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课文

五年级语文半截蜡烛2作文1700字

初三作文

《半截蜡烛》教案2

佚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 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 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

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准备工作。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第三课时 一、第2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3、其它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二、第三场戏的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常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桂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名学生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五、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

《半截蜡烛》教案2

佚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 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 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

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准备工作。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第三课时 一、第2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3、其它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二、第三场戏的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常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桂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名学生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五、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

6[半截蜡烛]预习单作文1100字

初三作文

6《半截蜡烛》预习单

课前准备: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爆发时间、参与国家、规模及对人类的影响。

自学提示:

一、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我会读:

伯诺德 暴露 烛芯 厄运 楼梯 杰奎琳 半截 诺言 熄灭 嘛

2、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读音的字有(标出读音 ):___________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字形的字有:___________

3、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词语:(不动笔墨不读书)

厄运 坐待 摇曳 从容

4、朗读课文,读准确,读流利,同时划下值得积累和欣赏的词句。

二、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填一填:这是 的半截蜡烛。(找出文中句子)

2、课文以“( )”为主线,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为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 )。当德军突然闯入伯诺德夫人家,并点燃装有情报的蜡烛时,伯诺德夫人( )。当德军又重新点燃蜡烛,大儿子杰克( )但没有成功。在万分紧急的时刻,小女儿杰奎琳( )成功地保护了情报。这真是( )的一家人。

三、品读课文,赏识人物

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 用什么办法保住这半截蜡烛的呢?

1、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分别划下写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的句子,仔细品读,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做好随文批注。

2、任选一处想象并写下来。

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蜡烛被重新点燃,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如果你是杰克,你会怎么想?

计划一次又一次失败,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的光,如果你是杰奎琳,你会怎么想?

3、带着对伯诺德一家人的认识,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交流汲精华:(明天语文课进行)

1、与合作伙伴齐读课文,相互指导读准确,读出感情。

2、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收获。(提示:要认真倾听小组伙伴的意见,及时记录。)

3、合作探究:

(1)、“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蜡烛”真的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伯诺德一家人的精神品质的?

(3)、伯诺德一家人的计划都很绝妙,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合作展风采:

展一:字词学习 展二:内容感知 展三:赏识伯诺德夫人

展四:赏识杰克 展五:赏识杰奎琳 展六:领悟表达方法

五、课后小练笔

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蜡烛熄灭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以“蜡烛熄灭之后”为题续写故事。

6《半截蜡烛》预习单

课前准备: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爆发时间、参与国家、规模及对人类的影响。

自学提示:

一、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我会读:

伯诺德 暴露 烛芯 厄运 楼梯 杰奎琳 半截 诺言 熄灭 嘛

2、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读音的字有(标出读音 ):___________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字形的字有:___________

3、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词语:(不动笔墨不读书)

厄运 坐待 摇曳 从容

4、朗读课文,读准确,读流利,同时划下值得积累和欣赏的词句。

二、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填一填:这是 的半截蜡烛。(找出文中句子)

2、课文以“( )”为主线,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为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 )。当德军突然闯入伯诺德夫人家,并点燃装有情报的蜡烛时,伯诺德夫人( )。当德军又重新点燃蜡烛,大儿子杰克( )但没有成功。在万分紧急的时刻,小女儿杰奎琳( )成功地保护了情报。这真是( )的一家人。

三、品读课文,赏识人物

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 用什么办法保住这半截蜡烛的呢?

1、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分别划下写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的句子,仔细品读,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做好随文批注。

2、任选一处想象并写下来。

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蜡烛被重新点燃,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如果你是杰克,你会怎么想?

计划一次又一次失败,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的光,如果你是杰奎琳,你会怎么想?

3、带着对伯诺德一家人的认识,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交流汲精华:(明天语文课进行)

1、与合作伙伴齐读课文,相互指导读准确,读出感情。

2、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收获。(提示:要认真倾听小组伙伴的意见,及时记录。)

3、合作探究:

(1)、“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蜡烛”真的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伯诺德一家人的精神品质的?

(3)、伯诺德一家人的计划都很绝妙,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合作展风采:

展一:字词学习 展二:内容感知 展三:赏识伯诺德夫人

展四:赏识杰克 展五:赏识杰奎琳 展六:领悟表达方法

五、课后小练笔

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蜡烛熄灭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以“蜡烛熄灭之后”为题续写故事。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作文2500字

初三作文

1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板书课题:23 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完成导学卡中的“预习导学”部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解释 负责 无奈 粉嘟嘟

小心翼翼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例行检查 若无其事 了如指掌

3、(1)通过朗读课文,你能概括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看导学卡回答。 本故事发生在( )期间的( )国,主人公是( ),他们从事的是( )工作。为了情报的安全,伯诺德夫人把情报藏在( )。

(2)课件资料介绍“二战”知识。

(3)你明白了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吗?(教师适时引导:俗语说得好,说话要有理有据才能使人信服。)

4、学生交流。

教师预设:生1:请大家看到书上55页第一行伯诺德夫人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页不能讲”我知道这是半截隐藏了非常重要秘密的蜡烛。

生2:伯诺德夫人还和杰克和杰奎琳说;“这支蜡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我知道这是一支隐藏绝密文件的蜡烛。

生3:伯诺德夫人还说:“我们得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它,包括我们的生命”。用生命守护的东西,那是多么珍贵呀!(教师抓住“守”字说。什么是“守”,用什么“守”?) 师:伯诺德夫人把

三、自主合作,构建新知

1、同学们都知道了,这是如此重要的一支蜡烛,里面被封着有一个小金属管,那如果被发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可能面临一个怎样的局面呢?藏有秘密的半截蜡

2 烛最后又是怎样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了?你认为到底是谁保住了秘密?(这也是导学卡上的老师提炼出来的同学们提问本上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获得知识)

2、预设:她们都在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请给自己掌声!这也让老师想来感慨一番:烛焰摇曳,发出的虽然只是微弱的光,可那时那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那便是“生命悬于一烛”呀!)

3、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一演这一家人巧妙地与德军周旋的这一幕呢?可是要把它演好,就得认真地研究剧中人物的形象。那我们通常是通过观察人物的什么来研究人物的形象呢?(引导学生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摩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

4、(1)伯诺德夫人(板书:伯诺德夫人)

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要说好哪个词?为什么?)

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板书:吹熄了蜡烛)(怎样吹?急速吹还是轻轻吹?为什么?)

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慢慢说?)(板书:镇定)

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是如此镇定,她心理是怎样想的?(回顾前文“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来理解她的爱国思想。指导朗读这句话)

(2)杰克(板书:杰克)(板书:端起烛台去柴房)

师:杰克的言行巧妙在哪里?

生1:“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

生2:“天真冷”是“去柴房抱柴生火”的理由。

生3:他的言行突出了他的勇敢。板书:(勇敢)

师: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

(3)杰奎琳(板书:杰奎琳)(板书:端着蜡烛走上楼)

师:杰奎琳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生1:她称少校我“司令先生”,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生2:她拿灯上楼的理由很充分,“天晚了,楼上黑”“我实在太困了”。

生3:她特意说是“拿一盏灯”而不是“拿蜡烛”,这样避免了怀疑。

生4:动作上,她“打了个懒懒地哈欠”一副极困的样子让人可信。

生5:神态上,“宝石般的眼睛”“笑容像百合花”让人感觉到孩子的天真无邪,纯真无暇,让人顿生怜悯之心。(板书:机智)

师:这是多么机智的杰奎琳呀,那她心理是怎样想的呢?

5、教师适时总结:是啊!

(1)当少校点燃蜡烛时,伯诺德夫人心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就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吹灭蜡烛。

(2)当伯诺德夫人失败后,杰克心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就端起蜡烛,准备到柴房里搬些柴来,生个火。

(3)当杰克失败后,杰奎琳心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就娇声地请求军官让她拿着蜡烛去上

3 楼睡觉。

你感受到了这是怎样的一家人?(机智、镇定、勇敢)

6、小组讨论。藏有秘密的半截蜡烛最终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了,你认为到底是谁保住了秘密?

7、展示。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介绍母子三人采取的行动和结果。

伯诺德夫人 借口油灯亮些,吹熄蜡烛 ,结果 中尉又把蜡烛重新点燃 。

杰克 借口搬柴生火,端起烛台走向门口,结果 中尉夺回烛台。

杰奎琳 借口困了,端起烛台上楼睡觉,结果 蜡烛成功转移 。

五、总结评价,生疑引学

六、板书设计

23 半截蜡烛 剧本

伯诺德夫人 吹熄了蜡烛 镇定

杰克 端起烛台去柴房 勇敢

杰奎琳 端着蜡烛走上楼 机智

1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板书课题:23 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完成导学卡中的“预习导学”部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解释 负责 无奈 粉嘟嘟

小心翼翼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例行检查 若无其事 了如指掌

3、(1)通过朗读课文,你能概括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看导学卡回答。 本故事发生在( )期间的( )国,主人公是( ),他们从事的是( )工作。为了情报的安全,伯诺德夫人把情报藏在( )。

(2)课件资料介绍“二战”知识。

(3)你明白了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吗?(教师适时引导:俗语说得好,说话要有理有据才能使人信服。)

4、学生交流。

教师预设:生1:请大家看到书上55页第一行伯诺德夫人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页不能讲”我知道这是半截隐藏了非常重要秘密的蜡烛。

生2:伯诺德夫人还和杰克和杰奎琳说;“这支蜡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我知道这是一支隐藏绝密文件的蜡烛。

生3:伯诺德夫人还说:“我们得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它,包括我们的生命”。用生命守护的东西,那是多么珍贵呀!(教师抓住“守”字说。什么是“守”,用什么“守”?) 师:伯诺德夫人把

三、自主合作,构建新知

1、同学们都知道了,这是如此重要的一支蜡烛,里面被封着有一个小金属管,那如果被发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可能面临一个怎样的局面呢?藏有秘密的半截蜡

2 烛最后又是怎样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了?你认为到底是谁保住了秘密?(这也是导学卡上的老师提炼出来的同学们提问本上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获得知识)

2、预设:她们都在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请给自己掌声!这也让老师想来感慨一番:烛焰摇曳,发出的虽然只是微弱的光,可那时那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那便是“生命悬于一烛”呀!)

3、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一演这一家人巧妙地与德军周旋的这一幕呢?可是要把它演好,就得认真地研究剧中人物的形象。那我们通常是通过观察人物的什么来研究人物的形象呢?(引导学生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摩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

4、(1)伯诺德夫人(板书:伯诺德夫人)

语言: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要说好哪个词?为什么?)

动作:(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板书:吹熄了蜡烛)(怎样吹?急速吹还是轻轻吹?为什么?)

神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怎样才是不动声色?为什么要不动声色慢慢说?)(板书:镇定)

揣测心理: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是如此镇定,她心理是怎样想的?(回顾前文“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来理解她的爱国思想。指导朗读这句话)

(2)杰克(板书:杰克)(板书:端起烛台去柴房)

师:杰克的言行巧妙在哪里?

生1:“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

生2:“天真冷”是“去柴房抱柴生火”的理由。

生3:他的言行突出了他的勇敢。板书:(勇敢)

师: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

(3)杰奎琳(板书:杰奎琳)(板书:端着蜡烛走上楼)

师:杰奎琳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生1:她称少校我“司令先生”,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生2:她拿灯上楼的理由很充分,“天晚了,楼上黑”“我实在太困了”。

生3:她特意说是“拿一盏灯”而不是“拿蜡烛”,这样避免了怀疑。

生4:动作上,她“打了个懒懒地哈欠”一副极困的样子让人可信。

生5:神态上,“宝石般的眼睛”“笑容像百合花”让人感觉到孩子的天真无邪,纯真无暇,让人顿生怜悯之心。(板书:机智)

师:这是多么机智的杰奎琳呀,那她心理是怎样想的呢?

5、教师适时总结:是啊!

(1)当少校点燃蜡烛时,伯诺德夫人心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就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吹灭蜡烛。

(2)当伯诺德夫人失败后,杰克心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就端起蜡烛,准备到柴房里搬些柴来,生个火。

(3)当杰克失败后,杰奎琳心想: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就娇声地请求军官让她拿着蜡烛去上

3 楼睡觉。

你感受到了这是怎样的一家人?(机智、镇定、勇敢)

6、小组讨论。藏有秘密的半截蜡烛最终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了,你认为到底是谁保住了秘密?

7、展示。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介绍母子三人采取的行动和结果。

伯诺德夫人 借口油灯亮些,吹熄蜡烛 ,结果 中尉又把蜡烛重新点燃 。

杰克 借口搬柴生火,端起烛台走向门口,结果 中尉夺回烛台。

杰奎琳 借口困了,端起烛台上楼睡觉,结果 蜡烛成功转移 。

五、总结评价,生疑引学

六、板书设计

23 半截蜡烛 剧本

伯诺德夫人 吹熄了蜡烛 镇定

杰克 端起烛台去柴房 勇敢

杰奎琳 端着蜡烛走上楼 机智

3._半截蜡烛_教学设计_教案作文教案

教学设计

1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 读读记记“解释、粉嘟嘟、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和一般记叙文比较, 剧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 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3.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 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 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对德国法西斯的仇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 了解剧本的特点

1.(板书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在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 请大家读读课文, 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 学生读课文, 自由交换意见。

3. 课堂交流。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2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 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一般文章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 再读课文, 了解大意

1. 我们今天学的是剧本, 剧本和一般文章在形式上不同, 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 轻声地读一读, 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 三个德国军官闯进她家, 点燃了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 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 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性命。)

3. 说说读剧本和读一般文章有什么不同, 你又是怎样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三 深入学习, 体会人物的语言

1. 过渡:最终, 绝密情报没有暴露, 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 他们一家人也得救了。那么, 是谁保住了秘密, 保住了情报站, 挽救了一家人呢? 在他们一家人与德国军官的巧妙周旋中, 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 你最欣赏谁的语言? 为什么?

2. 学生自读感悟, 作批注。

3. 同学之间交流, 说说各自的想法。

4. 在交流“谁的贡献最大”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语言。

(1)伯诺德夫人贡献很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国军官点燃蜡烛时, 急忙取出油灯, 还说这灯亮些, 准备把蜡烛换下来, 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机智。) ①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 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 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3 ②读到这里, 我们不禁一下子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谁想演一演呢? 请同学们好好儿地准备一下, 仔细揣摩伯诺德夫人的动作、心理和表情。(学生准备, 老师指名表演。)

③老师读旁白, 一名学生表演。(“急忙”取油灯, 吹蜡烛, 但是在德国军官面前非常从容。)

④再表演一次。一名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 老师读旁白, 另一名学生表演。其他同学评价。

(2)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 虽然没有达到目的, 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并带动了妹妹杰奎琳, 她才会勇敢地和德国军官作斗争。)

①杰克的表现怎么样? 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从他说的话“天真冷。先生们, 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中可以看出杰克很聪明, 他这么说使德国军官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 端起烛台”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镇定。) ②让我们用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

(3)杰奎琳的贡献最大。(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 保住了情报。她很勇敢, 也很聪明。她说:“天晚了, 楼上黑, 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 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了。杰奎琳选择了少校, 而没有选择中尉, 是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 而且少校军衔最大, 拥有决定权, 这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 可以得到少校的喜爱, 这样德国军官就不会刁难她了, 说明她很机智。)

①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天真、纯洁。)

②有感情地朗读。(自读、指名读、评读。)

4 5. 老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 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啊, 机智巧妙的语言, 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 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 拯救一个国家。(播放录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四 总结延伸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 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 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 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哪! 今天, 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剧本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 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而且还能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课下找些剧本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 读读记记“解释、粉嘟嘟、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和一般记叙文比较, 剧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 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3.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 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 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对德国法西斯的仇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 了解剧本的特点

1.(板书课文题目)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在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 请大家读读课文, 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 学生读课文, 自由交换意见。

3. 课堂交流。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2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 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一般文章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 再读课文, 了解大意

1. 我们今天学的是剧本, 剧本和一般文章在形式上不同, 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 轻声地读一读, 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 三个德国军官闯进她家, 点燃了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 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 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性命。)

3. 说说读剧本和读一般文章有什么不同, 你又是怎样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三 深入学习, 体会人物的语言

1. 过渡:最终, 绝密情报没有暴露, 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 他们一家人也得救了。那么, 是谁保住了秘密, 保住了情报站, 挽救了一家人呢? 在他们一家人与德国军官的巧妙周旋中, 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 你最欣赏谁的语言? 为什么?

2. 学生自读感悟, 作批注。

3. 同学之间交流, 说说各自的想法。

4. 在交流“谁的贡献最大”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语言。

(1)伯诺德夫人贡献很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国军官点燃蜡烛时, 急忙取出油灯, 还说这灯亮些, 准备把蜡烛换下来, 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机智。) ①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 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 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3 ②读到这里, 我们不禁一下子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谁想演一演呢? 请同学们好好儿地准备一下, 仔细揣摩伯诺德夫人的动作、心理和表情。(学生准备, 老师指名表演。)

③老师读旁白, 一名学生表演。(“急忙”取油灯, 吹蜡烛, 但是在德国军官面前非常从容。)

④再表演一次。一名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 老师读旁白, 另一名学生表演。其他同学评价。

(2)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 虽然没有达到目的, 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并带动了妹妹杰奎琳, 她才会勇敢地和德国军官作斗争。)

①杰克的表现怎么样? 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从他说的话“天真冷。先生们, 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中可以看出杰克很聪明, 他这么说使德国军官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 端起烛台”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镇定。) ②让我们用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

(3)杰奎琳的贡献最大。(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 保住了情报。她很勇敢, 也很聪明。她说:“天晚了, 楼上黑, 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 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了。杰奎琳选择了少校, 而没有选择中尉, 是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 而且少校军衔最大, 拥有决定权, 这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 可以得到少校的喜爱, 这样德国军官就不会刁难她了, 说明她很机智。)

①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天真、纯洁。)

②有感情地朗读。(自读、指名读、评读。)

4 5. 老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 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啊, 机智巧妙的语言, 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 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 拯救一个国家。(播放录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四 总结延伸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 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 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 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哪! 今天, 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剧本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 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而且还能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课下找些剧本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2.半截蜡烛(教师版)作文2200字

初三作文

1

201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科第三单元导学案(师) 课题12*、半截蜡烛 一课时 备课人:周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画出文中描写一家三口言行举止及心理的句子,感受他们是如何和德军周旋的。

3、通过自读自悟,感受伯诺德夫人和儿女们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感受到在斗争中,机智和勇敢同样重要。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导航】

1、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文记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一天晚上,围绕藏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发生了一个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3、画出生字词语,读准生字字音,理解词语。

【预习检测】

通过预习课文,我知道了故事发生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 法 )国的( 伯诺德 )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最后保全了情报站。

2

【导学过程】

一、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交流: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吗?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破坏性最强、伤亡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武装战争。1940年5月,德国纳粹只用短短的三个星期就闪电般地占领了法国。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法国这块国土上。

二、读课文,探究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爱国精神

(一) 初步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勇敢机智。

(1)交流: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从事什么秘密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 。

(2)为了完成任务,更为了打击德国强盗,赶走侵略者,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保护这绝密情报的? (情报藏在小金属管内;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烛台摆在显眼的桌子上。)

(3)小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可能最安全。这真是一个绝妙主意。

(二)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伯诺德夫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她想了哪些办法跟敌人周旋?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的语言、动作、心事活动的语句,将画出的语句多读两遍,并思考你从中可以读懂了什么?

