的作文不能禁锢在语文作文课堂,课堂作文教学是学生练习写作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光靠一周2课时,一学期8次单元教材作文训练是学不好作文的。

学生要写好作文,其中有几个重要的要素:(1)一是语言的积累(会写2000—3500个汉字,会基本的遣词造句,会说话写话)语言的积累,一要靠阅读,二要面向生活,向民间学习。 (2)二是写作方法的积累(观察发现法、联想想象法、分解组合创造法),写作方法的积累一要靠阅读获得,二要靠老师传授获得,三要靠自己在生活实践中感悟获得。 (3)三是生活阅历积累。生活积累,是没办法教的,全靠学生自己在生活中浸泡、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以1天24个小时来分析:以小学生的一天为例,来说明,只要你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同时,也说明任何人都有平等的24小时生活,有作文的源头活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帮你寻找作文的“源”在哪里,“泉”在何方。 小学生的一天 7:00—7:15(起床、刷牙、穿衣),这叫起床生活(可写作文《非常起床》《穿衣那些事》《刷牙日记》

7:15—7:30,早点(吃早点),这叫早点生活。每个孩子吃早点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可写《喝牛奶的烦恼》《早点也痛》7:30

—7:50,上学路上,这叫路上生活,每天上学路上看到、发现什么新鲜事?(可写《上学路上的发现》)

7:50—8:00:交作业、早读,值日检查,这叫早读生活,这片刻,有什么事发生呢?如,没完成作业,背诵等,(可写〈〈作业的悲摧事〉〉8:00—11:30,有四节课,一般有语文、英语、数学,这叫上午的课堂学习生活,那么这些课堂上,关于老师有什么故事?关于某某同学有什么故事?关于你自己在课堂有什么故事?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新收获?都可以写成〈〈数学也美丽〉〉〈〈开心英语课〉〉〈〈非常语文课〉〉;在这时间段里,还有早操;大课间;眼保操,课间10分钟,那在这些时间里,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小品早操〉〉〈〈精彩10分钟〉〉〈〈下课的悲剧〉〉11:30—12:00,放学回家,这叫回家路上的生活,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与故事呢?如看到两个人,牵着骆驼,爬在街道乞讨,一中学生到碗里放了2元钱?这钱是给谁的呢?可写〈〈城里来了骆驼〉〉,12:00—12:30,吃午餐,这叫午餐生活。你的午餐有故事发生吗?如〈〈我给妈妈送午餐〉〉

12:30—13:30,午休,你是午睡还是读书;这叫午睡生活。有故事发生吗?〈〈我的午读10分钟〉〉

(14:00—7:00)请你自己去观察发现,寻找作文之源。22:00—第二天7:00:夜晚睡觉生活。(在这八九个小时里,有什么故事发生?你醒来过吗?你偷偷起床,发现了什么?你不开灯起床你又遭遇了什么?你趴到窗口,发现了什么?

夜晚有什么恐怖的事吗?你有梦游吗?你做了什么梦?……)所有这些,都可以写成作文。如〈〈梦中历险记〉〉……

如果是双修日、节假日,可能有更多、更刺激、更有意,更悲剧的故事在发生。你就这样天天生活下去,我们至少可以把每天割成24个小时,只要你稍加留意这些时间片段与碎片,也许你惊奇的发现,其实我们每天都有生活,每时每刻都在生活,每片刻发生的事,都可能是写作的好材料,只要你坚持记录,用发现的眼光去搜索,到处都可以,时时都可以找到写作点,找到写作的素材,都有好作文在上演。有谁还能说,学生写不好作文,是因为孩子缺少生活呢?其实,现在孩子只是少了些接触大自然的生活,孩子的社会生活并没减少,还增加了城市生活,网络生活,现代高科技信息生活。所以,孩子写不好作文,不全是缺少生活的原因,其实,缺少的是孩子发现的眼光;缺少的是敏感的心;缺少的是记录;缺少的是思考与主动写作。缺少的是感悟到的,缺少的是可转化为作文的生活,缺少的是捕捉与转化。只有捕捉到的,记录下的生活,转化为写作素材的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作文指导作文3900字

初一作文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

鲤城实验小学 洪秀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理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现象,把它表达清楚具体、生动,用上积累的词,合理想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得有意思。

2、创设“有趣”现象,让学生认真观察,在观察中体验、感受、思考、想象

3、引导学生通过对所观察的事物的动作描写,事物大小、形状、颜色的变化的写出“有趣”的表达方法。懂得要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准备:

让学生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查找相关资料,为自己的好奇心寻找答案。

教学过程;

一、 话题交流 激趣引入

1、话题交流(课前交流)

洪老师发现同学们今天精神饱满相信这堂作文课你们会有精彩的表现,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教室摆设,老师穿着,同学装束等)

生:我发现听课老师真多!

师:这都是咱们的客人,向老师问声好吧

生:今天老师穿得特别漂亮!

师:谢谢你的夸奖!

生:我发现同学们穿着特别整齐

师:对,很精神

„„

师:大家真了不起,在教室里就有这么多发现。

2、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学完第九单元,主题是——观察与发现,课文《李时珍》告诉我们要处处留心生活,《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文章引导我们要带着无限的好奇心、强烈的兴趣去观察,《大自然的语言》这首诗歌提醒我们要勤于思考才能有发现,下面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谁最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1)出示:切开的藕,学生观察

师:这是——莲藕,这天老师想炖排骨莲藕汤,切莲藕的时候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一起仔细看,用心想,你发现了什么?

生:虽然藕切断了,但是丝却还连着

师:能用一个词说说吗

生:藕断丝连

师:这个成语讲述了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

(2)出示:筷子和一杯水,筷子斜插入水中

师:炎热的夏天到了,喝杯冰凉的蜜水,多么凉爽(师搅拌)

学生观察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筷子斜插入水中会像“折”断一样

师:多有趣啊,喝水都可以有发现

(设计意图:从孩子喜欢的实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激发学生观察与发现的兴趣,引入主题。)

3、过渡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数不胜数,只要我们留心生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我们今天要来写一写自己——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板书课题)齐读

二、处处留心 发现有趣

1、教室外是广阔的天地,课前,老师布置了小任务,在生活中发现有趣现象并认真观察,同学们,你们有发现吗?谁来谈谈自己发现的有趣现象。(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写到黑板上)(先写后说) 生:苹果切开后会变黑

师:苹果切开,原本果肉是黄色,放在那儿,竟会变色,这真有趣。

生:蜻蜓低飞,鱼跃水面要下雨

师:蜻蜓、鱼儿都能当天气预报专家呢,真有意思!

生:含羞草手一碰,叶子就合拢。

师:多有趣啊,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生:„„

师:在什么时候,还有什么发现(师说情境、时间引导说后出示课件)

(玩泡泡时,)肥皂泡在阳光下是五彩的。

(美术课上画画调颜色时,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我利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能调出很多种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没想到„„)

(下雨时,)雨点落进水里荡起一圈圈小波纹。

师:哦,雨点在水面上摇呼啦圈呢!

冬冬也为我们带来自己的发现:

(厨房里)我发现马铃薯粘在切刀上。

2、板书的学生读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感受生活中五彩缤纷的有趣现象。

3、小结,梳理发现(根据板书及课件)

原来有趣的现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藏在大自然的动植物, 有的来自我们生活中游戏学习时的观察,还有的藏在我们自己身上,如:静电。

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去发现呢?学习可以发现,游戏、运动可以发现,煮菜做饭可以发现,梳头可以发现,走路也可以发现。

同学们只要我们有好奇心,处处留心生活,就能发现有趣的现象。(课件:处处留心 发现有趣)

三、细致观察 表现有趣

(一)结合范文,学习方法

师:大家都有一双眼睛,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到很多有趣的现象。如果没有记下来,常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所以,大家只有用笔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才能得以保存并与大家分享。冰心奶奶就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书p97面,这是冰心奶奶写的回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

1、例文引路章法导写

课文先写(什么时候吹肥皂泡),再写(“我”是怎么做?——吹肥皂泡有趣),(板书 :怎么做?) 接着写(“我”发现到什么?—— 看肥皂泡有趣),(板书 :发现什么?)最后写“我”的感受、遐想。

师在学生发言中板书

小结:冰心奶奶就是这样有条理地描写自己吹肥皂泡时的有趣现象,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条理清楚,更要突出重点,我们今天的作文重点要写出“有趣”。冰心奶奶是怎样写出有趣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

2、以点带面学表达

(1)出示第三自然段

请看下面的这段描写,请你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括号内。

课件出示:

放、加、和弄和弄、沾、吹、提、落、飘荡、扇送、飞

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沾)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学生完成后,评价)

生:这些都是(动词)

师:通过一连串恰当、准确的动作(板书:动作),写出吹肥皂泡多么有趣。

(2)、请同学们再看短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课件)

A 、冰心奶奶通过写肥皂泡的什么写出有趣?

肥皂泡很美,肥皂泡的变化(板书:变化)

师:是啊,冰心奶奶发现美丽的肥皂泡在变化中更显得奇妙无穷

B 、肥皂泡有哪些变化?(课件)

颜色 五色的浮光

看肥皂泡:变化 形状 轻清透明 玲珑娇软 脆薄 光丽

大——小——散裂

师:冰心奶奶通过描写肥皂泡前后的颜色、形状、大小变化,(板书:大小、形状、颜色)写出有趣。 小结:(结合板书)这是冰心奶奶为我们这次作文送来的金钥匙(贴金钥匙)——步步登梯法: “怎么做”通过恰当的动作描写,“发现什么”抓住事物大小、形状、颜色等的变化一步一步写出“有趣”,这就是步步登梯法,这就需要我们对发现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才能表现有趣。(课件:细致观察 表现有趣)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提倡读写结合,习作指导课更要倡导从读学写,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从具体的段落中学习如何把有趣写具体。)

(二)创设情景,运用表达

前天晚上,我带儿子小雨去小区的空地散步,他发现有个好朋友老是跟着它,他觉得很有意思,就跟它玩起了游戏,下面,让我们来用用这把金钥匙,观察这个有趣的现象。提醒大家细致观察,小雨怎么做,影子有哪些变化?

1、观看视频《影子游戏》

2、你观察到什么有趣的现象?(师在交流中引导用上准确动词,关注影子的变化,合理想象)

生:我发现小雨挥挥手,影子也挥挥手

师:这个影子真有礼貌,你“挥”这个词用得真准确

生:我看见影子像一个可爱的小弟弟,小雨一跳,它就跟着跳

师:这个影子真调皮,你能根据影子的动作展开想象

生:小雨一跑,它就跟着跑,影子真象一个“跟屁虫”。

师:这个影子是“跟屁虫”有意思

生:小雨的影子变成了一个高个子,像大哥哥在保护他 。

师:真神奇,影子会自己变长

生:影子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不时地跟小雨捉迷藏:一会儿跑到我的左边,一会儿又跑到我的前

边,我想踩到它,没想到它又跑到我的后面。

师:你能把影子的不断变化想象成在和你捉迷藏,真有趣。

小结:刚才同学们在观察与表达的过程中,(结合板书)尝试运用步步登梯这把金钥匙,既把“小雨”怎么做用恰当的动词说清楚说具体,又留心了影子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还加上自己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影子游戏多么有趣。

(设计意图:以点带面,学练结合)

(三)快乐体验 ——分享有趣

师:让我们拿出笔,以(课件): 影子游戏 真有趣。为中心句写一段话。同学们可以围绕中心句从观察到的小雨怎么做和影子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 „„来写(板书:位置„„)

1、学生练笔

2、评讲练笔

(1)指名读练笔

(2)评价

先说优点:有无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完整。

补充:作文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相信用心想的同学一定看出来了

如:用什么词更生动,加上想象„„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写、评、改中习得写具体的方法,明白语言表达要做到规范有序。)

四、勤于思考 探寻趣意

我们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不仅要细致观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更要带着无限的好奇心去探索、去解决问题。

师:影子千变万化,跟我们形影不离,你们对影子有什么想问吗?

生:„„

小结:

你们真是不仅会观察,而且勤于思考,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建议你们课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把自己的探索、发现也写进文章, 文章就会充满智慧和活力。(课件:勤于思考 探寻趣意)

六、总结

1、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交流了生活中各种有趣现象,获得了一把金钥匙——步步登梯法,通过动作、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的变化等把“有趣”写具体。

2、布置作业

回去后请同学们(课件)用心思考,完成作文——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注意突出“有趣”哦!

3、作文是一门艺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也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作文,课的最后老师想送给你们一首小儿歌,同学们读一读,理解其中的意思,希望对你们这次写作有所帮助。

生:齐读写作歌(课件)

写作之前想具体,

观察经过写细致。

多问几个怎么样,

观察情节描详细

(设计意图:虽然作文没有“公式”可言,但规律和法则是客观存在的。总结写作小儿歌,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章可循。)

板书设计:

观察与发现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

动作 变化(大小、形状、颜色、位置„„)

怎么做 ? 步步登梯法 发现什么?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

鲤城实验小学 洪秀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理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现象,把它表达清楚具体、生动,用上积累的词,合理想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得有意思。

2、创设“有趣”现象,让学生认真观察,在观察中体验、感受、思考、想象

3、引导学生通过对所观察的事物的动作描写,事物大小、形状、颜色的变化的写出“有趣”的表达方法。懂得要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准备:

让学生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查找相关资料,为自己的好奇心寻找答案。

教学过程;

一、 话题交流 激趣引入

1、话题交流(课前交流)

洪老师发现同学们今天精神饱满相信这堂作文课你们会有精彩的表现,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教室摆设,老师穿着,同学装束等)

生:我发现听课老师真多!

师:这都是咱们的客人,向老师问声好吧

生:今天老师穿得特别漂亮!

师:谢谢你的夸奖!

生:我发现同学们穿着特别整齐

师:对,很精神

„„

师:大家真了不起,在教室里就有这么多发现。

2、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学完第九单元,主题是——观察与发现,课文《李时珍》告诉我们要处处留心生活,《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文章引导我们要带着无限的好奇心、强烈的兴趣去观察,《大自然的语言》这首诗歌提醒我们要勤于思考才能有发现,下面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谁最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1)出示:切开的藕,学生观察

师:这是——莲藕,这天老师想炖排骨莲藕汤,切莲藕的时候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一起仔细看,用心想,你发现了什么?

生:虽然藕切断了,但是丝却还连着

师:能用一个词说说吗

生:藕断丝连

师:这个成语讲述了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

(2)出示:筷子和一杯水,筷子斜插入水中

师:炎热的夏天到了,喝杯冰凉的蜜水,多么凉爽(师搅拌)

学生观察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筷子斜插入水中会像“折”断一样

师:多有趣啊,喝水都可以有发现

(设计意图:从孩子喜欢的实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激发学生观察与发现的兴趣,引入主题。)

3、过渡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数不胜数,只要我们留心生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我们今天要来写一写自己——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板书课题)齐读

二、处处留心 发现有趣

1、教室外是广阔的天地,课前,老师布置了小任务,在生活中发现有趣现象并认真观察,同学们,你们有发现吗?谁来谈谈自己发现的有趣现象。(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写到黑板上)(先写后说) 生:苹果切开后会变黑

师:苹果切开,原本果肉是黄色,放在那儿,竟会变色,这真有趣。

生:蜻蜓低飞,鱼跃水面要下雨

师:蜻蜓、鱼儿都能当天气预报专家呢,真有意思!

生:含羞草手一碰,叶子就合拢。

师:多有趣啊,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生:„„

师:在什么时候,还有什么发现(师说情境、时间引导说后出示课件)

(玩泡泡时,)肥皂泡在阳光下是五彩的。

(美术课上画画调颜色时,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我利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能调出很多种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没想到„„)

(下雨时,)雨点落进水里荡起一圈圈小波纹。

师:哦,雨点在水面上摇呼啦圈呢!

冬冬也为我们带来自己的发现:

(厨房里)我发现马铃薯粘在切刀上。

2、板书的学生读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感受生活中五彩缤纷的有趣现象。

3、小结,梳理发现(根据板书及课件)

原来有趣的现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藏在大自然的动植物, 有的来自我们生活中游戏学习时的观察,还有的藏在我们自己身上,如:静电。

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去发现呢?学习可以发现,游戏、运动可以发现,煮菜做饭可以发现,梳头可以发现,走路也可以发现。

同学们只要我们有好奇心,处处留心生活,就能发现有趣的现象。(课件:处处留心 发现有趣)

三、细致观察 表现有趣

(一)结合范文,学习方法

师:大家都有一双眼睛,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到很多有趣的现象。如果没有记下来,常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所以,大家只有用笔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才能得以保存并与大家分享。冰心奶奶就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书p97面,这是冰心奶奶写的回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

1、例文引路章法导写

课文先写(什么时候吹肥皂泡),再写(“我”是怎么做?——吹肥皂泡有趣),(板书 :怎么做?) 接着写(“我”发现到什么?—— 看肥皂泡有趣),(板书 :发现什么?)最后写“我”的感受、遐想。

师在学生发言中板书

小结:冰心奶奶就是这样有条理地描写自己吹肥皂泡时的有趣现象,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条理清楚,更要突出重点,我们今天的作文重点要写出“有趣”。冰心奶奶是怎样写出有趣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

2、以点带面学表达

(1)出示第三自然段

请看下面的这段描写,请你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括号内。

课件出示:

放、加、和弄和弄、沾、吹、提、落、飘荡、扇送、飞

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沾)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学生完成后,评价)

生:这些都是(动词)

师:通过一连串恰当、准确的动作(板书:动作),写出吹肥皂泡多么有趣。

(2)、请同学们再看短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课件)

A 、冰心奶奶通过写肥皂泡的什么写出有趣?

肥皂泡很美,肥皂泡的变化(板书:变化)

师:是啊,冰心奶奶发现美丽的肥皂泡在变化中更显得奇妙无穷

B 、肥皂泡有哪些变化?(课件)

颜色 五色的浮光

看肥皂泡:变化 形状 轻清透明 玲珑娇软 脆薄 光丽

大——小——散裂

师:冰心奶奶通过描写肥皂泡前后的颜色、形状、大小变化,(板书:大小、形状、颜色)写出有趣。 小结:(结合板书)这是冰心奶奶为我们这次作文送来的金钥匙(贴金钥匙)——步步登梯法: “怎么做”通过恰当的动作描写,“发现什么”抓住事物大小、形状、颜色等的变化一步一步写出“有趣”,这就是步步登梯法,这就需要我们对发现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才能表现有趣。(课件:细致观察 表现有趣)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提倡读写结合,习作指导课更要倡导从读学写,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从具体的段落中学习如何把有趣写具体。)

(二)创设情景,运用表达

前天晚上,我带儿子小雨去小区的空地散步,他发现有个好朋友老是跟着它,他觉得很有意思,就跟它玩起了游戏,下面,让我们来用用这把金钥匙,观察这个有趣的现象。提醒大家细致观察,小雨怎么做,影子有哪些变化?

1、观看视频《影子游戏》

2、你观察到什么有趣的现象?(师在交流中引导用上准确动词,关注影子的变化,合理想象)

生:我发现小雨挥挥手,影子也挥挥手

师:这个影子真有礼貌,你“挥”这个词用得真准确

生:我看见影子像一个可爱的小弟弟,小雨一跳,它就跟着跳

师:这个影子真调皮,你能根据影子的动作展开想象

生:小雨一跑,它就跟着跑,影子真象一个“跟屁虫”。

师:这个影子是“跟屁虫”有意思

生:小雨的影子变成了一个高个子,像大哥哥在保护他 。

师:真神奇,影子会自己变长

生:影子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不时地跟小雨捉迷藏:一会儿跑到我的左边,一会儿又跑到我的前

边,我想踩到它,没想到它又跑到我的后面。

师:你能把影子的不断变化想象成在和你捉迷藏,真有趣。

小结:刚才同学们在观察与表达的过程中,(结合板书)尝试运用步步登梯这把金钥匙,既把“小雨”怎么做用恰当的动词说清楚说具体,又留心了影子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还加上自己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影子游戏多么有趣。

(设计意图:以点带面,学练结合)

(三)快乐体验 ——分享有趣

师:让我们拿出笔,以(课件): 影子游戏 真有趣。为中心句写一段话。同学们可以围绕中心句从观察到的小雨怎么做和影子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 „„来写(板书:位置„„)

1、学生练笔

2、评讲练笔

(1)指名读练笔

(2)评价

先说优点:有无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完整。

补充:作文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相信用心想的同学一定看出来了

如:用什么词更生动,加上想象„„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写、评、改中习得写具体的方法,明白语言表达要做到规范有序。)

四、勤于思考 探寻趣意

我们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不仅要细致观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更要带着无限的好奇心去探索、去解决问题。

师:影子千变万化,跟我们形影不离,你们对影子有什么想问吗?

