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活?
作者:思想高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08 更新时间:2010-12-15
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晚上好!今晚的嘉宾有:历史与文化学院陆群教授、哲学研究所刘兴章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刘泰然博士,哲学研究所刘仁贵博士,学报编辑部陈伟博士。我们今天的话题是“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活?”
下面有请陈伟博士担任此次《问道》的嘉宾主持。
嘉宾主持: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活?这是人生的一种境况,充满矛盾、冲突和抉择。希望大家能“委婉而直接”地面对事实本身,说出各自的看法。首先有请“把性情写进诗歌,用睿智做出学问”的陆群教授。
陆群: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好,“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活?”以前我从没有专门地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我就结合一下我的人生经历和感受来谈谈吧!
“诗意地生活”,就相当于“诗意地安居”,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就是这样生活的。其实我觉得“世俗的生存”与“诗意的生活”二者没有绝对的冲突性,而是可以相融的。它们都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基于对人本质的了解,这里面就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明白人是什么样的人;第二,弄清楚人可以是什么样的人。人既是自然人又是个体人,同时也是社会人。作为自然人,他是一个生命体,我们要承认这个生命体必须遵守生命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社会人,他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中的一份子,社会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关系的不断协调中进行的,所以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对“世俗”的含义理解是“现实的、有法的和合规范的”,这是人不可逃离的生活,除非人不吃不喝,无父无母。但是我认为这种世俗的生
活并不是人生活的全部,人还可以寻找另一种生活,那就是“诗意的生活”。“诗意”是什么,我认为其意味着“超越、美好、单纯”,也可以延伸为“自由和灵性”,这也表明我们可以试着超越作为自然人的物质性以及社会人的社会关系的种种束缚,去追求自己诗意的生活。
我对世俗和诗意的理解是有感于丹麦哲学家祈克果的人生三种阶段:第一,感性、审美阶段,就如“唐璜”一般凭着感觉走,但这种生活是有限的。第二,理性的、合法的生活。苏格拉底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为了理性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牺牲生命。理性的生活是痛苦的,不是理想的生活。第三,神性的生活,人作为一个个体,可以与上帝产生直接的思想碰撞。神性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安然宁静。把“世俗的生存和诗意的生活”放在历史之间,把对人生的三种阶段放在共识性的空间下去兼容三种生活方式,一个人就可以深切感受生命带给他的感知。他就既可以理性、逻辑般地去思考、看待问题,也可以放下所有的一切,忘掉自己、忘掉社会以及一些应该与不应该的,而去憧憬美好,感受一种对美的想象,无拘无束地生活。这样的情感是饱满的,这样生活的人身上仿佛长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在现实的天空自由翱翔。
这样诗意的生活也许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总是有人需要的。像海德格尔、海子、柏拉图他们就追求这样的生活。柏拉图的《理想国》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并用“金、银、铁”三种金属来比拟这三种公民。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仿佛都在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单纯地去寻求美好的东西,诗意地去生活的人不像哲学家那样可以直面上帝,也不是一般的“物质型”人脚踏实地。在这个社会中,选择诗意生活的人碰壁是最多的。我每次一看到飞蛾就会想到他们,这类人就像飞蛾,为了心中向往的光明,他们勇敢地扑上火去。就像海子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甚至想去超越美好,而在现实中他无法达到这种超越,所以死亡注定了是他的结局。
年轻人都有诗意的心情,我们要调整好世俗与诗意的关系。只要我们把握好,二者是可以兼容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万一这两种生活状态相碰撞
了,也许我们可以放弃诗意的生活,但却无法逃离世俗的生活。世俗的生活也好,诗意的生活也罢,我想每个人在世俗地生活的同时要在内心追求着诗意的生活。
嘉宾主持:在座的同学们可能不知道,陆教授是“即世俗地生存,又诗意地生活”的典范。下面有请“一贯地坚持做精神贵族”的刘兴章博士。