(2)学生朗读课文,做出相应标记。朗读感悟人物的心灵世界。

(3)这段话主要写了谁?表现了她怎样的品格?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在品质的?

(4)讨论“似乎”一词能否去掉。

过渡:这场危机不会这么容易解决。德军又重新点燃蜡烛,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变得越来越紧急,在这情势紧迫的关键时刻,谁挺身而出?杰克是如何为保护秘密情报与德军周旋的。

(三)朗读感悟事情的高潮(第四、五自然段)

(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意味着什么渐渐逼近?

3

(2)在这情势紧迫的关键时刻,大儿子杰克挺身而出,大儿子杰克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请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思考:从这些句子中,可以读懂些什么?

(3)抓住关键词句,想象三个德军的可恶形象。

(4)请学生说说朗读体会,教师适时点拔。

(5)蜡烛越来越短,伯诺德夫人心急如焚,此刻,她的心会想些什么?讨论“似乎”一词能否去掉?

(四)朗读感悟事情的结局。(第六、七自然段)

(1)突然,事情出现了转机,这转机指的是什么?

(2)从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3)请学生谈谈自己朗读感悟的收获。

(4)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计策都很绝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5)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划横线的意思是上楼时杰奎琳心里十分害怕,就怕蜡烛突然熄灭,但万幸蜡 烛熄灭的时机刚刚好,机密保住了,好险呀!

(五)总结全文,关注细节

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在伯诺德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的语言,为什么?

三、延伸拓展

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课堂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截( ) 梯( ) 熄( )

载( ) 递( ) 媳( )

栽( ) 第( ) 螅( )

二、填空

这节课,我认识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他们为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表现了他们( 沉 着 )( 勇 敢 )( 机 敏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 爱国 )精神。

4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学评。

2、预习第13课。

【板书设计】

12* 半截蜡烛 沉 着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热爱 勇 敢 机 敏

巧妙 周旋 祖国

1

201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科第三单元导学案(师) 课题12*、半截蜡烛 一课时 备课人:周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画出文中描写一家三口言行举止及心理的句子,感受他们是如何和德军周旋的。

3、通过自读自悟,感受伯诺德夫人和儿女们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感受到在斗争中,机智和勇敢同样重要。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导航】

1、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文记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一天晚上,围绕藏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发生了一个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3、画出生字词语,读准生字字音,理解词语。

【预习检测】

通过预习课文,我知道了故事发生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 法 )国的( 伯诺德 )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最后保全了情报站。

2

【导学过程】

一、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交流: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吗?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破坏性最强、伤亡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武装战争。1940年5月,德国纳粹只用短短的三个星期就闪电般地占领了法国。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法国这块国土上。

二、读课文,探究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爱国精神

(一) 初步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勇敢机智。

(1)交流: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从事什么秘密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 。

(2)为了完成任务,更为了打击德国强盗,赶走侵略者,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保护这绝密情报的? (情报藏在小金属管内;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烛台摆在显眼的桌子上。)

(3)小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可能最安全。这真是一个绝妙主意。

(二)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伯诺德夫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她想了哪些办法跟敌人周旋?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的语言、动作、心事活动的语句,将画出的语句多读两遍,并思考你从中可以读懂了什么?

(2)学生朗读课文,做出相应标记。朗读感悟人物的心灵世界。

(3)这段话主要写了谁?表现了她怎样的品格?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在品质的?

(4)讨论“似乎”一词能否去掉。

过渡:这场危机不会这么容易解决。德军又重新点燃蜡烛,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变得越来越紧急,在这情势紧迫的关键时刻,谁挺身而出?杰克是如何为保护秘密情报与德军周旋的。

(三)朗读感悟事情的高潮(第四、五自然段)

(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意味着什么渐渐逼近?

3

(2)在这情势紧迫的关键时刻,大儿子杰克挺身而出,大儿子杰克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请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思考:从这些句子中,可以读懂些什么?

(3)抓住关键词句,想象三个德军的可恶形象。

(4)请学生说说朗读体会,教师适时点拔。

(5)蜡烛越来越短,伯诺德夫人心急如焚,此刻,她的心会想些什么?讨论“似乎”一词能否去掉?

(四)朗读感悟事情的结局。(第六、七自然段)

(1)突然,事情出现了转机,这转机指的是什么?

(2)从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3)请学生谈谈自己朗读感悟的收获。

(4)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计策都很绝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5)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划横线的意思是上楼时杰奎琳心里十分害怕,就怕蜡烛突然熄灭,但万幸蜡 烛熄灭的时机刚刚好,机密保住了,好险呀!

(五)总结全文,关注细节

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在伯诺德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的语言,为什么?

三、延伸拓展

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课堂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截( ) 梯( ) 熄( )

载( ) 递( ) 媳( )

栽( ) 第( ) 螅( )

二、填空

这节课,我认识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他们为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表现了他们( 沉 着 )( 勇 敢 )( 机 敏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 爱国 )精神。

4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学评。

2、预习第13课。

【板书设计】

12* 半截蜡烛 沉 着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热爱 勇 敢 机 敏

巧妙 周旋 祖国

12.半截蜡烛(学生版)作文2300字

初三作文

1 201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科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题12*半截蜡烛 一课时 备课人:周 舟 班级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画出文中描写一家三口言行举止及心理的句子,感受他们是如何和德军周旋的。

3、通过自读自悟,感受伯诺德夫人和儿女们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感受到在斗争中,机智和勇敢同样重要。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导航】

1、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文记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一天晚上,围绕藏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发生了一个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3、画出生字词语,读准生字字音,理解词语。

【预习检测】

通过预习课文,我知道了故事发生在( )期间,( )国的( )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最后保全了情报站。

2 【导学过程】

一、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交流: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吗?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破坏性最强、伤亡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武装战争。1940年5月,德国纳粹只用短短的三个星期就闪电般地占领了法国。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法国这块国土上。

二、读课文,探究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爱国精神

(一) 初步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勇敢机智。

(1)交流: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从事什么秘密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 。

(2)为了完成任务,更为了打击德国强盗,赶走侵略者,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保护这绝密情报的? (情报藏在小金属管内;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烛台摆在显眼的桌子上。)

(3)小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可能最安全。这真是一个绝妙主意。

(二)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伯诺德夫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她想了哪些办法跟敌人周旋?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的语言、动作、心事活动的语句,将画出的语句多读两遍,并思考你从中可以读懂了什么?

(2)学生朗读课文,做出相应标记。朗读感悟人物的心灵世界。

(3)这段话主要写了谁?表现了她怎样的品格?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在品质的?

(4)讨论“似乎”一词能否去掉。

过渡:这场危机不会这么容易解决。德军又重新点燃蜡烛,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变得越来越紧急,在这情势紧迫的关键时刻,谁挺身而出?杰克是如何为保护秘密情报与德军周旋的。

(三)朗读感悟事情的高潮(第四、五自然段)

(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意味着什么渐渐逼近?

3 (2)在这情势紧迫的关键时刻,大儿子杰克挺身而出,大儿子杰克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请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思考:从这些句子中,可以读懂些什么?

(3)抓住关键词句,想象三个德军的可恶形象。

(4)请学生说说朗读体会,教师适时点拔。

(5)蜡烛越来越短,伯诺德夫人心急如焚,此刻,她的心会想些什么?讨论“似乎”一词能否去掉?

(四)朗读感悟事情的结局。(第六、七自然段)

(1)突然,事情出现了转机,这转机指的是什么?

(2)从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3)请学生谈谈自己朗读感悟的收获。

(4)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计策都很绝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5)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划横线的意思是上楼时杰奎琳心里十分害怕,就怕蜡烛突然熄灭,但万幸蜡 烛熄灭的时机刚刚好,机密保住了,好险呀!

(五)总结全文,关注细节

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在伯诺德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的语言,为什么?

三、延伸拓展

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课堂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截( ) 梯( ) 熄( )

载( ) 递( ) 媳( )

栽( ) 第( ) 螅( )

二、填空

这节课,我认识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他们为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表现了他们( )( )(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 )精神。

4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学评。

2、预习第13课。

【板书设计】

12* 半截蜡烛 沉 着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热爱 勇 敢 机 敏 巧妙 周旋 祖国

1 201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科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题12*半截蜡烛 一课时 备课人:周 舟 班级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画出文中描写一家三口言行举止及心理的句子,感受他们是如何和德军周旋的。

3、通过自读自悟,感受伯诺德夫人和儿女们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感受到在斗争中,机智和勇敢同样重要。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导航】

1、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文记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故事。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一天晚上,围绕藏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发生了一个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3、画出生字词语,读准生字字音,理解词语。

【预习检测】

通过预习课文,我知道了故事发生在( )期间,( )国的( )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最后保全了情报站。

2 【导学过程】

一、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交流: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吗?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破坏性最强、伤亡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武装战争。1940年5月,德国纳粹只用短短的三个星期就闪电般地占领了法国。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法国这块国土上。

二、读课文,探究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爱国精神

(一) 初步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勇敢机智。

(1)交流: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从事什么秘密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全家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 。

(2)为了完成任务,更为了打击德国强盗,赶走侵略者,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保护这绝密情报的? (情报藏在小金属管内;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烛台摆在显眼的桌子上。)

(3)小结: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可能最安全。这真是一个绝妙主意。

(二)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伯诺德夫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她想了哪些办法跟敌人周旋?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的语言、动作、心事活动的语句,将画出的语句多读两遍,并思考你从中可以读懂了什么?

(2)学生朗读课文,做出相应标记。朗读感悟人物的心灵世界。

(3)这段话主要写了谁?表现了她怎样的品格?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在品质的?

(4)讨论“似乎”一词能否去掉。

过渡:这场危机不会这么容易解决。德军又重新点燃蜡烛,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变得越来越紧急,在这情势紧迫的关键时刻,谁挺身而出?杰克是如何为保护秘密情报与德军周旋的。

(三)朗读感悟事情的高潮(第四、五自然段)

(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意味着什么渐渐逼近?

3 (2)在这情势紧迫的关键时刻,大儿子杰克挺身而出,大儿子杰克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请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思考:从这些句子中,可以读懂些什么?

(3)抓住关键词句,想象三个德军的可恶形象。

(4)请学生说说朗读体会,教师适时点拔。

(5)蜡烛越来越短,伯诺德夫人心急如焚,此刻,她的心会想些什么?讨论“似乎”一词能否去掉?

(四)朗读感悟事情的结局。(第六、七自然段)

(1)突然,事情出现了转机,这转机指的是什么?

(2)从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语言、神态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3)请学生谈谈自己朗读感悟的收获。

(4)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计策都很绝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5)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划横线的意思是上楼时杰奎琳心里十分害怕,就怕蜡烛突然熄灭,但万幸蜡 烛熄灭的时机刚刚好,机密保住了,好险呀!

(五)总结全文,关注细节

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在伯诺德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的语言,为什么?

三、延伸拓展

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课堂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截( ) 梯( ) 熄( )

载( ) 递( ) 媳( )

栽( ) 第( ) 螅( )

二、填空

这节课,我认识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他们为保护情报同德军巧妙周旋,表现了他们( )( )(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 )精神。

4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学评。

2、预习第13课。

【板书设计】

12* 半截蜡烛 沉 着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热爱 勇 敢 机 敏 巧妙 周旋 祖国

五年级语文半截蜡烛1作文2900字

初三作文

《半截蜡烛》教案1

佚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板书计划:

送情报 ( )

23、半截蜡烛 夫人快乐( )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表演课本剧朗读课文抄词

课外:练习册中P58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三、学习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

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旁白。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6、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7、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 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 奖你一枚荣誉勋章。)

其它同学演得好吗?(激励:甘当绿叶,演好配角从而反衬出主角的机智、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怎么没人表扬我呀?说明(老师读得旁白和分角色朗读时的旁白一样吗?

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四、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

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重点提示:娇声。理解。(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一来,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糟拒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联系她说的话,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镇定、道晚安)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 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6、挑选两组表演。下面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7、简评。

◆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结合简评配角奖。感谢你们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结合品品文末句子。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五、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六、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其实,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

《半截蜡烛》教案1

佚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板书计划:

送情报 ( )

23、半截蜡烛 夫人快乐( )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表演课本剧朗读课文抄词

课外:练习册中P58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三、学习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

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旁白。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6、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7、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 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 奖你一枚荣誉勋章。)

其它同学演得好吗?(激励:甘当绿叶,演好配角从而反衬出主角的机智、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怎么没人表扬我呀?说明(老师读得旁白和分角色朗读时的旁白一样吗?

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四、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

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重点提示:娇声。理解。(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一来,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糟拒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联系她说的话,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镇定、道晚安)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 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6、挑选两组表演。下面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7、简评。

◆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结合简评配角奖。感谢你们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结合品品文末句子。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五、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六、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其实,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

[生死攸关的烛光]胡振天作文4100字

初二作文

《生死攸关的烛光》第3-7自然段片断教学稿

启蒙小学 胡振天

一、片断分析

《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保护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3-7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课文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课文情节扣人心弦,跌宕多姿。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阅读初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初步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本片断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使学生挖掘课文的深刻含义。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能力: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抓住描写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生死攸关”的意思。

3、情感:通过阅读,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点:

理解“生死攸关”,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来突破重难点。

五、教法学法

1、以读为主,师生互动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在课堂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让出来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

欢的方式读,使学生在自己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构建自己的认识。

2、为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①、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交流伯瑙德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敌人周旋,他们各是怎样表

现,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达,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

②、情感体验法。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在课后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表演话剧,使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身临其境,急主人公之急、危主人公之危。

教学过程:

一、过渡引入,激发兴趣

师:伯瑙德夫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直到有一天晚上,闯进三个德国军官,他们点亮了蜡烛,也点燃了紧张的气氛,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也旋即展开。

二、整体感知,把握故事

师:同学们,请你快速默读课文(3—7) 自然段,走进课文,关注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请大家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师总结:三次

师:谁能说一下这三次紧张的变化呢?

生答:军官点燃蜡烛,中尉又点燃了蜡烛,蜡烛被中尉夺了回去(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故事的情节,培养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研析情节,感悟人物

1、师过渡:当然,这最扣人心弦的东西无疑是这半截蜡烛,它随时发出着“生死攸关的烛光”,孩子们,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这烛光生死攸关?请你找出并勾画。

预设:(1)“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成了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师:多可怕,这烛光竟成了杀人不见血的工具。

预设:(2)“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

师:多么可怜的雅克啊,小小年纪就要面临死亡的威胁。

预设:(3)“情况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宣告结束。”

师:多么可爱的一双儿女呀!他们一个才十二岁,一个才十岁,我们怎么忍心看到还没有绽放的生命就此凋谢?此时,他们的生命和未来都系在这小小的蜡烛上,情况多么危急呀!来一起读一读吧。

预设:(4)“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师: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呢?你们能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看过的电影情节,猜想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都有什么吗?

(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出示课件补充如下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世界,全球20亿人卷入战争,战争导致9000万人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通过抓关键词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深刻理解“生死攸关”。】

2、师:这半截蜡烛不仅关系着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生命,更关系整个法国的命运,在这危机关头,伯瑙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画出描写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思考:这些描写体现了这一家人的什么精神品质呢?

预设1:伯瑙德夫人的表现

(1)伯瑙德夫人怎么做的,请读出文中句子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2)指导学生从中体会到什么?(用红笔标出 “急忙”“轻轻”让学生说体会。) 伯瑙德夫人:“急忙”看出她随机应变能力很强,给年幼的孩子做出了榜样。 “轻轻把蜡烛吹熄”非常镇定,内心虽然紧张脸上却表现得很轻松,不容易引起敌人怀疑。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这句话(要读得轻松),

一起看看伯瑙德夫人的话,你觉得应该强调那个字?

(学生各自试读)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随机指导朗读)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 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师总结:伯瑙德夫人的所作所为为儿女树立了榜样,她用行动告诉孩子们:不能向敌人屈服,要想办法,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一定要保住情报。

预设2:雅克的表现

师:敌人又一次把蜡烛点燃了,伯瑙德夫人不可能再一次点油灯吹蜡烛,挽救危急的重担落在孩子们的肩上。看着越来越短的蜡烛,雅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他一定在想什么?

(该我上了!既然不能吹熄蜡烛,能不能把蜡烛拿走?)之后雅克是怎么做的?(根据学生发言,多媒体相机出示学生所读出的句子)

(慢慢地站起来,„„房子顿时暗了下来)

(1) 这个办法有用吗?因为中尉一手把烛台夺回。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会害怕吗?从哪里看出来? (给慢慢的换个反义词来体会雅克的沉着、镇定)

(2) 蜡烛还在燃烧,它内藏的秘密显露的一刻,也是这一家人什么时刻的到来?(厄运)此刻,雅克清楚地认识到,厄运即将到来,斗争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虽然他缺少对敌斗争的经验,但是在死亡的考验面前他是怎么做得呢?(他从容地搬回。。。。。。。最后的时刻)一个12岁的孩子,能够这样视死如归,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坚定地意志啊!把对雅克的钦佩读出来。(指导读)

预设3:杰奎琳的表现

师: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面对妈妈和哥哥的方法,她明白不能强行端走烛台,应该“智取”。是杰奎林怎么表现的呢?

(1)她娇声对德国人说:„„

德国军官有没有同意她的请求?

生:有

雅克也曾借口想端走蜡烛,被军官一把夺回,为什么杰奎琳的要求军官同意了?生:娇声打动了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

指名读杰奎琳的话。

(2)蜡烛即将熄灭,时间不允许她听故事了,她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您再给我讲好吗”

(3)杰奎林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4)“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怎样?”(熄灭了)如果杰奎琳没想出办法,或者是再迟疑一会,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大胆想象,进行交流)这的确是什么样的烛光?(生死攸关)

(5)分角色朗读这段(从你们的朗读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杰奎琳的有勇有谋。)

【设计意图:为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在课堂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让出来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使学生在自己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构建自己的认识。】

四、片断总结,拓展延伸

1、3-7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想尽办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这故事情节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2、任选一题,完成练习。

(1)、在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你最佩服的人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完成课堂练笔。

(2)、假设你就时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敌人走后,你们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点亮 夺回

端走

吹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跌宕起伏

《生死攸关的烛光》第3-7自然段片断教学稿

启蒙小学 胡振天

一、片断分析

《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保护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3-7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课文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课文情节扣人心弦,跌宕多姿。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阅读初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初步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本片断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使学生挖掘课文的深刻含义。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能力: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抓住描写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生死攸关”的意思。

3、情感:通过阅读,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点:

理解“生死攸关”,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来突破重难点。

五、教法学法

1、以读为主,师生互动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在课堂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让出来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

欢的方式读,使学生在自己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构建自己的认识。

2、为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①、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交流伯瑙德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敌人周旋,他们各是怎样表

现,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达,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

②、情感体验法。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在课后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表演话剧,使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身临其境,急主人公之急、危主人公之危。

教学过程:

一、过渡引入,激发兴趣

师:伯瑙德夫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直到有一天晚上,闯进三个德国军官,他们点亮了蜡烛,也点燃了紧张的气氛,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也旋即展开。

二、整体感知,把握故事

师:同学们,请你快速默读课文(3—7) 自然段,走进课文,关注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请大家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师总结:三次

师:谁能说一下这三次紧张的变化呢?