生:„„

小结:

你们真是不仅会观察,而且勤于思考,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建议你们课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把自己的探索、发现也写进文章, 文章就会充满智慧和活力。(课件:勤于思考 探寻趣意)

六、总结

1、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交流了生活中各种有趣现象,获得了一把金钥匙——步步登梯法,通过动作、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的变化等把“有趣”写具体。

2、布置作业

回去后请同学们(课件)用心思考,完成作文——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注意突出“有趣”哦!

3、作文是一门艺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也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作文,课的最后老师想送给你们一首小儿歌,同学们读一读,理解其中的意思,希望对你们这次写作有所帮助。

生:齐读写作歌(课件)

写作之前想具体,

观察经过写细致。

多问几个怎么样,

观察情节描详细

(设计意图:虽然作文没有“公式”可言,但规律和法则是客观存在的。总结写作小儿歌,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章可循。)

板书设计:

观察与发现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

动作 变化(大小、形状、颜色、位置„„)

怎么做 ? 步步登梯法 发现什么?

那一刻我发现了自我_作文作文五年级

小学作文

[那一刻我发现了自我_作文]

那一刻我发现了自我

自我,美丽,如风景题记

人在路上,行色匆匆,不知方向,总会说;我迷路了,那一刻我发现了自我_作文。

可人们却常常迷失的不是方向,不是路途。这羊肠小道,一线天地上,承载着多少人生路上的彷徨。

他们迷路了,他们并没能发现那个真正的自己,他们甚至没有朝上看看,看看那天高云淡,只是依旧行色匆匆。依旧的山重水尽,不复得路。

远方飘来几声雁鸣,刹那间,我发现走在路上的自己好像那些迷路的人,行色匆匆的人,好像好像。

除了气温,我也只能从这雁鸣中来感觉秋意了,我甚至不能抬头去看看那红于二月花的秋叶,去感受感受那望断南飞雁的诗意,初中三年级作文《那一刻我发现了自我_作文》。我只是注视着那愈来愈陡的台阶,不停地登高着。

映入我眼帘的,只剩下怪石嶙峋,全然不见了迷人秋景,风景般的自我。

我已经过了半山腰,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可我还是想要突破自己,突破极限,去登那个山顶。因为,我看到了无数人的上上下下,不想落后。

我好像在走一个漫长的人生路。

可是,霎时间,我蓦然发觉,我迷路了,也迷失了迷人的秋景,只剩下怪石嶙峋,我感觉自己好像那些行色匆匆的人,好像好像。

我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只是一味地去攀登,不顾一切地去攀登。

我甚至开始患得患失,生怕自己付出了这么多,还攀不上高处。那自我的迷失,好像越陷越深,沉入深渊了。

我终于体力不支,精疲力竭,我终于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去注视,那天高云淡南飞燕,那满山红叶染青山。刹那间,我发现路上的风景,竟是如此美丽。

我不禁忆起了临川先生一千年前,在褒禅山上的吟唱:尽吾力而不能致者,可以无悔矣。这也许便是自我的真谛。

望着那湖光山色,我不禁自问:何谓自我?也许,它就像那满山红叶一样迷人,它是一种尽力而无悔,忘怀得失的境界,拥有了它,好像一切都那么重要,又不那么重要。

休整一下,再走吧,至少,我大汗淋漓;至少,我竭尽全力;至少,我还有满山红叶。 前方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

自我,如风景,在无悔的路上。

该上路了。这篇文章来源范文站,

[那一刻我发现了自我_作文]

那一刻我发现了自我

自我,美丽,如风景题记

人在路上,行色匆匆,不知方向,总会说;我迷路了,那一刻我发现了自我_作文。

可人们却常常迷失的不是方向,不是路途。这羊肠小道,一线天地上,承载着多少人生路上的彷徨。

他们迷路了,他们并没能发现那个真正的自己,他们甚至没有朝上看看,看看那天高云淡,只是依旧行色匆匆。依旧的山重水尽,不复得路。

远方飘来几声雁鸣,刹那间,我发现走在路上的自己好像那些迷路的人,行色匆匆的人,好像好像。

除了气温,我也只能从这雁鸣中来感觉秋意了,我甚至不能抬头去看看那红于二月花的秋叶,去感受感受那望断南飞雁的诗意,初中三年级作文《那一刻我发现了自我_作文》。我只是注视着那愈来愈陡的台阶,不停地登高着。

映入我眼帘的,只剩下怪石嶙峋,全然不见了迷人秋景,风景般的自我。

我已经过了半山腰,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可我还是想要突破自己,突破极限,去登那个山顶。因为,我看到了无数人的上上下下,不想落后。

我好像在走一个漫长的人生路。

可是,霎时间,我蓦然发觉,我迷路了,也迷失了迷人的秋景,只剩下怪石嶙峋,我感觉自己好像那些行色匆匆的人,好像好像。

我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只是一味地去攀登,不顾一切地去攀登。

我甚至开始患得患失,生怕自己付出了这么多,还攀不上高处。那自我的迷失,好像越陷越深,沉入深渊了。

我终于体力不支,精疲力竭,我终于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去注视,那天高云淡南飞燕,那满山红叶染青山。刹那间,我发现路上的风景,竟是如此美丽。

我不禁忆起了临川先生一千年前,在褒禅山上的吟唱:尽吾力而不能致者,可以无悔矣。这也许便是自我的真谛。

望着那湖光山色,我不禁自问:何谓自我?也许,它就像那满山红叶一样迷人,它是一种尽力而无悔,忘怀得失的境界,拥有了它,好像一切都那么重要,又不那么重要。

休整一下,再走吧,至少,我大汗淋漓;至少,我竭尽全力;至少,我还有满山红叶。 前方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

自我,如风景,在无悔的路上。

该上路了。这篇文章来源范文站,

从问题作文中走出一片天作文8100字

高二作文

从问题作文中走出一片天

——三年级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中泰小学 唐非厌 葛兰

摘要:作文是个性表达的产物。如果把一篇作文当作一个产品,那么问题作文不应该当成次品,而应该是半成品。研读问题作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把握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找到修改指导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对问题作文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和修改指导,逐渐教会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成为合格品或精品,使问题作文数量不断减少。在问题作文的指导修改过程中,教师逐渐构建和完善问题作文的修改指导系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本文主要介绍在三年级培养作文修改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研读作文 修改意识 修改方法 修改指导系统 因材施教 坚持训练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多重视习作前的指导,轻视习作后的讲评,特别是忽视了问题作文的修改指导。虽然说预防(指导)胜于治疗(修改、重写),但是习作是个性表达的产物,怎么可能仅靠作文指导就能让每个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文章呢?优等生学有余力尚且时有问题;中等生即使乐于表达但总不足,学困生的作文更成了问题集中营。如果我们因此让中下生重新写,那就可能引起学生对写作的畏难与厌烦,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表达欲望。由此想到,我们语文老师除了重视写作前的指导,其实更应该重视在点评或批改时发现的问题作文。如果把文当作产品,那么问题作文不应该当成次品,而应该是半成品,只要找准切入点对它进行“深加工”,就能使她来个大变身,成为合格品或精品,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如何对问题作文“深加工”呢?那就是修改。只要我们仔细研究学生的作文,就能从学生作文的一些问题中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把握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就能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予针对性的指导,通过修改使问题作文不再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习作能力不就能在一次次地修改中提高吗?同样的问题不就可以避免出现吗?这不就等于帮助学生打开了另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吗?

经过实践,我发现通过教师的讲评指导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和习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径。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每一篇日记、每一次周记、

每一个单元的习作、课后每一次小练笔都是我培养孩子们自改作文能力的阵地。

二、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修改意识,对自己的作品负责。

1.借名人故事和名言说理。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轶闻趣事,如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推敲故事,古代诗人贾岛“推敲”的典故,欧阳修“作文既出必贴之墙壁,坐卧视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的古籍记载、叶圣陶、鲁迅对文章精雕细琢的故事等等。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把这些故事搜集起来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阅读这方面的故事,从故事中知道作文不是一锤定音的,好文不厌百回改,我们要像名人一样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除了故事,还可发动学生搜集一些浅显易懂的修改作文的名言警句,比如: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毫不可惜”;契诃夫“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列夫·托尔斯泰

“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等,借名人的嘴激励学生参与修改作文的活动。

2.即时肯定,评语激励。

为了激发学生修改的积极性,一发现学生自己在修改作文就即时肯定,同时批改学生的作文,我不仅评点选材、构思、语言,还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些鼓励性的评语:“通过修改,你的文章读起来特别流畅了!”“这句话改得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这些鼓励修改的评语费时少,效果好。实践证明,老师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能激发一些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产生良性的连锁反应。

3、身边的榜样激励。

不定期的在小范围内启发几个学生修改作文,然后在教室后墙张贴出原稿和修改稿,请学生参观议论。学生一比较对照,看出修改后的作文进步明显,就更加明确修改作文的重要和必要了。同时表扬这些学生正在做着和古今中外名家一样的事,促使这些学生更加乐于参与修改,营造出修改作文的好氛围。

(二)、学习修改方法,为自己的作品把关。

学生有了修改意识,如果不知道如何修改,就会让修改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进行修改方法的指导。在指导时要注意三个原则1、要循序渐进;2、要具有可操作性,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两方面修改;3、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每次可设定一到两个作文讲评的核心进行专题对话、交流。

1、下水示范,学习修改的符号和要领。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开始阶段,老师要下水示范,具体操作: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抄在黑板上(实物投影),第一步面对作文整体浏览(读);第二步读后想想问题出在哪(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适、结构是否紧凑,段落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句式是否规范,词语是否达意等),在找到问题后想想解决方法;第三步选择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解决方法;第四步,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第五步对所作的修改做一个点评。起始阶段的每次都要按这样的步骤操作,根据问题用彩笔进行调整、删减、充实、修改,并且明确地说出修改的理由。这样,学生从老师修改演示中,就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修改原因,掌握修改作文的操作程序,即“读想(找出毛病、解决办法)改评”,使学生可以效仿。

2、口头点评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指导解决具体的修改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作文问题主要出在哪,并且知道如何修改,讲评时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来点评,要讲得精而实用,精而易懂,注意中避免笼统或抽象的评价,不要使用写作中的名词与概念。讲评的方式有两种:口头讲评与集体讲评,一般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老师研读问题作文,从中梳理出主要问题,进行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这样学生具体地与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悟出我该怎样改的道理。

记得写三上写《我们的校园》,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把校园的景物堆砌在一起,没有考虑句子之间的联系,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甚至出现重复。这时就需要我去引导孩子有序地安排内容。当学生作文起草好后,我就请他们一个一个地读自己的作文,

其他同学则闭上眼睛听,读的人要求读得清楚,速度不能快,听出优点时就及时给予肯定,若听出问题就重点关注,集体想对策,大家一起修改。当读到校园内的一处景物发现次序不对时,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校园里走走看看,接着再对全班同学讲:“如果有人按照你们的写作顺序参观,会怎么样?”待孩子们有所悟时就重申:“介绍熟悉的地方或景点,一定要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写,不要跳来跳去,使读的人搞不清东南西北。”

这种评讲,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减缓了学生修改习作的坡度,为学生修改作文铺好路,架好桥。

3、人手一份,集体评改。

教师批改时若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并由此想到一个训练点,此时可选其中一篇缺陷明显的习作(去除姓名)打印,人手一份。老师和学生一起诊断问题,讨论得出适当的修改方法,然后人人动手修改。修改后,老师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讲评,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改得不好的,随机指导如何修改。如问题作文《菜园》(附)是写家乡景物的单元习作,经过研读发现小作者开头缺少对菜园的描述或介绍,中间没有借助方位词有序在写描写菜园种植的蔬菜,语言上犯了“有”病;在具体介绍蔬菜时,描述的语言比较单一,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结尾出现空话“我爱我家的菜园,我爱这个美丽的家乡”等。全部习作批完,发现如何把看到的景物有顺序地写出来是本次习作的主要问题,因此选择这篇习作打印出来。指导修改时,在黑板上画好菜园蔬菜种植分布图,请学生对照着用方位词介绍所选地方的各种景物,使问题作文快速变身。

附问题作文《菜园》原文

我家菜园里有很多蔬菜和植物。有又大又肥的玉米。玉米的主干上长着几片长长的叶子,每株长着一到三个玉米。有一排萝卜,上面长着绿油油的叶子,叶子下

面长着一个个萝卜,萝卜上面半个红,下面半个白。有三排黄豆,绿色的叶子。过了几天,长出了毛豆子,又过了一段时间,毛豆子变成了老黄豆。有一排马兰头,绿色的一片,还长着尖尖的叶子。有一排大蒜,才刚刚发芽。有一排豇豆,有三十根棒子。豇豆挂在棒子上像一条条绳子。还有一排青菜。青菜才刚刚种好,还很小。

菜园里收回来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说有红红的番茄,很多很多的老南瓜,有很大的冬瓜,有长长的丝瓜,有火辣辣的红辣椒,还有地瓜。

我爱我家的菜园,爱我这个美丽的家乡。

(三)、作文问题归类,构建修改指导系统。

通过这一年的实践,发现三年级的作文中的问题主要在集中在内容和语言两方面。

1、内容上比较常见的问题有:

(1)想不出写作内容,比如三上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三下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

指导:以写保护环境的习作为例,课前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很重要,在课堂上一定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一些爱护或不爱护环境的事说一说,教师要注意扩散

学生的思维。大事可以抓住工业区的搬迁、侵占河道造房、为了经济利益炸山卖石矿?? 小事可以从乱扔垃圾、小河的变化、一棵树的故事、村子每家每户种一棵桂花树、等入手来表现保护环境的主题。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由此可见,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自己真实的生活,在生活中积淀,写眼见之物,耳听之事,心中之想,抒自然之情,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生活经历其实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这才是解决之道。

(2)、与事实不符,比如三上写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发现有的学生写人物的话不符合年龄特点;三下第一次习作是写家乡的景物,有些同学犯常识性的错误,有写桃花春天开花,夏天才结果的;有写冬天竹子落叶了,光秃秃的,骨折一小时就好了等。

指导:用幽默或调侃的语言点化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生活常识,随着积累的增加,自然就会少犯这样的错误。

(3)、开头离题太远,如学生写春游秋游,会写老师告诉我们哪天要去秋游了,我们怎么高兴,大家讨论带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回家买了什么,上车时怎么样,一路上怎么样,写了很多才写到游玩的地方。

指导:把学生请到身边,问清楚学生主要想写什么,根据他表达的重点,告诉他要删除还是作其他改动,同时要提醒班级其他学生。

2、语言上比较常见的问题有:

(1)、“的”字病,表现为不管用“地” 还是“得”,都变成了“的”。指导:利用阅读课中引导学生发现每篇课文中都少不了“的、地、得”这三兄弟。从课文中找到使用这三个“de ”的句子,用具体的例子得出三兄弟的使用方法。 “的”后边跟着的是人或事物的词,如洁白的羽毛,粗壮的枝干?? “地”后边跟着的是动作或变化的词,如静静地听课、无限地扩大、?? “得”是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后面起补充说明,如:说得好、写得快、担心得要命?? 经常请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出些练习试一试,作文里面改一改,熟能生巧。

(2)、啰嗦病,具体有可分为后来病、长句子、对话太多等。

指导:后来病,要指导学会过渡和衔接,如“先、再、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更”“于是”“但是”?? 关联词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等来衔接上下文。

喜欢写长句子的,要指导学生把长句改短句,不仅使句子变化有节奏,还避免句式杂糅。如“一阵风吹过,香气随着微风而遍布了整个校园里充满了桂花的清香”可改为“一阵风吹过,香气随着微风遍布了整个校园,校园里充满了桂花的清香。”

在写人和事时,对话多的要指导学生插一些人物的反应;或加一些动作、神态,文章就活泼了。

(3)、语句不完整,不通顺。

指导:指导学生读一读,通过读来发现问题,补充完整或改通顺,培养仔细检查的习惯。如:我看到的桂花树并不像其他那么高,那么大,它是一株小小而又矮矮的(树)。

(4)、词不达意,指在写作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拿来就用;或者喜欢用新鲜感的词,但不管是否合适。如“一朵桂花的香气并不浓,一串桂花的香气就十分浓密,还能带给我们一点甜甜的味道。”

指导:讲评时多进行近义词的辨析,引导学生用已经积累的适合的词去替换或增改,平时注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增加词汇储备。

这类问题中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要特殊对待。如:“今天我又来到这棵桂花树前,仔细观察这棵桂花树,发现这一天的桂花已经开得很茂盛了,昨天的花瓣还是组合在一起的,今天的却分开了。”这段语言充满童心童趣,但不是很妥当,可改为“昨天还是含苞欲放,没想到今天已经完全绽放了,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又如“小树长高了,有的像老师一样高,有的像同学一样高。””对于中下的学生,如果写出类似上述两种句子应予以保留,有一些还可认定为好句加以表扬。因为这些句子说明学生想准确形容,但语言的储备还不够,这其实正是孩子的特点。

(5)、事物描写不具体。如观察日记《我家的桂花》

我家后院有许多棵桂花树,一走到那里就闻到淡淡的清香。它的枝干有点细细的,叶子翠绿色。有几棵桂花树的花苞是桔黄色和黄色的。花苞像米粒般大小,用手一摸花苞上还有一点粉。

指导:这类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培养观察能力。讲评时对 “花苞像米粒般大小,用手一摸花苞上还有一点粉。”要给予肯定,肯定她经过了仔细地观察才有这样的发现,但描写不够具体。然后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桂花树前,按照观察的顺序从树形到枝干到叶子到花,有顺序地指导观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当“显微镜”,调动各个感官去细致入微地观察,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舌头尝,并把这些发现都细致地写下来。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想一想,这像什么?把想到的穿插写在观察过程里,就能写好这类观察日记。

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时,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肯定其有创意的表达,不要用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习作修改,要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

(四)、分类指导,共同进步。

在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上,还应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作文的差异,有所区别,侧重对待。三年级刚开始写作时,每次习作批改好都分好中差三类进行指导。我的做法是:对优秀作文以“赏”为主,对中等作文以“扶”为主,对第三类作文以“改”为主。尽可能保存好学生的每一次习作,学期结束引导每一个学生翻阅自己的写作,感受自己在写作中的成长。

1.赏优秀作文。

选评优秀生作文,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每次习作,我都选择几篇较好的作文,先全文展示读,接着讲评精彩部分,目的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有时根据修改主题进行精彩句子赏析,以启发其他同学思考。通过不断的训练,等优秀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就通过阅读课、课外书交流、面批等途径对文章的立意、结构等写作方法给予指导,使优秀生的作文水平锦上添花。对于优秀学生在词句上的一些小问题,主要就是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或伙伴之间修改,让他们在修改和切磋中成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我发现两次以上赏析过作文的学生,作文态度都较之前认真。因此我采取滚雪球的方法,每次讲评都增换新的学生名单,逐渐扩大了优秀面。

为了更好地保持这部分学生的写作热情,我还积极组织他们开展作文课外活动,如好文张贴、搜集我的优秀作文、编主题小报、出作文墙报、给报刊投稿等,使这些学生积极参与,更加喜爱写作。

2、扶中等作文。

这部分学生在表达上能做到语言流畅,但描写缺乏联想力和感染力,不擅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导致语言平淡,事物描写不具体。

为了鼓励他们,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欣赏+建议。首先点评时先欣赏精彩句子,然后大大地表扬,引导发现这次写得好的原因在哪,建议以后往这方面再努力一些,争取写出更多好句子。其次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把这些人的问题考虑进去,在修改前好好研读他们的作文,在语句指导方面多花点精力以求寻找到合适的指导方法,帮助他们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一步一步向优秀迈进。当这些学生取得了优秀时,一定要大加赞扬,鼓舞其他同学迎头赶上。同时,跟优秀生结成对子,取长补短,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3.改三类作文。