刘兴章:我想从三方面来阐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第一,“是世俗的生存还是诗意的生活?”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的意义,需要我们弄清楚。其一、如果这里的“世俗”指的就是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人的整个生活世界,那么“诗意”实际就在其中了。正如禅宗上讲的,“涅槃”就在“生死”之间,并不是离开生死另外有一个涅槃;“菩提”就在“烦恼”之中,并不是离开烦恼另外有一个菩提。其二、如果这里的“世俗”指的乃是人的物质生活世界,那么“诗意”讲的就是人的精神领域的一种存在状态。只有问题域清楚后,我们才能确定在什么意义上谈论这个话题。
第二,“是世俗的生存还是诗意的生活”,乃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具体说,它是现代生活激起的一个严肃话题,或者说,它属于现代化所滋生的问题。从18世纪开始,特别是从19世纪以来,西方工业革命迅猛发展,它把人类历史带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一方面造就现代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一方面也加深人和这个世界的异化,亦即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尖锐对立状态。希勒曾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就这一状态指出:“享受与劳动相分离,手段与目的相分离,工作与报偿相分离。由于人自始至终被束缚在构成整体的某个很小的部件上,所以也只能把自己造成为一个部件。由于他听到的一直是机器的轰鸣声,所以永远不能发展自己存在的和声。他不是去塑造存在于其本性中的人性,而是成了他的职业、他的科学的纯粹印记。”当然,还要许多其他思想家也都看到了这个问题并给予了深刻的揭示。我们这里不一一列举。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工业文明造成了对人的这般创伤,正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形成如此的对抗,也才有我们今天这样的话题:“是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
活?”
实际上,近些年来,“诗意地生活”或“诗意地栖居”这个说法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是从哲学界传出来的。随着海德格尔学术思想的广泛流传,这个说法日益为大家所熟悉和使用。海德格尔在对荷尔德林的“在湛蓝的柔媚中”这首诗进行阐释时,特别就其中“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作了当代解读,并结合诗人在《返乡――致亲人》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回到故乡最本源的近旁或切近生命之本源的“亲熟”之意作了特别地发挥。显然,海德格尔意欲借对作为“诗人的诗人”的诗的历史性阐发,表达当代人对“精神家园”寻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确,在这个被“资本原则”和“现代形而上学原则”所主导的时代,我们人类的此在意识日益不安。就如伽达默尔说的,只要我们把人类的劳动这样继续工业化和利润化,只要继续把我们的行星越来越组织成为一个巨大的劳动工场,我们就会不论在生物意义上还是在人所特有的人性理想意义上都使人的生活条件濒于自我毁灭的危险境地。只要这样继续下去,算不出哪一天,我们在这颗行星上生活就变得不可能。确乎,由于“资本原则”和“现代形而上学原则”的操纵,人类今天生存的历史性出现了中断。表现在:生活的空间被几何学均质化,原来古希腊人所说的那个“处所”不见了;人们不再知道“光阴”的含义,只知道墙上挂历的日期和钟表上的刻度;人们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由于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决裂基地上的,所以,它仅仅是形式上的抽象的自由,而没有内容上的自由。
面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许多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在众多思想家中间,我要提及的是马克思这位“千年伟人”。他是一个今天特别需要被我们记起的人。他通过“异化劳动”学说所给予的对“资本原则”和“现代形而上学原则”的批判,亦即对现代文明展开的基地性的清理,他在“存在的历史意义”上所提出的“共产主义”学说,无疑,为我们提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时间关系,这里不展开说。
第三,如何实现“诗意地生活”。之前,陆教授阐述得很深刻!在我看来,诗意与审美、艺术的意义大体相同。诗意地生活,实际上说的乃是人的一种审美的或艺术的生存状态。如果说世俗生存遵循的乃是一种“现