生答:军官点燃蜡烛,中尉又点燃了蜡烛,蜡烛被中尉夺了回去(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故事的情节,培养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研析情节,感悟人物

1、师过渡:当然,这最扣人心弦的东西无疑是这半截蜡烛,它随时发出着“生死攸关的烛光”,孩子们,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这烛光生死攸关?请你找出并勾画。

预设:(1)“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成了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师:多可怕,这烛光竟成了杀人不见血的工具。

预设:(2)“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

师:多么可怜的雅克啊,小小年纪就要面临死亡的威胁。

预设:(3)“情况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宣告结束。”

师:多么可爱的一双儿女呀!他们一个才十二岁,一个才十岁,我们怎么忍心看到还没有绽放的生命就此凋谢?此时,他们的生命和未来都系在这小小的蜡烛上,情况多么危急呀!来一起读一读吧。

预设:(4)“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师: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呢?你们能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看过的电影情节,猜想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都有什么吗?

(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出示课件补充如下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世界,全球20亿人卷入战争,战争导致9000万人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通过抓关键词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深刻理解“生死攸关”。】

2、师:这半截蜡烛不仅关系着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生命,更关系整个法国的命运,在这危机关头,伯瑙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画出描写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思考:这些描写体现了这一家人的什么精神品质呢?

预设1:伯瑙德夫人的表现

(1)伯瑙德夫人怎么做的,请读出文中句子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2)指导学生从中体会到什么?(用红笔标出 “急忙”“轻轻”让学生说体会。) 伯瑙德夫人:“急忙”看出她随机应变能力很强,给年幼的孩子做出了榜样。 “轻轻把蜡烛吹熄”非常镇定,内心虽然紧张脸上却表现得很轻松,不容易引起敌人怀疑。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这句话(要读得轻松),

一起看看伯瑙德夫人的话,你觉得应该强调那个字?

(学生各自试读)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随机指导朗读)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 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师总结:伯瑙德夫人的所作所为为儿女树立了榜样,她用行动告诉孩子们:不能向敌人屈服,要想办法,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一定要保住情报。

预设2:雅克的表现

师:敌人又一次把蜡烛点燃了,伯瑙德夫人不可能再一次点油灯吹蜡烛,挽救危急的重担落在孩子们的肩上。看着越来越短的蜡烛,雅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他一定在想什么?

(该我上了!既然不能吹熄蜡烛,能不能把蜡烛拿走?)之后雅克是怎么做的?(根据学生发言,多媒体相机出示学生所读出的句子)

(慢慢地站起来,„„房子顿时暗了下来)

(1) 这个办法有用吗?因为中尉一手把烛台夺回。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会害怕吗?从哪里看出来? (给慢慢的换个反义词来体会雅克的沉着、镇定)

(2) 蜡烛还在燃烧,它内藏的秘密显露的一刻,也是这一家人什么时刻的到来?(厄运)此刻,雅克清楚地认识到,厄运即将到来,斗争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虽然他缺少对敌斗争的经验,但是在死亡的考验面前他是怎么做得呢?(他从容地搬回。。。。。。。最后的时刻)一个12岁的孩子,能够这样视死如归,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坚定地意志啊!把对雅克的钦佩读出来。(指导读)

预设3:杰奎琳的表现

师: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面对妈妈和哥哥的方法,她明白不能强行端走烛台,应该“智取”。是杰奎林怎么表现的呢?

(1)她娇声对德国人说:„„

德国军官有没有同意她的请求?

生:有

雅克也曾借口想端走蜡烛,被军官一把夺回,为什么杰奎琳的要求军官同意了?生:娇声打动了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

指名读杰奎琳的话。

(2)蜡烛即将熄灭,时间不允许她听故事了,她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您再给我讲好吗”

(3)杰奎林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4)“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怎样?”(熄灭了)如果杰奎琳没想出办法,或者是再迟疑一会,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大胆想象,进行交流)这的确是什么样的烛光?(生死攸关)

(5)分角色朗读这段(从你们的朗读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杰奎琳的有勇有谋。)

【设计意图:为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在课堂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让出来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使学生在自己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构建自己的认识。】

四、片断总结,拓展延伸

1、3-7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想尽办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这故事情节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2、任选一题,完成练习。

(1)、在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你最佩服的人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完成课堂练笔。

(2)、假设你就时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敌人走后,你们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点亮 夺回

端走

吹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跌宕起伏

普通版汉语军神,半截蜡烛作文6800字

初一作文

8. 哆嗦;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

◆非常紧张。我的双手都哆嗦了。

9.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

10. 忍不住;

◆我就是忍不住,这是我的天性。

11. 佩服;敬佩。

◆如果你思考了,那很好,我很佩服你。

12. 熬不住;爱不够

◆我想我在那里再也熬不过一天。

13. 过奖;当别人夸奖你的成就或取得的成功时,你说这句话表示谦虚,不骄傲。

◆你过奖了,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14. 慈祥;温和地, 亲切地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个子很高。很慈祥。我很爱他。

15. 肃然起敬;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由于受感动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看到他们一丝不苟的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16. 久仰;有形容仰慕以久的意思,表示敬慕。

◆我遇到一位我久仰的作家。

17. 荣幸;光荣而幸运

◆这是我的荣幸,我会去的。

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二、三课时 阅读理解及深化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能熟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用重点词语造句。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学习刘伯承的坚强的意志。 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 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神话故事,也都羡慕或是想成为神仙,可是神仙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取名也是一个神,这个神很特别是什么神?

了解写作背景

过渡: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17年的重庆(出示资料)

串讲课文

(第1自然段)讲述了刘伯承受伤了以后到一家德国人开的门诊看病

去了。

(第2~3自然段)德国医生做手术的时候刘伯承拒绝用麻醉剂。 (第4自然段)沃克医生没有办法没有麻醉剂做手术了,做完完手术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说;你真是军神。

(第5自然段)讲述了沃克医生看了刘伯承的这种景神非常激动了。 重点句型

1.《„„不住„. 》“动+不住表示力量够不上。

1) 由于刹车失灵,车一下停不住了。

2.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1) 刚说过的事,他居然忘了。

3. “...... 然后......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 这件事我得研究一下,然后答复你。

归纳课文的结构

刘伯承在战斗中负伤,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为尽快痊愈,他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手术的外国医生从未见过怎样坚强的军人,称它为“军神”。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七课军神

沃克刘伯承

术前 想不到 拒绝麻醉

术中 想不到 一声不吭

术后 想不到 说出刀数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

能力目标:学生能做练习。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

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

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内容

一,思考下列问题。

1. 沃克医生是怎样识别出刘伯承是军人的?

2. 沃克医生第一次问刘伯承名字时,刘伯承说了个“刘大川”的假名,最后为什么又把自己的真名告诉了沃克?

3.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二,写作训练:

请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

相信大家,在心目中也有自己的英雄吧!但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 位乐于助人的英雄雷锋!

我非常崇拜雷锋,他的所作所为让我依依记在心中,其中有一件事让我感受最深。记得有一次,1961年五月的一天,雷锋因公事到丹东出差,清早五点钟从连部出发,在去抚顺火车站的路上,看到有一位大嫂背着小孩,手还拉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去赶车。天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他们母子三人都没有穿雨衣。那个小女孩因掉进泥坑里,弄了一身泥,一边走还一边哭。看到这种情况,雷锋立即想道:我军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雷锋急忙上前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背小孩的大嫂身上,马上又背起那个小女孩,一同来到火车站。雷锋替她买好了票,又一同上了火车。在车上,雷锋看到那个小女孩,全身衣服没有一点干处,头发还在往下滴水,冻得她直打颤。雷锋自己一身衣服也湿了,他急忙解开外衣,摸摸贴身的那件绒衣还是干的,立即脱了下来,给那个小女孩穿上。听说他们母子三人早晨没吃饭就出来了,雷锋又把自己带的三个馒头送给了他们。上午九点钟,列车到了沈阳,雷锋领着小女孩,把他们母子三人一直送出车站。雷锋精神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让我学会了要乐于帮助身边有需要的工作者,让我学会了要主动去帮助班里的差生,也让我学到了雷锋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一位乐于助人的英雄雷锋!

作业:预习新课。练习三,五(一)。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五, 六课时 学习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目标: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 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 驻;停留在一个地方

2. 慷概激昂;( kāng kǎi jī áng ) 形容情绪激动,精神振奋的样子。

3. 横行霸道;(h éng xíng bà dào )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 仗着权势蛮不讲理的做坏事 。

4. 收复;谓夺回已失去的东西。多指夺回失地。

5. 操练;1. 以队列形式教授和练习军事技能。 2.练习。 3.犹实践

6. 威力;使人畏服的强大力量

7. 瞄准;(1)广义的瞄准:一般指关注的方面或领域,如瞄准国际市场开发产品等等。2)狭义的瞄准:射击时注视目标, 以期命中。

8. 乱做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9. 钩;形状弯曲, 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

10. 喜出望外;喜事在意料之外。形容遇到意料之外的好事而特别高兴。

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 荷兰侵略者企图干什么?

2. 郑成功是怎么样收复台湾了?

3. 郑成功为何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八课 半载蜡烛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截,绝密,警惕,顺手,万一,熄灭,闯,暴露,搓”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截,绝密,警惕,顺手,万一,熄灭,闯,

暴露,搓”等词语造句。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学好词语,打好基础的教育。

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 解释词语:

1. 截;量词,比如;半截蜡烛。

◆这儿剩下了半截蜡烛。

2. 绝密;极端机密的; 必须绝对保密的(文件、消息等) 。

◆我要告诉你的是绝密的,别告诉别人。

3. 警惕:警觉

◆这是一项必需非常警惕的事情。

4. 顺手;(1).顺便;捎带着。(2).合手,使用起来方便、适合。

◆我能感觉到越来越顺手了。

5. 万一;万分之一, 表示极小的部分万一之得。

◆万一我有时间,我就去。

6. 熄灭;熄灭, 压制, 消灭, 偿清, 使消亡, 使减色。

◆所有的灯都熄灭了,我们陷入黑暗中。

7. 闯;冲, 奔, 闯, 赶紧, 涌现, 匆促行事。

◆我只是想在这世界上闯出自己的路来。

8. 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目标ㄧ~无遗。

◆他没有露出他的脸,但是他暴露了他的存在。

9. 搓;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揉

◆他手指在搓着什么东西。

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二、三课时 阅读理解及深化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能熟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用重点句型造句。

情感目标:让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 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同学们见过蜡烛吗?什么样的是半截蜡烛呢?(已经用过的、点燃后剩下的)

交流导入

1、幻灯出示一组关于二战场面的图片。 2、说一说,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3、简介二战。(幻灯出示)

4、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二战时的法国,聚焦在法国一户普通的家庭。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六课《半截蜡烛》

串讲课文

(第1自然段)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个家庭,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第2自然段)讲述了伯诺德夫人是非常警惕,她为了情报的安全找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3-4自然段)讲述了她们一家人为了情报的安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终于她的女儿杰奎琳找了一个好办法得救了情报站和全家。 重点句型:

1.《万一„„》可能性较小的假设。

1) 万一我来不了,就由班长主持。

2. 《慢慢》形容词,用于比喻。

1) 春天来了,大地慢慢地变绿了。

3. “和... 一样”,介词结构,多用于引进比较的对象,也可用于比喻。

1)女儿和他父亲一样爱读书。

归纳课文的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涌勇敢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本文讲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国家机密,与德国军官进行周旋的故事,歌颂了法国人民的勇敢和机制。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练习

板书设计:

第八课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 取出油灯 吹熄蜡烛

杰克 借口搬柴 端走烛台 爱国

杰奎琳 推说睡觉 拿走蜡烛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

能力目标:学生能做练习。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

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

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内容

一.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如果蜡烛熄灭,会怎么样?

2. 为了掩护情报,他们一家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3. 在危机的时刻,小女儿杰奎琳解除了危机。你能说出杰奎琳为什么能成功地接触危机吗?

二. 写作训练:

请你接着课文中:“正当小女儿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扑灭了”这个情节,续写故事。

(杰奎琳踏上第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嘭!凶狠无比的德国佬垂头丧气地回到司令部,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收获)

杰奎琳:(躲在楼梯旁不停地拍着胸膛,吓出了一声冷汗)好险啊! 杰克: (迫不及待地从柴房跑出来直奔烛台)妈妈,那个重要至极的

秘密守住了吗?

伯诺德夫人: (心平气和)多亏了杰奎琳,守住了那个秘密! 杰克: (关心地问)那她人呢?

杰奎琳: (大声喊到并走下楼)我在杰奎琳端着已经熄灭了的蜡烛,走进自己的房间,轻轻的锁上门,她疲惫地顺着门缓缓的滑落。装着绝密情报的蜡烛,已经烧完了,杰奎琳把它轻轻的放在腿前,自己抱膝而坐,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蜡烛,被烛油包裹着的金属管已经显露

出来了,在银白色月光的照耀下,发出微微的诡异的光······ 黎明悄悄地来临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夜晚终于过去了,楼下传来了德军渐渐远去的脚步声,这声音仿佛是全天下最动听的歌儿,杰奎琳活动了一下一夜没动的身体,并换上了一件干净的衣裳。

“杰奎琳,我的好女儿,你醒了吗?”屋外传来妈妈疲惫而又焦急的话语。杰奎琳一听是妈妈赶忙打开房门,扑到妈妈的怀里,“妈妈,我好害怕!昨晚我一直坐着,我不敢睡,我一闭上眼睛就出现我们一家被······”杰奎琳再也忍不住了,她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哭诉着,此时此刻的她才感到了一丝安全感。

伯诺德夫人看着这个原本可爱幸福的小女儿,如今变得这幅模样,好不心疼!她轻轻的拍了拍杰奎琳的肩膀柔声的安慰道:“那群混蛋已经走了,不怕了啊!妈妈在这儿呐!妈妈和哥哥会永远保护你的······”说着说着,伯诺德夫人的眼泪便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止也止不住了,最后母女俩抱头痛哭,用伤心的哭声来发泄自己心头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外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儿! 作业:预习新课。练习三,五(一)。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五, 六课时 学习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目标: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 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 叩;击,敲打。

2. 感召;:感化并召唤。

3. 起义;进步的革命的公开武装行动。

4. 奉命;接受命令, 遵守命令。

5. 抵达;到达指人在目的地。

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 新疆和平解放是在什么力量的推动下实现的?

2. 为什么说新疆的国民党驻军受到内外夹击,军心不稳?

3. 新疆是什么时间和平解放的?

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围绕自己家乡的发展变化展开讨论,并举实例加以说明。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九课 我喜爱小动物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珍重,相间,许可,绝食,精致,打滚,手势,指向,蜷卧,淘气,逗,偏心”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珍重,相间,许可,绝食,精致,打滚,手势,指向,蜷卧,淘气,逗,偏心” 等词语造句。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学好词语,打好基础的教育。

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

解释词语:

1. 珍重;重视; 爱惜

◆我曾跟你们一样,我很珍重我的大学生活。

2. 相间;相互隔开; 间隔

◆这是一本红色和黑色相间的书。

3. 许可;认可, 许可, 承认, 批准

◆你有在美国工作的许可吗?

4. 绝食; 断绝进食; 断绝饮食(自杀或表示抗议)

◆她很担心她的狗……她都绝食两天了。

5. 精致; 精巧细致;细密 小首饰极为精致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具,而且是精致的艺术品。

6. 打滚; 躺在地下滚来滚去。

◆我们快乐的打滚,落在草地上。

7. 手势; 手势是指人类用语言中枢建立起来的一套用手掌和手指位置、形状的特定语言系统。

◆我的英语不是很好,可以和我用手势吗?

8. 指向; 指点的方向。

◆它会指向这世上你最想要的东西。

9. 蜷卧; 卷起, 撅起。

8. 哆嗦;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

◆非常紧张。我的双手都哆嗦了。

9.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

10. 忍不住;

◆我就是忍不住,这是我的天性。

11. 佩服;敬佩。

◆如果你思考了,那很好,我很佩服你。

12. 熬不住;爱不够

◆我想我在那里再也熬不过一天。

13. 过奖;当别人夸奖你的成就或取得的成功时,你说这句话表示谦虚,不骄傲。

◆你过奖了,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14. 慈祥;温和地, 亲切地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个子很高。很慈祥。我很爱他。

15. 肃然起敬;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由于受感动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看到他们一丝不苟的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16. 久仰;有形容仰慕以久的意思,表示敬慕。

◆我遇到一位我久仰的作家。

17. 荣幸;光荣而幸运

◆这是我的荣幸,我会去的。

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二、三课时 阅读理解及深化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能熟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用重点词语造句。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学习刘伯承的坚强的意志。 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 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神话故事,也都羡慕或是想成为神仙,可是神仙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取名也是一个神,这个神很特别是什么神?

了解写作背景

过渡: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17年的重庆(出示资料)

串讲课文

(第1自然段)讲述了刘伯承受伤了以后到一家德国人开的门诊看病

去了。

(第2~3自然段)德国医生做手术的时候刘伯承拒绝用麻醉剂。 (第4自然段)沃克医生没有办法没有麻醉剂做手术了,做完完手术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说;你真是军神。

(第5自然段)讲述了沃克医生看了刘伯承的这种景神非常激动了。 重点句型

1.《„„不住„. 》“动+不住表示力量够不上。

1) 由于刹车失灵,车一下停不住了。

2.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1) 刚说过的事,他居然忘了。

3. “...... 然后......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 这件事我得研究一下,然后答复你。

归纳课文的结构

刘伯承在战斗中负伤,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为尽快痊愈,他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手术的外国医生从未见过怎样坚强的军人,称它为“军神”。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七课军神

沃克刘伯承

术前 想不到 拒绝麻醉

术中 想不到 一声不吭

术后 想不到 说出刀数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

能力目标:学生能做练习。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

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

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内容

一,思考下列问题。

1. 沃克医生是怎样识别出刘伯承是军人的?

2. 沃克医生第一次问刘伯承名字时,刘伯承说了个“刘大川”的假名,最后为什么又把自己的真名告诉了沃克?

3.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二,写作训练:

请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

相信大家,在心目中也有自己的英雄吧!但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 位乐于助人的英雄雷锋!