通过教学,我发现三年级的中下学生的作文问题,主要集中在不知道写什么、写作没有顺序、语病多、写不具体,也有个别是思维惰性造成的。他们有共同的心理——怕作文,对作文多采取应付的态度。要想提高差生作文水平,最好的办法是面批面改,在最基础的选材、具体描写、字词句的训练给予具体帮助,使他们逐渐克服畏难心理,走出作文困境。我的做法是:一学期每个学生批改三五次不等,有时主要缺点类似的几个学生集中在一起指导。最初班级面批的人数较多,逐渐缩小面批人数。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严,逐词逐句,从不马虎;二是有耐性,多询问学生以了解本次习作的材料储备,然后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或选材或增删改换;三及时表扬,在修改中要善于发现他们进步的点滴火花,给予鼓励。改好后要写上几句鼓励的话,如“这个词用得多好,你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祝贺你进步了,为你高兴!”“句子流畅多了。以后写好一定要多读几遍呀!”。寥寥数语,往往起到难以置信的作用。在指导修改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同时也能真正学到写作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能力。

(五)、坚持训练,养成习惯。

任何能力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改文训练之后,就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修改习作,这时学生较容易发现习作的毛病,改起来尤其用心。

1.即写即改,一文多改。作文写完,第一要做的是小声朗读自己的作文,修改明显的错误,如把需要停顿而没有打上标点的地方打上正确的标点,发现错字、别字即时改正。其次在读的过程中,若遇读不通的地方就特别留意,找出问题改之,或思考能否用更优美的句子进行替换。写好后再读两遍,直到找不出问

题为止。学生随着知识的拓宽,认识的提高,对自己的习作产生不满足感,就会会不断给自己的习作修改、润色。

2.结对互改。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修改习作也一样。自己读过修改过,如果再找不到需要修改的地方了,这时就请自己的好伙伴帮自己修改作文。如让他检查一下自己的作文有没有把重点交待清楚,有没有病句等,还可以互相提建议,签上大名。

3、小老师修改。把修改好的作文本收上来,随机发,发到谁的就改谁,修改者要签上大名。这样做,老师就把修改权还给了学生,学生很有新鲜感,他们怀着好奇心,以主人翁的态度当“小老师”,格外认真投入。这样,进一步训练了自改作文的能力。

三、实践后的思考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明显增加,写作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充满个性的优秀作文越来越多,特别是中下生的作文数量开始真正减少。但问题作文的修改与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古话说得好 “骐骥一跃,志在千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作为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更流畅地表达与交流,必须将问题作文研读下去,教学有三个层次:1、教过了;2、教对了;3、教会了。教会才是我们的目的。

在指导修改问题作文的过程中,我虽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了一些问题类型及相应的指导方法,试图构建修改指导系统,但只是个雏形,不够全面和深入,所以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这个修改指导系统,促进自己的专业技能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小学语文教师》和网络等平台多学习,多交流,从贾志敏、管建刚等老师的课中汲取营养,将自己问题作文的研究继续做下去。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

《关于中小学生作文常见问题的思考》

《作文教学要重视修改能力的培养》

《怎样修改作文》

《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从问题作文中走出一片天

——三年级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中泰小学 唐非厌 葛兰

摘要:作文是个性表达的产物。如果把一篇作文当作一个产品,那么问题作文不应该当成次品,而应该是半成品。研读问题作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把握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找到修改指导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对问题作文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和修改指导,逐渐教会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成为合格品或精品,使问题作文数量不断减少。在问题作文的指导修改过程中,教师逐渐构建和完善问题作文的修改指导系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本文主要介绍在三年级培养作文修改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研读作文 修改意识 修改方法 修改指导系统 因材施教 坚持训练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多重视习作前的指导,轻视习作后的讲评,特别是忽视了问题作文的修改指导。虽然说预防(指导)胜于治疗(修改、重写),但是习作是个性表达的产物,怎么可能仅靠作文指导就能让每个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文章呢?优等生学有余力尚且时有问题;中等生即使乐于表达但总不足,学困生的作文更成了问题集中营。如果我们因此让中下生重新写,那就可能引起学生对写作的畏难与厌烦,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表达欲望。由此想到,我们语文老师除了重视写作前的指导,其实更应该重视在点评或批改时发现的问题作文。如果把文当作产品,那么问题作文不应该当成次品,而应该是半成品,只要找准切入点对它进行“深加工”,就能使她来个大变身,成为合格品或精品,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如何对问题作文“深加工”呢?那就是修改。只要我们仔细研究学生的作文,就能从学生作文的一些问题中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把握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就能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予针对性的指导,通过修改使问题作文不再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习作能力不就能在一次次地修改中提高吗?同样的问题不就可以避免出现吗?这不就等于帮助学生打开了另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吗?

经过实践,我发现通过教师的讲评指导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和习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径。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每一篇日记、每一次周记、

每一个单元的习作、课后每一次小练笔都是我培养孩子们自改作文能力的阵地。

二、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修改意识,对自己的作品负责。

1.借名人故事和名言说理。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轶闻趣事,如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推敲故事,古代诗人贾岛“推敲”的典故,欧阳修“作文既出必贴之墙壁,坐卧视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的古籍记载、叶圣陶、鲁迅对文章精雕细琢的故事等等。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把这些故事搜集起来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阅读这方面的故事,从故事中知道作文不是一锤定音的,好文不厌百回改,我们要像名人一样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除了故事,还可发动学生搜集一些浅显易懂的修改作文的名言警句,比如: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毫不可惜”;契诃夫“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列夫·托尔斯泰

“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等,借名人的嘴激励学生参与修改作文的活动。

2.即时肯定,评语激励。

为了激发学生修改的积极性,一发现学生自己在修改作文就即时肯定,同时批改学生的作文,我不仅评点选材、构思、语言,还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些鼓励性的评语:“通过修改,你的文章读起来特别流畅了!”“这句话改得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这些鼓励修改的评语费时少,效果好。实践证明,老师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能激发一些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产生良性的连锁反应。

3、身边的榜样激励。

不定期的在小范围内启发几个学生修改作文,然后在教室后墙张贴出原稿和修改稿,请学生参观议论。学生一比较对照,看出修改后的作文进步明显,就更加明确修改作文的重要和必要了。同时表扬这些学生正在做着和古今中外名家一样的事,促使这些学生更加乐于参与修改,营造出修改作文的好氛围。

(二)、学习修改方法,为自己的作品把关。

学生有了修改意识,如果不知道如何修改,就会让修改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进行修改方法的指导。在指导时要注意三个原则1、要循序渐进;2、要具有可操作性,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两方面修改;3、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每次可设定一到两个作文讲评的核心进行专题对话、交流。

1、下水示范,学习修改的符号和要领。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开始阶段,老师要下水示范,具体操作: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抄在黑板上(实物投影),第一步面对作文整体浏览(读);第二步读后想想问题出在哪(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适、结构是否紧凑,段落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句式是否规范,词语是否达意等),在找到问题后想想解决方法;第三步选择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解决方法;第四步,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第五步对所作的修改做一个点评。起始阶段的每次都要按这样的步骤操作,根据问题用彩笔进行调整、删减、充实、修改,并且明确地说出修改的理由。这样,学生从老师修改演示中,就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修改原因,掌握修改作文的操作程序,即“读想(找出毛病、解决办法)改评”,使学生可以效仿。

2、口头点评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指导解决具体的修改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作文问题主要出在哪,并且知道如何修改,讲评时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来点评,要讲得精而实用,精而易懂,注意中避免笼统或抽象的评价,不要使用写作中的名词与概念。讲评的方式有两种:口头讲评与集体讲评,一般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老师研读问题作文,从中梳理出主要问题,进行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这样学生具体地与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悟出我该怎样改的道理。

记得写三上写《我们的校园》,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把校园的景物堆砌在一起,没有考虑句子之间的联系,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甚至出现重复。这时就需要我去引导孩子有序地安排内容。当学生作文起草好后,我就请他们一个一个地读自己的作文,

其他同学则闭上眼睛听,读的人要求读得清楚,速度不能快,听出优点时就及时给予肯定,若听出问题就重点关注,集体想对策,大家一起修改。当读到校园内的一处景物发现次序不对时,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校园里走走看看,接着再对全班同学讲:“如果有人按照你们的写作顺序参观,会怎么样?”待孩子们有所悟时就重申:“介绍熟悉的地方或景点,一定要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写,不要跳来跳去,使读的人搞不清东南西北。”

这种评讲,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减缓了学生修改习作的坡度,为学生修改作文铺好路,架好桥。

3、人手一份,集体评改。

教师批改时若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并由此想到一个训练点,此时可选其中一篇缺陷明显的习作(去除姓名)打印,人手一份。老师和学生一起诊断问题,讨论得出适当的修改方法,然后人人动手修改。修改后,老师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讲评,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改得不好的,随机指导如何修改。如问题作文《菜园》(附)是写家乡景物的单元习作,经过研读发现小作者开头缺少对菜园的描述或介绍,中间没有借助方位词有序在写描写菜园种植的蔬菜,语言上犯了“有”病;在具体介绍蔬菜时,描述的语言比较单一,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结尾出现空话“我爱我家的菜园,我爱这个美丽的家乡”等。全部习作批完,发现如何把看到的景物有顺序地写出来是本次习作的主要问题,因此选择这篇习作打印出来。指导修改时,在黑板上画好菜园蔬菜种植分布图,请学生对照着用方位词介绍所选地方的各种景物,使问题作文快速变身。

附问题作文《菜园》原文

我家菜园里有很多蔬菜和植物。有又大又肥的玉米。玉米的主干上长着几片长长的叶子,每株长着一到三个玉米。有一排萝卜,上面长着绿油油的叶子,叶子下

面长着一个个萝卜,萝卜上面半个红,下面半个白。有三排黄豆,绿色的叶子。过了几天,长出了毛豆子,又过了一段时间,毛豆子变成了老黄豆。有一排马兰头,绿色的一片,还长着尖尖的叶子。有一排大蒜,才刚刚发芽。有一排豇豆,有三十根棒子。豇豆挂在棒子上像一条条绳子。还有一排青菜。青菜才刚刚种好,还很小。

菜园里收回来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说有红红的番茄,很多很多的老南瓜,有很大的冬瓜,有长长的丝瓜,有火辣辣的红辣椒,还有地瓜。

我爱我家的菜园,爱我这个美丽的家乡。

(三)、作文问题归类,构建修改指导系统。

通过这一年的实践,发现三年级的作文中的问题主要在集中在内容和语言两方面。

1、内容上比较常见的问题有:

(1)想不出写作内容,比如三上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三下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

指导:以写保护环境的习作为例,课前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很重要,在课堂上一定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一些爱护或不爱护环境的事说一说,教师要注意扩散

学生的思维。大事可以抓住工业区的搬迁、侵占河道造房、为了经济利益炸山卖石矿?? 小事可以从乱扔垃圾、小河的变化、一棵树的故事、村子每家每户种一棵桂花树、等入手来表现保护环境的主题。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由此可见,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自己真实的生活,在生活中积淀,写眼见之物,耳听之事,心中之想,抒自然之情,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生活经历其实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这才是解决之道。

(2)、与事实不符,比如三上写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发现有的学生写人物的话不符合年龄特点;三下第一次习作是写家乡的景物,有些同学犯常识性的错误,有写桃花春天开花,夏天才结果的;有写冬天竹子落叶了,光秃秃的,骨折一小时就好了等。

指导:用幽默或调侃的语言点化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生活常识,随着积累的增加,自然就会少犯这样的错误。

(3)、开头离题太远,如学生写春游秋游,会写老师告诉我们哪天要去秋游了,我们怎么高兴,大家讨论带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回家买了什么,上车时怎么样,一路上怎么样,写了很多才写到游玩的地方。

指导:把学生请到身边,问清楚学生主要想写什么,根据他表达的重点,告诉他要删除还是作其他改动,同时要提醒班级其他学生。

2、语言上比较常见的问题有:

(1)、“的”字病,表现为不管用“地” 还是“得”,都变成了“的”。指导:利用阅读课中引导学生发现每篇课文中都少不了“的、地、得”这三兄弟。从课文中找到使用这三个“de ”的句子,用具体的例子得出三兄弟的使用方法。 “的”后边跟着的是人或事物的词,如洁白的羽毛,粗壮的枝干?? “地”后边跟着的是动作或变化的词,如静静地听课、无限地扩大、?? “得”是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后面起补充说明,如:说得好、写得快、担心得要命?? 经常请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出些练习试一试,作文里面改一改,熟能生巧。

(2)、啰嗦病,具体有可分为后来病、长句子、对话太多等。

指导:后来病,要指导学会过渡和衔接,如“先、再、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更”“于是”“但是”?? 关联词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等来衔接上下文。

喜欢写长句子的,要指导学生把长句改短句,不仅使句子变化有节奏,还避免句式杂糅。如“一阵风吹过,香气随着微风而遍布了整个校园里充满了桂花的清香”可改为“一阵风吹过,香气随着微风遍布了整个校园,校园里充满了桂花的清香。”

在写人和事时,对话多的要指导学生插一些人物的反应;或加一些动作、神态,文章就活泼了。

(3)、语句不完整,不通顺。

指导:指导学生读一读,通过读来发现问题,补充完整或改通顺,培养仔细检查的习惯。如:我看到的桂花树并不像其他那么高,那么大,它是一株小小而又矮矮的(树)。

(4)、词不达意,指在写作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拿来就用;或者喜欢用新鲜感的词,但不管是否合适。如“一朵桂花的香气并不浓,一串桂花的香气就十分浓密,还能带给我们一点甜甜的味道。”

指导:讲评时多进行近义词的辨析,引导学生用已经积累的适合的词去替换或增改,平时注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增加词汇储备。

这类问题中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要特殊对待。如:“今天我又来到这棵桂花树前,仔细观察这棵桂花树,发现这一天的桂花已经开得很茂盛了,昨天的花瓣还是组合在一起的,今天的却分开了。”这段语言充满童心童趣,但不是很妥当,可改为“昨天还是含苞欲放,没想到今天已经完全绽放了,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又如“小树长高了,有的像老师一样高,有的像同学一样高。””对于中下的学生,如果写出类似上述两种句子应予以保留,有一些还可认定为好句加以表扬。因为这些句子说明学生想准确形容,但语言的储备还不够,这其实正是孩子的特点。

(5)、事物描写不具体。如观察日记《我家的桂花》

我家后院有许多棵桂花树,一走到那里就闻到淡淡的清香。它的枝干有点细细的,叶子翠绿色。有几棵桂花树的花苞是桔黄色和黄色的。花苞像米粒般大小,用手一摸花苞上还有一点粉。

指导:这类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培养观察能力。讲评时对 “花苞像米粒般大小,用手一摸花苞上还有一点粉。”要给予肯定,肯定她经过了仔细地观察才有这样的发现,但描写不够具体。然后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桂花树前,按照观察的顺序从树形到枝干到叶子到花,有顺序地指导观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当“显微镜”,调动各个感官去细致入微地观察,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舌头尝,并把这些发现都细致地写下来。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想一想,这像什么?把想到的穿插写在观察过程里,就能写好这类观察日记。

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时,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肯定其有创意的表达,不要用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习作修改,要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

(四)、分类指导,共同进步。

在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上,还应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作文的差异,有所区别,侧重对待。三年级刚开始写作时,每次习作批改好都分好中差三类进行指导。我的做法是:对优秀作文以“赏”为主,对中等作文以“扶”为主,对第三类作文以“改”为主。尽可能保存好学生的每一次习作,学期结束引导每一个学生翻阅自己的写作,感受自己在写作中的成长。

1.赏优秀作文。

选评优秀生作文,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每次习作,我都选择几篇较好的作文,先全文展示读,接着讲评精彩部分,目的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有时根据修改主题进行精彩句子赏析,以启发其他同学思考。通过不断的训练,等优秀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就通过阅读课、课外书交流、面批等途径对文章的立意、结构等写作方法给予指导,使优秀生的作文水平锦上添花。对于优秀学生在词句上的一些小问题,主要就是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或伙伴之间修改,让他们在修改和切磋中成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我发现两次以上赏析过作文的学生,作文态度都较之前认真。因此我采取滚雪球的方法,每次讲评都增换新的学生名单,逐渐扩大了优秀面。

为了更好地保持这部分学生的写作热情,我还积极组织他们开展作文课外活动,如好文张贴、搜集我的优秀作文、编主题小报、出作文墙报、给报刊投稿等,使这些学生积极参与,更加喜爱写作。

2、扶中等作文。

这部分学生在表达上能做到语言流畅,但描写缺乏联想力和感染力,不擅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导致语言平淡,事物描写不具体。

为了鼓励他们,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欣赏+建议。首先点评时先欣赏精彩句子,然后大大地表扬,引导发现这次写得好的原因在哪,建议以后往这方面再努力一些,争取写出更多好句子。其次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把这些人的问题考虑进去,在修改前好好研读他们的作文,在语句指导方面多花点精力以求寻找到合适的指导方法,帮助他们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一步一步向优秀迈进。当这些学生取得了优秀时,一定要大加赞扬,鼓舞其他同学迎头赶上。同时,跟优秀生结成对子,取长补短,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3.改三类作文。

通过教学,我发现三年级的中下学生的作文问题,主要集中在不知道写什么、写作没有顺序、语病多、写不具体,也有个别是思维惰性造成的。他们有共同的心理——怕作文,对作文多采取应付的态度。要想提高差生作文水平,最好的办法是面批面改,在最基础的选材、具体描写、字词句的训练给予具体帮助,使他们逐渐克服畏难心理,走出作文困境。我的做法是:一学期每个学生批改三五次不等,有时主要缺点类似的几个学生集中在一起指导。最初班级面批的人数较多,逐渐缩小面批人数。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严,逐词逐句,从不马虎;二是有耐性,多询问学生以了解本次习作的材料储备,然后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或选材或增删改换;三及时表扬,在修改中要善于发现他们进步的点滴火花,给予鼓励。改好后要写上几句鼓励的话,如“这个词用得多好,你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祝贺你进步了,为你高兴!”“句子流畅多了。以后写好一定要多读几遍呀!”。寥寥数语,往往起到难以置信的作用。在指导修改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同时也能真正学到写作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能力。

(五)、坚持训练,养成习惯。

任何能力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改文训练之后,就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修改习作,这时学生较容易发现习作的毛病,改起来尤其用心。

1.即写即改,一文多改。作文写完,第一要做的是小声朗读自己的作文,修改明显的错误,如把需要停顿而没有打上标点的地方打上正确的标点,发现错字、别字即时改正。其次在读的过程中,若遇读不通的地方就特别留意,找出问题改之,或思考能否用更优美的句子进行替换。写好后再读两遍,直到找不出问

题为止。学生随着知识的拓宽,认识的提高,对自己的习作产生不满足感,就会会不断给自己的习作修改、润色。

2.结对互改。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修改习作也一样。自己读过修改过,如果再找不到需要修改的地方了,这时就请自己的好伙伴帮自己修改作文。如让他检查一下自己的作文有没有把重点交待清楚,有没有病句等,还可以互相提建议,签上大名。

3、小老师修改。把修改好的作文本收上来,随机发,发到谁的就改谁,修改者要签上大名。这样做,老师就把修改权还给了学生,学生很有新鲜感,他们怀着好奇心,以主人翁的态度当“小老师”,格外认真投入。这样,进一步训练了自改作文的能力。

三、实践后的思考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明显增加,写作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充满个性的优秀作文越来越多,特别是中下生的作文数量开始真正减少。但问题作文的修改与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古话说得好 “骐骥一跃,志在千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作为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更流畅地表达与交流,必须将问题作文研读下去,教学有三个层次:1、教过了;2、教对了;3、教会了。教会才是我们的目的。

在指导修改问题作文的过程中,我虽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了一些问题类型及相应的指导方法,试图构建修改指导系统,但只是个雏形,不够全面和深入,所以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这个修改指导系统,促进自己的专业技能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小学语文教师》和网络等平台多学习,多交流,从贾志敏、管建刚等老师的课中汲取营养,将自己问题作文的研究继续做下去。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