实统治原则”或理性、形式原则,那么诗意生活遵循的乃是一种“自由的想象原则”或感性、冲动原则。毫无疑问,在现代分析合理化原则的暴虐下,人们的生命被无情地“肢解”和“碎片化”,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像今天这样强烈感到“无家可归”。就此而言,倡导诗意地生活,不仅是出于对惨淡现实的“大拒绝”,而且在根本上是寻求问题的一种解决。在希勒那里,审美不仅是个人的单纯的情感愉悦问题,而且是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出路,即把人从非人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在马克思那里,他以极其简洁的命题道出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那就是:异化的扬弃与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而扬弃异化就是要实现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解放所以是彻底的,唯因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成为人的。而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将马尔库塞,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唯当一种“压抑性文明”转换成为一种“非压抑性文明”,即在一种真正人道的文明中,人类生存才将是消遣而不是苦役,人将在表演中而不是在需要中生活。而要实现文明的这种转换,马尔库塞认为,必须实现劳动的“爱欲化”,即劳动的解放。由此,他对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作了弗罗依德主义的解读。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作为现代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逃避资本进步的“强制”逻辑,因为这个现实几乎是一个铁律。然而,我们却可以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相对自由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让自己心灵变得“自由”和“伟大”。如何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如何丰富自己的感觉和特性?如何守望我们生命中那些有着源始、本真和美好的东西?这是值得每个现代人都要去真正思考的问题。
嘉宾主持:刘博士的观点很有见解,虽然有些观点我不是很赞成。在现代社会,两者间的选择问题上,我还是赞同陆教授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分享两位更年轻的博士的看法。
刘泰然:刚才陈博士讲到刘老师从现代性来界定世俗这样一个话题时,陈博士好像是不同意这样一个界定。但我是很认同刘老师从这样一个观点去理解和把握世俗性这个话题的。这样一个话题,我们当然是可以往
前追溯的,但是这个意思就不一样了。在原始社会或者说在传统社会,当然也是有世俗和诗意这两个维度,其实追溯到更早的话,我们不适合用世俗和诗意,而是应该改用世俗和神圣。
我首先要说的是陈博士提出了世俗地生存和诗意地生活之间的一种悖论性的一种关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两难的情境。但是在我看来,“人之为人”更多的不是看他世俗的生活,而是看他诗意化生活的维度。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一种说法,“我们的时代根本上是诗意的。”他还有另外一句话,“一个人必须本质上是一个明眼人,他才有可能是一个盲者。”就是说,世俗化这样一个状态其实确实是一个自然化的状态,但是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我觉得,人在诗意化这一点上是符合“人之为人”这个层面,这是我要的谈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坐在这里讨论诗意的生活这样一个话题。前面讲过,这样一个话题在传统社会中当然也是存在的,但是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在传统意义上,人生存的空间不是现实意义中的空间,人的时间他也不是用钟表可以计量的一个时间,但是现代性带来了这样一种可以计量的空间和时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故乡,那么他随便生活在那一个点都是一样的。他没有家园,那么只要能给他提供几个平方米就行了。但为什么三峡移民,虽然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居所,而最后他们都很想回去,所以说,人很大程度上不是生活在客观的空间当中,而是生活在“家园”、“故乡”这样一种空间当中。现代性的问题是,它会对这些空间进行实体性的分析。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事物之为事物的本质就在于它的长宽高,而它的颜色重量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事物始终要占据一个长宽高,这样一个你可以用尺子、用工具去测量的东西。所以这样一种观念,让很多后来的人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由于世界被均值化了,所有的点都是一样的高,没有哪一个点价值最高或者哪一个点价值最低,所有的点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既然没有高低之分,那么它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无价值。
第三,我们今天的处境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的价值上的虚无还不仅仅是由现代性的理性化所造成的,在今天它变得更加复