我非常崇拜雷锋,他的所作所为让我依依记在心中,其中有一件事让我感受最深。记得有一次,1961年五月的一天,雷锋因公事到丹东出差,清早五点钟从连部出发,在去抚顺火车站的路上,看到有一位大嫂背着小孩,手还拉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去赶车。天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他们母子三人都没有穿雨衣。那个小女孩因掉进泥坑里,弄了一身泥,一边走还一边哭。看到这种情况,雷锋立即想道:我军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雷锋急忙上前去,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背小孩的大嫂身上,马上又背起那个小女孩,一同来到火车站。雷锋替她买好了票,又一同上了火车。在车上,雷锋看到那个小女孩,全身衣服没有一点干处,头发还在往下滴水,冻得她直打颤。雷锋自己一身衣服也湿了,他急忙解开外衣,摸摸贴身的那件绒衣还是干的,立即脱了下来,给那个小女孩穿上。听说他们母子三人早晨没吃饭就出来了,雷锋又把自己带的三个馒头送给了他们。上午九点钟,列车到了沈阳,雷锋领着小女孩,把他们母子三人一直送出车站。雷锋精神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让我学会了要乐于帮助身边有需要的工作者,让我学会了要主动去帮助班里的差生,也让我学到了雷锋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一位乐于助人的英雄雷锋!

作业:预习新课。练习三,五(一)。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五, 六课时 学习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目标: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 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 驻;停留在一个地方

2. 慷概激昂;( kāng kǎi jī áng ) 形容情绪激动,精神振奋的样子。

3. 横行霸道;(h éng xíng bà dào )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 仗着权势蛮不讲理的做坏事 。

4. 收复;谓夺回已失去的东西。多指夺回失地。

5. 操练;1. 以队列形式教授和练习军事技能。 2.练习。 3.犹实践

6. 威力;使人畏服的强大力量

7. 瞄准;(1)广义的瞄准:一般指关注的方面或领域,如瞄准国际市场开发产品等等。2)狭义的瞄准:射击时注视目标, 以期命中。

8. 乱做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9. 钩;形状弯曲, 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

10. 喜出望外;喜事在意料之外。形容遇到意料之外的好事而特别高兴。

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 荷兰侵略者企图干什么?

2. 郑成功是怎么样收复台湾了?

3. 郑成功为何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八课 半载蜡烛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截,绝密,警惕,顺手,万一,熄灭,闯,暴露,搓”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截,绝密,警惕,顺手,万一,熄灭,闯,

暴露,搓”等词语造句。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学好词语,打好基础的教育。

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 解释词语:

1. 截;量词,比如;半截蜡烛。

◆这儿剩下了半截蜡烛。

2. 绝密;极端机密的; 必须绝对保密的(文件、消息等) 。

◆我要告诉你的是绝密的,别告诉别人。

3. 警惕:警觉

◆这是一项必需非常警惕的事情。

4. 顺手;(1).顺便;捎带着。(2).合手,使用起来方便、适合。

◆我能感觉到越来越顺手了。

5. 万一;万分之一, 表示极小的部分万一之得。

◆万一我有时间,我就去。

6. 熄灭;熄灭, 压制, 消灭, 偿清, 使消亡, 使减色。

◆所有的灯都熄灭了,我们陷入黑暗中。

7. 闯;冲, 奔, 闯, 赶紧, 涌现, 匆促行事。

◆我只是想在这世界上闯出自己的路来。

8. 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目标ㄧ~无遗。

◆他没有露出他的脸,但是他暴露了他的存在。

9. 搓;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揉

◆他手指在搓着什么东西。

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二、三课时 阅读理解及深化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能熟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用重点句型造句。

情感目标:让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

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 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同学们见过蜡烛吗?什么样的是半截蜡烛呢?(已经用过的、点燃后剩下的)

交流导入

1、幻灯出示一组关于二战场面的图片。 2、说一说,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3、简介二战。(幻灯出示)

4、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二战时的法国,聚焦在法国一户普通的家庭。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六课《半截蜡烛》

串讲课文

(第1自然段)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个家庭,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第2自然段)讲述了伯诺德夫人是非常警惕,她为了情报的安全找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3-4自然段)讲述了她们一家人为了情报的安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终于她的女儿杰奎琳找了一个好办法得救了情报站和全家。 重点句型:

1.《万一„„》可能性较小的假设。

1) 万一我来不了,就由班长主持。

2. 《慢慢》形容词,用于比喻。

1) 春天来了,大地慢慢地变绿了。

3. “和... 一样”,介词结构,多用于引进比较的对象,也可用于比喻。

1)女儿和他父亲一样爱读书。

归纳课文的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涌勇敢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本文讲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国家机密,与德国军官进行周旋的故事,歌颂了法国人民的勇敢和机制。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练习

板书设计:

第八课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 取出油灯 吹熄蜡烛

杰克 借口搬柴 端走烛台 爱国

杰奎琳 推说睡觉 拿走蜡烛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

能力目标:学生能做练习。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

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

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内容

一.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如果蜡烛熄灭,会怎么样?

2. 为了掩护情报,他们一家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3. 在危机的时刻,小女儿杰奎琳解除了危机。你能说出杰奎琳为什么能成功地接触危机吗?

二. 写作训练:

请你接着课文中:“正当小女儿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扑灭了”这个情节,续写故事。

(杰奎琳踏上第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嘭!凶狠无比的德国佬垂头丧气地回到司令部,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收获)

杰奎琳:(躲在楼梯旁不停地拍着胸膛,吓出了一声冷汗)好险啊! 杰克: (迫不及待地从柴房跑出来直奔烛台)妈妈,那个重要至极的

秘密守住了吗?

伯诺德夫人: (心平气和)多亏了杰奎琳,守住了那个秘密! 杰克: (关心地问)那她人呢?

杰奎琳: (大声喊到并走下楼)我在杰奎琳端着已经熄灭了的蜡烛,走进自己的房间,轻轻的锁上门,她疲惫地顺着门缓缓的滑落。装着绝密情报的蜡烛,已经烧完了,杰奎琳把它轻轻的放在腿前,自己抱膝而坐,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蜡烛,被烛油包裹着的金属管已经显露

出来了,在银白色月光的照耀下,发出微微的诡异的光······ 黎明悄悄地来临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夜晚终于过去了,楼下传来了德军渐渐远去的脚步声,这声音仿佛是全天下最动听的歌儿,杰奎琳活动了一下一夜没动的身体,并换上了一件干净的衣裳。

“杰奎琳,我的好女儿,你醒了吗?”屋外传来妈妈疲惫而又焦急的话语。杰奎琳一听是妈妈赶忙打开房门,扑到妈妈的怀里,“妈妈,我好害怕!昨晚我一直坐着,我不敢睡,我一闭上眼睛就出现我们一家被······”杰奎琳再也忍不住了,她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哭诉着,此时此刻的她才感到了一丝安全感。

伯诺德夫人看着这个原本可爱幸福的小女儿,如今变得这幅模样,好不心疼!她轻轻的拍了拍杰奎琳的肩膀柔声的安慰道:“那群混蛋已经走了,不怕了啊!妈妈在这儿呐!妈妈和哥哥会永远保护你的······”说着说着,伯诺德夫人的眼泪便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止也止不住了,最后母女俩抱头痛哭,用伤心的哭声来发泄自己心头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外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儿! 作业:预习新课。练习三,五(一)。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五, 六课时 学习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目标: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 ③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 叩;击,敲打。

2. 感召;:感化并召唤。

3. 起义;进步的革命的公开武装行动。

4. 奉命;接受命令, 遵守命令。

5. 抵达;到达指人在目的地。

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

1. 新疆和平解放是在什么力量的推动下实现的?

2. 为什么说新疆的国民党驻军受到内外夹击,军心不稳?

3. 新疆是什么时间和平解放的?

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围绕自己家乡的发展变化展开讨论,并举实例加以说明。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意见:

第九课 我喜爱小动物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珍重,相间,许可,绝食,精致,打滚,手势,指向,蜷卧,淘气,逗,偏心”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珍重,相间,许可,绝食,精致,打滚,手势,指向,蜷卧,淘气,逗,偏心” 等词语造句。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学好词语,打好基础的教育。

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

2. 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

解释词语:

1. 珍重;重视; 爱惜

◆我曾跟你们一样,我很珍重我的大学生活。

2. 相间;相互隔开; 间隔

◆这是一本红色和黑色相间的书。

3. 许可;认可, 许可, 承认, 批准

◆你有在美国工作的许可吗?

4. 绝食; 断绝进食; 断绝饮食(自杀或表示抗议)

◆她很担心她的狗……她都绝食两天了。

5. 精致; 精巧细致;细密 小首饰极为精致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具,而且是精致的艺术品。

6. 打滚; 躺在地下滚来滚去。

◆我们快乐的打滚,落在草地上。

7. 手势; 手势是指人类用语言中枢建立起来的一套用手掌和手指位置、形状的特定语言系统。

◆我的英语不是很好,可以和我用手势吗?

8. 指向; 指点的方向。

◆它会指向这世上你最想要的东西。

9. 蜷卧; 卷起, 撅起。

生死攸关的意思及造句作文2200字

初二作文

生死攸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攸:所。攸关:跟……有关。即跟生死有关(的时刻)。

成语结构及用法:生死攸关是主谓式,主要用作谓语、定语。用来形容事情的紧急性。

近义词:生死存亡 反义词:无关紧要

生死攸关出自:1、柯灵《墨磨人•回首灯火阑珊处》:“因为强调生死攸关的战斗,又要求急速反映紧迫的现实,产生了速写和报告文学的新形式。”

2、《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

3、 《最后的姿势》:“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苏教版六上第6课)

造句例子:1、这是公司生死攸关的事情,需要公司全体同仁全力以赴,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2、企业只有不断开发研制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新产品,才能永葆生命活力,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产品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死攸关的战略问题。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对他们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5、当我正处于生死攸关之际,他别出心裁地回答挽救了我。

跟生死攸关的同名电影简介:

《生死攸关》分别上下两部,《生死攸关》上部讲述了医学不仅与消毒的实验室及白大褂有关,它还和那些治疗方法有关……治疗方法与疾病一样可以致人死亡!

《生死攸关》下部则讲述了现代医学VS不治之症,揭开致命绝症神秘面纱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内容“生死攸关、绝妙、厄运”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4、学习母子三人对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母子三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沉着、机智、勇敢。从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2、解题:“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烛光为什么会导致生死攸关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认读词语:盟军 档案 揉皱 灯芯 俘虏 厄运

生死攸关 不堪设想

说出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补充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什么地点?都有谁?学生说出,指导读一读地名、人名,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伯瑙德夫人保护的是一份怎么样的情报?为保护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想了一个怎样绝妙的办法?

指名读课文

学生默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3、这支小小的蜡烛,这微弱的烛光已经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紧密相连,那么,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边读边画出表现情况危急的语句,认真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指导朗读,读出紧张、恐怖的气氛。范读。

母子三人分别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画出描写伯德瑙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并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抽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并相机板书。

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下。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

4、重点指导阅读:伯诺德夫人为了换蜡烛,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学生找出“连忙”、“轻轻”、“吹”等词语,体会夫人的机智和勇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请学生读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请大家认真读读,看看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伯瑙德夫人表现怎么样?体会镇静和急中生智。

指导朗读描写儿子和小女儿的语句,抓住“慢慢”、“从容”、“娇声地”、“镇定”等词语,认真体会他们的机智和勇敢。

从描写雅克的段落中体会雅克的从容镇定和冷静。

多了不起的雅克呀,带着这份感动和钦佩把句子再读。教师渲染: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她娇声对德国人说:……

重点体会“娇声”一词。杰奎琳利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指名读杰奎琳的话。范读

师生合作读。

5、教师:同学们,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又扣人心弦的战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升华情感

总结:有时候,仅有勇敢是不够的,还必须机智。杰奎琳的机智就在于她成功地唤起敌人身为父亲这一身份的“柔情”,并获得他的喜爱,最终化险为夷。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站沉着冷静和敌人周旋,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一度窒息和感动,就让我们共同记住他们,记住这些在二战中为正义而斗争的平凡伟大的人物。

五、拓展练习

想象以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点燃  伯瑙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重新点燃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

夺回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蜡烛熄灭——保住情报

机智 勇敢

生死攸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攸:所。攸关:跟……有关。即跟生死有关(的时刻)。

成语结构及用法:生死攸关是主谓式,主要用作谓语、定语。用来形容事情的紧急性。

近义词:生死存亡 反义词:无关紧要

生死攸关出自:1、柯灵《墨磨人•回首灯火阑珊处》:“因为强调生死攸关的战斗,又要求急速反映紧迫的现实,产生了速写和报告文学的新形式。”

2、《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

3、 《最后的姿势》:“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苏教版六上第6课)

造句例子:1、这是公司生死攸关的事情,需要公司全体同仁全力以赴,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2、企业只有不断开发研制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新产品,才能永葆生命活力,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产品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死攸关的战略问题。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对他们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5、当我正处于生死攸关之际,他别出心裁地回答挽救了我。

跟生死攸关的同名电影简介:

《生死攸关》分别上下两部,《生死攸关》上部讲述了医学不仅与消毒的实验室及白大褂有关,它还和那些治疗方法有关……治疗方法与疾病一样可以致人死亡!

《生死攸关》下部则讲述了现代医学VS不治之症,揭开致命绝症神秘面纱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内容“生死攸关、绝妙、厄运”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4、学习母子三人对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母子三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沉着、机智、勇敢。从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2、解题:“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烛光为什么会导致生死攸关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认读词语:盟军 档案 揉皱 灯芯 俘虏 厄运

生死攸关 不堪设想

说出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补充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什么地点?都有谁?学生说出,指导读一读地名、人名,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伯瑙德夫人保护的是一份怎么样的情报?为保护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想了一个怎样绝妙的办法?

指名读课文

学生默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3、这支小小的蜡烛,这微弱的烛光已经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紧密相连,那么,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边读边画出表现情况危急的语句,认真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指导朗读,读出紧张、恐怖的气氛。范读。

母子三人分别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画出描写伯德瑙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并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抽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并相机板书。

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下。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

4、重点指导阅读:伯诺德夫人为了换蜡烛,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学生找出“连忙”、“轻轻”、“吹”等词语,体会夫人的机智和勇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请学生读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请大家认真读读,看看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伯瑙德夫人表现怎么样?体会镇静和急中生智。

指导朗读描写儿子和小女儿的语句,抓住“慢慢”、“从容”、“娇声地”、“镇定”等词语,认真体会他们的机智和勇敢。

从描写雅克的段落中体会雅克的从容镇定和冷静。

多了不起的雅克呀,带着这份感动和钦佩把句子再读。教师渲染: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她娇声对德国人说:……

重点体会“娇声”一词。杰奎琳利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指名读杰奎琳的话。范读

师生合作读。

5、教师:同学们,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又扣人心弦的战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升华情感

总结:有时候,仅有勇敢是不够的,还必须机智。杰奎琳的机智就在于她成功地唤起敌人身为父亲这一身份的“柔情”,并获得他的喜爱,最终化险为夷。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站沉着冷静和敌人周旋,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一度窒息和感动,就让我们共同记住他们,记住这些在二战中为正义而斗争的平凡伟大的人物。

五、拓展练习

想象以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点燃  伯瑙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重新点燃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

夺回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蜡烛熄灭——保住情报

机智 勇敢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作文2200字

初二作文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维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等活动描写的体会,来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重点难点

从母子三人语言、神情、活动来体会他们的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录像了解背景

(小结):面对法西斯残酷的侵略,种族灭亡的危急时刻,全世界人们奋起反抗,保卫祖国。 今天, 让我们一起回到抗击法西斯战争的法国, 去了解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战斗的. 2 板书课题,

【指导生齐读课题。】

【怎么理解“生死攸关”】

【你们对生死攸关理解很到位。那么当你们看到这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死攸关怎么会和蜡烛有关系呢?那母子三人又是如何保护蜡烛里的秘密不被敌军发现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开的谜。】

二、检查预习情况

【在解开这个谜之前,我们遇到了这些小障碍,哪个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词,解决掉这些障碍。】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

【全班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死攸关 烛光 掏出 熄灭 蜡烛芯子 暴露 搜查 摇曳 伯诺德夫人 杰奎琳 楼梯

三、初读课文

【字词都预习得很好,对于解开刚才的那些谜又迈进一大步了。不知课文读得怎样?请大家看大屏幕,谁起来读一读】

1、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思考完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2 指名说内容。

3 教师总结。(课文主要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参与秘密情报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保全情报的故事。)

四 精读课文

(一)故事背景和起因

1 过渡:为了把敌人赶出自己的祖国,伯诺德夫人一家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她们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伯诺德夫人又是怎么做的?请一个同学起来朗读第一二段,其他同学找出答案。(保护情报安全,把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体会绝妙)

(二)、感悟人物形象

【分析母亲的形象】

1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起因,人物是故事的核心,本课塑造了哪些人物?(德军,母亲,儿子,女儿)下面的时间我们将围绕着母子三人是如何与德军斗智斗勇的这个主题进行学习展,首先我们来看母亲看看她在什么情况下,有着哪些英勇的表现,又表现出她哪些品质与性格呢。描写母亲具体在第几段呢?

2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三段,用横线把情况危急的句子画出来,用波浪线画出母亲语言,动作的句子,并圈出关键词作好批注。

3 同桌互相交流。(哪些句子说明情况危急,我们选取词语,蜡烛熄灭,秘密暴露,生命将告结束,说明情况非常危急)那面对这样的一种危机,母亲是如何做的(连忙取出油灯,轻轻吹灭),又反映出母亲怎么的品质与性格呢?(连忙取出说明心里面着急,轻轻吹灭为了不引起敌军怀疑,说明母亲镇定,临危不乱)

【儿子和女儿的人物形象】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母亲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我们采用(一看,二找,三画,四圈,五批注) 的方法,现在,你们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儿子和女儿的相关段落,体会他们的人物性格吗?小组讨论前面请勾画出句子后再完成表格,分配任务, 这四竖组讨论儿子,其他的讨论女儿.