《关于中小学生作文常见问题的思考》

《作文教学要重视修改能力的培养》

《怎样修改作文》

《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作文作文2400字

初一作文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听得到、看得见、亲身体验,触发学生写作灵感和兴趣,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思维就会活跃;感情才能真实,想象力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得好。例如:写景的习作,到校园外的一片田野里,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田野的美丽,田野的色彩„„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张开想象的翅膀。其次,给予适当的鼓励是学生写作的动力,能激发学生兴趣。平时可以跟学生亲切交谈和鼓励,多角度欣赏学生的文章,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这样,学生就不再感到写作文难,产生“我也能写好作文”的欲望,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

二、勤于读书、乐于动笔

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三、多读好书,读写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这诗句指出了学习作文的有效途径——多读多写。莎士比亚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比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比鸟儿没有翅膀。”而作文来源于生活,阅读则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量地阅读,同时拓宽课外阅读渠道。比如:推荐一些经典名著、少儿读物、科学知识等方面的书。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积极到图书馆博览群书。通过多读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写文章时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了。读也要跟写相结合。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读书中要注意好词

佳句的积累,鼓励学生平时要养成写日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做到读写结合。

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包括: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图画以后写几句话;用句子(也可以配上简单图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或祝福(如,自制贺卡);能写条据(如,留言条),能写简单的日记。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通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小学生写句子、写话?既要依据教材的编排,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愿望,就要积极引导(有的实验区一年级学生,入学一个多月就开始写话;二年级就坚持写日记)。

五、用童心写真实、抒真情

现在部分学生的作品实在太完美了,甚至还有点大作家的味道。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觉得不应该让他们失掉应有的纯真。儿童作品应有儿童的特色。少年志成不见得是坏事,但满篇老气横秋的口吻倒显得有点做作之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也就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曾看过一位小朋友写的一首题为《长颈鹿》的诗:

长颈鹿

妈妈的脖子真长

就像长颈鹿的

妈妈

你是要到银河去喝水

吃星星组成的银树叶吗

读了这首诗,你会觉得这位小朋友太天真、太可爱了,太富有想象力了,用她纯真的童心表达了她的真情实感。又如:我教六年级的一篇习作为《啊!我发现了„„》时,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小发现。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了蚂蚁是怎样搬家的。”有的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有个学生却说:“我发现了老师的两颗牙齿掉了。”的确,我少了两颗牙齿。平时不易察觉,只有笑起来的时候才会暴露。他这么一说,惹得学生满堂哄笑。但我并不介意,我也笑了。很多学生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学生的顽皮,率真,使整个课堂变得轻松活跃起来。于是,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及时写下来,学生都写得很顺手。特别是发现我牙齿掉了的那位同学,把如何发现我的牙齿掉了的过程真实详细地写了出来,着实把我“开刷”了一下。所以写作文就要让学生说真话吐真言,表达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使学生的作文个性化。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闪现出真、朴、美的光彩。

六、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先说作文指导。以往的作文指导,公布作文题目之后,大讲写法,然后让学生扣住题目循法而作,限制过死,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文指导,如果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内容可写,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是很大的成功。至于写法,不宜灌输,在作中指导,比较有效。

在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如何引导小学生写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听得到、看得见、亲身体验,触发学生写作灵感和兴趣,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思维就会活跃;感情才能真实,想象力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得好。例如:写景的习作,到校园外的一片田野里,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田野的美丽,田野的色彩„„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张开想象的翅膀。其次,给予适当的鼓励是学生写作的动力,能激发学生兴趣。平时可以跟学生亲切交谈和鼓励,多角度欣赏学生的文章,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这样,学生就不再感到写作文难,产生“我也能写好作文”的欲望,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

二、勤于读书、乐于动笔

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三、多读好书,读写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这诗句指出了学习作文的有效途径——多读多写。莎士比亚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比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比鸟儿没有翅膀。”而作文来源于生活,阅读则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量地阅读,同时拓宽课外阅读渠道。比如:推荐一些经典名著、少儿读物、科学知识等方面的书。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积极到图书馆博览群书。通过多读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写文章时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了。读也要跟写相结合。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读书中要注意好词

佳句的积累,鼓励学生平时要养成写日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做到读写结合。

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包括: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图画以后写几句话;用句子(也可以配上简单图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或祝福(如,自制贺卡);能写条据(如,留言条),能写简单的日记。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通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小学生写句子、写话?既要依据教材的编排,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愿望,就要积极引导(有的实验区一年级学生,入学一个多月就开始写话;二年级就坚持写日记)。

五、用童心写真实、抒真情

现在部分学生的作品实在太完美了,甚至还有点大作家的味道。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觉得不应该让他们失掉应有的纯真。儿童作品应有儿童的特色。少年志成不见得是坏事,但满篇老气横秋的口吻倒显得有点做作之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也就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曾看过一位小朋友写的一首题为《长颈鹿》的诗:

长颈鹿

妈妈的脖子真长

就像长颈鹿的

妈妈

你是要到银河去喝水

吃星星组成的银树叶吗

读了这首诗,你会觉得这位小朋友太天真、太可爱了,太富有想象力了,用她纯真的童心表达了她的真情实感。又如:我教六年级的一篇习作为《啊!我发现了„„》时,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小发现。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了蚂蚁是怎样搬家的。”有的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有个学生却说:“我发现了老师的两颗牙齿掉了。”的确,我少了两颗牙齿。平时不易察觉,只有笑起来的时候才会暴露。他这么一说,惹得学生满堂哄笑。但我并不介意,我也笑了。很多学生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学生的顽皮,率真,使整个课堂变得轻松活跃起来。于是,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及时写下来,学生都写得很顺手。特别是发现我牙齿掉了的那位同学,把如何发现我的牙齿掉了的过程真实详细地写了出来,着实把我“开刷”了一下。所以写作文就要让学生说真话吐真言,表达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使学生的作文个性化。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闪现出真、朴、美的光彩。

六、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先说作文指导。以往的作文指导,公布作文题目之后,大讲写法,然后让学生扣住题目循法而作,限制过死,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文指导,如果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内容可写,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是很大的成功。至于写法,不宜灌输,在作中指导,比较有效。

在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发现你自己作文800字作文900字

初一作文

发现你自己作文800字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116班 张斯扬 你想像刘翔跑得一样快,你想像姚明长得一样高,你甚至想像乔布斯拥有传奇般的电子帝国,或许你足够的聪明,能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为何,不来发现你自己,找寻真我呢: 曾经,我很向往荧幕上的那一方舞台,我想当个在镁光灯下的主持人,于是我崇拜起了汪涵,“我要是能成为他,那我一定非常容易成功”。我开始模仿他的一腔一凋,模仿他的风趣幽默,模仿他的动作姿势,甚至他的黑框眼镜,他的口音。当他说得一口流利的各地方言,当他讲着瓷器的历史渊源,我就一点一点背记下来,然后对着镜子,学起他的口音,学起他的模样,我以为我发现了汪涵。 在大家都称我为小汪涵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主持人选拨赛。站在青少年这一组中,我信心十足,镁光灯亮起,我走上台前,一姿一势一腔调,我如同站在一个直播中的舞台,我,那一刻,就是汪涵。我,发现了汪涵。 可镁光灯褪去后,入围名单上,却少了我的名字,那时的我,并不了解为何落选。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没有时间再去模仿,每次在班会或校级舞台上的主持,我也会报名参加,只是,我无心刻意模仿,周围看好我的目光却越来越多。 直到那晚,我看了一个选秀节目,有一个选手唱着王菲的《红豆》,天籁般的声音,慵懒的姿态,闭上眼,如同王菲亲临现场,意想不到的是评委却给出低分,我不禁回想起多年前的自己。“第一个将姑娘比作花儿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花儿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作花儿的,就是蠢才”,不能发现自己,也许就是自己真正的悲哀。 我恍然大悟,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是独特的,发现别人,成为别人,并不是成功,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才是世界所需要的,只有发现自己,才能展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拥有自己的舞台。 即使我不再模仿谁,我站上舞台,观

众也仍能报以掌声,那便是自豪,因为这一阵阵掌声,是完完全全属于被发现的自我! 这个世界不需要第二个刘翔,不需要第二个姚明,也不需要第二个乔布斯,需要的,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自己,而不是抄袭别人的人。既然你拥有足够的智慧,请发现你自己,发现一个比刘翔比姚明更出色的自己!发现自己,灯光为你而亮,掌声也为你而起。

发现你自己作文800字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116班 张斯扬 你想像刘翔跑得一样快,你想像姚明长得一样高,你甚至想像乔布斯拥有传奇般的电子帝国,或许你足够的聪明,能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为何,不来发现你自己,找寻真我呢: 曾经,我很向往荧幕上的那一方舞台,我想当个在镁光灯下的主持人,于是我崇拜起了汪涵,“我要是能成为他,那我一定非常容易成功”。我开始模仿他的一腔一凋,模仿他的风趣幽默,模仿他的动作姿势,甚至他的黑框眼镜,他的口音。当他说得一口流利的各地方言,当他讲着瓷器的历史渊源,我就一点一点背记下来,然后对着镜子,学起他的口音,学起他的模样,我以为我发现了汪涵。 在大家都称我为小汪涵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主持人选拨赛。站在青少年这一组中,我信心十足,镁光灯亮起,我走上台前,一姿一势一腔调,我如同站在一个直播中的舞台,我,那一刻,就是汪涵。我,发现了汪涵。 可镁光灯褪去后,入围名单上,却少了我的名字,那时的我,并不了解为何落选。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没有时间再去模仿,每次在班会或校级舞台上的主持,我也会报名参加,只是,我无心刻意模仿,周围看好我的目光却越来越多。 直到那晚,我看了一个选秀节目,有一个选手唱着王菲的《红豆》,天籁般的声音,慵懒的姿态,闭上眼,如同王菲亲临现场,意想不到的是评委却给出低分,我不禁回想起多年前的自己。“第一个将姑娘比作花儿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花儿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作花儿的,就是蠢才”,不能发现自己,也许就是自己真正的悲哀。 我恍然大悟,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是独特的,发现别人,成为别人,并不是成功,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才是世界所需要的,只有发现自己,才能展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拥有自己的舞台。 即使我不再模仿谁,我站上舞台,观

众也仍能报以掌声,那便是自豪,因为这一阵阵掌声,是完完全全属于被发现的自我! 这个世界不需要第二个刘翔,不需要第二个姚明,也不需要第二个乔布斯,需要的,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自己,而不是抄袭别人的人。既然你拥有足够的智慧,请发现你自己,发现一个比刘翔比姚明更出色的自己!发现自己,灯光为你而亮,掌声也为你而起。

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作文作文700字

初一作文

[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作文]

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 在我的6年小学生活里,我有许多有趣的发现,但使我最难忘的是那一次,至今它还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作文。 一个晴朗的夜晚,我和弟弟在楼下玩,一轮明月静静

地挂在天空中。突然,我笑着说:“看!月亮是我的好朋友,我走到那儿,它就跟到哪儿。” “不对,它是跟我走的。”弟弟说。 “它明明跟着我的!” “跟着我,跟着我!” 于是,我们激烈地争论了起来。 为了证明月亮是跟我走的,我问了妈妈、爸爸,可他们总是不理不睬;我请教过叔叔、阿姨,可他们不愿意告诉我答案;我试问过小伙伴可他们的答案都千奇百怪,小学六年级作文《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作文》。我只好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 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全集》,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来,仔细查找目录,看到了“月亮到底是跟着谁走”这一题目。“哇,真棒!”我翻开来一看,如饥似渴地看完了这篇“小知识”。我才明白了: 原来月亮谁也没有跟,那是它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我们无论在哪儿都能看到它。我们总认为月亮一直跟着我们走,因为它升到我们头顶时,我们失去了固定的参照物,以行走的自身作为参照物,这样看上去像是月亮在跟我们走,实际上它是沿着自己的轨道慢慢移动呢! 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很多知道需要我们去学习,有许多有趣的现象需要我们去探索,而且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会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让我们大胆去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去更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而充实自己,造福人类吧!

[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作文]

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 在我的6年小学生活里,我有许多有趣的发现,但使我最难忘的是那一次,至今它还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作文。 一个晴朗的夜晚,我和弟弟在楼下玩,一轮明月静静

地挂在天空中。突然,我笑着说:“看!月亮是我的好朋友,我走到那儿,它就跟到哪儿。” “不对,它是跟我走的。”弟弟说。 “它明明跟着我的!” “跟着我,跟着我!” 于是,我们激烈地争论了起来。 为了证明月亮是跟我走的,我问了妈妈、爸爸,可他们总是不理不睬;我请教过叔叔、阿姨,可他们不愿意告诉我答案;我试问过小伙伴可他们的答案都千奇百怪,小学六年级作文《我发现了月亮的奥秘作文》。我只好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 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全集》,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来,仔细查找目录,看到了“月亮到底是跟着谁走”这一题目。“哇,真棒!”我翻开来一看,如饥似渴地看完了这篇“小知识”。我才明白了: 原来月亮谁也没有跟,那是它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我们无论在哪儿都能看到它。我们总认为月亮一直跟着我们走,因为它升到我们头顶时,我们失去了固定的参照物,以行走的自身作为参照物,这样看上去像是月亮在跟我们走,实际上它是沿着自己的轨道慢慢移动呢! 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很多知道需要我们去学习,有许多有趣的现象需要我们去探索,而且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会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让我们大胆去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去更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而充实自己,造福人类吧!

作文修改七法作文1900字

初一作文

修改是作文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好文章不嫌千遍改”,要写出一篇比较像样的文章,必须经过多次认真的修改。古人说:“改章艰于造篇”,是有道理的。古今中外,凡是写得好的文章,都是经过反复修改的,从来没有一挥而就的;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在修改上用过相当的功夫。曹雪芹披阅十年,增删五次,才写出我国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红楼梦》。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生前也说过,写好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加以删改”。所以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要修改作文。首先要知道作文存在什么问题,搞清了问题才好修改。明明是一篇有毛病的作文,自己还以为天衣无缝,尽善尽美,那么,修改作文就无从说起。说到作文修改,同学们往往只会想到写后的修改,它应该是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

一、列出修改提纲

在动笔作文之前,围绕题目要求,考虑写什么,怎么写,如何确定怎样的中心,选择哪些材料来表达这个中心,文章结构怎么安排等等,给要写的作文画个蓝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个过程中,深思熟虑,注意不断修正自己的构思和写作方案。最好能够边思考边列提纲、修改提纲,使思路更加明晰。仓促动笔,是难以写出好作文来的。

二、自己大声读一读

修改作文,有声地读一读,是很有道理的。叶圣陶先生指出:“把写成的文章念一遍是个好办法,可以检查是不是通篇上口。”“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尤其是作文中丢、多、错字和句子上的不通顺、有连贯的地方,往往一读问题就明显地显现出来了。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每写完一首诗,总要反复吟读,走路吟,坐下也吟,在家里读,在外面也读。有一次,他骑着毛驴,走在大街上,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读着,毛驴撞着人,还不知道,后人称他为苦吟诗人。读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读给自己听,通过读自己发现问题;作文是写话,但是,落成文字的书面语言,终究与口此文转自斐. 斐课件. 园ffkj.net 语不同,文章难免要“文”一点。如果只是用眼看,一些“文”过头的语句,必定读着拗口、听来别扭。按照规范的语言要求,把拗口的地方改过来,是把住作文质量的“关口”的一个重要步骤。二是读给别人听,通过读,请别人提意见,帮助发现问题。

三、基本自查

一查思想健康。即作文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应该是积极的有意义的,能给人以启发和教育。 二查中心明确。即作文内容要集中,清楚地表达一种观点或说明一个问题,不能东拉西扯,让人不知道在说什么。

三查内容具体。即要用事实说话,言之有物,不能空讲道理。

四查条理清楚。即内容先后的安排要有次序、言之有序,不能东拉西扯,颠三倒四。 五查语句通顺。即用词造句要准确,要符合大家共同的语言习惯,说出的话让人明白。 六查书写整洁,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互评互改

修改作文,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形,就已有的水平,尽最大的努力,看呀,读呀,依然挑不出毛病,于是,停笔不改了。其实,看不出问题,并不等于作文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发现问题罢了。这就要主动把作文拿给别人看,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求得帮助。不是有一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自己写的作文,明明有问题却发现不了,明明是毛病,却十分欣赏,这就是“当局者迷”。找几个同学来评议,他们没有偏见,文章不足之处清清楚楚,能给你一一找出,这就是“旁观者清”。也可以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道理。

五、冷却一段时间再改

有时候有这样的体会,一篇作文完成了,自己也修改了,觉得不错了,可是过一段时间再看,却能发现一些问题。因为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总是随着知识的增多而逐渐加深,所以作文写完后,如果搁置一段时间自己再看,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此时,再对作文

进行修改,往往会收到很好产效果。

六、有针对性的修改

作文修改的范围比较广,不应每次都面面俱到,没有针对性的修改容易使学生浮燥,不利于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确定本次修改的重点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来确定,可以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来确定。重点的确定最好能形成一个体系,服从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计划,从而由点到面,最终提高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七、与范文进行比较

示范的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批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选取的范例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一味求深求高求多。范例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鉴赏文章的自觉,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当然,采用范例也要注意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的不良行为。

我相信,只要能长期、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坚持下去,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修改是作文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好文章不嫌千遍改”,要写出一篇比较像样的文章,必须经过多次认真的修改。古人说:“改章艰于造篇”,是有道理的。古今中外,凡是写得好的文章,都是经过反复修改的,从来没有一挥而就的;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在修改上用过相当的功夫。曹雪芹披阅十年,增删五次,才写出我国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红楼梦》。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生前也说过,写好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加以删改”。所以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要修改作文。首先要知道作文存在什么问题,搞清了问题才好修改。明明是一篇有毛病的作文,自己还以为天衣无缝,尽善尽美,那么,修改作文就无从说起。说到作文修改,同学们往往只会想到写后的修改,它应该是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

一、列出修改提纲

在动笔作文之前,围绕题目要求,考虑写什么,怎么写,如何确定怎样的中心,选择哪些材料来表达这个中心,文章结构怎么安排等等,给要写的作文画个蓝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个过程中,深思熟虑,注意不断修正自己的构思和写作方案。最好能够边思考边列提纲、修改提纲,使思路更加明晰。仓促动笔,是难以写出好作文来的。

二、自己大声读一读

修改作文,有声地读一读,是很有道理的。叶圣陶先生指出:“把写成的文章念一遍是个好办法,可以检查是不是通篇上口。”“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尤其是作文中丢、多、错字和句子上的不通顺、有连贯的地方,往往一读问题就明显地显现出来了。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每写完一首诗,总要反复吟读,走路吟,坐下也吟,在家里读,在外面也读。有一次,他骑着毛驴,走在大街上,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读着,毛驴撞着人,还不知道,后人称他为苦吟诗人。读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读给自己听,通过读自己发现问题;作文是写话,但是,落成文字的书面语言,终究与口此文转自斐. 斐课件. 园ffkj.net 语不同,文章难免要“文”一点。如果只是用眼看,一些“文”过头的语句,必定读着拗口、听来别扭。按照规范的语言要求,把拗口的地方改过来,是把住作文质量的“关口”的一个重要步骤。二是读给别人听,通过读,请别人提意见,帮助发现问题。

三、基本自查

一查思想健康。即作文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应该是积极的有意义的,能给人以启发和教育。 二查中心明确。即作文内容要集中,清楚地表达一种观点或说明一个问题,不能东拉西扯,让人不知道在说什么。

三查内容具体。即要用事实说话,言之有物,不能空讲道理。

四查条理清楚。即内容先后的安排要有次序、言之有序,不能东拉西扯,颠三倒四。 五查语句通顺。即用词造句要准确,要符合大家共同的语言习惯,说出的话让人明白。 六查书写整洁,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互评互改

修改作文,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形,就已有的水平,尽最大的努力,看呀,读呀,依然挑不出毛病,于是,停笔不改了。其实,看不出问题,并不等于作文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发现问题罢了。这就要主动把作文拿给别人看,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求得帮助。不是有一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自己写的作文,明明有问题却发现不了,明明是毛病,却十分欣赏,这就是“当局者迷”。找几个同学来评议,他们没有偏见,文章不足之处清清楚楚,能给你一一找出,这就是“旁观者清”。也可以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道理。