杂。生活在这样一个消费社会,我们的消费已不是马克思说的追求实用价值的一种消费了,我们买衣服并不仅是为了保暖,我们吃东西也不是因为食欲和它的味道,我们的消费有品位、有情调。在今天来说,我们的生活表面上似乎变得也充满诗意,但是,这样一种表面上的诗意,本质上它仍然是一种资本的,商品化的东西,也就是说金钱仍然是衡量一切事物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准。我们说金钱是上帝,这不仅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在金钱面前,任何事物的高低贵贱都被抹平了。质的差别变成一个量的差别,金钱成为衡量所有事物的一个标准,这就导致我们的生活的一种平整化。在传统社会中,生活有一种神圣的维度,人们的活动都会包含有一种内在的价值,但是在一个抹平化的社会当中,我们说所有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只能用金钱来衡量。那么,所有的生活表面上再怎么五光十色,但是我们的选择都是无差异的,它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无价值的,这就是虚无主义。所以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要谈怎样来重建一种诗意的生活。其实对诗意的理解,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意义,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和行为都是有诗意的,而且的话,这样一种诗意的生活不是凌空蹈虚,而是跟我们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我对什么是诗意的生活,谈三点看法:诗意生活不是与具体历史、时代相脱离的生活,相反它表现为一种对时代、历史问题的自觉关切;诗意生活不是吟风弄月、才子佳人式的生活,而是有使命意识、有文化关怀的生活。诗意的生活不是为单调的生活增加某种情调、品位,而是在生活的普遍虚无、浮浅以及游戏化中重建某种严肃性,追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什么是诗意生活?用杜甫的一句诗来概括,叫:独立苍茫自咏诗。“独立”指的是精神品格、“苍茫”指的是不着眼于一时一地,“咏诗”指的是对未来有所想象。
刘仁贵:对于“世俗的生存,诗意的生活”这个命题,我认为“世俗”和“诗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应该是一个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统一在哪里?统一在我们的身上,统一在我们的存在当中。“世俗”和“诗意”,简单来讲,对应着人的“人性”和“神性”,这里面就包含了一个许多思想家都讨论的命题,就是“灵和肉如何统一”。在远古的希腊时代,
就有不少思想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柏拉图有一个很巧妙地构思,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住在一个至善的王国,只是在坠落人间的时候,灵魂被我们的肉体所束缚、所污染,慢慢的就失掉了那种神性,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就是去回忆他曾经生活的至善的王国的东西。所以,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灵魂不断回忆的过程。
在我看来,神在我们每一个心中。可以说,我们自己就是神,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我们已经忘了,可能是被我们的肉体埋没了。我在这里想从三方面提出一个让我们成为一个既能世俗的生存又能诗意的生活的途径:第一,要认识自己。我们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的精灵,他是有神性和灵性的,而不是一般的存在,不要自卑,不要被外面的世界所迷惑,不要被自己的欲望所奴役。第二,要不断反思。用反思来照亮我们心中的神性。我认为我们的神性只是被遮蔽了,被淹没了,有很多人去崇拜外在的神,其实,外在的神就是自己心中的神出去了,它离开了自己的的居所,这就要我们把外在的神请回自己的心里。孟子有个很好的思路,就是“求放心”,就是要追回本性。所以刚才两位博士讲到的“回家”,是一种情结,也是把神性找回来。“回家”就是把自己请回本该的居所,那就是自己的心。第三,遵照内心的呼唤去生活。生活中,不要被外在的东西所迷惑,不要被外界扰乱了自己的心境。首先是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只有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才能达到世俗与诗意的统一,然后按照内心的呼唤去生活,这才能做到两者的统一。
嘉宾主持:我们今天的话题是“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活”,我想,不管是世俗还是诗意,无论是生存还是生活,都密切关联人的生命。之所以有世俗和诗意、生存与生活的区分,之所以有世俗的生存和诗意的生活的搭配,之所以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原因在于人的生命发生了歧出,或者说异化。我坚信的是:人活着就一定处在未完成状态,是在运动变化的生成过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生命只能以幻灯片的形式,短暂地、间断地、片段地、相对地呈现出来;相反,人的生命只能是一个整体,才有其恒久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主持人:谢谢陈伟,谢谢各位嘉宾。最后我借用刘兴章教授的一句话
作为今天《问道》的一个总结:“世俗与诗意并不矛盾,就像人的头和脚属于统一整体,脚踏实地,脑入云霄,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生活”。再见!
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活?