2 小组汇报

(1)表现情况危急的句子是(中尉又把刚才熄灭。。。。。那我们简写,蜡烛重新被点燃,危险再一次降临,那儿子杰克是怎么做的,(端烛台生火未果,从容搬回木材),说明杰克面对困难不惊慌,勇敢机智。

(2)哥哥保护情报失败,蜡烛再次被点燃,烛光正一点点逼近那截金属管。那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已经生死攸关,万分紧急的情况,(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烛光微弱,最可怕)(心提到嗓子眼,恶狼般的眼睛)我们如何描述危机呢?(烛光微弱,生死攸关)

(3)这段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紧张,着急却又无计可施的氛围中。谁来读读第这几句把我们带到紧张的环境里。

(4)你的朗读让我的心又一次紧张起来。在这生与死的边缘,杰奎琳挺身而出,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们找的句子是,圈出的关键词是(和司令官先生对话,镇定端烛台上楼,说明她非常镇定,聪慧,勇敢)。你看她多聪明啊!你得怎样读才能表现她的机智呢?(指名一生读)指名女同学读杰奎琳的话。男同学读司令官。一人读旁白。

(5)故事的结局,保全性命,保全情报站。

【回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走近母子三人的表现吧!请同学朗读,情况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连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刚才熄灭的蜡烛芯子重新点燃。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五、续编故事。

1作业布置

本文故事在最终蜡烛熄灭后就结束了。那这个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请你展开想象,想象敌人走后的情景,续编故事。写在小作文本上。

2结语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沉着冷静和敌人周旋,这故事实在让我们感动。我们永远记住在二战中为了祖国的独立,献出生命的无数英雄。我们要铭记历史,热爱祖国,热爱和平。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维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等活动描写的体会,来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重点难点

从母子三人语言、神情、活动来体会他们的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录像了解背景

(小结):面对法西斯残酷的侵略,种族灭亡的危急时刻,全世界人们奋起反抗,保卫祖国。 今天, 让我们一起回到抗击法西斯战争的法国, 去了解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战斗的. 2 板书课题,

【指导生齐读课题。】

【怎么理解“生死攸关”】

【你们对生死攸关理解很到位。那么当你们看到这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死攸关怎么会和蜡烛有关系呢?那母子三人又是如何保护蜡烛里的秘密不被敌军发现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开的谜。】

二、检查预习情况

【在解开这个谜之前,我们遇到了这些小障碍,哪个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词,解决掉这些障碍。】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

【全班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死攸关 烛光 掏出 熄灭 蜡烛芯子 暴露 搜查 摇曳 伯诺德夫人 杰奎琳 楼梯

三、初读课文

【字词都预习得很好,对于解开刚才的那些谜又迈进一大步了。不知课文读得怎样?请大家看大屏幕,谁起来读一读】

1、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思考完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2 指名说内容。

3 教师总结。(课文主要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参与秘密情报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保全情报的故事。)

四 精读课文

(一)故事背景和起因

1 过渡:为了把敌人赶出自己的祖国,伯诺德夫人一家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她们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伯诺德夫人又是怎么做的?请一个同学起来朗读第一二段,其他同学找出答案。(保护情报安全,把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体会绝妙)

(二)、感悟人物形象

【分析母亲的形象】

1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起因,人物是故事的核心,本课塑造了哪些人物?(德军,母亲,儿子,女儿)下面的时间我们将围绕着母子三人是如何与德军斗智斗勇的这个主题进行学习展,首先我们来看母亲看看她在什么情况下,有着哪些英勇的表现,又表现出她哪些品质与性格呢。描写母亲具体在第几段呢?

2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三段,用横线把情况危急的句子画出来,用波浪线画出母亲语言,动作的句子,并圈出关键词作好批注。

3 同桌互相交流。(哪些句子说明情况危急,我们选取词语,蜡烛熄灭,秘密暴露,生命将告结束,说明情况非常危急)那面对这样的一种危机,母亲是如何做的(连忙取出油灯,轻轻吹灭),又反映出母亲怎么的品质与性格呢?(连忙取出说明心里面着急,轻轻吹灭为了不引起敌军怀疑,说明母亲镇定,临危不乱)

【儿子和女儿的人物形象】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母亲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我们采用(一看,二找,三画,四圈,五批注) 的方法,现在,你们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儿子和女儿的相关段落,体会他们的人物性格吗?小组讨论前面请勾画出句子后再完成表格,分配任务, 这四竖组讨论儿子,其他的讨论女儿.

2 小组汇报

(1)表现情况危急的句子是(中尉又把刚才熄灭。。。。。那我们简写,蜡烛重新被点燃,危险再一次降临,那儿子杰克是怎么做的,(端烛台生火未果,从容搬回木材),说明杰克面对困难不惊慌,勇敢机智。

(2)哥哥保护情报失败,蜡烛再次被点燃,烛光正一点点逼近那截金属管。那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已经生死攸关,万分紧急的情况,(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烛光微弱,最可怕)(心提到嗓子眼,恶狼般的眼睛)我们如何描述危机呢?(烛光微弱,生死攸关)

(3)这段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紧张,着急却又无计可施的氛围中。谁来读读第这几句把我们带到紧张的环境里。

(4)你的朗读让我的心又一次紧张起来。在这生与死的边缘,杰奎琳挺身而出,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们找的句子是,圈出的关键词是(和司令官先生对话,镇定端烛台上楼,说明她非常镇定,聪慧,勇敢)。你看她多聪明啊!你得怎样读才能表现她的机智呢?(指名一生读)指名女同学读杰奎琳的话。男同学读司令官。一人读旁白。

(5)故事的结局,保全性命,保全情报站。

【回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走近母子三人的表现吧!请同学朗读,情况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连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刚才熄灭的蜡烛芯子重新点燃。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五、续编故事。

1作业布置

本文故事在最终蜡烛熄灭后就结束了。那这个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请你展开想象,想象敌人走后的情景,续编故事。写在小作文本上。

2结语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沉着冷静和敌人周旋,这故事实在让我们感动。我们永远记住在二战中为了祖国的独立,献出生命的无数英雄。我们要铭记历史,热爱祖国,热爱和平。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作文4100字

初三作文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 认识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熄灭、烛芯、厄运”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增进爱国热情。

4. 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领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5. 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了解环境描写烘托当时气氛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感悟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体会他们的沉着、机智、勇敢和他们为祖国、为和平而舍生忘死的精神。

教学难点 :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环境描写烘托当时气氛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法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课题

1.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英勇无畏 奋不顾身 临危不惧 镇定自若 舍己为人

舍生忘死 视死如归 勇者不惧 勇往直前

2. 它们都是形容勇敢的优秀品质的,这些词语让你回忆起了哪个勇敢的人?

生作简单介绍:读了这些词语,我想起了(什么样)的(谁)。

3. 认识主人公。

“勇敢是气魄的再生,是人生航船上快乐的风。”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位勇敢的家庭妇女和她的两个孩子,知道他们是谁吗?

指名回答,指导读好“伯诺德、杰克、杰奎琳”。

二、检查预习,了解背景 1.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情况。

播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百度视频】:http://www.56.com/u11/v_MjIyODYxNTU.html

2.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讲、辨析音、形、义。

熄灭厨房烛芯嘛楼梯

显眼绝密绝妙厄运摇曳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三个强盗似的德国军官闯进了伯诺德夫人的家,并点燃了放在桌上的“半截蜡烛”。

出示课题,齐读,指导“截”字的写法。

2. 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请同学们将课本打开,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这是半截怎样的蜡烛?

4. 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迷雾衣服呢课文完成下面填空。

当 时,伯诺德夫人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 时,大儿子杰克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 时,女儿杰奎琳 (怎么做) (结果怎样)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

http://wenku.baidu.com/view/3fc9007902768e9951e738cb.html

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 识记生字。

2. 重点指导“截”、“熄”的写法。

3. 学生描红。

4. 完成《习字册》

5. 反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迷雾衣服呢课文完成下面填空。

当 时,伯诺德夫人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 时,大儿子杰克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 时,女儿杰奎琳 (怎么做) (结果怎样)

二、品读感悟保护蜡烛的重要性

1. 默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要将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2. 可是,如果这半截蜡烛在狡猾凶残的敌人面前点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这意味着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到这样可怕的后果吗?

(1)速读思考。

(2)反馈,读段,示段。

(3)指导朗读。

A 引:一旦秘密暴露,后果将不堪设想!你能将这可怕的后果读出来吗?

B 学生自练。

C 指读点评。

这是伯诺德夫人暗暗着急的话,轻一点儿,慢一点儿,千万别让敌人察觉!再读一读。

这关系着他们一家活生生的三条人命哪,后果严重。指名读。 这关系到情报站的存亡,关系着所有情报员的安危,后果相当严重。指名读。

这极可能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一起读。

3. 小结:是啊,半截蜡烛中藏着的秘密一旦暴露,整个情报站会遭到彻底破坏,就连法国战局都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同时也意味着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太紧张了!这里不是战场,但比战场形势更严峻。

三、品读一家人与德军的巧妙周旋。

1. 默读3——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划出有关句子。(注意动作、语言、神态等)认真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体会。

2、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百度搜索】

先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

A 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

(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

(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再读,加深体会。

(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5)“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似乎”体会到什么?(没有,安全只是暂时的,因为“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B 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思考。

C 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镇定、机智)读。

杰克真的因为冷而要给德军生火吗?既然取不走蜡烛,为什么还要给德军生火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

D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E 就在这时,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这个小姑娘又是怎样与凶残的德军周旋的呢?

(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

a 什么叫“娇声”?

b 怎样“娇声”说的?

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联系前两次)

(2)“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体会,朗读。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读出他的机智、勇敢。

F 望着这盏在最好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他们会怎没想?指说。齐读最后一段。 3. 教师小结:时间刚刚好,敌人最终都没有怀疑到这半截蜡烛上,一家人三口的努力终于化解了这场可怕的危机。此时,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学生交流)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 讨论:你认为杰奎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2. 一家三口与德军斗智斗勇,伯诺德夫人“殷勤”献灯灭烛,杰克“主动”搬柴移烛,杰奎琳巧妙请求带烛,三人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就叫周旋。在他们的巧妙周旋下,秘密保住了,情报站保住了,同时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他们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什么?

3. 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向往自由,向往幸福,正义的力量。

4. 回读一家三口与德军的对话。

(1)同学们,我们从一家三口的语言、动作感受到了他们的大智大勇。这就是他们与德国军官周旋时说的话。暂且让老师先读这一家三口的话,你们来读德国军官的话。

(2)师生分角色读。

(3)交流:你们觉得,那几个德国军官是怎样的人?(凶恶,像野兽„„)

(4)老师并不完全这样认为。德军少校说的这句话,教师反复读了好多遍,读着读着,就总觉得他们虽然身处异国,征战沙场,但也在思念着家乡,想念着亲人。他多么希望能早日回家看看那娇小可爱的孩子呀!多么希望这可怕的战争早日结束!他仿佛在说:战争,不是军人的错!

(5)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三组对话,男生读德国军官的话,女生读一家三口的话。

5. 小结:其实,这只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许许多多普通人民,经历了无数个这样的惊心动魄,

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生命乐章。在我国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也出现了无数这样的英雄:放牛娃王二小,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他们也一样留在民族解放的里程碑上,也一样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让我们牢牢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这是法国救亡运动中的一线生机;让我们用滚烫的鲜血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它是全世界正义力量的最强音!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 镇定

杰克 勇敢

杰奎琳 机智

教学反思: 课文生动记叙了二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法国女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门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文章故事情节性强,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手法丰富,语言细腻。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情境,通过反复、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的斗争中感受人物品质,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中丰富人物形象。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 认识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熄灭、烛芯、厄运”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增进爱国热情。

4. 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领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5. 学习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了解环境描写烘托当时气氛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感悟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体会他们的沉着、机智、勇敢和他们为祖国、为和平而舍生忘死的精神。

教学难点 :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环境描写烘托当时气氛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法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课题

1.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英勇无畏 奋不顾身 临危不惧 镇定自若 舍己为人

舍生忘死 视死如归 勇者不惧 勇往直前

2. 它们都是形容勇敢的优秀品质的,这些词语让你回忆起了哪个勇敢的人?

生作简单介绍:读了这些词语,我想起了(什么样)的(谁)。

3. 认识主人公。

“勇敢是气魄的再生,是人生航船上快乐的风。”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位勇敢的家庭妇女和她的两个孩子,知道他们是谁吗?

指名回答,指导读好“伯诺德、杰克、杰奎琳”。

二、检查预习,了解背景 1.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情况。

播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百度视频】:http://www.56.com/u11/v_MjIyODYxNTU.html

2.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讲、辨析音、形、义。

熄灭厨房烛芯嘛楼梯

显眼绝密绝妙厄运摇曳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三个强盗似的德国军官闯进了伯诺德夫人的家,并点燃了放在桌上的“半截蜡烛”。

出示课题,齐读,指导“截”字的写法。

2. 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请同学们将课本打开,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这是半截怎样的蜡烛?

4. 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迷雾衣服呢课文完成下面填空。

当 时,伯诺德夫人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 时,大儿子杰克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 时,女儿杰奎琳 (怎么做) (结果怎样)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

http://wenku.baidu.com/view/3fc9007902768e9951e738cb.html

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 识记生字。

2. 重点指导“截”、“熄”的写法。

3. 学生描红。

4. 完成《习字册》

5. 反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迷雾衣服呢课文完成下面填空。

当 时,伯诺德夫人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 时,大儿子杰克 (怎么做) (结果怎样)

当 时,女儿杰奎琳 (怎么做) (结果怎样)

二、品读感悟保护蜡烛的重要性

1. 默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要将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2. 可是,如果这半截蜡烛在狡猾凶残的敌人面前点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这意味着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到这样可怕的后果吗?

(1)速读思考。

(2)反馈,读段,示段。

(3)指导朗读。

A 引:一旦秘密暴露,后果将不堪设想!你能将这可怕的后果读出来吗?

B 学生自练。

C 指读点评。

这是伯诺德夫人暗暗着急的话,轻一点儿,慢一点儿,千万别让敌人察觉!再读一读。

这关系着他们一家活生生的三条人命哪,后果严重。指名读。 这关系到情报站的存亡,关系着所有情报员的安危,后果相当严重。指名读。

这极可能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一起读。

3. 小结:是啊,半截蜡烛中藏着的秘密一旦暴露,整个情报站会遭到彻底破坏,就连法国战局都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同时也意味着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太紧张了!这里不是战场,但比战场形势更严峻。

三、品读一家人与德军的巧妙周旋。

1. 默读3——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划出有关句子。(注意动作、语言、神态等)认真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体会。

2、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百度搜索】

先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

A 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

(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

(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再读,加深体会。

(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5)“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似乎”体会到什么?(没有,安全只是暂时的,因为“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B 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思考。

C 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升个火吧!”(镇定、机智)读。

杰克真的因为冷而要给德军生火吗?既然取不走蜡烛,为什么还要给德军生火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

D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E 就在这时,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这个小姑娘又是怎样与凶残的德军周旋的呢?

(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那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

a 什么叫“娇声”?

b 怎样“娇声”说的?

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联系前两次)

(2)“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体会,朗读。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读出他的机智、勇敢。

F 望着这盏在最好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他们会怎没想?指说。齐读最后一段。 3. 教师小结:时间刚刚好,敌人最终都没有怀疑到这半截蜡烛上,一家人三口的努力终于化解了这场可怕的危机。此时,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学生交流)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 讨论:你认为杰奎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2. 一家三口与德军斗智斗勇,伯诺德夫人“殷勤”献灯灭烛,杰克“主动”搬柴移烛,杰奎琳巧妙请求带烛,三人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就叫周旋。在他们的巧妙周旋下,秘密保住了,情报站保住了,同时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他们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什么?

3. 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向往自由,向往幸福,正义的力量。

4. 回读一家三口与德军的对话。

(1)同学们,我们从一家三口的语言、动作感受到了他们的大智大勇。这就是他们与德国军官周旋时说的话。暂且让老师先读这一家三口的话,你们来读德国军官的话。

(2)师生分角色读。

(3)交流:你们觉得,那几个德国军官是怎样的人?(凶恶,像野兽„„)

(4)老师并不完全这样认为。德军少校说的这句话,教师反复读了好多遍,读着读着,就总觉得他们虽然身处异国,征战沙场,但也在思念着家乡,想念着亲人。他多么希望能早日回家看看那娇小可爱的孩子呀!多么希望这可怕的战争早日结束!他仿佛在说:战争,不是军人的错!

(5)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三组对话,男生读德国军官的话,女生读一家三口的话。

5. 小结:其实,这只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许许多多普通人民,经历了无数个这样的惊心动魄,

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生命乐章。在我国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也出现了无数这样的英雄:放牛娃王二小,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他们也一样留在民族解放的里程碑上,也一样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让我们牢牢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这是法国救亡运动中的一线生机;让我们用滚烫的鲜血牢牢地记住它——半截蜡烛,因为它是全世界正义力量的最强音!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 镇定

杰克 勇敢

杰奎琳 机智

教学反思: 课文生动记叙了二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法国女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门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文章故事情节性强,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手法丰富,语言细腻。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情境,通过反复、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的斗争中感受人物品质,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中丰富人物形象。

半截蜡烛作文3600字

初三作文

6、半截蜡烛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手指黑板)生齐读:半截蜡烛

同学们 ,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伯诺德夫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女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在他们家的桌子上放着半截蜡烛,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的1、2自然段 指问

答: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的绝密蜡烛。

3、那么,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绝妙的办法)妙在哪儿?

答:蜡烛的位置显眼,谁也不会想到主人会把绝密的情报藏在眼皮底下的蜡烛里,所以“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4、大家看,作者这里形容情报是用什么词?(绝密)形容主意是绝妙,那绝妙和绝密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互换?答:绝密是情报的性质,而绝妙是方法的妙处。

二、品读

1、然而偏偏有那么一天晚上,屋子里闯进三个德国军官,一个中尉无意中点燃了这半截蜡烛,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引导学生说出:非常焦急非常紧张)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3到7自然段,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指问(答:(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指问 答: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3、思考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边读边画出有关他们一家三口的动作,语言心理的有关词语和句子。(板书:伯诺德)

我们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我请个同学来读一下你找到的,谁来说说看? 出示:文字

4、好,你找到了伯诺德夫人的语言和动作。那么假如你是伯诺德夫人,你当时会怎么说出这句话,指问。答:故作轻松 好 那么请你模仿伯诺德夫人的故作轻松,读一下她说的话

5、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学生各自试读) (看课文 指问 答: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将“亮”字重读 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将“灯”字重读 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将“瞧”字重读 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将“先生”重读 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我们在一起来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这段话,(手指屏幕)尤其是她说的这句话,这些字眼

6、我们找到了伯诺德夫人的语言和动作,再找找看还有哪方面,指问

7、出示文字,好这是心理描写,(点击PPT )我们来猜想一下万一情报泄露,仅仅是他们一家三口没命么?指问 答:是啊,万一情报泄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存亡啊,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啊,所以伯诺德当时心里一定万分紧张,可她能不能不表现出来啊,不能

8、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伯诺德夫人万分紧张。可是她是怎么面对德国军官的啊,用个成语来形容。指问(板书:镇定自若)

三、高潮

1、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 ,我们来一齐朗读一下杰克的所作所为,时间齐,谁来说说杰克是怎么做的? 出示文字 指问

3、天真冷 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慢慢地站、端 (如此危机的情况杰克为什么还要慢慢的不是疾步的站起来呢)指问 答:从容

杰克没有拿到蜡烛,可是为什么还要去搬柴呢?(点击PPT )指问 答:如果他不去搬柴,那么,这个蜡烛里面的秘密将会泄露,因此他从容不迫的继续完成这项工作,并不因蜡烛被夺走而中断,表现了他机智、沉着 这里我们把他概括为(板书:从容不迫)

4、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 (齐读,烛焰摇曳齐)

5、烛光已经慢慢变得微弱了,伯诺德夫人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想想这个危机的画面,谁来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 指问 答:当时的空气都好似凝固住了,这蜡烛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会爆炸(但他们能不能表现出紧张啊?尽管心里紧张但是也不能表现出来

6、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小男孩是如此从容不迫,真让人佩服啊,我们一起拿起书,男生扮演中尉,女生扮演杰克。老师来读旁白。(读到最后一起读)

7、然而,就在这时传来了杰奎琳的声音。(点击PPT ) (板书:杰奎琳)

8、齐读,杰奎琳使用什么语气对德国军官说的?什么是娇声?(甜美可爱)好,老师请一位女生来学学看娇声。点评:你能打动我,但还不足以打动那个凶残的德国少校,来全班一起来打动德国军官。司令官先生齐

9、那么她为什么要娇声地说呢?为什么对如此残忍的德国人还娇声的? 指问 答:恭维的

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么可爱纯真甜美的声音,果然唤起了德国少校尚存的一丝善心,他说(手指屏幕引导学生读,看时间可以角色扮演)

10、那么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杰奎琳的——聪明机智,还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再找找,

好请你来说说,

11、一盏灯,对,杰奎琳说的是一盏灯,那他为什么不说蜡烛,而说一盏灯呢? 答:因为妈

妈哥哥都说是蜡烛,妈妈熄灭了蜡烛,哥哥拿走了蜡烛,如果她再说一盏灯就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让德国人觉得这蜡烛里肯定有炸。这说明了杰奎琳怎样啊?答:机智勇敢(板书)

11、我们来想象一下正当杰奎琳拿着蜡烛走在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德国军官也走

了,你看到了什么画面?答:全家人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

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

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吗?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

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

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

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

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

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伯诺德夫人

则起l 重要的作用:①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却能这样镇静,那是在母亲长期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影响下才能做到的。②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是母亲想出来的。

最后: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都不畏惧,靠着他们的机智、勇敢、聪明、镇定,终于成功地

保住了蜡烛中的秘密。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爱国情感 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们的爱国情感

可见,守住蜡烛,守住秘密,就是守住自己深深眷恋的祖国,从中可以看出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誓死赶走侵略者的决心。正是伯诺德夫人带领两个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能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简介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

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1939年至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及其仆从国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具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倍)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1亿零221万余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高峰期,全球有60 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

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已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集团。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6、半截蜡烛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手指黑板)生齐读:半截蜡烛

同学们 ,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伯诺德夫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女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在他们家的桌子上放着半截蜡烛,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的1、2自然段 指问

答: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的绝密蜡烛。

3、那么,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绝妙的办法)妙在哪儿?