五、冷却一段时间再改

有时候有这样的体会,一篇作文完成了,自己也修改了,觉得不错了,可是过一段时间再看,却能发现一些问题。因为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总是随着知识的增多而逐渐加深,所以作文写完后,如果搁置一段时间自己再看,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此时,再对作文

进行修改,往往会收到很好产效果。

六、有针对性的修改

作文修改的范围比较广,不应每次都面面俱到,没有针对性的修改容易使学生浮燥,不利于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确定本次修改的重点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来确定,可以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来确定。重点的确定最好能形成一个体系,服从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计划,从而由点到面,最终提高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七、与范文进行比较

示范的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批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选取的范例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一味求深求高求多。范例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鉴赏文章的自觉,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当然,采用范例也要注意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的不良行为。

我相信,只要能长期、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坚持下去,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作文作文600字

初一作文

[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作文]

发现给人启发,让人进步,使人创造,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现,我也不例外。 那是去年的一天,我与表弟在奶奶家院里的大树下玩耍,树下有许多蚂蚁。表弟大叫起来,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两只罕见的大蚂蚁。弟弟说:“你一只,我一只,

在地上画个圈儿,让它们在地上打斗!”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说:“来呀,谁怕谁呀!” 可是两只蚂蚁并不原战,它们似乎很焦急,不停地转圈。奇怪的是它们无论怎么努力也走不出我们画的粉笔圈。怎么回事?处于好奇,我们决定弄清楚到底是何原因。 经过观察实验,我发现蚂蚁进洞时,总走自己出来时得路线,可这并不能解决我们心中的疑惑,小学六年级作文《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作文》。带着问题,我们来到爸爸的书房,我们找到了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找到了蚂蚁那一张。可书上并没有做出解释,只是说,蚂蚁都是瞎子,它们靠气味来来回回,靠触角传递信息。我们对蚂蚁有了了解,可仍然无法解决我们心中的疑惑。我俩陷入了沉思。 这时,弟弟突然大声叫道:“我知道了!”他说:“会不会是因为粉笔挡住了蚂蚁出巢时留下的气味?”我心中一惊,对呀,我怎么没想到!“没错,因为找不到气味,所以回不去了。”弟弟点点头,笑嘻嘻地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处处是发现之地,刻刻是发现之时。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作文]

发现给人启发,让人进步,使人创造,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现,我也不例外。 那是去年的一天,我与表弟在奶奶家院里的大树下玩耍,树下有许多蚂蚁。表弟大叫起来,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两只罕见的大蚂蚁。弟弟说:“你一只,我一只,

在地上画个圈儿,让它们在地上打斗!”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说:“来呀,谁怕谁呀!” 可是两只蚂蚁并不原战,它们似乎很焦急,不停地转圈。奇怪的是它们无论怎么努力也走不出我们画的粉笔圈。怎么回事?处于好奇,我们决定弄清楚到底是何原因。 经过观察实验,我发现蚂蚁进洞时,总走自己出来时得路线,可这并不能解决我们心中的疑惑,小学六年级作文《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作文》。带着问题,我们来到爸爸的书房,我们找到了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找到了蚂蚁那一张。可书上并没有做出解释,只是说,蚂蚁都是瞎子,它们靠气味来来回回,靠触角传递信息。我们对蚂蚁有了了解,可仍然无法解决我们心中的疑惑。我俩陷入了沉思。 这时,弟弟突然大声叫道:“我知道了!”他说:“会不会是因为粉笔挡住了蚂蚁出巢时留下的气味?”我心中一惊,对呀,我怎么没想到!“没错,因为找不到气味,所以回不去了。”弟弟点点头,笑嘻嘻地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处处是发现之地,刻刻是发现之时。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如何修改作文作文2200字

初一作文

如何修改作文

摘 要: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修改作文要着眼全

篇,修改思想内容和框架 ;要修改材料,合理取舍;要修改语言 ,

推敲文字。修改作文可以诵读修改、同学互评、对比修改、凝缩修

改、搁置修改、重抄修改等。

关键词:修改; 作文

修改作文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常言道“文不厌百

改”,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写

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

术。”修改作文的目的,在于使我们的认识进一步符合客观实际,

议论说理则旗帜鲜明,论据确凿,以理服人;记叙说明则条理清晰,

详略得当,以事明人;描写抒情则淋漓尽致,烘托点染,以情动人。

一句话,修改作文是整理我们的思维,修正我们思想的过程。

那么,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入手修改呢?

一、着眼全篇,修改思想内容 和框架 。

面对已起草好的作文,我们应先从全局出发,整体浏览,修改思

想内容。审视作文的中心是否正确,是否明确,是否有新意,看所

选材料是否紧紧围绕中心,主题与材料是否统一,表达的思想情感

是否健康。要把含糊的主题改为鲜明的主题,把肤浅陈旧的立意改

为深刻新颖的立意,把空洞分散的内容改为集中充实的内容。

然后再考虑作文整体框架:看文章结构是否紧凑,布局详略是否

得当,过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照应,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等方面是否恰当。文章的各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

作文出现结构不完整的情况,要增添内容使文章结构完整;还要检

查文章各段的前后顺序是否得当,要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不恰

当的顺序进行调整,使字、词、句、段的顺序更合理。

只有从全篇入手进行修改,才能统观全局,从大的背景上权衡得

失,局部修改才能有依据,才能有效的提高作文水平。

二、修改材料,合理取舍。

文章的观点与材料必须要统一,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表现观点,

如果文章只有观点而没有材料,或是有材料而不能证明观点,那就

要进行修改。

修改材料就是增加材料、删减材料或调换材料。如果文章不够完

整,表达不够全面、充分,就要增加些材料,使文章完整全面;如

果文章多了些不必要的材料,则会分散文章的中心,这时就要删减

掉那些材料;如果文章选择的材料不够典型,就会影响文章的表达

效果,要调换部分材料。

三、修改语言,推敲文字。

语言是作文的基础,在修改语言时,应逐字逐句地推敲。首先要

保证语言正确,符合规范,文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不能出现错

别字,不能遗漏或用错标点。其次要力争使语言更准确、鲜明、形

象,使语言的表达生动些、活泼些、有力些。

语言文字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要想语言文字能够准确、完美

地表达思想内容,就得进行语言文字的推敲。对不准确的、多余的

字、词、句段都要舍得进行删、改、调、换、补。一般说来,中学

生作文对语言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准确,即要做到切实反映事物,

特别是说明文和议论文。二是生动,这一点在一些记叙文与抒情文

中要求更为明显。

笔者认为应该:

1、句子要简单完整。中学生在作文时,尽量不用或少用复杂的长

句,尽量用些短句,在修改时要看文中有无病句,要让每个句子都

能准确无误的说清楚一个意思。

2、注意句子的前后搭配,防止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用词时要注

意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选择恰当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意思。

3、修饰过分雕琢的地方,仔细分析每一句话,看它表述是否恰当,

是否符合平时说话的习惯,对话是否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不要写

书生气太浓的语句。

4、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分清句读。

许多同学平时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作文时一“逗”到底,

甚至一篇文章中没有一个标点,仅用一个圆点表示停顿。这种做法

是很不好的,须知标点符号如同人的五官,必须清朗明白,千万不

可忽视标点符号的用法。

另外还应注意标点符号运用的格式,特别是每行开头的第一格不

能用句号、逗号、顿号等标点,省略号、破折号等应占两格,这些

虽然是些很细微的地方,我们也不可忽视。

四、修改作文的几种常规方法

1、诵读修改法。文章写好后,反复诵读几遍,边朗读边推敲,就

会发现文章字句上的问题。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自我检查方法。在吟

诵过程中发现不通畅、不好理解的地方,就是应该修改的。顺,则

留;不顺,则删。

2、同学互评法。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

文,总会有些偏爱,删改,总觉不舍。此时,将作品交给同学,彼

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

了。虚心听取同学的修改意见,这样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

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3、对比修改法。一是对比课本上学过的范文,二是对比课外阅读

的文章,三是对比班上同学较好的习作,修改自己的作文。

4、凝缩修改法。有两种:一是适当删削,如记叙文中次要的人物

和情节,论说文中不恰当的论据,不属于表达中心思想的字词句段。

二是适当概括,如记叙文中不必要的细节描写和琐细的叙述,均可

概括。

5、搁置修改法。文章写成后,因是自己尽力而写,所以想修改,

也觉得无从下笔,这时,可以把写的作文放置起来,进行“冷处理”,

过几天,在冷静下来的时候,就能比较客观地发现自己作文中需要

修改的地方了。

6、重抄修改法。常言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自己写的作文,

往往读时发现不了问题,但到抄时就会发现。因抄写时,精神集中,

等于一字一句地咀嚼了一遍,如此就可以发现先前修改时未曾发现

的问题。

修改作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

措施,还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同学们要养成认真修改作文

的好习惯。

如何修改作文

摘 要: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修改作文要着眼全

篇,修改思想内容和框架 ;要修改材料,合理取舍;要修改语言 ,

推敲文字。修改作文可以诵读修改、同学互评、对比修改、凝缩修

改、搁置修改、重抄修改等。

关键词:修改; 作文

修改作文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常言道“文不厌百

改”,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写

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

术。”修改作文的目的,在于使我们的认识进一步符合客观实际,

议论说理则旗帜鲜明,论据确凿,以理服人;记叙说明则条理清晰,

详略得当,以事明人;描写抒情则淋漓尽致,烘托点染,以情动人。

一句话,修改作文是整理我们的思维,修正我们思想的过程。

那么,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入手修改呢?

一、着眼全篇,修改思想内容 和框架 。

面对已起草好的作文,我们应先从全局出发,整体浏览,修改思

想内容。审视作文的中心是否正确,是否明确,是否有新意,看所

选材料是否紧紧围绕中心,主题与材料是否统一,表达的思想情感

是否健康。要把含糊的主题改为鲜明的主题,把肤浅陈旧的立意改

为深刻新颖的立意,把空洞分散的内容改为集中充实的内容。

然后再考虑作文整体框架:看文章结构是否紧凑,布局详略是否

得当,过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照应,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等方面是否恰当。文章的各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

作文出现结构不完整的情况,要增添内容使文章结构完整;还要检

查文章各段的前后顺序是否得当,要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不恰

当的顺序进行调整,使字、词、句、段的顺序更合理。

只有从全篇入手进行修改,才能统观全局,从大的背景上权衡得

失,局部修改才能有依据,才能有效的提高作文水平。

二、修改材料,合理取舍。

文章的观点与材料必须要统一,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表现观点,

如果文章只有观点而没有材料,或是有材料而不能证明观点,那就

要进行修改。

修改材料就是增加材料、删减材料或调换材料。如果文章不够完

整,表达不够全面、充分,就要增加些材料,使文章完整全面;如

果文章多了些不必要的材料,则会分散文章的中心,这时就要删减

掉那些材料;如果文章选择的材料不够典型,就会影响文章的表达

效果,要调换部分材料。

三、修改语言,推敲文字。

语言是作文的基础,在修改语言时,应逐字逐句地推敲。首先要

保证语言正确,符合规范,文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不能出现错

别字,不能遗漏或用错标点。其次要力争使语言更准确、鲜明、形

象,使语言的表达生动些、活泼些、有力些。

语言文字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要想语言文字能够准确、完美

地表达思想内容,就得进行语言文字的推敲。对不准确的、多余的

字、词、句段都要舍得进行删、改、调、换、补。一般说来,中学

生作文对语言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准确,即要做到切实反映事物,

特别是说明文和议论文。二是生动,这一点在一些记叙文与抒情文

中要求更为明显。

笔者认为应该:

1、句子要简单完整。中学生在作文时,尽量不用或少用复杂的长

句,尽量用些短句,在修改时要看文中有无病句,要让每个句子都

能准确无误的说清楚一个意思。

2、注意句子的前后搭配,防止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用词时要注

意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选择恰当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意思。

3、修饰过分雕琢的地方,仔细分析每一句话,看它表述是否恰当,

是否符合平时说话的习惯,对话是否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不要写

书生气太浓的语句。

4、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分清句读。

许多同学平时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作文时一“逗”到底,

甚至一篇文章中没有一个标点,仅用一个圆点表示停顿。这种做法

是很不好的,须知标点符号如同人的五官,必须清朗明白,千万不

可忽视标点符号的用法。

另外还应注意标点符号运用的格式,特别是每行开头的第一格不

能用句号、逗号、顿号等标点,省略号、破折号等应占两格,这些

虽然是些很细微的地方,我们也不可忽视。

四、修改作文的几种常规方法

1、诵读修改法。文章写好后,反复诵读几遍,边朗读边推敲,就

会发现文章字句上的问题。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自我检查方法。在吟

诵过程中发现不通畅、不好理解的地方,就是应该修改的。顺,则

留;不顺,则删。

2、同学互评法。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

文,总会有些偏爱,删改,总觉不舍。此时,将作品交给同学,彼

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

了。虚心听取同学的修改意见,这样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

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3、对比修改法。一是对比课本上学过的范文,二是对比课外阅读

的文章,三是对比班上同学较好的习作,修改自己的作文。

4、凝缩修改法。有两种:一是适当删削,如记叙文中次要的人物

和情节,论说文中不恰当的论据,不属于表达中心思想的字词句段。

二是适当概括,如记叙文中不必要的细节描写和琐细的叙述,均可

概括。

5、搁置修改法。文章写成后,因是自己尽力而写,所以想修改,

也觉得无从下笔,这时,可以把写的作文放置起来,进行“冷处理”,

过几天,在冷静下来的时候,就能比较客观地发现自己作文中需要

修改的地方了。

6、重抄修改法。常言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自己写的作文,

往往读时发现不了问题,但到抄时就会发现。因抄写时,精神集中,

等于一字一句地咀嚼了一遍,如此就可以发现先前修改时未曾发现

的问题。

修改作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

措施,还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同学们要养成认真修改作文

的好习惯。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作文1300字

初二作文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文章不厌千回改”,好文章总是修改出来的。学会修改自己作文中的毛病,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不少同学很想培养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但是常常发现不了自己作文中的毛病,感到很苦恼。怎样才能发现自己作文中的毛病?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一、默看法。

写完后默看几遍是修改的起码步骤。多看,每次看都要有侧重点。如:第一次可以快速浏览,思考材料挑选得是否妥当,中心是否突出,再要看看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第二次重点看看文章各段之间衔接是否紧密,条理是否清楚,然后细细检查有没有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地方;第三次,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考,也许能从字里行间发现矛盾。

二、朗读法。

修改文章,不仅要看,还要念,要朗读。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不同,难免要“文”一点。用眼看,一些“文”过头或“俗”过头的语句,容易从眼底溜过,用嘴出声地念一念就能觉察。因为那些过于“文”或过于“俗”的语句,念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然后,把拗口的语句分析一下,属于哪一类毛病,是辞不达意,还是语法有误,或是缺字少句。发现有毛病后,把拗口的地方改过来,文章也就通顺了。

三、请教法。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取别人意见,也是改好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自己写的作文,明明有问题却发现不了。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主动把作文拿给老师或家人、同学看,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求得他人的帮助。

四、搁置法。

作文写完后,自己尽了很大的努力,老师评的成绩也不错,可是放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看,就会发现还有不足的地方需要修改。通常搁

置一段时间后,自己又有了新的感悟与表达方式。根据新发现的问题,把自己的作文作进一步的修改,那么这篇作文的质量就会比以前提高许多。例如,有一次我的学生写了一篇赞美家长的文章,当时文章的题目是《美丽的家乡》。我也给她将全文修改通顺了,放在电脑里。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里有一句话是说某个地方一年四季美得如画。我猛然想起学生的那篇文章正好也是按四季的顺序写的,于是我将文章题目改为《家乡四季美如画》。同学们看,这样一改,文章题目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原来的题目新颖、别致多了。

五、对比法。

我有个习惯:文章发表了,收到编辑部的赠刊后,总要拿出底稿与发表文细细比较一番,看看哪些地方编辑作了修改。通过对比,从中悟出一些写作的门道,修改上的技巧。如我的一篇内容为“与人发生了争执后,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文章。原文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录像表明妇女把60元放到柜台的一角,前面的一位顾客顺手牵羊给拿走了”,编辑老师给我将“表明”一词改为了“显示”,将“妇女”一词改成了“这位女士”。第一改,就点出了“录像”是靠图片和声音真实地记录事情的全过程,用“显示”搭配,准确地体现了“录像”这一事物的特征。第二改,则显得更有礼貌。这儿,编辑老师虽只增添了一两个字,但两个句子的高下就一目了然。因此,从语文老师、编辑老师的改笔中去悟一悟写作的门道,也不失为提高修改水平的一个好渠道。

以上是我常用的修改文章的方法,我觉得很管用,有心的同学不妨试试看。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文章不厌千回改”,好文章总是修改出来的。学会修改自己作文中的毛病,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不少同学很想培养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但是常常发现不了自己作文中的毛病,感到很苦恼。怎样才能发现自己作文中的毛病?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一、默看法。

写完后默看几遍是修改的起码步骤。多看,每次看都要有侧重点。如:第一次可以快速浏览,思考材料挑选得是否妥当,中心是否突出,再要看看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第二次重点看看文章各段之间衔接是否紧密,条理是否清楚,然后细细检查有没有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地方;第三次,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考,也许能从字里行间发现矛盾。

二、朗读法。

修改文章,不仅要看,还要念,要朗读。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不同,难免要“文”一点。用眼看,一些“文”过头或“俗”过头的语句,容易从眼底溜过,用嘴出声地念一念就能觉察。因为那些过于“文”或过于“俗”的语句,念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然后,把拗口的语句分析一下,属于哪一类毛病,是辞不达意,还是语法有误,或是缺字少句。发现有毛病后,把拗口的地方改过来,文章也就通顺了。

三、请教法。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取别人意见,也是改好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自己写的作文,明明有问题却发现不了。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主动把作文拿给老师或家人、同学看,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求得他人的帮助。

四、搁置法。

作文写完后,自己尽了很大的努力,老师评的成绩也不错,可是放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看,就会发现还有不足的地方需要修改。通常搁

置一段时间后,自己又有了新的感悟与表达方式。根据新发现的问题,把自己的作文作进一步的修改,那么这篇作文的质量就会比以前提高许多。例如,有一次我的学生写了一篇赞美家长的文章,当时文章的题目是《美丽的家乡》。我也给她将全文修改通顺了,放在电脑里。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里有一句话是说某个地方一年四季美得如画。我猛然想起学生的那篇文章正好也是按四季的顺序写的,于是我将文章题目改为《家乡四季美如画》。同学们看,这样一改,文章题目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原来的题目新颖、别致多了。

五、对比法。

我有个习惯:文章发表了,收到编辑部的赠刊后,总要拿出底稿与发表文细细比较一番,看看哪些地方编辑作了修改。通过对比,从中悟出一些写作的门道,修改上的技巧。如我的一篇内容为“与人发生了争执后,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文章。原文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录像表明妇女把60元放到柜台的一角,前面的一位顾客顺手牵羊给拿走了”,编辑老师给我将“表明”一词改为了“显示”,将“妇女”一词改成了“这位女士”。第一改,就点出了“录像”是靠图片和声音真实地记录事情的全过程,用“显示”搭配,准确地体现了“录像”这一事物的特征。第二改,则显得更有礼貌。这儿,编辑老师虽只增添了一两个字,但两个句子的高下就一目了然。因此,从语文老师、编辑老师的改笔中去悟一悟写作的门道,也不失为提高修改水平的一个好渠道。

以上是我常用的修改文章的方法,我觉得很管用,有心的同学不妨试试看。

作文教案作文1100字

初三作文

《我眼中的父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以真实的生活感受和和独到的思想认识展现和抒发内心情感

2、学生能够选择合适角度开篇布局

3、认识半命题作文,并能写简单的半命题作文

二、教学设想:

1、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眼中的父亲,让学生产生交流与表达的欲望,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 根据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教师通过对作文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

3、 根据新课标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半命题作文能够很好地实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抓住自己所描写事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设计:

1、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师:老师想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罗丹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一句经典名言?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我们所要学会的就是善于用发现美的双眼去更好地观察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去适时捕捉和品味生活中的美,并发现身边的细微的美,哪怕只是一片落叶,一朵小花,

只要用心,都能发现它们与众不同的美,这种奇异的发现能让我们平淡的生活也能变得熠熠生彩、璀璨夺目。同学们,你们现在还记得父亲母亲的生日吗?