作者:思想高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08 更新时间:2010-12-15
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晚上好!今晚的嘉宾有:历史与文化学院陆群教授、哲学研究所刘兴章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刘泰然博士,哲学研究所刘仁贵博士,学报编辑部陈伟博士。我们今天的话题是“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活?”
下面有请陈伟博士担任此次《问道》的嘉宾主持。
嘉宾主持: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活?这是人生的一种境况,充满矛盾、冲突和抉择。希望大家能“委婉而直接”地面对事实本身,说出各自的看法。首先有请“把性情写进诗歌,用睿智做出学问”的陆群教授。
陆群: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好,“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活?”以前我从没有专门地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我就结合一下我的人生经历和感受来谈谈吧!
“诗意地生活”,就相当于“诗意地安居”,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就是这样生活的。其实我觉得“世俗的生存”与“诗意的生活”二者没有绝对的冲突性,而是可以相融的。它们都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基于对人本质的了解,这里面就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明白人是什么样的人;第二,弄清楚人可以是什么样的人。人既是自然人又是个体人,同时也是社会人。作为自然人,他是一个生命体,我们要承认这个生命体必须遵守生命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社会人,他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中的一份子,社会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关系的不断协调中进行的,所以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对“世俗”的含义理解是“现实的、有法的和合规范的”,这是人不可逃离的生活,除非人不吃不喝,无父无母。但是我认为这种世俗的生
活并不是人生活的全部,人还可以寻找另一种生活,那就是“诗意的生活”。“诗意”是什么,我认为其意味着“超越、美好、单纯”,也可以延伸为“自由和灵性”,这也表明我们可以试着超越作为自然人的物质性以及社会人的社会关系的种种束缚,去追求自己诗意的生活。
我对世俗和诗意的理解是有感于丹麦哲学家祈克果的人生三种阶段:第一,感性、审美阶段,就如“唐璜”一般凭着感觉走,但这种生活是有限的。第二,理性的、合法的生活。苏格拉底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为了理性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牺牲生命。理性的生活是痛苦的,不是理想的生活。第三,神性的生活,人作为一个个体,可以与上帝产生直接的思想碰撞。神性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安然宁静。把“世俗的生存和诗意的生活”放在历史之间,把对人生的三种阶段放在共识性的空间下去兼容三种生活方式,一个人就可以深切感受生命带给他的感知。他就既可以理性、逻辑般地去思考、看待问题,也可以放下所有的一切,忘掉自己、忘掉社会以及一些应该与不应该的,而去憧憬美好,感受一种对美的想象,无拘无束地生活。这样的情感是饱满的,这样生活的人身上仿佛长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在现实的天空自由翱翔。
这样诗意的生活也许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总是有人需要的。像海德格尔、海子、柏拉图他们就追求这样的生活。柏拉图的《理想国》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并用“金、银、铁”三种金属来比拟这三种公民。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仿佛都在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单纯地去寻求美好的东西,诗意地去生活的人不像哲学家那样可以直面上帝,也不是一般的“物质型”人脚踏实地。在这个社会中,选择诗意生活的人碰壁是最多的。我每次一看到飞蛾就会想到他们,这类人就像飞蛾,为了心中向往的光明,他们勇敢地扑上火去。就像海子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甚至想去超越美好,而在现实中他无法达到这种超越,所以死亡注定了是他的结局。
年轻人都有诗意的心情,我们要调整好世俗与诗意的关系。只要我们把握好,二者是可以兼容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万一这两种生活状态相碰撞
了,也许我们可以放弃诗意的生活,但却无法逃离世俗的生活。世俗的生活也好,诗意的生活也罢,我想每个人在世俗地生活的同时要在内心追求着诗意的生活。
嘉宾主持:在座的同学们可能不知道,陆教授是“即世俗地生存,又诗意地生活”的典范。下面有请“一贯地坚持做精神贵族”的刘兴章博士。