答:蜡烛的位置显眼,谁也不会想到主人会把绝密的情报藏在眼皮底下的蜡烛里,所以“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4、大家看,作者这里形容情报是用什么词?(绝密)形容主意是绝妙,那绝妙和绝密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互换?答:绝密是情报的性质,而绝妙是方法的妙处。

二、品读

1、然而偏偏有那么一天晚上,屋子里闯进三个德国军官,一个中尉无意中点燃了这半截蜡烛,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引导学生说出:非常焦急非常紧张)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3到7自然段,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指问(答:(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指问 答: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3、思考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边读边画出有关他们一家三口的动作,语言心理的有关词语和句子。(板书:伯诺德)

我们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我请个同学来读一下你找到的,谁来说说看? 出示:文字

4、好,你找到了伯诺德夫人的语言和动作。那么假如你是伯诺德夫人,你当时会怎么说出这句话,指问。答:故作轻松 好 那么请你模仿伯诺德夫人的故作轻松,读一下她说的话

5、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学生各自试读) (看课文 指问 答: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将“亮”字重读 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将“灯”字重读 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将“瞧”字重读 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将“先生”重读 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我们在一起来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这段话,(手指屏幕)尤其是她说的这句话,这些字眼

6、我们找到了伯诺德夫人的语言和动作,再找找看还有哪方面,指问

7、出示文字,好这是心理描写,(点击PPT )我们来猜想一下万一情报泄露,仅仅是他们一家三口没命么?指问 答:是啊,万一情报泄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存亡啊,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啊,所以伯诺德当时心里一定万分紧张,可她能不能不表现出来啊,不能

8、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伯诺德夫人万分紧张。可是她是怎么面对德国军官的啊,用个成语来形容。指问(板书:镇定自若)

三、高潮

1、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 ,我们来一齐朗读一下杰克的所作所为,时间齐,谁来说说杰克是怎么做的? 出示文字 指问

3、天真冷 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慢慢地站、端 (如此危机的情况杰克为什么还要慢慢的不是疾步的站起来呢)指问 答:从容

杰克没有拿到蜡烛,可是为什么还要去搬柴呢?(点击PPT )指问 答:如果他不去搬柴,那么,这个蜡烛里面的秘密将会泄露,因此他从容不迫的继续完成这项工作,并不因蜡烛被夺走而中断,表现了他机智、沉着 这里我们把他概括为(板书:从容不迫)

4、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 (齐读,烛焰摇曳齐)

5、烛光已经慢慢变得微弱了,伯诺德夫人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想想这个危机的画面,谁来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 指问 答:当时的空气都好似凝固住了,这蜡烛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会爆炸(但他们能不能表现出紧张啊?尽管心里紧张但是也不能表现出来

6、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小男孩是如此从容不迫,真让人佩服啊,我们一起拿起书,男生扮演中尉,女生扮演杰克。老师来读旁白。(读到最后一起读)

7、然而,就在这时传来了杰奎琳的声音。(点击PPT ) (板书:杰奎琳)

8、齐读,杰奎琳使用什么语气对德国军官说的?什么是娇声?(甜美可爱)好,老师请一位女生来学学看娇声。点评:你能打动我,但还不足以打动那个凶残的德国少校,来全班一起来打动德国军官。司令官先生齐

9、那么她为什么要娇声地说呢?为什么对如此残忍的德国人还娇声的? 指问 答:恭维的

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这么可爱纯真甜美的声音,果然唤起了德国少校尚存的一丝善心,他说(手指屏幕引导学生读,看时间可以角色扮演)

10、那么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杰奎琳的——聪明机智,还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再找找,

好请你来说说,

11、一盏灯,对,杰奎琳说的是一盏灯,那他为什么不说蜡烛,而说一盏灯呢? 答:因为妈

妈哥哥都说是蜡烛,妈妈熄灭了蜡烛,哥哥拿走了蜡烛,如果她再说一盏灯就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让德国人觉得这蜡烛里肯定有炸。这说明了杰奎琳怎样啊?答:机智勇敢(板书)

11、我们来想象一下正当杰奎琳拿着蜡烛走在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德国军官也走

了,你看到了什么画面?答:全家人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

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

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吗?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

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

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

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

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

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伯诺德夫人

则起l 重要的作用:①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却能这样镇静,那是在母亲长期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影响下才能做到的。②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是母亲想出来的。

最后: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都不畏惧,靠着他们的机智、勇敢、聪明、镇定,终于成功地

保住了蜡烛中的秘密。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爱国情感 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们的爱国情感

可见,守住蜡烛,守住秘密,就是守住自己深深眷恋的祖国,从中可以看出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誓死赶走侵略者的决心。正是伯诺德夫人带领两个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使他们在敌人面前,能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简介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

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1939年至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及其仆从国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具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倍)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1亿零221万余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高峰期,全球有60 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

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已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集团。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作文5200字

初三作文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6、《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母子三人为保住藏在蜡烛中的情报,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赞扬了他们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以半截蜡烛为线索,层层推进,让读者的心随着它的点燃、熄灭、点燃而一次次揪紧!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同时文中对伯诺德母子三人动作、神态、语言的刻画以及心理活动的隐形描写特别细腻,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自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 而文本就是对话最方便、最经常的资源。由于彼此的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文本“对话”的结果自然也不会相同。那么,在课堂中应该如何提升“对话”的质量?对话过程是否还需要教师的控制?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是否就意味着任意解读文本?其实,多元解读并非是没有任何制约的纯个体主观认识,而是主观心理与文本隐蔽信号的准确契合,因而本设计试图通过认知冲突、词语品悟、心理揣摩等多样性“对话”,让学生从中领悟文本对话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展现个体理解的丰富性与创造性。

【教学目标】

1、在话题讨论中通过挖掘“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娇声”等词语的内涵,感悟伯诺德母子三人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感情朗读文中关于蜡烛的语句,充分感受这些语句传递出的危急、紧张的气氛,初步学习通过对代表性事物的反复描绘来营造氛围的写作手法。

3、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准确生动地加以表述。

4、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悟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体会他们的沉着、机智、勇敢和她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难点】: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会刻画人物心里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播放有关“二战”的视频资料,直接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历史,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

独立识记生字新词

1. 认读生字,在课后第1题描红后,再在下面的田字格中仿写一个,看谁能写得既快又美观。

2. 读正确,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蜡烛、伯诺德夫人、熄灭、遭到、厄运、盯着、楼梯、灯芯、摇曳。

情有独钟 枝干遒劲.. 姿态优美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

感悟课文 合作、交流、讨论

1、读课题:《半截蜡烛》。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能用讲故事的形式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几个方面]

(设计意图:(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注意圈、点、勾、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让学生讨论交流:

(1)教师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国家也将会面对灾难。”)

(设计意图: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情感注入,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

感体验,在朗读、对话中,洞悉其中的隐患,从而为之后的课堂对话奠定情感的基点。)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

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

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 学生讨论交流: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

家人怎么样? 想一下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性命来保护情报。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

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

精彩。不过张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

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

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

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三、作业:

1、以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前置性学习:

1、通过有效途径,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德国纳粹的凶残暴行。

2、话题:面对险情,母子仨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你在他们的一言一

行中看的了什么?请抓住关键词句谈谈感受。重点选择一个人物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二战”与“纳粹”与学生的已有认知较为遥远和陌生,课前让学生加以

了解,弥补这一空缺,是为了为课堂的对话,提供一个较为广阔的话题背景,同时也为

对话做好情感的积蓄。话题的设计直指文章的重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由词入手话“隐患”

1、默写词语:半截、蜡烛、绝密、绝妙,其中“绝密”“绝妙”由教师说意思,学生根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据意思写词语。默写完毕后教师进行评点,强调“蜡”是“虫”旁,“绝密”的“密”是“山”字底。

2、回顾全文。现在谁能说说,课文中的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的时候尽量用上“绝密”、“绝妙”这两个词语。(伯诺德夫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将装有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了半截蜡烛里。)

3、过度。这个绝妙的主意就绝对保险、万无一失吗?它存在着什么隐患?

4、出示:

蜡烛已经被敌人点燃!(引读)万一蜡烛──(生齐读: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这样──(生齐读: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便围绕着这半截蜡烛打响了──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情感注入,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此环节由“绝密”、“绝妙”两个词入手,回顾前文内容,在朗读、对话中,洞悉其中的隐患,从而为之后的课堂对话奠定情感的基点。)

二、紧扣蜡烛感“惊险”

1、听(播放课文3~7自然段配乐朗读录音)

2、抒发感受。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你们选择哪个词?

预设:两方面:1、故事:惊险、紧张„„

2、人物:机智、沉着„„

3、阅读批注。默读课文,文中哪些词句最强烈地传递给你紧张、惊险的感觉,请找出来,在旁边用简要的词句写出你的内心感受。

4学生读书、批注

5交流

预设:

学生寻找与蜡烛有关的句子:“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心随着蜡烛的点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点燃的分明是一个定时炸弹)、“烛焰摇曳,发出微弱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烛焰吞噬着蜡烛,也燃烧着我们的心)、“正当他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化险为夷、如释重负)

4聚焦蜡烛。大家发现没有,你们所找的句子,都与什么有关?看来,文章对蜡烛的描写是有意图的,意图是什么?(营造紧张、惊险的气氛,扣人心弦)

5选文朗读。映示:

配乐有感情朗读。

6写法迁移。同学们,营造紧张惊险的氛围,作者选择的是蜡烛,如果你来写,你还可以选择什么?

预设:

●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听着钟声,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越来越紧张。

●德国军官阴险的眼睛。让人觉得他似乎随时可能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大家虽然选择的事物不一,风格有别,但我觉得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心情。)

(设计意图: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使命是要让学生学习、理解、感受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理解怎样的语言意图、语言内容要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更为妥当,及至最后能挥洒自如地加以运用。此环节就扣住了本文非常鲜明又是初次接触的一个写作手法——反复景物烘托,将对话的焦点放在了蜡烛上。让学生自己通过与相关语言的亲密接触,耳鬓厮磨,达到形象与形象的重合,情感与情感的融通,并在师生彼此的对话中,调用以往的经验储备,活学活用)

三、品读言行悟“智勇”

1、概括人物行动。面对险情,母子仨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请您浏览文章的3至7自然段,简要概括。(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2、出示话题:你在伯诺德母子三人的一言一行中看的了什么?请抓住关键词句谈谈感受。待会儿重点选择一个人物进行交流。

3、阅读、批注

4、小组交流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5、大堂交流

预设:

●伯诺德夫人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十分聪慧,想出合理的借口巧妙地熄灭蜡烛。)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镇定),

●杰克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借口十分巧妙,似乎是在为敌人着想。)

动作:慢慢站、端、走去、从容、生火、坐待(没有惊慌失措,想得十分缜密,表现十分镇定。)

●杰奎琳

语言:“司令官先生,天晚了„„”(十分有礼貌。正是她的可爱知礼才没有引起敌人的怀疑,成功地拿走了蜡烛。)“娇声”(故意的,让自己更加可爱可人,以达到赢得敌人喜爱的目的,十分机智)

动作:镇定、道了晚安(十分镇定,没有为了节省时间,匆忙上楼,让前面的努力前功尽弃。)

5、总结点评。同学们,伯诺德一家三人为了保住蜡烛,保住情报,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进行周旋,虽然他们的方法不同,但是,他们的什么是相同的?(目的、镇定、机智、勇敢„„)

6、讨论:你认为,情报能保住,功劳是谁的?

预设:

杰奎琳:是她的计谋在会后关头骗过德军,保住了情报。

杰克:他的镇定、从容也非常重要,否则,敌人早就有所察觉。

伯诺德夫人:她吹灭蜡烛为大家争取了时间。也是她,教给了孩子们丰富的战斗经验。 老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设计意图:语言天然的暗示性有时候会使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趋同”,用哲学大师德里达的话说,会不自觉地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一元意义”。以往我们会利用学生理解文本的趋同性,来完成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提炼。此环节设计了两个极具开放性、争辩性的对话话题,目的是尽可能的让学生从各种“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凭借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以多元视角对文本进行多维思考。但是这里的多元解读,不是信马由缰,而是基于文本的有根有据的交流,是在互相的补充、碰撞、争辩中,在师生充满情感磁场的对话中水到渠成地让学生的个性解读与文本的隐性价值相契合。)

四、展开想象揣心理

1、品悟心理。在这场蜡烛保卫战中,随着蜡烛的燃烧,火苗的跳动,烛油的流淌,屋子里是那么安静,连空气似乎都凝固了。然而,伯诺德一家三口的内心其实却像风暴一样,可文章将这部分内容作为留白,没有描述出来。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走进的他们内心世界,倾听一下他们当时的心理语言,好吗?

2、老师先示范讲述。

好,那我就试着先把我听到的当时伯诺德夫人的心理话说一说。

3、请同学评价。

4、学生练笔。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从杰克、杰奎琳中任选一个,展开合理的想像,将他们的心理话写下来。

(学生独立书写,在小组里交流,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文本是活的,是有形的,是有声的,它召唤着读者与其对话。此环节设计,抓住了文本的留白,先让学生“倾听”文本的隐性声音,再让学生尽情“诉说”,将文本的隐性声音化成学生的有声语言。如此让学生与文本亲密对话,使其真正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振【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 太暗换油灯

6半截蜡烛 杰克 太冷抱柴火 勇敢 机智

杰奎琳 上楼太黑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6、《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母子三人为保住藏在蜡烛中的情报,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赞扬了他们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以半截蜡烛为线索,层层推进,让读者的心随着它的点燃、熄灭、点燃而一次次揪紧!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同时文中对伯诺德母子三人动作、神态、语言的刻画以及心理活动的隐形描写特别细腻,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自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 而文本就是对话最方便、最经常的资源。由于彼此的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文本“对话”的结果自然也不会相同。那么,在课堂中应该如何提升“对话”的质量?对话过程是否还需要教师的控制?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是否就意味着任意解读文本?其实,多元解读并非是没有任何制约的纯个体主观认识,而是主观心理与文本隐蔽信号的准确契合,因而本设计试图通过认知冲突、词语品悟、心理揣摩等多样性“对话”,让学生从中领悟文本对话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展现个体理解的丰富性与创造性。

【教学目标】

1、在话题讨论中通过挖掘“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娇声”等词语的内涵,感悟伯诺德母子三人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感情朗读文中关于蜡烛的语句,充分感受这些语句传递出的危急、紧张的气氛,初步学习通过对代表性事物的反复描绘来营造氛围的写作手法。

3、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准确生动地加以表述。

4、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悟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体会他们的沉着、机智、勇敢和她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难点】: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通过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会刻画人物心里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播放有关“二战”的视频资料,直接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历史,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

独立识记生字新词

1. 认读生字,在课后第1题描红后,再在下面的田字格中仿写一个,看谁能写得既快又美观。

2. 读正确,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蜡烛、伯诺德夫人、熄灭、遭到、厄运、盯着、楼梯、灯芯、摇曳。

情有独钟 枝干遒劲.. 姿态优美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

感悟课文 合作、交流、讨论

1、读课题:《半截蜡烛》。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能用讲故事的形式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几个方面]

(设计意图:(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注意圈、点、勾、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让学生讨论交流:

(1)教师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国家也将会面对灾难。”)

(设计意图: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情感注入,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

感体验,在朗读、对话中,洞悉其中的隐患,从而为之后的课堂对话奠定情感的基点。)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

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

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 学生讨论交流: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

家人怎么样? 想一下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性命来保护情报。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

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

精彩。不过张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

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

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

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三、作业:

1、以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前置性学习:

1、通过有效途径,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德国纳粹的凶残暴行。

2、话题:面对险情,母子仨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你在他们的一言一

行中看的了什么?请抓住关键词句谈谈感受。重点选择一个人物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二战”与“纳粹”与学生的已有认知较为遥远和陌生,课前让学生加以

了解,弥补这一空缺,是为了为课堂的对话,提供一个较为广阔的话题背景,同时也为

对话做好情感的积蓄。话题的设计直指文章的重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由词入手话“隐患”

1、默写词语:半截、蜡烛、绝密、绝妙,其中“绝密”“绝妙”由教师说意思,学生根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据意思写词语。默写完毕后教师进行评点,强调“蜡”是“虫”旁,“绝密”的“密”是“山”字底。

2、回顾全文。现在谁能说说,课文中的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的时候尽量用上“绝密”、“绝妙”这两个词语。(伯诺德夫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将装有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了半截蜡烛里。)

3、过度。这个绝妙的主意就绝对保险、万无一失吗?它存在着什么隐患?