2、导入课题,指导作文

引出学生的回答之后,师:父亲母亲时时刻刻都记得你们的生日,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伴随他们倾注的心血,他们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为人子女的我们肯定有很多想对他们说却没有说的话吧,对于我来说,我就有很多想对他们说的话,尤其是我的父亲。现在老师也想问一下你们有哪些想说的话对他们说

学生自由回答后,师:感谢你们向老师敞开心扉,你们都说得非常好,很让人感动,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孩子,你们平时的观察也很细致。我们不仅要对一个家庭里面的成员观察入微,对大千世界中的其他事物也要有积极发现的态度,比如你们周围的其他人和事,或者你是怎样看待各种艺术作品、电视电影等等

3、师生合作,指导作文:

师:老师如果让同学们写你们眼中的所有事物,你们能全部都写出来吗?(不能)那应该怎么办?(根据自己写作的目的选择恰当的材料) 今天我们的作文题目就是“我眼中的XX ”,体裁不限,800字左右

除了在选择材料上我们应该注意之外,根据同学们平时写文章的经验,你觉得我们今天写这篇作文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

写作文我们更应该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感情,文章主题要健康乐观,要有深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是一篇佳作

4、学生思考,拟写提纲: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考虑写作标题和写作提纲,以及要表达的主题。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写作构想。

四、学生作文(课外完成)

《我眼中的父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以真实的生活感受和和独到的思想认识展现和抒发内心情感

2、学生能够选择合适角度开篇布局

3、认识半命题作文,并能写简单的半命题作文

二、教学设想:

1、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眼中的父亲,让学生产生交流与表达的欲望,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 根据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教师通过对作文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

3、 根据新课标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半命题作文能够很好地实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抓住自己所描写事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设计:

1、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师:老师想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罗丹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一句经典名言?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我们所要学会的就是善于用发现美的双眼去更好地观察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去适时捕捉和品味生活中的美,并发现身边的细微的美,哪怕只是一片落叶,一朵小花,

只要用心,都能发现它们与众不同的美,这种奇异的发现能让我们平淡的生活也能变得熠熠生彩、璀璨夺目。同学们,你们现在还记得父亲母亲的生日吗?

2、导入课题,指导作文

引出学生的回答之后,师:父亲母亲时时刻刻都记得你们的生日,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伴随他们倾注的心血,他们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为人子女的我们肯定有很多想对他们说却没有说的话吧,对于我来说,我就有很多想对他们说的话,尤其是我的父亲。现在老师也想问一下你们有哪些想说的话对他们说

学生自由回答后,师:感谢你们向老师敞开心扉,你们都说得非常好,很让人感动,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孩子,你们平时的观察也很细致。我们不仅要对一个家庭里面的成员观察入微,对大千世界中的其他事物也要有积极发现的态度,比如你们周围的其他人和事,或者你是怎样看待各种艺术作品、电视电影等等

3、师生合作,指导作文:

师:老师如果让同学们写你们眼中的所有事物,你们能全部都写出来吗?(不能)那应该怎么办?(根据自己写作的目的选择恰当的材料) 今天我们的作文题目就是“我眼中的XX ”,体裁不限,800字左右

除了在选择材料上我们应该注意之外,根据同学们平时写文章的经验,你觉得我们今天写这篇作文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

写作文我们更应该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感情,文章主题要健康乐观,要有深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是一篇佳作

4、学生思考,拟写提纲: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考虑写作标题和写作提纲,以及要表达的主题。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写作构想。

四、学生作文(课外完成)

我也吃苹果作文800字

初一作文

回想起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脑海里隐隐约约记得写过一篇半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是“我发现了——”,作文的大概内容我只是记得是围绕“苹果掉下来砸到头上而发现了地心引力”,作文题目命名为“我发现了地心引力”。那真是一段不堪的作文经历,那时候的我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是隐隐约约记得有这么一篇文章是写苹果和地心引力的,但是是谁,是不是真的有这篇文章,那时候的我十分迷茫,不能够确定,我以为是传说中突来的灵感,那时候的老师也教导我,作文主要靠编,当然,现在的我已然知道了事实,的确有这篇文章,那个人发现地心引力的就是牛顿。

当老师把我写的那篇作文在全班作为范文阅读时,我心里感到很自豪、欣慰,但是后来,我却变得十分自卑、悲伤。那时候有许多同学都表示疑惑,有一位同学在老师阅读的时候打断道:“这不是牛顿吗?”紧接着,同学们也纷纷在底下议论起来,那时候的我简直懵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这一切不是灵感,而是短暂的文字记忆!我的心怦怦直跳,心里想着,老师今后会怎么看我呢?老师只是心平气和的说:“这叫做学以致用。”同学们无话可说,然而,我感到羞愧不已,脸涨得比牛顿的苹果还红,那一节课,我一直都是低着头,在愧疚中度过。

是的,那一次,我的那篇作文,是虚构的,是建立在别人的思维和文笔上的,正是因为这种零碎文字记忆的牵绊,使我束缚、迷失了自我,结果才使自己的文笔牵连上“虚伪”、“抄袭”等字眼。从那以后,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写真实的作文,写属于自己的作文,是属于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建立在别人的文笔上、窃取别人的故事。

牛顿能从苹果落下发现地心引力,而我却只知道把苹果吃掉,写作文也只知道建立在他人的思维上,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活得好虚伪,好落魄,我也吃苹果,可是我能发现什么?苹果能够砸中我,我却只会幻想着拥有懒羊羊的超能力……

初一:甘优

回想起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脑海里隐隐约约记得写过一篇半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是“我发现了——”,作文的大概内容我只是记得是围绕“苹果掉下来砸到头上而发现了地心引力”,作文题目命名为“我发现了地心引力”。那真是一段不堪的作文经历,那时候的我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是隐隐约约记得有这么一篇文章是写苹果和地心引力的,但是是谁,是不是真的有这篇文章,那时候的我十分迷茫,不能够确定,我以为是传说中突来的灵感,那时候的老师也教导我,作文主要靠编,当然,现在的我已然知道了事实,的确有这篇文章,那个人发现地心引力的就是牛顿。

当老师把我写的那篇作文在全班作为范文阅读时,我心里感到很自豪、欣慰,但是后来,我却变得十分自卑、悲伤。那时候有许多同学都表示疑惑,有一位同学在老师阅读的时候打断道:“这不是牛顿吗?”紧接着,同学们也纷纷在底下议论起来,那时候的我简直懵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这一切不是灵感,而是短暂的文字记忆!我的心怦怦直跳,心里想着,老师今后会怎么看我呢?老师只是心平气和的说:“这叫做学以致用。”同学们无话可说,然而,我感到羞愧不已,脸涨得比牛顿的苹果还红,那一节课,我一直都是低着头,在愧疚中度过。

是的,那一次,我的那篇作文,是虚构的,是建立在别人的思维和文笔上的,正是因为这种零碎文字记忆的牵绊,使我束缚、迷失了自我,结果才使自己的文笔牵连上“虚伪”、“抄袭”等字眼。从那以后,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写真实的作文,写属于自己的作文,是属于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建立在别人的文笔上、窃取别人的故事。

牛顿能从苹果落下发现地心引力,而我却只知道把苹果吃掉,写作文也只知道建立在他人的思维上,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活得好虚伪,好落魄,我也吃苹果,可是我能发现什么?苹果能够砸中我,我却只会幻想着拥有懒羊羊的超能力……

初一:甘优

发现自己作文作文2500字

初一作文

发现自己作文

发现自己作文(一)

也许在遥远的某一天,一位年迈的老者来到河边,意外的,静无波澜的水面上显现出一个人。那是他自己的倒影。或许从那一刻起,人类发现了自己。但或许也只是发现。那个镜中人,当真是我吗?老子问过,孔子问过,无数的人仰头思索。

“物是人非事事休”,清照未语泪先流;“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妻子坟前,苏轼叹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仰天长叹。他们在叹惋,他们在疑惑,他们在思索中试图发现自己。

终于,有人破茧而出,“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成舟飘然而去,我们从那句“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中见足了意味,也见足了风流。它不是逃避现实,相反地,正是勇敢地面对生活 ,面对一切的不如意。也许再次揽镜自顾,他会留给自己一抹从容地微笑。

就如同立于群山中的一声长啸,远远地,传来回响。那回响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更融入了一种内心的苦求和不甘。然后,有人茫然了,有人释然了,还有人,领悟了。

一声长啸,阮籍突然悟出了什么 ,从此,他的生活改变了。然而至今,我们心中的阮籍只限于一句不拘礼法,还有王勃的“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后人不理解,甚至误解他。而他,或许更会一笑视之。因为他已是真正发现了自己,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

一声长啸,啸成一曲乐章;一声哭嚎,喊出一道绚烂;一生放诞,放诞不代表放肆;一生清平,却绘制成一幅烟柳长图。李白就非常佩服阮籍,由诗云“阮籍为太守,成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阮籍化作风,化作鹏随风而去,留得一副坚挺的脊背给后人思索。

老子有句话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说了解别人是智者,而真正能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者。老子自身的知人与自知自不必多言,我们只需看看他的巨作已足见了那种厚重与沉着。可惜的是,后世子孙大多只沉迷于官场名利,学其文而不理起道。知人上且不提,自知则更相差甚远。

发现自己,这是镜中的暗语,山音的告诫。如同长途跋涉后的轻松,远行前的准备。而后,一生清亮的回音,远远地传来。发现你自己的那天,你就发现了整个世界。

发现自己作文(二)

我一直在向前走,生活推着我,为我掩藏掉已别的印迹,追追赶赶,走走停停。只记得天地,却忘了自己。

自我,或许也只有在庄周所梦想的理想社会里才有可能实现其本质意义吧。地球一直在转动,曾经人们认为会亘古不变的事物其实已经变了,甚至是一夜之间。或许你会感叹它的不可思议,或许你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否认且必须接受的是世界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让我们措手不及,唏嘘不已。

生活就像是从一股清澈缓慢的小溪逐渐变成了条浑浊直下、猛烈冲击着平原的大瀑布一样,人们也由闲适的生活方式过渡到了如今的忙碌生存。在如今,不忙碌,你就会被生活打压,会被时间抛弃;不忙碌,你就会被社会淘汰,被时代这巨大的洪流所淹没。

于是人们便都纷纷忙碌起来了,带着毫无笑意的脸庞,带着对生活的抱怨。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走穿梭在这片巨大宽阔的水泥森林当中。脸庞越来越僵硬,身体越来越冰冷。可幸的是,他们逐渐在社会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地位。可悲的是,他们逐渐在生活中失去了自己的价值。

人们看着同样的天空,踩着同样的土地,却迷失在浩瀚无穷的星空中。人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可笑的再也找不到自己。

现实使我们屈服,我们俯首称臣,可谁又曾真正意识到过,自己才是世界唯一的主宰呢?我们随波逐流,渐渐习惯了整体,感慨着我们所存在的物质世界,却从来没想过——“我”是它们的一分子,“我”的存在会使世界更加有意义。就好像锋芒毕露才是庸俗无比的,平庸无奇才是主流。

我想人应该从生活的捆绑中挣脱出来,获得重新的自由。这里的自由不是无所顾忌,而是发现自己。

发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浩瀚的星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有每一颗像“我”一样的小陨星存在着。每一个弱小事物的组合最后都会连成一片天,诺大的,无可比拟、无可复制的美丽星海。

溪流羡慕大海的壮阔,却没想到自己的平稳坦荡也是一种温柔;星星羡慕月亮的明耀闪烁,却没发现自己拥有的能量其实比月亮还要强大;白云羡慕小鸟的自由,却没发现自己也可以在天空中任意翱翔。

发现自己,是要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要动的用智慧且明亮的双眼去洞悉自己存在的意义,是脱离世俗的超脱。

发现自己,是当全世界都欺骗你的时候,你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发现自己,是在全世界都不转头看你的时候,你仍然能骄傲的一直向前走,走到最前头,然后让整个世界抬头仰望你,注视你,肯定你。

发现自己,才能让别人发现你。

发现自己作文(三)

步入花季,回眸凝望,在我所有的季节里,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这一串串脚印告诉我成长的启示,也构成了我成长道路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记忆是个没有封口的瓶子,当它有一天快要满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已经拥有了如此多的记忆,如此多的>故事,我才觉得我>长大了。

记得有一次和姐姐通电话,而那时我们已经有一年未见了。我在电话一端爽朗地笑,和她聊天我觉得是有意思的事情,她只听我说,许久才说,你怎么成这样了,我记得你以前挺乖的啊,说话都不这样。我默然,但还是口是心非地对她说,现在女孩都这样,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几句话后就挂断了电话。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静听那首《栀子花开》,想着自己所谓的成长,我以>孤独的姿态站在路边,我看到无数个人从我身边走过,我能隐约从他们的身上发现我以前类似的特点,单纯而又天真,周末有大把的时间去玩。

突然间,我才发现了自己,那些岁月都已随时光的转移而流逝,唯一可以让我感到真实的是夹在书里的那张单纯笑脸的小学毕业照。清醇的笑脸是出生的太阳,暖暖的,透明的。而如今,自己也到了曾经羡慕的年纪,却发现自己无法承担这么重。

以前,我不明白付出是怎么回事,但我只向往自由飞翔,我的天空只想要宁静和蓝色,>幸福好单纯。

以后,我变的冷静,在这个每个人都会驻足的驿站里,我学回沉默和应对,只是偶尔看我过后的天空和回忆。

发现自己,真的变了。

发现自己作文

发现自己作文(一)

也许在遥远的某一天,一位年迈的老者来到河边,意外的,静无波澜的水面上显现出一个人。那是他自己的倒影。或许从那一刻起,人类发现了自己。但或许也只是发现。那个镜中人,当真是我吗?老子问过,孔子问过,无数的人仰头思索。

“物是人非事事休”,清照未语泪先流;“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妻子坟前,苏轼叹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仰天长叹。他们在叹惋,他们在疑惑,他们在思索中试图发现自己。

终于,有人破茧而出,“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成舟飘然而去,我们从那句“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中见足了意味,也见足了风流。它不是逃避现实,相反地,正是勇敢地面对生活 ,面对一切的不如意。也许再次揽镜自顾,他会留给自己一抹从容地微笑。

就如同立于群山中的一声长啸,远远地,传来回响。那回响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更融入了一种内心的苦求和不甘。然后,有人茫然了,有人释然了,还有人,领悟了。

一声长啸,阮籍突然悟出了什么 ,从此,他的生活改变了。然而至今,我们心中的阮籍只限于一句不拘礼法,还有王勃的“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后人不理解,甚至误解他。而他,或许更会一笑视之。因为他已是真正发现了自己,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

一声长啸,啸成一曲乐章;一声哭嚎,喊出一道绚烂;一生放诞,放诞不代表放肆;一生清平,却绘制成一幅烟柳长图。李白就非常佩服阮籍,由诗云“阮籍为太守,成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阮籍化作风,化作鹏随风而去,留得一副坚挺的脊背给后人思索。

老子有句话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说了解别人是智者,而真正能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者。老子自身的知人与自知自不必多言,我们只需看看他的巨作已足见了那种厚重与沉着。可惜的是,后世子孙大多只沉迷于官场名利,学其文而不理起道。知人上且不提,自知则更相差甚远。

发现自己,这是镜中的暗语,山音的告诫。如同长途跋涉后的轻松,远行前的准备。而后,一生清亮的回音,远远地传来。发现你自己的那天,你就发现了整个世界。

发现自己作文(二)

我一直在向前走,生活推着我,为我掩藏掉已别的印迹,追追赶赶,走走停停。只记得天地,却忘了自己。

自我,或许也只有在庄周所梦想的理想社会里才有可能实现其本质意义吧。地球一直在转动,曾经人们认为会亘古不变的事物其实已经变了,甚至是一夜之间。或许你会感叹它的不可思议,或许你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否认且必须接受的是世界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让我们措手不及,唏嘘不已。

生活就像是从一股清澈缓慢的小溪逐渐变成了条浑浊直下、猛烈冲击着平原的大瀑布一样,人们也由闲适的生活方式过渡到了如今的忙碌生存。在如今,不忙碌,你就会被生活打压,会被时间抛弃;不忙碌,你就会被社会淘汰,被时代这巨大的洪流所淹没。

于是人们便都纷纷忙碌起来了,带着毫无笑意的脸庞,带着对生活的抱怨。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走穿梭在这片巨大宽阔的水泥森林当中。脸庞越来越僵硬,身体越来越冰冷。可幸的是,他们逐渐在社会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地位。可悲的是,他们逐渐在生活中失去了自己的价值。

人们看着同样的天空,踩着同样的土地,却迷失在浩瀚无穷的星空中。人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可笑的再也找不到自己。

现实使我们屈服,我们俯首称臣,可谁又曾真正意识到过,自己才是世界唯一的主宰呢?我们随波逐流,渐渐习惯了整体,感慨着我们所存在的物质世界,却从来没想过——“我”是它们的一分子,“我”的存在会使世界更加有意义。就好像锋芒毕露才是庸俗无比的,平庸无奇才是主流。

我想人应该从生活的捆绑中挣脱出来,获得重新的自由。这里的自由不是无所顾忌,而是发现自己。

发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浩瀚的星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有每一颗像“我”一样的小陨星存在着。每一个弱小事物的组合最后都会连成一片天,诺大的,无可比拟、无可复制的美丽星海。

溪流羡慕大海的壮阔,却没想到自己的平稳坦荡也是一种温柔;星星羡慕月亮的明耀闪烁,却没发现自己拥有的能量其实比月亮还要强大;白云羡慕小鸟的自由,却没发现自己也可以在天空中任意翱翔。

发现自己,是要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要动的用智慧且明亮的双眼去洞悉自己存在的意义,是脱离世俗的超脱。

发现自己,是当全世界都欺骗你的时候,你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发现自己,是在全世界都不转头看你的时候,你仍然能骄傲的一直向前走,走到最前头,然后让整个世界抬头仰望你,注视你,肯定你。

发现自己,才能让别人发现你。

发现自己作文(三)

步入花季,回眸凝望,在我所有的季节里,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这一串串脚印告诉我成长的启示,也构成了我成长道路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记忆是个没有封口的瓶子,当它有一天快要满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已经拥有了如此多的记忆,如此多的>故事,我才觉得我>长大了。

记得有一次和姐姐通电话,而那时我们已经有一年未见了。我在电话一端爽朗地笑,和她聊天我觉得是有意思的事情,她只听我说,许久才说,你怎么成这样了,我记得你以前挺乖的啊,说话都不这样。我默然,但还是口是心非地对她说,现在女孩都这样,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几句话后就挂断了电话。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静听那首《栀子花开》,想着自己所谓的成长,我以>孤独的姿态站在路边,我看到无数个人从我身边走过,我能隐约从他们的身上发现我以前类似的特点,单纯而又天真,周末有大把的时间去玩。

突然间,我才发现了自己,那些岁月都已随时光的转移而流逝,唯一可以让我感到真实的是夹在书里的那张单纯笑脸的小学毕业照。清醇的笑脸是出生的太阳,暖暖的,透明的。而如今,自己也到了曾经羡慕的年纪,却发现自己无法承担这么重。

以前,我不明白付出是怎么回事,但我只向往自由飞翔,我的天空只想要宁静和蓝色,>幸福好单纯。

以后,我变的冷静,在这个每个人都会驻足的驿站里,我学回沉默和应对,只是偶尔看我过后的天空和回忆。

发现自己,真的变了。

如何让学生写出真实作文作文2000字

初一作文

如何让学生写出真实作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实话、写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叶老的话都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小学生的作文必须要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真实”就是小学生作文的生命源泉。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批阅作文时常常发现许多作文的内容雷同,不仅素材相同,甚至连文章的开头、结尾、遣词造句、布局谋篇都相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⑴学生的生活积累有限,组织语言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不足。让学生独立完成文章的选材、立意、遣词造句进而做出文章,的确让学生倍感痛苦。这时,《小学生优秀作文》的大量出现,不啻为学生带来了“福音”。因此,每个学生手中都备有大量的《优秀作文》《作文精选》《作文大全》《同步作文》等书刊。这些书刊和教材规定的作文内容对口。当老师提出作文要求时,有些学生考虑的不是回忆自己的生活,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素材,而是在优秀作文中查找哪一篇作文适合这次作文的要求,可以拿来“借鉴”,完成“任务”,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作文习惯。⑵教师在课堂上也常常用优秀作文的范本来指导学生作文。上作文课时,置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不顾,出一个题目,念几篇范文,就放手让学生去写。学生通过范文接收到的是一个具体形象,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过程,作文时很难逃出范文的框框,很容易把范文搬进自己的作文。更有甚者,为了让学生能在考试中得