刘兴章:我想从三方面来阐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第一,“是世俗的生存还是诗意的生活?”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的意义,需要我们弄清楚。其一、如果这里的“世俗”指的就是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人的整个生活世界,那么“诗意”实际就在其中了。正如禅宗上讲的,“涅槃”就在“生死”之间,并不是离开生死另外有一个涅槃;“菩提”就在“烦恼”之中,并不是离开烦恼另外有一个菩提。其二、如果这里的“世俗”指的乃是人的物质生活世界,那么“诗意”讲的就是人的精神领域的一种存在状态。只有问题域清楚后,我们才能确定在什么意义上谈论这个话题。
第二,“是世俗的生存还是诗意的生活”,乃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具体说,它是现代生活激起的一个严肃话题,或者说,它属于现代化所滋生的问题。从18世纪开始,特别是从19世纪以来,西方工业革命迅猛发展,它把人类历史带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一方面造就现代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一方面也加深人和这个世界的异化,亦即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尖锐对立状态。希勒曾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就这一状态指出:“享受与劳动相分离,手段与目的相分离,工作与报偿相分离。由于人自始至终被束缚在构成整体的某个很小的部件上,所以也只能把自己造成为一个部件。由于他听到的一直是机器的轰鸣声,所以永远不能发展自己存在的和声。他不是去塑造存在于其本性中的人性,而是成了他的职业、他的科学的纯粹印记。”当然,还要许多其他思想家也都看到了这个问题并给予了深刻的揭示。我们这里不一一列举。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工业文明造成了对人的这般创伤,正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形成如此的对抗,也才有我们今天这样的话题:“是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
活?”
实际上,近些年来,“诗意地生活”或“诗意地栖居”这个说法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是从哲学界传出来的。随着海德格尔学术思想的广泛流传,这个说法日益为大家所熟悉和使用。海德格尔在对荷尔德林的“在湛蓝的柔媚中”这首诗进行阐释时,特别就其中“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作了当代解读,并结合诗人在《返乡――致亲人》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回到故乡最本源的近旁或切近生命之本源的“亲熟”之意作了特别地发挥。显然,海德格尔意欲借对作为“诗人的诗人”的诗的历史性阐发,表达当代人对“精神家园”寻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确,在这个被“资本原则”和“现代形而上学原则”所主导的时代,我们人类的此在意识日益不安。就如伽达默尔说的,只要我们把人类的劳动这样继续工业化和利润化,只要继续把我们的行星越来越组织成为一个巨大的劳动工场,我们就会不论在生物意义上还是在人所特有的人性理想意义上都使人的生活条件濒于自我毁灭的危险境地。只要这样继续下去,算不出哪一天,我们在这颗行星上生活就变得不可能。确乎,由于“资本原则”和“现代形而上学原则”的操纵,人类今天生存的历史性出现了中断。表现在:生活的空间被几何学均质化,原来古希腊人所说的那个“处所”不见了;人们不再知道“光阴”的含义,只知道墙上挂历的日期和钟表上的刻度;人们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由于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决裂基地上的,所以,它仅仅是形式上的抽象的自由,而没有内容上的自由。
面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许多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在众多思想家中间,我要提及的是马克思这位“千年伟人”。他是一个今天特别需要被我们记起的人。他通过“异化劳动”学说所给予的对“资本原则”和“现代形而上学原则”的批判,亦即对现代文明展开的基地性的清理,他在“存在的历史意义”上所提出的“共产主义”学说,无疑,为我们提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时间关系,这里不展开说。
第三,如何实现“诗意地生活”。之前,陆教授阐述得很深刻!在我看来,诗意与审美、艺术的意义大体相同。诗意地生活,实际上说的乃是人的一种审美的或艺术的生存状态。如果说世俗生存遵循的乃是一种“现