4、出示:

蜡烛已经被敌人点燃!(引读)万一蜡烛──(生齐读: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这样──(生齐读: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便围绕着这半截蜡烛打响了──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情感注入,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此环节由“绝密”、“绝妙”两个词入手,回顾前文内容,在朗读、对话中,洞悉其中的隐患,从而为之后的课堂对话奠定情感的基点。)

二、紧扣蜡烛感“惊险”

1、听(播放课文3~7自然段配乐朗读录音)

2、抒发感受。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你们选择哪个词?

预设:两方面:1、故事:惊险、紧张„„

2、人物:机智、沉着„„

3、阅读批注。默读课文,文中哪些词句最强烈地传递给你紧张、惊险的感觉,请找出来,在旁边用简要的词句写出你的内心感受。

4学生读书、批注

5交流

预设:

学生寻找与蜡烛有关的句子:“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心随着蜡烛的点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点燃的分明是一个定时炸弹)、“烛焰摇曳,发出微弱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烛焰吞噬着蜡烛,也燃烧着我们的心)、“正当他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化险为夷、如释重负)

4聚焦蜡烛。大家发现没有,你们所找的句子,都与什么有关?看来,文章对蜡烛的描写是有意图的,意图是什么?(营造紧张、惊险的气氛,扣人心弦)

5选文朗读。映示:

配乐有感情朗读。

6写法迁移。同学们,营造紧张惊险的氛围,作者选择的是蜡烛,如果你来写,你还可以选择什么?

预设:

●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听着钟声,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越来越紧张。

●德国军官阴险的眼睛。让人觉得他似乎随时可能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大家虽然选择的事物不一,风格有别,但我觉得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心情。)

(设计意图: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使命是要让学生学习、理解、感受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理解怎样的语言意图、语言内容要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更为妥当,及至最后能挥洒自如地加以运用。此环节就扣住了本文非常鲜明又是初次接触的一个写作手法——反复景物烘托,将对话的焦点放在了蜡烛上。让学生自己通过与相关语言的亲密接触,耳鬓厮磨,达到形象与形象的重合,情感与情感的融通,并在师生彼此的对话中,调用以往的经验储备,活学活用)

三、品读言行悟“智勇”

1、概括人物行动。面对险情,母子仨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请您浏览文章的3至7自然段,简要概括。(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2、出示话题:你在伯诺德母子三人的一言一行中看的了什么?请抓住关键词句谈谈感受。待会儿重点选择一个人物进行交流。

3、阅读、批注

4、小组交流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5、大堂交流

预设:

●伯诺德夫人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十分聪慧,想出合理的借口巧妙地熄灭蜡烛。)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镇定),

●杰克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借口十分巧妙,似乎是在为敌人着想。)

动作:慢慢站、端、走去、从容、生火、坐待(没有惊慌失措,想得十分缜密,表现十分镇定。)

●杰奎琳

语言:“司令官先生,天晚了„„”(十分有礼貌。正是她的可爱知礼才没有引起敌人的怀疑,成功地拿走了蜡烛。)“娇声”(故意的,让自己更加可爱可人,以达到赢得敌人喜爱的目的,十分机智)

动作:镇定、道了晚安(十分镇定,没有为了节省时间,匆忙上楼,让前面的努力前功尽弃。)

5、总结点评。同学们,伯诺德一家三人为了保住蜡烛,保住情报,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进行周旋,虽然他们的方法不同,但是,他们的什么是相同的?(目的、镇定、机智、勇敢„„)

6、讨论:你认为,情报能保住,功劳是谁的?

预设:

杰奎琳:是她的计谋在会后关头骗过德军,保住了情报。

杰克:他的镇定、从容也非常重要,否则,敌人早就有所察觉。

伯诺德夫人:她吹灭蜡烛为大家争取了时间。也是她,教给了孩子们丰富的战斗经验。 老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设计意图:语言天然的暗示性有时候会使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趋同”,用哲学大师德里达的话说,会不自觉地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一元意义”。以往我们会利用学生理解文本的趋同性,来完成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提炼。此环节设计了两个极具开放性、争辩性的对话话题,目的是尽可能的让学生从各种“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有意识地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凭借自己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以多元视角对文本进行多维思考。但是这里的多元解读,不是信马由缰,而是基于文本的有根有据的交流,是在互相的补充、碰撞、争辩中,在师生充满情感磁场的对话中水到渠成地让学生的个性解读与文本的隐性价值相契合。)

四、展开想象揣心理

1、品悟心理。在这场蜡烛保卫战中,随着蜡烛的燃烧,火苗的跳动,烛油的流淌,屋子里是那么安静,连空气似乎都凝固了。然而,伯诺德一家三口的内心其实却像风暴一样,可文章将这部分内容作为留白,没有描述出来。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走进的他们内心世界,倾听一下他们当时的心理语言,好吗?

2、老师先示范讲述。

好,那我就试着先把我听到的当时伯诺德夫人的心理话说一说。

3、请同学评价。

4、学生练笔。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从杰克、杰奎琳中任选一个,展开合理的想像,将他们的心理话写下来。

(学生独立书写,在小组里交流,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文本是活的,是有形的,是有声的,它召唤着读者与其对话。此环节设计,抓住了文本的留白,先让学生“倾听”文本的隐性声音,再让学生尽情“诉说”,将文本的隐性声音化成学生的有声语言。如此让学生与文本亲密对话,使其真正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振【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 太暗换油灯

6半截蜡烛 杰克 太冷抱柴火 勇敢 机智

杰奎琳 上楼太黑

6半截蜡烛(牛锡峰)作文4800字

初三作文

即墨市德馨小学语文学科课时备课

——牛锡峰

课题 6. 《半截蜡烛》

课时数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伯诺德一家的动作、心理、语言及当时的气氛感悟他们沉着、镇静、机敏,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抓住课文中伯诺德一家的动作、心理、语言及当时的气氛感悟他们沉着、镇静、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增进爱国热情。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 :

字音:烛芯的“芯” 承诺的“诺”

字形:半截、诺言 厨房

切入点和

主线问题:

伯诺德夫人一家保护情报时你最佩服的是谁?为什么?

资料补充:

二次大战期间的资料。

语言文字

训练点 :

通过抓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以及气氛的语句感受他们的机智勇敢,爱国的热情。

需学习的

表达方法

及出处 :

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可以进行的

练笔训练点: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心情片段练习

拓展阅读

推荐课后读《小英雄雨来》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5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查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将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划出来并做上批注。

4. 找出课文中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小问号。

5.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情报的?你最佩服的是谁?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拓展积累,课前三分钟

积累优美句段:

预设:

1.同学们好!今天我展示的是我们班级最近积累的环境描写语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来背一遍。

多媒体出示:在过年的前几天,珠江上那一条条小艇满载着鲜花,像只只轻盈矫捷的燕子,飞向市区。大年夜,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倾城的人都到花市看万花竞会。桃花、大丽和墨兰迎着人们的笑脸开放;娇羞的芍药多俊俏;果实累累地金桔随着人流进入千家万户;金黄似甲的黄菊,洁白似雪的白菊傲立在寒风中,不少人在它们周围转了一圈又一圈。熙来攘往的人们捧着花,赏着袭人的花香笼罩着整座城市。那是多么动人的情景!怪不得外省朋友、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慕名而至。这正是“无人不道看花回”。春天已随着花香渗入每个人的心房。

2.同学们好!今天 我展示的是我们班级最近积累的细节描写语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来背一遍。

3. 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最好。(起头,开始)

4. 具体的细节描写,不仅可以使塑造人物活生生,有血有肉可以;还可以显示人物的性格。 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学以致用哦,那作文才会有提升。 (对诗:千锤万击出深山,„„)

二、检测交流 巩固基础性前置性作业

1. 检测生字词:(中等偏下学生读)

半截蜡烛 承诺 熄灭 厨房 烛芯 厄运 危机 烛焰 摇曳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

2.听写:半截蜡烛 承诺 熄灭 厨房 烛芯 厄运 危机 烛焰 摇曳

把笔轻轻放下,同位交换批阅。纠错,错的写三遍。改完的同学练习朗读课文.

小结:从刚才情况来看,大家生字词预习情况还是很不错的,下次要继续加油!希望在满分同学的队伍里继续看到大家的身影。

3. 整体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小组内交流、修改完善自己的内容概括;注意陈述自己的概括方法。(时间2分钟)

这篇文章本文记述了在二次打仗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解决全文分三部分,理清了文章思路。

三、激情创境,导入新课

(一)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安全)

2.这是一个怎样的办法?

(绝妙办法) 妙在那里?你是怎样体会的?( 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她对情报收

藏十分负责任,办法巧妙,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设计意图:紧扣“绝妙”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伯诺德的机智、勇敢,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二)过渡: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居然牵涉到这么大的利益,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气氛的文字,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1.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紧张)

2.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抓主要词语体会,情况如此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指读,全班朗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3.同学们,能不能再让这半截蜡烛燃烧下去?(不能!)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

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他们是怎么与敌人周旋的? 又想出了那些绝妙的主意呢?

四、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深化前置性学习。

请仔细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有关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

小组合作点:他们是怎么与敌人周旋的? 你最佩服谁?

(一)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按平日要求在小组中分享你的读书收获。要求:小组内学习最弱的那个同学先说,其他同学补充;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包容,耐心帮助学习吃力的那个同学;交流时要学会倾听,组长适时组织成员进行记录、修正,使组内意见达成一致

(二) 全班交流。(指一个小组来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全班交流的方式如下:

生:我们小组认为主要描写了„„,它的特点„„

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补充;组长可以从组员的仪态、声音等方面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如:你比以前进步了,你的声音更响亮了,你的声音再响亮一些会更好„„

台下小组(1)进行补充。对学生的补充,主持人应进行适当的评价:如:你的体会和感受比我们的更全面,更完整;谢谢你的补充;(2)如果不同意,可以进行反驳。(3)可以大胆质疑,展开争论。

老师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进行提升和朗读指导,了解学生的读书感悟,以学定教。

全班交流收获,感受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爱国机智勇敢的精神。主要从以下几句话着力(教学时随机安排先后顺序)(交流时不要忽略的朗读指导。)

预设一:伯诺德夫人

生1说:“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chú)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镇定、勇敢。

生2补充: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生3补充: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

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似乎”体会到什么?(没有,安全只是暂时的,因为“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预设二:杰克

生1说: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chái)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从“慢

慢、站、伸手、端起、走去 ”领悟还是一个小孩子的德军面前表现出得从容与冷静。

生2补充: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è)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关键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

生3反驳:“杰克是不是真的要生火?既然端不走半截蜡烛,为何还要生火?体会杰克计划虽未成功,却继续从容生火,做事不露痕迹,心思缜密。“从容、搬回、生了火、默默坐待着”感受到杰克的镇定、机智。(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师点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你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更深层次思考人物。

“烛焰摇曳(yè),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

师点拨:“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就在这时,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这个小姑娘又是怎样与凶残的德军周旋的呢?(创设情境,加强朗读。)

预设三:杰奎琳

生1谈: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就在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抓住“镇定的把烛台端起来、道过晚安”等关键词语,体会小女儿的机智和勇敢。

生2补充:从“娇声”等词语可以看去体会小女儿的机智和勇敢。

生3补充:我想来学学小女儿。

望着这盏在最好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他们会怎没想?指说。齐读最后一段。

五、课堂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同学们,他们的这份勇敢与机智,来自哪里?(来自对祖国的爱,来自对敌人的恨,来自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六、作业。

1、继续有感情朗读课文。

2、摘抄和环境描写语句并背过。

六、板书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 ╲

杰克 ▁ (热爱祖国、机智勇敢)

杰奎琳 ╱

附:《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的改革一是要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是要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即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初读,整体感知”和“再读,重点感悟”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接着通过孩子的感情朗读、教师点拨使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在“三读,自主探究”这一主要块面上,通过“说、读、讲、演”的方法理解、感悟、运用语言文字。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

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

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即墨市德馨小学语文学科课时备课

——牛锡峰

课题 6. 《半截蜡烛》

课时数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伯诺德一家的动作、心理、语言及当时的气氛感悟他们沉着、镇静、机敏,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抓住课文中伯诺德一家的动作、心理、语言及当时的气氛感悟他们沉着、镇静、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增进爱国热情。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 :

字音:烛芯的“芯” 承诺的“诺”

字形:半截、诺言 厨房

切入点和

主线问题:

伯诺德夫人一家保护情报时你最佩服的是谁?为什么?

资料补充:

二次大战期间的资料。

语言文字

训练点 :

通过抓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以及气氛的语句感受他们的机智勇敢,爱国的热情。

需学习的

表达方法

及出处 :

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可以进行的

练笔训练点: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心情片段练习

拓展阅读

推荐课后读《小英雄雨来》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5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查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将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划出来并做上批注。

4. 找出课文中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小问号。

5.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情报的?你最佩服的是谁?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拓展积累,课前三分钟

积累优美句段:

预设:

1.同学们好!今天我展示的是我们班级最近积累的环境描写语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来背一遍。

多媒体出示:在过年的前几天,珠江上那一条条小艇满载着鲜花,像只只轻盈矫捷的燕子,飞向市区。大年夜,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倾城的人都到花市看万花竞会。桃花、大丽和墨兰迎着人们的笑脸开放;娇羞的芍药多俊俏;果实累累地金桔随着人流进入千家万户;金黄似甲的黄菊,洁白似雪的白菊傲立在寒风中,不少人在它们周围转了一圈又一圈。熙来攘往的人们捧着花,赏着袭人的花香笼罩着整座城市。那是多么动人的情景!怪不得外省朋友、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慕名而至。这正是“无人不道看花回”。春天已随着花香渗入每个人的心房。

2.同学们好!今天 我展示的是我们班级最近积累的细节描写语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来背一遍。

3. 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最好。(起头,开始)

4. 具体的细节描写,不仅可以使塑造人物活生生,有血有肉可以;还可以显示人物的性格。 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学以致用哦,那作文才会有提升。 (对诗:千锤万击出深山,„„)

二、检测交流 巩固基础性前置性作业

1. 检测生字词:(中等偏下学生读)

半截蜡烛 承诺 熄灭 厨房 烛芯 厄运 危机 烛焰 摇曳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生字词,增强学生的词汇积累】

2.听写:半截蜡烛 承诺 熄灭 厨房 烛芯 厄运 危机 烛焰 摇曳

把笔轻轻放下,同位交换批阅。纠错,错的写三遍。改完的同学练习朗读课文.

小结:从刚才情况来看,大家生字词预习情况还是很不错的,下次要继续加油!希望在满分同学的队伍里继续看到大家的身影。

3. 整体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小组内交流、修改完善自己的内容概括;注意陈述自己的概括方法。(时间2分钟)

这篇文章本文记述了在二次打仗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解决全文分三部分,理清了文章思路。

三、激情创境,导入新课

(一)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安全)

2.这是一个怎样的办法?

(绝妙办法) 妙在那里?你是怎样体会的?( 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她对情报收

藏十分负责任,办法巧妙,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设计意图:紧扣“绝妙”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伯诺德的机智、勇敢,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二)过渡: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居然牵涉到这么大的利益,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气氛的文字,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1.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紧张)

2.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抓主要词语体会,情况如此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指读,全班朗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3.同学们,能不能再让这半截蜡烛燃烧下去?(不能!)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

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他们是怎么与敌人周旋的? 又想出了那些绝妙的主意呢?

四、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深化前置性学习。

请仔细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有关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

小组合作点:他们是怎么与敌人周旋的? 你最佩服谁?

(一)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按平日要求在小组中分享你的读书收获。要求:小组内学习最弱的那个同学先说,其他同学补充;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包容,耐心帮助学习吃力的那个同学;交流时要学会倾听,组长适时组织成员进行记录、修正,使组内意见达成一致

(二) 全班交流。(指一个小组来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全班交流的方式如下:

生:我们小组认为主要描写了„„,它的特点„„

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补充;组长可以从组员的仪态、声音等方面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如:你比以前进步了,你的声音更响亮了,你的声音再响亮一些会更好„„

台下小组(1)进行补充。对学生的补充,主持人应进行适当的评价:如:你的体会和感受比我们的更全面,更完整;谢谢你的补充;(2)如果不同意,可以进行反驳。(3)可以大胆质疑,展开争论。

老师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进行提升和朗读指导,了解学生的读书感悟,以学定教。

全班交流收获,感受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爱国机智勇敢的精神。主要从以下几句话着力(教学时随机安排先后顺序)(交流时不要忽略的朗读指导。)

预设一:伯诺德夫人

生1说:“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chú)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镇定、勇敢。

生2补充: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生3补充: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

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似乎”体会到什么?(没有,安全只是暂时的,因为“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预设二:杰克

生1说: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chái)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从“慢

慢、站、伸手、端起、走去 ”领悟还是一个小孩子的德军面前表现出得从容与冷静。

生2补充: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è)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关键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

生3反驳:“杰克是不是真的要生火?既然端不走半截蜡烛,为何还要生火?体会杰克计划虽未成功,却继续从容生火,做事不露痕迹,心思缜密。“从容、搬回、生了火、默默坐待着”感受到杰克的镇定、机智。(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师点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你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更深层次思考人物。

“烛焰摇曳(yè),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

师点拨:“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就在这时,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这个小姑娘又是怎样与凶残的德军周旋的呢?(创设情境,加强朗读。)

预设三:杰奎琳

生1谈: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就在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抓住“镇定的把烛台端起来、道过晚安”等关键词语,体会小女儿的机智和勇敢。

生2补充:从“娇声”等词语可以看去体会小女儿的机智和勇敢。

生3补充:我想来学学小女儿。

望着这盏在最好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他们会怎没想?指说。齐读最后一段。

五、课堂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同学们,他们的这份勇敢与机智,来自哪里?(来自对祖国的爱,来自对敌人的恨,来自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六、作业。

1、继续有感情朗读课文。

2、摘抄和环境描写语句并背过。

六、板书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 ╲

杰克 ▁ (热爱祖国、机智勇敢)

杰奎琳 ╱

附:《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的改革一是要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是要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即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初读,整体感知”和“再读,重点感悟”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接着通过孩子的感情朗读、教师点拨使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在“三读,自主探究”这一主要块面上,通过“说、读、讲、演”的方法理解、感悟、运用语言文字。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

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

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6.半截蜡烛第二课时作文900字

初三作文

6.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导学案

主备人:李欢 参备人:韦国云、牛香香 审核人:牛香香

学习目标:

1、 我能把课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同学们听。

2、 我能说出紧急关头伯诺德一家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

3、 通过精读文章第3-6自然段,感悟伯诺德一家人的机智勇敢、从容镇定,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突出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通过精读文章第3-6自然段,感悟伯诺德一家人的机智勇敢、从容镇定,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突出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1)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及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工作目的?

(2)伯诺德夫人把情报藏在了哪里,是如何骗过前来搜查的德军?

2、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 用什么办法保住这半截蜡烛的呢?