高分,让学生死记硬背优秀作文,或改头换面套写作文,这种不良教风导致了学生作文的失真,影响了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进程,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注意观察,帮助积累“真”素材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不知道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和积累素材。他们在作文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如果仅靠教师传授的抽象的写作知识,很难写出有真实内容的作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的生活,从中发现和积累素材。一次,我正在上课,外面传来了响声。出门一看,原来是学校的清洁工大妈站在木梯上擦墙壁。她的头上、身上落满了白色的石灰粉末。这是一个很动人的场面。我马上让学生去观察大妈擦墙的情景,并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这件事写下来。学生亲眼目睹了这件事,对清洁工大妈爱校如家的精神由衷地敬佩,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写出的文章内容真实,篇幅也加长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常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渐渐地养成随机观察的好习惯,使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事情多了,作文的素材也就多起来了,写起作文来就能尽情地回忆生活中的往事,写出的作文就有了真实的内容。

二、具体指导,引导写出“真”感受

作文有了好材料,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来。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怎么才能写具体,要写的事物就在眼前浮现,却找不到准确、恰当、

优美的词句去描述。所以,要学生写真实、具体,教师就要指导具体。春游时,我带学生到公园踏青,发现池塘里有很多小蝌蚪。我便随机问学生:“池塘里有这么多小蝌蚪,应该怎么描写?”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池塘里有许多小蝌蚪。”我继续问 :“能不能把这么多小蝌蚪再说具体些呢?”学生边观察边回答“:有的蹲在石头上,有的游来游去,有的躲在水草下面。”我又启发学生:“假如把蝌蚪当人来看,它们在干什么?”学生茅塞顿开,七嘴八舌地回答 :“游累了蹲在石头上休息”“比赛谁的游泳本领高”“怕‘敌人’发现在水草下面隐蔽起来”„„经过这样的具体指导,那些怕写作文的同学心里感到高兴,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对作文产生了兴趣。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学生作文也渐渐入了门,作文内容丰富多彩,开出了颜色各异的花朵。

三、准确评议,坚持以“真”为标准

评议作文是写好作文的动力,评议的恰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文写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品读、自我评价,说出文章中的“闪光点”。在寻找之后,学生就会反复地思考、品尝自己选材、立意、遣词造句等处的得意之笔,对自己较满意的地方好好品鉴,不足之处顺手修改„„这样,学生得到的是一种成功的喜悦、评改后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习作的欲望。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对生活的认识往往是肤浅的,描述是粗略的,因而学生自评结束后,教师在评议学生作文时,尤其是评议学困生的作文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要及时鼓励,使之成为他们成功的动力,切不可对学生弄虚

作假。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只要学生写的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

如何让学生写出真实作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实话、写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叶老的话都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小学生的作文必须要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真实”就是小学生作文的生命源泉。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批阅作文时常常发现许多作文的内容雷同,不仅素材相同,甚至连文章的开头、结尾、遣词造句、布局谋篇都相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⑴学生的生活积累有限,组织语言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不足。让学生独立完成文章的选材、立意、遣词造句进而做出文章,的确让学生倍感痛苦。这时,《小学生优秀作文》的大量出现,不啻为学生带来了“福音”。因此,每个学生手中都备有大量的《优秀作文》《作文精选》《作文大全》《同步作文》等书刊。这些书刊和教材规定的作文内容对口。当老师提出作文要求时,有些学生考虑的不是回忆自己的生活,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素材,而是在优秀作文中查找哪一篇作文适合这次作文的要求,可以拿来“借鉴”,完成“任务”,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作文习惯。⑵教师在课堂上也常常用优秀作文的范本来指导学生作文。上作文课时,置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不顾,出一个题目,念几篇范文,就放手让学生去写。学生通过范文接收到的是一个具体形象,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过程,作文时很难逃出范文的框框,很容易把范文搬进自己的作文。更有甚者,为了让学生能在考试中得

高分,让学生死记硬背优秀作文,或改头换面套写作文,这种不良教风导致了学生作文的失真,影响了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进程,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注意观察,帮助积累“真”素材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不知道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和积累素材。他们在作文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如果仅靠教师传授的抽象的写作知识,很难写出有真实内容的作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的生活,从中发现和积累素材。一次,我正在上课,外面传来了响声。出门一看,原来是学校的清洁工大妈站在木梯上擦墙壁。她的头上、身上落满了白色的石灰粉末。这是一个很动人的场面。我马上让学生去观察大妈擦墙的情景,并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这件事写下来。学生亲眼目睹了这件事,对清洁工大妈爱校如家的精神由衷地敬佩,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写出的文章内容真实,篇幅也加长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常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渐渐地养成随机观察的好习惯,使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事情多了,作文的素材也就多起来了,写起作文来就能尽情地回忆生活中的往事,写出的作文就有了真实的内容。

二、具体指导,引导写出“真”感受

作文有了好材料,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来。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怎么才能写具体,要写的事物就在眼前浮现,却找不到准确、恰当、

优美的词句去描述。所以,要学生写真实、具体,教师就要指导具体。春游时,我带学生到公园踏青,发现池塘里有很多小蝌蚪。我便随机问学生:“池塘里有这么多小蝌蚪,应该怎么描写?”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池塘里有许多小蝌蚪。”我继续问 :“能不能把这么多小蝌蚪再说具体些呢?”学生边观察边回答“:有的蹲在石头上,有的游来游去,有的躲在水草下面。”我又启发学生:“假如把蝌蚪当人来看,它们在干什么?”学生茅塞顿开,七嘴八舌地回答 :“游累了蹲在石头上休息”“比赛谁的游泳本领高”“怕‘敌人’发现在水草下面隐蔽起来”„„经过这样的具体指导,那些怕写作文的同学心里感到高兴,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对作文产生了兴趣。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学生作文也渐渐入了门,作文内容丰富多彩,开出了颜色各异的花朵。

三、准确评议,坚持以“真”为标准

评议作文是写好作文的动力,评议的恰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文写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品读、自我评价,说出文章中的“闪光点”。在寻找之后,学生就会反复地思考、品尝自己选材、立意、遣词造句等处的得意之笔,对自己较满意的地方好好品鉴,不足之处顺手修改„„这样,学生得到的是一种成功的喜悦、评改后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习作的欲望。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对生活的认识往往是肤浅的,描述是粗略的,因而学生自评结束后,教师在评议学生作文时,尤其是评议学困生的作文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要及时鼓励,使之成为他们成功的动力,切不可对学生弄虚

作假。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只要学生写的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真情实感,提高作文水平。

[快乐作文]作文2800字

初三作文

1 谈“快乐作文”

目前有一种倾向,总认为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把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现象统统归罪于语文教材中的每单元课文与作文训练不一致,埋怨教材在写作训练方面的安排不利于学生写作等。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在教好语文教材的内容时,更应该在作文教学中贯穿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做更加深入细致的指导。

快乐作文的第一步是自主。

作文首先要让学生能主动去写,也就是让学生写作文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弄明白,是学生自己要写,而不是老师,家长要学生写。这样就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然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事实却恰恰相反,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升学有很强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自主,写出的作文也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内心情感,而这样的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因此交还学生写作的自主权,让学生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这是快乐作文的第一步。

自主作文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动机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有些知识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境中自然流露和表达,要教会学生捕捉那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比如那些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该是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晒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这样,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就随机消退。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学生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从多角度去了解生活,观察事物,切不可鼠目寸光。眼光该放得长远,不只囿于校园和家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心身投入到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心灵体会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的,机械的模仿和重复,对现实作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出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写作技巧和规律要比被动接受快乐。写作的规律和技法不是靠教师灌输得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学习就是依靠

2 发现,探究,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的进行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和发现事物,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如果教师只满足在课堂上传授写作技巧,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性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发生的,其智力功能和发展价值是相通的。因此,写作的经验,技巧及其规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写作的乐趣也就在此,否则它就成了别人嚼过的馍馍。长期以来,教师是在做学生的事情,剥夺了学生探索发现的乐趣,结果教师“喂”的津津有味,学生却饥肠辘辘。

快乐作文的助燃剂——激情。

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仔细体味生活。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彻底打消学生为考试而写作的想法,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需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把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也就是说,作文的激情源于生活,生活也给自己的写作提供无穷无尽的源泉,相辅相成。初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时期,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那么学生作文的快乐是可想而知的。

教师是蜡烛,心中时时燃烧着激情的熊熊烈火。有人把教师比作火把,这样并不过分。那么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教师要想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得打铁靠本身硬。语文老师对写作要热爱,要率先垂范,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经常“下水”作文,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会整天谈经验说技巧,多少显得有些滑稽。不亲自“下水”试试,怎么能体会得了写作的艰辛与快乐。鲁迅先生当年曾经讽刺过那些专职的“批评家”:“你这么会说,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老师也只是会说而不能写,甚至因为不会写而只能空洞说教。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只有这种老师,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而且是同学们所乐意接受的。师生之间能就写作的

3 具体感受进行交流,共享成功喜悦,达成心灵的撞击,共鸣,磨合与默契。试想,当一个班级及至一座校园形成了一股热爱写作,交谈写作经验,探讨写作经验的风气,谁能相信写作在这个班级或者这座校园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分享成功。

作文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热爱写作,共同分享成功的一种活动。首先教师要能写,能起示范作用,学生就能容易学。教育心理学表明,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就,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如果他们任务成功完全不可能,或者胜券在握,动机水准反而下降。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如果使劲跳了,“桃子”还是遥不可及,那再次跳起来的动力就丧失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往往高于语文学习兴趣,解答理科习题的劲头要比写作文的劲头足,原因在于一道理科习题解答出来,学生就摘到了“桃子”,能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作文写出来了,只有少数同学有“摘桃子”的感觉,大多数学生换得的是老师的冷冰冰的评语,甚至是讽刺和挖苦,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在此,我们所有一线的语文老师,不要高悬你们的“桃子”,不要拿“思想深刻,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的要求苛刻学生的作文。

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老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快乐地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共同追求。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与日俱进,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写。

1 谈“快乐作文”

目前有一种倾向,总认为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把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现象统统归罪于语文教材中的每单元课文与作文训练不一致,埋怨教材在写作训练方面的安排不利于学生写作等。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在教好语文教材的内容时,更应该在作文教学中贯穿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做更加深入细致的指导。

快乐作文的第一步是自主。

作文首先要让学生能主动去写,也就是让学生写作文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弄明白,是学生自己要写,而不是老师,家长要学生写。这样就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然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事实却恰恰相反,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升学有很强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自主,写出的作文也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内心情感,而这样的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因此交还学生写作的自主权,让学生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这是快乐作文的第一步。

自主作文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动机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有些知识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境中自然流露和表达,要教会学生捕捉那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比如那些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该是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晒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这样,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就随机消退。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学生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从多角度去了解生活,观察事物,切不可鼠目寸光。眼光该放得长远,不只囿于校园和家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心身投入到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心灵体会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的,机械的模仿和重复,对现实作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出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写作技巧和规律要比被动接受快乐。写作的规律和技法不是靠教师灌输得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学习就是依靠

2 发现,探究,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的进行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和发现事物,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如果教师只满足在课堂上传授写作技巧,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性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发生的,其智力功能和发展价值是相通的。因此,写作的经验,技巧及其规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写作的乐趣也就在此,否则它就成了别人嚼过的馍馍。长期以来,教师是在做学生的事情,剥夺了学生探索发现的乐趣,结果教师“喂”的津津有味,学生却饥肠辘辘。

快乐作文的助燃剂——激情。

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这就要求学生热爱生活,仔细体味生活。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彻底打消学生为考试而写作的想法,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需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把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也就是说,作文的激情源于生活,生活也给自己的写作提供无穷无尽的源泉,相辅相成。初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时期,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那么学生作文的快乐是可想而知的。

教师是蜡烛,心中时时燃烧着激情的熊熊烈火。有人把教师比作火把,这样并不过分。那么学生作文的激情就需要教师去点燃。教师要想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得打铁靠本身硬。语文老师对写作要热爱,要率先垂范,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经常“下水”作文,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会整天谈经验说技巧,多少显得有些滑稽。不亲自“下水”试试,怎么能体会得了写作的艰辛与快乐。鲁迅先生当年曾经讽刺过那些专职的“批评家”:“你这么会说,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老师也只是会说而不能写,甚至因为不会写而只能空洞说教。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以写作见长的语文老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只有这种老师,才能说得出经验和技巧,而且是同学们所乐意接受的。师生之间能就写作的

3 具体感受进行交流,共享成功喜悦,达成心灵的撞击,共鸣,磨合与默契。试想,当一个班级及至一座校园形成了一股热爱写作,交谈写作经验,探讨写作经验的风气,谁能相信写作在这个班级或者这座校园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分享成功。

作文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热爱写作,共同分享成功的一种活动。首先教师要能写,能起示范作用,学生就能容易学。教育心理学表明,生活使人面临难度不同的任务,他们必然会评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旨在获取成就,并选择能有所成就的任务。如果他们任务成功完全不可能,或者胜券在握,动机水准反而下降。所谓“跳一跳”,摘桃子,如果使劲跳了,“桃子”还是遥不可及,那再次跳起来的动力就丧失了。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往往高于语文学习兴趣,解答理科习题的劲头要比写作文的劲头足,原因在于一道理科习题解答出来,学生就摘到了“桃子”,能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作文写出来了,只有少数同学有“摘桃子”的感觉,大多数学生换得的是老师的冷冰冰的评语,甚至是讽刺和挖苦,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在此,我们所有一线的语文老师,不要高悬你们的“桃子”,不要拿“思想深刻,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的要求苛刻学生的作文。

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老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快乐地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共同追求。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与日俱进,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写。

让学生自己寻找写好作文的途径作文5700字

初一作文

让学生自己寻找写好作文的途径

点改法,是我在以前作文批改的基础上,通过近几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改进、更新而形成的一种作 文批改方法。它虽然只是作用在学生的作文批改上,但实际上已超出了单纯作文批改的范畴。它不仅包括了作 文批改的全部内容,而且也包括了中学语文教学“读”和“写”的所有训练内容。从基础知识到逻辑思维,都 可以用点改法来指导学生。通过一些试点校反馈过来的情况看,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把“读”和“写 ”紧密地结合起来了,通过对学生作文的点改,不仅提高了学生为文的能力,也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有了相应的 发展。因此,有的教师把点改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使用,用这种方法配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某种情况下, 以“点改”代“讲”,以“点改”促“读”,以“点改”促“练”,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现在, 应《语文教学通讯》编辑之邀,把这方面的经验整理出来,介绍给大家。笔者在此郑重声明:这种方法刚刚问 世,希望能得到广大语文教学同仁的帮助,合大家之力,让这种方法逐渐完善,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点改法, 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易于接受的点改法。

点改法作用在作文的批改上,与传统的批改方法的显著区别是:教师不直接说出学生作文中的得与失,而 是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自己去认识;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修改,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 去寻找途径和方法,最后完成作文修改的任务。点改法就是通过这种训练的形式,来促使学生提高作文能力, 提高语文能力的。因此,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就不能教师一人包办代替,必须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 动。教师负责点,学生负责改,此方面的情况后文将重点介绍。

一、点改法的批改符号及使用方法

为了便于教师“点”,学生“改”,原有的作文批改符号已不够使用,在对点改法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中, 自创了几种符号,其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 错字号,2个以上的错字写成“×[2]”,3个错字写成“×[3]”,依此类推。

≈ 别字号,2个别字写成“X[2]”,三个别字,就写成“X[3]”,依此类推。 () 标点误号,表明标点错误,错2处写成(2),错3处就写成(3)。 □ 词语误号,表示文中的词语有问题,2处有问题就写成 ,错3处就写成 。 — 语句误号,表示文中的句子有语病。病句多了,则在前面加上A、B、C等序号以示区别。

~~ 特提号,需要特殊处理的句子,2个以上需要特殊处理的句子,则在前面加上①、②、③等序号区 别开。

其它的批改符号与传统的批改符号基本相同。

传统的批改方法,如在文中发现一个错字,则在那个错字上画个“×”,明确告诉这个字写错了。点改法 则不然,如发现文中有一个错字,就在有错字的那一行所对的眉批上画个“×”,表示这一行中有一个错字。 如果这一行中有2个或3个错字,就写成“×[2]”或“×[3]”,学生根据老师在眉批上的标示,自己 去找错字,在错字上写个“×”号,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所对的眉批上。学生在眉批上发现别字号,就在所对 的那一行中找到那个别字,在下面画上一条线,然后在所对的眉批上写出正字。别字号的其它操作方法与错写 号大体相同。

标点误号是为了纠正学生作文中的标点错误而设的。发现行文中有标点错误,则在所对的眉批处画“() ”号,表示这一行中有一个标点错了。学生找到用错的那个标点勾掉,写出正确的标点。如果学生在眉批上发 现老师留下的“□”号时,就知道在所对的那

行文字中有个词语用得不当,学生在文中找到那个词语,用一条 横线勾掉,在上面添上合适的词语。教师在批改时,发现作文中有一个病句,就在病句所对的眉批处画条“— ”线,学生找到这个病句,用长直线在下面标出,如果病句是2个或3个,就在前面加上A、B、C等序号, 然后自己在文中改正过来。有些句子,用以上的方式处理不了,这就得动用特提号了。如有一篇学生作文,教 师在文中画了3个特提号,在作文的总批中,则做了以下处理:

1.(1)句属于哪一种描写,在眉批上写明,并指出作用;

2.(2)句改成了感叹句,原因在眉批上答;

3.(3)句中有个词用得很恰当,找出来,用“.”标出,在眉批上写出妙处。 传统的作文批改符号在点改法中也照常应用,但使用的方法必须符号教师点、学生改的原则。如删除号, 教师不直接把学生作文中多余的字删掉,而是在那行所对的眉批上画个删除号,学生在那一行的文字中找出多 余的字用删除号删掉。

有些符号是为了临时界定而用的。如在批改时发现某一段有一部分文字与中心思想无关,教师则用“[] ”号把这部分文字括上,然后在总批中出这样一道题:文中用“[]”号括上的部分和中心思想是什么关系? 怎样处理,请在下面答出。此题的后面要留一块地方,供学生答题用。

下面是一篇批改例文:

哪条路属于我

(附图 {图})

(附图 {图})

总批:

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此文的结尾很好,好在什么地方,在下面答。

答:结尾和文题照应,并且表达了我的决心和感情。我觉得这样收尾很有力量。 2.文中标有[]的部分和那段中心有什么关系,怎样处理,在眉批上答。

二、按要求答题:

1.(1)句应该删掉,在眉批上写明原因;

2.(2)句老师给改过了,为什么那样改,在眉批上写清。

从以上的例文可以看出,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首要的问题就是给学生讲明符号的使用方法,教会 学生如何答题。点改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批改形式促使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形成。所以,即使是教师 给改过的地方,也是要学生答出为什么,如例句②。此外,运用这种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学生不是修改一次 就万事大吉,教师在批改后次作文的时候,要检查学生在前次作文中修改和答题的情况,发现有答错的,就在 后次作文的总批中单设一个题,指出前文哪题没作对,要求在前次作文的原题处重答,或者是在下面留出空白 ,让学生重新回答前次作文中答错的题。学生第一次没有修改好,还要修改第二次或第三次,直到改好为止。 教师也不是对一篇作文批改一次就算完成任务,学生对教师在作文中提出的问题没有答对,教师还要继续点, 追根问底,直到学生清楚明白,答对为止。一般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批改任务要经过二次,第一次点,第二次 检查学生答题的情况和修改的情况。