实统治原则”或理性、形式原则,那么诗意生活遵循的乃是一种“自由的想象原则”或感性、冲动原则。毫无疑问,在现代分析合理化原则的暴虐下,人们的生命被无情地“肢解”和“碎片化”,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像今天这样强烈感到“无家可归”。就此而言,倡导诗意地生活,不仅是出于对惨淡现实的“大拒绝”,而且在根本上是寻求问题的一种解决。在希勒那里,审美不仅是个人的单纯的情感愉悦问题,而且是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出路,即把人从非人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在马克思那里,他以极其简洁的命题道出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那就是:异化的扬弃与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而扬弃异化就是要实现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解放所以是彻底的,唯因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成为人的。而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将马尔库塞,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唯当一种“压抑性文明”转换成为一种“非压抑性文明”,即在一种真正人道的文明中,人类生存才将是消遣而不是苦役,人将在表演中而不是在需要中生活。而要实现文明的这种转换,马尔库塞认为,必须实现劳动的“爱欲化”,即劳动的解放。由此,他对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作了弗罗依德主义的解读。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作为现代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逃避资本进步的“强制”逻辑,因为这个现实几乎是一个铁律。然而,我们却可以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相对自由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让自己心灵变得“自由”和“伟大”。如何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如何丰富自己的感觉和特性?如何守望我们生命中那些有着源始、本真和美好的东西?这是值得每个现代人都要去真正思考的问题。
嘉宾主持:刘博士的观点很有见解,虽然有些观点我不是很赞成。在现代社会,两者间的选择问题上,我还是赞同陆教授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分享两位更年轻的博士的看法。
刘泰然:刚才陈博士讲到刘老师从现代性来界定世俗这样一个话题时,陈博士好像是不同意这样一个界定。但我是很认同刘老师从这样一个观点去理解和把握世俗性这个话题的。这样一个话题,我们当然是可以往
前追溯的,但是这个意思就不一样了。在原始社会或者说在传统社会,当然也是有世俗和诗意这两个维度,其实追溯到更早的话,我们不适合用世俗和诗意,而是应该改用世俗和神圣。
我首先要说的是陈博士提出了世俗地生存和诗意地生活之间的一种悖论性的一种关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两难的情境。但是在我看来,“人之为人”更多的不是看他世俗的生活,而是看他诗意化生活的维度。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一种说法,“我们的时代根本上是诗意的。”他还有另外一句话,“一个人必须本质上是一个明眼人,他才有可能是一个盲者。”就是说,世俗化这样一个状态其实确实是一个自然化的状态,但是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我觉得,人在诗意化这一点上是符合“人之为人”这个层面,这是我要的谈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坐在这里讨论诗意的生活这样一个话题。前面讲过,这样一个话题在传统社会中当然也是存在的,但是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在传统意义上,人生存的空间不是现实意义中的空间,人的时间他也不是用钟表可以计量的一个时间,但是现代性带来了这样一种可以计量的空间和时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故乡,那么他随便生活在那一个点都是一样的。他没有家园,那么只要能给他提供几个平方米就行了。但为什么三峡移民,虽然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居所,而最后他们都很想回去,所以说,人很大程度上不是生活在客观的空间当中,而是生活在“家园”、“故乡”这样一种空间当中。现代性的问题是,它会对这些空间进行实体性的分析。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事物之为事物的本质就在于它的长宽高,而它的颜色重量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事物始终要占据一个长宽高,这样一个你可以用尺子、用工具去测量的东西。所以这样一种观念,让很多后来的人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由于世界被均值化了,所有的点都是一样的高,没有哪一个点价值最高或者哪一个点价值最低,所有的点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既然没有高低之分,那么它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无价值。
第三,我们今天的处境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的价值上的虚无还不仅仅是由现代性的理性化所造成的,在今天它变得更加复