二、运用点改法,促使学生自己去寻找写好作文的途径

通常的作文批改方法,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大部分工作都叫教师做了。错别字改过来了,病句修正过来 了,文章理顺了。学生们拿过作文本,看看就放过一边,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思考。错在 哪,好在哪;怎样改,怎么改好,学生自己也不清楚。这种由教师“独家包办”的批改方法,常使学生处在不 明不白的状态中,这又怎能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呢?而点改法是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 的引

导和指点,使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本身的为文能力。例如,有个学生作文时由 于审题不清,没有把握好材料,写时详略不当,造成中心不突出的现象。以前作文中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在总 批上常写上类似这样的批语:“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应该说这样的批语没有什么错误,然而这样的 批语在学生中产生什么影响,有什么作用呢?这是我们在作文批改中必须思考的问题。那样的批语只是教师的 认识,不是学生的认识。如果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也不至于把文章写成那个样子了,学生能否从批语中懂得 :怎样写才详略得当,中心突出,这又是一个不可知论了。点改法正是针对传统批改方法的不足而设的。学生 作文中出现了详略不当的毛病,存在着中心不突出的问题,教师通过批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些问题,自己运 用修改方法。比如,一个学生以“一个善于分析问题的学生”为题作文,他一共用了五个材料,在这五个材料 中,只有甲、丙两个材料符合文题的要求,乙、丁、戊三个材料写的是这个学生如何刻苦用功,如何帮助同学 解决困难等一些事情,并且还把后三个材料做为重点去写,这显然是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 的实际问题,我在总批中设计了下面的题,让学生去思考、回答。 1.文题为“一个善于分析问题的学生”,此题的题眼是“善于分析问题”,据此,这篇作文应该选择能 表现这个学生善于分析问题的事情去写。

2.这篇作文你写了这个学生五件事,其中符合文题要求的是甲、丙二件事,另外的乙、丁、戊三件事与 文题的要求无关或关系不大,而你却做为重点材料去详写,这样就造成了详略不当,导致中心不突出。

(横线上的字是要求学生填写的,以下类同)

3.根据答上题的体会,请在下面写出修改此文的方法。

答:重点详写甲、丙二件事,略写或不写乙、丁、戊三件事。或者将乙、丁、戊三件事舍去,再选能表现 他善于分析问题的事情去写。

以上的填空题和问答题,代替了作文的总批。第1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第 2题在第1题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第3题则是要学生拿出具体修改方法来。学生只 有认真思考1、2两题,才能答上第3题。如果学生要答上1、2两题,就得根据教师的提示、启发,去认真 阅读自己的作文,研究自己的作文。这样,才能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从而产生 修改作文的设想,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点改法在学生作文中一实行,打破了那种“万马齐喑”的局面。 作文发下后,有的读作文,有的查字典,有的几个聚在一起研究,笔者常被学生围住,问这问那问个不休。以 前作文发下后,学生看看分,看看批语就放在一边。两种情况,截然相反,形成鲜明对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点改法从客观上促使学生去认真研究自己的作文了。

促使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点改法的主要目的。在这个前提下,形式可不拘一 格,方法要尽可能灵活多变。但无论如何,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出题设问,要顾及学生的基础,不要超越学 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范畴。

有个学生以“家乡,我要为你添一笔”为题作文。第一段一句话:“我的家乡变了。”第二段是:“家乡 变了,这是家乡人民努力的结果。我也是家乡的一员,我应当为家乡做点什么呢?”第三段接第二段谈自己献 身家乡建设的理想。家乡变了,变成什么样子没有写出来,这就使文章的第一段成了空洞的话。批改时,我在 总批中出了这么一道题:“此文的开头犯了__________的错误。”答案是“内容空洞”,或者是“笼统”、“ 不具体”。然而学生填了好几次也不符合答案的要求。后来我了解到,学生还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便补了这方 面的内容,之后,我又设计了下面二道题:

1.说话要有理有据,言之有物;反之就是内容空洞。在上次作文讲评时,老师曾讲过这方面的知识,请 你认真回忆上次的内容,研究1、2段,看第1段有什么不足。 答:家乡变了,变成什么样子没有写,读了以后不会给人变的印象,犯了内容空洞

的毛病,应该具体地写 一些家乡变化的景象。

2.根据答上题的体会,请你具体修改。修改:

我的家乡变了,站在高高的堤坝上遥看家乡,那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显得古朴而秀雅;那一家家宽敞明 亮的院落,整洁而又干净。那一个个小山似的粮垛,那一根根新竖起的电视天线杆,显得格外精神。想起以前 那些破破烂烂的房子,想起以前那一张张无精打采的脸,我深深地感到,家乡变了,变了!

这两道题是结合在一起出的。第1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忆教师讲课的内容,发现自己作文中所存在的 问题,使自己的认识能力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作文的实际情况修改。由于这两道题切合学生的实际能 力,所以答得比较理想。

为了促使学生思考,在点改学生的作文时,直接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要求的引导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途径。以题为“我的妈妈”的作文为例。作文前,我再三要求开门见山。然而有好几个学生的作文开头却绕 了大弯,先写了爸爸、哥哥、姐姐,最后才写妈妈。还有的学生用一多半的文字写家庭如何和睦、幸福,对妈 妈这个中心人物只用少数文字轻描淡写。对这类学生的作文,我在作文总批中设计了这样的题:

如果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会收到怎样的效果?把这种方法同这篇作文的写法相比较,谈谈自己的体会。

答:这样写,一开始就直接写妈妈,能把妈妈这个中心人物突出出来。这篇作文的开头拉拉扯扯写了很多 ,写了很长也没接触妈妈,这也不合乎文题的要求。

学生答上了这道题,要经过比较一番,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思考,这样,修改方法也就自己产生了。

通过以上几例可以看到,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既要考虑到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又要在开发学 生智力上作文章。请再看一篇例文。

解开化肥烧苗的秘密

(附图 {图})

(附图 {图})

1.这篇作文的题材是说明文,中心思想是告诉人们化肥烧苗的原因,怎样合理施用化肥。

2.根据中心思想的要求,3、4两段可不可以略去一段,为什么?

答:哪一段都不能删掉,也不能少写,第3段说明化肥烧苗的原因,第4段证明了第3段的想法,这两段 都是为了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

3.根据中心思想的要求,检查全文,你认为存在着什么问题,在下面答,在文中修改。

答:第2段有些话与中心无关,如“我放眼一望„„我非常高兴”,把这些话删去对突出中心更有利。

这三道点改题的难度比较大,然而学生却完成了,基本达到了点改的目的。试想,如果教师在批改中直接 把第二段中的一些句子勾掉,作文也算是批改完了,但有几个学生能考虑这三道题的内容呢?也许那样的批改 又是做无用功了。当学生把握住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进行取舍时,才能做出决断,什么样的材料不能删,什么 样的材料必须删。 点改法,是教法和学法糅合在一起的一种作文批改方法。因此,每次作文批改的过程,都是教和学的过程 ,都需要师生共同来完成。这也是点改法的主要特征。教师的点,主要是在方向上点,途径上点。既要点清又 要含而不露,既要点透又不能直接告诉,这也是点改法的基本原则。学生呢?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己去 寻路,去探求,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要知道,点改法不是教师告 诉学生怎样去改作文,而是让学生自己明白,自己怎样去做才能改好作文,写好作文。

让学生自己寻找写好作文的途径

点改法,是我在以前作文批改的基础上,通过近几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改进、更新而形成的一种作 文批改方法。它虽然只是作用在学生的作文批改上,但实际上已超出了单纯作文批改的范畴。它不仅包括了作 文批改的全部内容,而且也包括了中学语文教学“读”和“写”的所有训练内容。从基础知识到逻辑思维,都 可以用点改法来指导学生。通过一些试点校反馈过来的情况看,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把“读”和“写 ”紧密地结合起来了,通过对学生作文的点改,不仅提高了学生为文的能力,也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有了相应的 发展。因此,有的教师把点改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使用,用这种方法配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某种情况下, 以“点改”代“讲”,以“点改”促“读”,以“点改”促“练”,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现在, 应《语文教学通讯》编辑之邀,把这方面的经验整理出来,介绍给大家。笔者在此郑重声明:这种方法刚刚问 世,希望能得到广大语文教学同仁的帮助,合大家之力,让这种方法逐渐完善,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点改法, 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易于接受的点改法。

点改法作用在作文的批改上,与传统的批改方法的显著区别是:教师不直接说出学生作文中的得与失,而 是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自己去认识;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修改,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 去寻找途径和方法,最后完成作文修改的任务。点改法就是通过这种训练的形式,来促使学生提高作文能力, 提高语文能力的。因此,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就不能教师一人包办代替,必须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 动。教师负责点,学生负责改,此方面的情况后文将重点介绍。

一、点改法的批改符号及使用方法

为了便于教师“点”,学生“改”,原有的作文批改符号已不够使用,在对点改法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中, 自创了几种符号,其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 错字号,2个以上的错字写成“×[2]”,3个错字写成“×[3]”,依此类推。

≈ 别字号,2个别字写成“X[2]”,三个别字,就写成“X[3]”,依此类推。 () 标点误号,表明标点错误,错2处写成(2),错3处就写成(3)。 □ 词语误号,表示文中的词语有问题,2处有问题就写成 ,错3处就写成 。 — 语句误号,表示文中的句子有语病。病句多了,则在前面加上A、B、C等序号以示区别。

~~ 特提号,需要特殊处理的句子,2个以上需要特殊处理的句子,则在前面加上①、②、③等序号区 别开。

其它的批改符号与传统的批改符号基本相同。

传统的批改方法,如在文中发现一个错字,则在那个错字上画个“×”,明确告诉这个字写错了。点改法 则不然,如发现文中有一个错字,就在有错字的那一行所对的眉批上画个“×”,表示这一行中有一个错字。 如果这一行中有2个或3个错字,就写成“×[2]”或“×[3]”,学生根据老师在眉批上的标示,自己 去找错字,在错字上写个“×”号,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所对的眉批上。学生在眉批上发现别字号,就在所对 的那一行中找到那个别字,在下面画上一条线,然后在所对的眉批上写出正字。别字号的其它操作方法与错写 号大体相同。

标点误号是为了纠正学生作文中的标点错误而设的。发现行文中有标点错误,则在所对的眉批处画“() ”号,表示这一行中有一个标点错了。学生找到用错的那个标点勾掉,写出正确的标点。如果学生在眉批上发 现老师留下的“□”号时,就知道在所对的那

行文字中有个词语用得不当,学生在文中找到那个词语,用一条 横线勾掉,在上面添上合适的词语。教师在批改时,发现作文中有一个病句,就在病句所对的眉批处画条“— ”线,学生找到这个病句,用长直线在下面标出,如果病句是2个或3个,就在前面加上A、B、C等序号, 然后自己在文中改正过来。有些句子,用以上的方式处理不了,这就得动用特提号了。如有一篇学生作文,教 师在文中画了3个特提号,在作文的总批中,则做了以下处理:

1.(1)句属于哪一种描写,在眉批上写明,并指出作用;

2.(2)句改成了感叹句,原因在眉批上答;

3.(3)句中有个词用得很恰当,找出来,用“.”标出,在眉批上写出妙处。 传统的作文批改符号在点改法中也照常应用,但使用的方法必须符号教师点、学生改的原则。如删除号, 教师不直接把学生作文中多余的字删掉,而是在那行所对的眉批上画个删除号,学生在那一行的文字中找出多 余的字用删除号删掉。

有些符号是为了临时界定而用的。如在批改时发现某一段有一部分文字与中心思想无关,教师则用“[] ”号把这部分文字括上,然后在总批中出这样一道题:文中用“[]”号括上的部分和中心思想是什么关系? 怎样处理,请在下面答出。此题的后面要留一块地方,供学生答题用。

下面是一篇批改例文:

哪条路属于我

(附图 {图})

(附图 {图})

总批:

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此文的结尾很好,好在什么地方,在下面答。

答:结尾和文题照应,并且表达了我的决心和感情。我觉得这样收尾很有力量。 2.文中标有[]的部分和那段中心有什么关系,怎样处理,在眉批上答。

二、按要求答题:

1.(1)句应该删掉,在眉批上写明原因;

2.(2)句老师给改过了,为什么那样改,在眉批上写清。

从以上的例文可以看出,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首要的问题就是给学生讲明符号的使用方法,教会 学生如何答题。点改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批改形式促使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形成。所以,即使是教师 给改过的地方,也是要学生答出为什么,如例句②。此外,运用这种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学生不是修改一次 就万事大吉,教师在批改后次作文的时候,要检查学生在前次作文中修改和答题的情况,发现有答错的,就在 后次作文的总批中单设一个题,指出前文哪题没作对,要求在前次作文的原题处重答,或者是在下面留出空白 ,让学生重新回答前次作文中答错的题。学生第一次没有修改好,还要修改第二次或第三次,直到改好为止。 教师也不是对一篇作文批改一次就算完成任务,学生对教师在作文中提出的问题没有答对,教师还要继续点, 追根问底,直到学生清楚明白,答对为止。一般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批改任务要经过二次,第一次点,第二次 检查学生答题的情况和修改的情况。

二、运用点改法,促使学生自己去寻找写好作文的途径

通常的作文批改方法,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大部分工作都叫教师做了。错别字改过来了,病句修正过来 了,文章理顺了。学生们拿过作文本,看看就放过一边,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思考。错在 哪,好在哪;怎样改,怎么改好,学生自己也不清楚。这种由教师“独家包办”的批改方法,常使学生处在不 明不白的状态中,这又怎能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呢?而点改法是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 的引

导和指点,使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本身的为文能力。例如,有个学生作文时由 于审题不清,没有把握好材料,写时详略不当,造成中心不突出的现象。以前作文中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在总 批上常写上类似这样的批语:“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应该说这样的批语没有什么错误,然而这样的 批语在学生中产生什么影响,有什么作用呢?这是我们在作文批改中必须思考的问题。那样的批语只是教师的 认识,不是学生的认识。如果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也不至于把文章写成那个样子了,学生能否从批语中懂得 :怎样写才详略得当,中心突出,这又是一个不可知论了。点改法正是针对传统批改方法的不足而设的。学生 作文中出现了详略不当的毛病,存在着中心不突出的问题,教师通过批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些问题,自己运 用修改方法。比如,一个学生以“一个善于分析问题的学生”为题作文,他一共用了五个材料,在这五个材料 中,只有甲、丙两个材料符合文题的要求,乙、丁、戊三个材料写的是这个学生如何刻苦用功,如何帮助同学 解决困难等一些事情,并且还把后三个材料做为重点去写,这显然是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 的实际问题,我在总批中设计了下面的题,让学生去思考、回答。 1.文题为“一个善于分析问题的学生”,此题的题眼是“善于分析问题”,据此,这篇作文应该选择能 表现这个学生善于分析问题的事情去写。

2.这篇作文你写了这个学生五件事,其中符合文题要求的是甲、丙二件事,另外的乙、丁、戊三件事与 文题的要求无关或关系不大,而你却做为重点材料去详写,这样就造成了详略不当,导致中心不突出。

(横线上的字是要求学生填写的,以下类同)

3.根据答上题的体会,请在下面写出修改此文的方法。

答:重点详写甲、丙二件事,略写或不写乙、丁、戊三件事。或者将乙、丁、戊三件事舍去,再选能表现 他善于分析问题的事情去写。

以上的填空题和问答题,代替了作文的总批。第1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第 2题在第1题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第3题则是要学生拿出具体修改方法来。学生只 有认真思考1、2两题,才能答上第3题。如果学生要答上1、2两题,就得根据教师的提示、启发,去认真 阅读自己的作文,研究自己的作文。这样,才能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从而产生 修改作文的设想,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点改法在学生作文中一实行,打破了那种“万马齐喑”的局面。 作文发下后,有的读作文,有的查字典,有的几个聚在一起研究,笔者常被学生围住,问这问那问个不休。以 前作文发下后,学生看看分,看看批语就放在一边。两种情况,截然相反,形成鲜明对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点改法从客观上促使学生去认真研究自己的作文了。

促使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点改法的主要目的。在这个前提下,形式可不拘一 格,方法要尽可能灵活多变。但无论如何,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出题设问,要顾及学生的基础,不要超越学 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范畴。

有个学生以“家乡,我要为你添一笔”为题作文。第一段一句话:“我的家乡变了。”第二段是:“家乡 变了,这是家乡人民努力的结果。我也是家乡的一员,我应当为家乡做点什么呢?”第三段接第二段谈自己献 身家乡建设的理想。家乡变了,变成什么样子没有写出来,这就使文章的第一段成了空洞的话。批改时,我在 总批中出了这么一道题:“此文的开头犯了__________的错误。”答案是“内容空洞”,或者是“笼统”、“ 不具体”。然而学生填了好几次也不符合答案的要求。后来我了解到,学生还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便补了这方 面的内容,之后,我又设计了下面二道题:

1.说话要有理有据,言之有物;反之就是内容空洞。在上次作文讲评时,老师曾讲过这方面的知识,请 你认真回忆上次的内容,研究1、2段,看第1段有什么不足。 答:家乡变了,变成什么样子没有写,读了以后不会给人变的印象,犯了内容空洞

的毛病,应该具体地写 一些家乡变化的景象。

2.根据答上题的体会,请你具体修改。修改:

我的家乡变了,站在高高的堤坝上遥看家乡,那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显得古朴而秀雅;那一家家宽敞明 亮的院落,整洁而又干净。那一个个小山似的粮垛,那一根根新竖起的电视天线杆,显得格外精神。想起以前 那些破破烂烂的房子,想起以前那一张张无精打采的脸,我深深地感到,家乡变了,变了!

这两道题是结合在一起出的。第1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忆教师讲课的内容,发现自己作文中所存在的 问题,使自己的认识能力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针对作文的实际情况修改。由于这两道题切合学生的实际能 力,所以答得比较理想。

为了促使学生思考,在点改学生的作文时,直接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要求的引导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途径。以题为“我的妈妈”的作文为例。作文前,我再三要求开门见山。然而有好几个学生的作文开头却绕 了大弯,先写了爸爸、哥哥、姐姐,最后才写妈妈。还有的学生用一多半的文字写家庭如何和睦、幸福,对妈 妈这个中心人物只用少数文字轻描淡写。对这类学生的作文,我在作文总批中设计了这样的题:

如果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会收到怎样的效果?把这种方法同这篇作文的写法相比较,谈谈自己的体会。

答:这样写,一开始就直接写妈妈,能把妈妈这个中心人物突出出来。这篇作文的开头拉拉扯扯写了很多 ,写了很长也没接触妈妈,这也不合乎文题的要求。

学生答上了这道题,要经过比较一番,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思考,这样,修改方法也就自己产生了。

通过以上几例可以看到,运用点改法批改学生的作文,既要考虑到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又要在开发学 生智力上作文章。请再看一篇例文。

解开化肥烧苗的秘密

(附图 {图})

(附图 {图})

1.这篇作文的题材是说明文,中心思想是告诉人们化肥烧苗的原因,怎样合理施用化肥。

2.根据中心思想的要求,3、4两段可不可以略去一段,为什么?

答:哪一段都不能删掉,也不能少写,第3段说明化肥烧苗的原因,第4段证明了第3段的想法,这两段 都是为了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

3.根据中心思想的要求,检查全文,你认为存在着什么问题,在下面答,在文中修改。

答:第2段有些话与中心无关,如“我放眼一望„„我非常高兴”,把这些话删去对突出中心更有利。

这三道点改题的难度比较大,然而学生却完成了,基本达到了点改的目的。试想,如果教师在批改中直接 把第二段中的一些句子勾掉,作文也算是批改完了,但有几个学生能考虑这三道题的内容呢?也许那样的批改 又是做无用功了。当学生把握住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进行取舍时,才能做出决断,什么样的材料不能删,什么 样的材料必须删。 点改法,是教法和学法糅合在一起的一种作文批改方法。因此,每次作文批改的过程,都是教和学的过程 ,都需要师生共同来完成。这也是点改法的主要特征。教师的点,主要是在方向上点,途径上点。既要点清又 要含而不露,既要点透又不能直接告诉,这也是点改法的基本原则。学生呢?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己去 寻路,去探求,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要知道,点改法不是教师告 诉学生怎样去改作文,而是让学生自己明白,自己怎样去做才能改好作文,写好作文。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