杂。生活在这样一个消费社会,我们的消费已不是马克思说的追求实用价值的一种消费了,我们买衣服并不仅是为了保暖,我们吃东西也不是因为食欲和它的味道,我们的消费有品位、有情调。在今天来说,我们的生活表面上似乎变得也充满诗意,但是,这样一种表面上的诗意,本质上它仍然是一种资本的,商品化的东西,也就是说金钱仍然是衡量一切事物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准。我们说金钱是上帝,这不仅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在金钱面前,任何事物的高低贵贱都被抹平了。质的差别变成一个量的差别,金钱成为衡量所有事物的一个标准,这就导致我们的生活的一种平整化。在传统社会中,生活有一种神圣的维度,人们的活动都会包含有一种内在的价值,但是在一个抹平化的社会当中,我们说所有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只能用金钱来衡量。那么,所有的生活表面上再怎么五光十色,但是我们的选择都是无差异的,它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无价值的,这就是虚无主义。所以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要谈怎样来重建一种诗意的生活。其实对诗意的理解,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意义,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和行为都是有诗意的,而且的话,这样一种诗意的生活不是凌空蹈虚,而是跟我们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我对什么是诗意的生活,谈三点看法:诗意生活不是与具体历史、时代相脱离的生活,相反它表现为一种对时代、历史问题的自觉关切;诗意生活不是吟风弄月、才子佳人式的生活,而是有使命意识、有文化关怀的生活。诗意的生活不是为单调的生活增加某种情调、品位,而是在生活的普遍虚无、浮浅以及游戏化中重建某种严肃性,追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什么是诗意生活?用杜甫的一句诗来概括,叫:独立苍茫自咏诗。“独立”指的是精神品格、“苍茫”指的是不着眼于一时一地,“咏诗”指的是对未来有所想象。
刘仁贵:对于“世俗的生存,诗意的生活”这个命题,我认为“世俗”和“诗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应该是一个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统一在哪里?统一在我们的身上,统一在我们的存在当中。“世俗”和“诗意”,简单来讲,对应着人的“人性”和“神性”,这里面就包含了一个许多思想家都讨论的命题,就是“灵和肉如何统一”。在远古的希腊时代,
就有不少思想家在讨论这个问题。柏拉图有一个很巧妙地构思,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住在一个至善的王国,只是在坠落人间的时候,灵魂被我们的肉体所束缚、所污染,慢慢的就失掉了那种神性,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就是去回忆他曾经生活的至善的王国的东西。所以,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灵魂不断回忆的过程。
在我看来,神在我们每一个心中。可以说,我们自己就是神,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我们已经忘了,可能是被我们的肉体埋没了。我在这里想从三方面提出一个让我们成为一个既能世俗的生存又能诗意的生活的途径:第一,要认识自己。我们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的精灵,他是有神性和灵性的,而不是一般的存在,不要自卑,不要被外面的世界所迷惑,不要被自己的欲望所奴役。第二,要不断反思。用反思来照亮我们心中的神性。我认为我们的神性只是被遮蔽了,被淹没了,有很多人去崇拜外在的神,其实,外在的神就是自己心中的神出去了,它离开了自己的的居所,这就要我们把外在的神请回自己的心里。孟子有个很好的思路,就是“求放心”,就是要追回本性。所以刚才两位博士讲到的“回家”,是一种情结,也是把神性找回来。“回家”就是把自己请回本该的居所,那就是自己的心。第三,遵照内心的呼唤去生活。生活中,不要被外在的东西所迷惑,不要被外界扰乱了自己的心境。首先是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只有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才能达到世俗与诗意的统一,然后按照内心的呼唤去生活,这才能做到两者的统一。
嘉宾主持:我们今天的话题是“世俗地生存还是诗意地生活”,我想,不管是世俗还是诗意,无论是生存还是生活,都密切关联人的生命。之所以有世俗和诗意、生存与生活的区分,之所以有世俗的生存和诗意的生活的搭配,之所以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原因在于人的生命发生了歧出,或者说异化。我坚信的是:人活着就一定处在未完成状态,是在运动变化的生成过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生命只能以幻灯片的形式,短暂地、间断地、片段地、相对地呈现出来;相反,人的生命只能是一个整体,才有其恒久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主持人:谢谢陈伟,谢谢各位嘉宾。最后我借用刘兴章教授的一句话
作为今天《问道》的一个总结:“世俗与诗意并不矛盾,就像人的头和脚属于统一整体,脚踏实地,脑入云霄,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生活”。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