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分别划下写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的句子,仔细品读,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做好随文批注。

当蜡烛燃烧( )时,伯诺德夫人( )

当蜡烛燃烧( )时,大儿子杰克( )

当蜡烛燃烧( )时,小女儿杰奎琳( )

3、带着对伯诺德一家人的认识,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合作探究:

(1)、“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蜡烛”真的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伯诺德一家人的精神品质的?

(3)、伯诺德一家人的计划都很绝妙,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合作展风采:展一:内容感知 展二:赏识伯诺德夫人 展三:赏识杰克

展四:赏识杰奎琳 展五:领悟表达方法

拓展延伸: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蜡烛熄灭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以“蜡烛熄灭之后”为题续写故事。物品质的表达方的表达方法。

6.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导学案

主备人:李欢 参备人:韦国云、牛香香 审核人:牛香香

学习目标:

1、 我能把课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同学们听。

2、 我能说出紧急关头伯诺德一家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

3、 通过精读文章第3-6自然段,感悟伯诺德一家人的机智勇敢、从容镇定,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突出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通过精读文章第3-6自然段,感悟伯诺德一家人的机智勇敢、从容镇定,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突出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1)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及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工作目的?

(2)伯诺德夫人把情报藏在了哪里,是如何骗过前来搜查的德军?

2、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 用什么办法保住这半截蜡烛的呢?

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分别划下写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的句子,仔细品读,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做好随文批注。

当蜡烛燃烧( )时,伯诺德夫人( )

当蜡烛燃烧( )时,大儿子杰克( )

当蜡烛燃烧( )时,小女儿杰奎琳( )

3、带着对伯诺德一家人的认识,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合作探究:

(1)、“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蜡烛”真的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伯诺德一家人的精神品质的?

(3)、伯诺德一家人的计划都很绝妙,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合作展风采:展一:内容感知 展二:赏识伯诺德夫人 展三:赏识杰克

展四:赏识杰奎琳 展五:领悟表达方法

拓展延伸: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蜡烛熄灭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以“蜡烛熄灭之后”为题续写故事。物品质的表达方的表达方法。

[半截蜡烛]课文续写作文900字

六年级作文

当小女儿杰奎琳迈上了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悄无声息地熄灭了。杰奎琳悬在心口得那颗石头终于落了下去。她赶忙把在蜡烛中的情报藏起来,轻轻地走进了房间,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默默地为哥哥和妈妈祈祷着。

楼下,昏暗的灯光跳动着,屋外树影婆娑,干枯的树枝张牙舞爪,好似可怕的魔鬼,昏暗的灯光打在德国官兵的凶险的脸上,显得更加可怕。伯诺德夫人不安地坐在椅子上,沉默地望着桌上的油灯,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一旁的杰克脸色苍白,但却十分地镇定。

德军又在屋里搜查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信息,便匆匆离开了。随着木门“咚”一声地关上,伯诺德夫人和杰克那颗提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了下来。伯诺德夫人轻轻地对楼上的杰奎琳说:“杰奎琳,别怕,德军已经走了。”

杰奎琳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了,立刻跑下楼,扑到了妈妈的怀里,苍白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容。她又焦虑地问:“妈妈,德军以后还会再来吗?”伯诺德夫人沉默不语。是啊,德军虽然走了,但安全只是暂时的,德军还会再来,他们一家三口必须时刻警惕,丝毫不能松懈。面对两个消瘦的孩子。伯诺德夫人的心中流露出一丝愧疚:虽然自己为了祖国的平安参加情报站的工作是应该的,但这两个无辜的孩子却也被战争牵连在了一起,原本应该安度童年的他们每天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这让身为母亲的自己感到多么的自责!

想到这,伯诺德夫人不禁紧紧拥抱了两个孩子,用坚定的话语鼓励两个孩子:“孩子们,我们是法国人,我们应该扞卫我们的国家。现在,德国法西斯猖狂地蹂躏我们的国土,我们作为法国人,怎能眼看祖国遭人践踏?正是如此,妈妈才会参加情报站的工作。”说到这,伯诺德夫人愧疚地对两个孩子说:“妈妈对不起你们,你们这么小的孩子也被战争牵连了进去,也没睡过一次好觉,吃过一顿好饭,这都是妈妈的错说着,伯诺德夫人的眼眶不禁流出了几滴眼泪。

两个孩子听了,顿时感到心潮澎湃,他们紧紧地依偎在母亲身边,说:“妈妈,放心,我们一定会支持您的工作,把德国人赶出法国,因为我们也是法国人!”

伯诺德夫人紧紧搂着两个孩子,火光照亮了屋子,也温暖着他们的心。下一次的危机不知何时回来,但他们一家三口早已在心中许下承诺:坚决保护情报站的情报,扞卫我们的祖国,把敌人赶出我们的国土!

六年级:12k倩倩

当小女儿杰奎琳迈上了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悄无声息地熄灭了。杰奎琳悬在心口得那颗石头终于落了下去。她赶忙把在蜡烛中的情报藏起来,轻轻地走进了房间,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默默地为哥哥和妈妈祈祷着。

楼下,昏暗的灯光跳动着,屋外树影婆娑,干枯的树枝张牙舞爪,好似可怕的魔鬼,昏暗的灯光打在德国官兵的凶险的脸上,显得更加可怕。伯诺德夫人不安地坐在椅子上,沉默地望着桌上的油灯,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一旁的杰克脸色苍白,但却十分地镇定。

德军又在屋里搜查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什么信息,便匆匆离开了。随着木门“咚”一声地关上,伯诺德夫人和杰克那颗提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了下来。伯诺德夫人轻轻地对楼上的杰奎琳说:“杰奎琳,别怕,德军已经走了。”

杰奎琳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了,立刻跑下楼,扑到了妈妈的怀里,苍白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容。她又焦虑地问:“妈妈,德军以后还会再来吗?”伯诺德夫人沉默不语。是啊,德军虽然走了,但安全只是暂时的,德军还会再来,他们一家三口必须时刻警惕,丝毫不能松懈。面对两个消瘦的孩子。伯诺德夫人的心中流露出一丝愧疚:虽然自己为了祖国的平安参加情报站的工作是应该的,但这两个无辜的孩子却也被战争牵连在了一起,原本应该安度童年的他们每天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这让身为母亲的自己感到多么的自责!

想到这,伯诺德夫人不禁紧紧拥抱了两个孩子,用坚定的话语鼓励两个孩子:“孩子们,我们是法国人,我们应该扞卫我们的国家。现在,德国法西斯猖狂地蹂躏我们的国土,我们作为法国人,怎能眼看祖国遭人践踏?正是如此,妈妈才会参加情报站的工作。”说到这,伯诺德夫人愧疚地对两个孩子说:“妈妈对不起你们,你们这么小的孩子也被战争牵连了进去,也没睡过一次好觉,吃过一顿好饭,这都是妈妈的错说着,伯诺德夫人的眼眶不禁流出了几滴眼泪。

两个孩子听了,顿时感到心潮澎湃,他们紧紧地依偎在母亲身边,说:“妈妈,放心,我们一定会支持您的工作,把德国人赶出法国,因为我们也是法国人!”

伯诺德夫人紧紧搂着两个孩子,火光照亮了屋子,也温暖着他们的心。下一次的危机不知何时回来,但他们一家三口早已在心中许下承诺:坚决保护情报站的情报,扞卫我们的祖国,把敌人赶出我们的国土!

六年级:12k倩倩

我的生日语文作文3000字

五年级作文

《我的生日》教案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为浙江科学出版社《快乐生活》第三单元“礼貌待人”中最后一课。内容和生活紧密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以“我的生日”为主题进行口语训练和生活上待人接物的学习。

学习者特征分析:该班共有学生11人,其中自闭症2人。该班学生智商在30-65之间,属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其中静芳认识较多字词。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读出、写出并能较好理解词语意思。通过引导可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引导下较流利地认读课文,独立完成课后练习(A 类)。天赐、清榆、钰滢、镜清、苏梓铭五名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跟读或认读课文,能借助实物或图片认读、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在辅导下能完成课后练习(B 类)。思泉、智溉、陈梓铭、佳琪和瑞杰五名学生需要一对一进行个别辅导学习,借助实物或图片学习生字、词及课文,跟读或手把手学写生字、词,形成短暂记忆。较不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C 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A 、B 类学生认识课文的两个生字“生”“礼”六个词语

“生日、邀请、聚会、丰盛、蜡烛、礼物”会拼读、了解字形、字义。能流利的朗读课文

C 类学生能够认读这些生字词。能较为流利的朗读课文。

2、都能够找出课文有2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4个句子。

3、A 类学生能正确而又独立的完成课后练习。

B 、C 类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后练习。

(二)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了字义后,搜索生活中相应的词语,将语文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中。 通过练习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庆祝生日带来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1、询问是否知道自己生日?(若回答不出,要求他们晚上回家问家长)

2、询问他们的生日是怎样庆祝的?(若回答不出,则联系之前生活适应课所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我的生日》(板书课题)让我们来看看文章中的小作者是怎样庆祝生日的。

3、带读课题

二、新授

1、师范读课文

师: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

2、学习生字词

生日:讲授读音,带读三遍,并指名认读。

分析字形,独体字,并书空“生”。

解释字义:生日:自己出生的那个日子。

给“生”组词。

邀请:讲授读音,带读三遍,并指名认读。

分析字形:询问“邀”字的结构、偏旁、笔画并按笔画书写出示范字,分 各部分帮忙记忆。(半包围结构,走之儿,16画)

询问“请”字的结构、偏旁、笔画(左右结构、言字旁,10画,右边是 一个“青”字。

解释邀请的意思,并举例造句,要求学生造句。

邀请:请人出席或参加;正式请求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去约定的地方,或 是做某件事。举例: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我的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聚 会。

引导造句:邀请做客。

聚会:讲授读音,带读三遍,并指名认读。

“聚”分析字形:上下结构,部首:耳。笔画:14画,笔顺:横竖竖横横横折捺撇竖撇撇撇捺。

“会”上下结构,部首“人”,笔画:6画。

解释字义:聚会指聚集、会合。(PPT 图片理解,很多人聚集在一起) 造句:我请同学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三、巩固复习

个别读、全班读生字词;

指认词语;

课堂练习写生字。

四、作业

每个词语抄写5遍。

五、板书设计

我的生日

生日(独体字) 邀请 (半包围结构,走之儿,16画;左右结构,言字旁,10画) 聚会(部首,耳;14画;上下结构,人字头,6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生字卡展示上节课所学词语指名认读(读不出的给予指导)

2、个别学生上台写出词语“生日”

二、新授

复习完上节课所学词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字词

丰盛:讲授读音,带读三遍,并指名认读

“丰”分析字形:独体字,部首:|,4画

“盛”分析字形:上下结构,部首:“皿”字底,11画

解释字义:丰盛指食物丰富; 充足(PPT 帮助理解)

用“丰盛”造句。例句:妈妈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要求学生造句。

蜡烛:讲授读音,带读三遍,指名认读。

蜡:左右结构,虫字旁,14画

烛:左右结构,火字旁,10画

PPT 理解蜡烛。蜡烛,以前是照明用的。生日的时候插着蜡烛,一种吉祥的象征。 礼物:讲授读音,带读三遍,指名认读。

讲解“礼”字形,左右结构,视字旁。

用礼组词。礼物、礼品、礼仪

物:讲解字形,左右结构,牛字旁,8画

讲解礼物意思:赠送给人的物品

三、复习巩固

师带读词语,指名认读。上台写出生字“礼”

四、作业

抄写词语5遍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全班齐读本课词语

2、生字卡指名认读本课词语。

3、指名上台写出“生、礼”

二、授新

1、师范读课文。

2、带读课文一遍

3、请A 类学生朗读课文

4、找找本课有几段,并提醒,开头空两格的句子是一个段落。

5、学习第一自然段。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几个好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2)讲解:强调,是我的生日。强调我邀请了几个好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提问:我为什么邀请好朋友?(因为是我的生日)

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谁?(几个好朋友)

邀请好朋友来干嘛?(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3)师带读一遍第一自然段,后学生朗读一遍。

6、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数一数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2)讲解第一句话:妈妈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询问:妈妈为我的生日做了什么?

饭菜是怎样的?并再次解释丰盛的意思。

(3)讲解第二句话:爸爸捧出香喷喷的蛋糕。

询问:爸爸做了什么?

蛋糕是怎么样的?并解释香喷喷:形容香气四溢。用香喷喷修饰蛋糕,强调了蛋糕的美味。

(4)讲解第三句话:我点上五颜六色的蜡烛。

询问:我做了什么?

蜡烛是怎样的?并解释五颜六色指的是色彩很多

(5)讲解第四句话:大家送上精美的礼物,唱起生日快乐歌,齐声祝我生日快乐。

询问:我的朋友做了什么?

强调,参加别人的生日聚会,应该带上生日礼物,说祝福语,唱生日歌。

7、带读第二自然段

三、复习巩固

1、指名回答,说一说我的生日聚会的情况。

2、带读全文2遍

四、作业

抄写句子“大家齐声祝我生日快乐”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不敢上语文课,这是第一次在特殊学校尝试上语文课,总的来说,这几节课上下来,自己还是较为满意的,指导老师评价也较高。

语文课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及分层教学的要求,针对班级学生智商及学习特点,我制定了各层次教学目标,且在课堂上能较好的体现。班级学生多数都能较好达成教学目标。课堂语言较为精练,能较好的进行引导,学生也都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展示的时间较多,学生自己说,个别读,上台写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自主性。且每当学生回答对或积极举手时,总能对其表扬或其他一些鼓励行为,毫不吝惜地对学生表扬,学生有较大的兴趣。

但这几课下来,自己仍然有许多地方上的不是很好的地方,第一节课,板书较为潦草和凌乱,但课后指导老师指导后,第二节课自己有较多改进的地方,板书这一块在接下来的几节课都能较好地呈现。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因为时间关系,导致进程较快,语速过快,且节奏也较快,特别是在第一段向第二段过渡时,因为太快,学生没能很好反应过来,就匆匆往下讲。个人认为,在培智学校上课,不鞥赶进度,要确实做到学生真正理解,真正教给他们一些对于他们有意义的东西。还有自己上的语文课,没能特别地符合培智学生的特点,对于生活及思想教育进行地较少,没能很好地告知他们自己举办生日聚会和去参加生日聚会时该怎么做。

《我的生日》教案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为浙江科学出版社《快乐生活》第三单元“礼貌待人”中最后一课。内容和生活紧密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以“我的生日”为主题进行口语训练和生活上待人接物的学习。

学习者特征分析:该班共有学生11人,其中自闭症2人。该班学生智商在30-65之间,属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其中静芳认识较多字词。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读出、写出并能较好理解词语意思。通过引导可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引导下较流利地认读课文,独立完成课后练习(A 类)。天赐、清榆、钰滢、镜清、苏梓铭五名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跟读或认读课文,能借助实物或图片认读、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在辅导下能完成课后练习(B 类)。思泉、智溉、陈梓铭、佳琪和瑞杰五名学生需要一对一进行个别辅导学习,借助实物或图片学习生字、词及课文,跟读或手把手学写生字、词,形成短暂记忆。较不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C 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A 、B 类学生认识课文的两个生字“生”“礼”六个词语

“生日、邀请、聚会、丰盛、蜡烛、礼物”会拼读、了解字形、字义。能流利的朗读课文

C 类学生能够认读这些生字词。能较为流利的朗读课文。

2、都能够找出课文有2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4个句子。

3、A 类学生能正确而又独立的完成课后练习。

B 、C 类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后练习。

(二)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了字义后,搜索生活中相应的词语,将语文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中。 通过练习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庆祝生日带来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1、询问是否知道自己生日?(若回答不出,要求他们晚上回家问家长)

2、询问他们的生日是怎样庆祝的?(若回答不出,则联系之前生活适应课所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我的生日》(板书课题)让我们来看看文章中的小作者是怎样庆祝生日的。

3、带读课题

二、新授

1、师范读课文

师: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

2、学习生字词

生日:讲授读音,带读三遍,并指名认读。

分析字形,独体字,并书空“生”。

解释字义:生日:自己出生的那个日子。

给“生”组词。

邀请:讲授读音,带读三遍,并指名认读。

分析字形:询问“邀”字的结构、偏旁、笔画并按笔画书写出示范字,分 各部分帮忙记忆。(半包围结构,走之儿,16画)

询问“请”字的结构、偏旁、笔画(左右结构、言字旁,10画,右边是 一个“青”字。

解释邀请的意思,并举例造句,要求学生造句。

邀请:请人出席或参加;正式请求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去约定的地方,或 是做某件事。举例: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我的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聚 会。

引导造句:邀请做客。

聚会:讲授读音,带读三遍,并指名认读。

“聚”分析字形:上下结构,部首:耳。笔画:14画,笔顺:横竖竖横横横折捺撇竖撇撇撇捺。

“会”上下结构,部首“人”,笔画:6画。

解释字义:聚会指聚集、会合。(PPT 图片理解,很多人聚集在一起) 造句:我请同学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三、巩固复习

个别读、全班读生字词;

指认词语;

课堂练习写生字。

四、作业

每个词语抄写5遍。

五、板书设计

我的生日

生日(独体字) 邀请 (半包围结构,走之儿,16画;左右结构,言字旁,10画) 聚会(部首,耳;14画;上下结构,人字头,6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生字卡展示上节课所学词语指名认读(读不出的给予指导)

2、个别学生上台写出词语“生日”

二、新授

复习完上节课所学词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字词

丰盛:讲授读音,带读三遍,并指名认读

“丰”分析字形:独体字,部首:|,4画

“盛”分析字形:上下结构,部首:“皿”字底,11画

解释字义:丰盛指食物丰富; 充足(PPT 帮助理解)

用“丰盛”造句。例句:妈妈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要求学生造句。

蜡烛:讲授读音,带读三遍,指名认读。

蜡:左右结构,虫字旁,14画

烛:左右结构,火字旁,10画

PPT 理解蜡烛。蜡烛,以前是照明用的。生日的时候插着蜡烛,一种吉祥的象征。 礼物:讲授读音,带读三遍,指名认读。

讲解“礼”字形,左右结构,视字旁。

用礼组词。礼物、礼品、礼仪

物:讲解字形,左右结构,牛字旁,8画

讲解礼物意思:赠送给人的物品

三、复习巩固

师带读词语,指名认读。上台写出生字“礼”

四、作业

抄写词语5遍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全班齐读本课词语

2、生字卡指名认读本课词语。

3、指名上台写出“生、礼”

二、授新

1、师范读课文。

2、带读课文一遍

3、请A 类学生朗读课文

4、找找本课有几段,并提醒,开头空两格的句子是一个段落。

5、学习第一自然段。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几个好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2)讲解:强调,是我的生日。强调我邀请了几个好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提问:我为什么邀请好朋友?(因为是我的生日)

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谁?(几个好朋友)

邀请好朋友来干嘛?(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3)师带读一遍第一自然段,后学生朗读一遍。

6、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数一数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2)讲解第一句话:妈妈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询问:妈妈为我的生日做了什么?

饭菜是怎样的?并再次解释丰盛的意思。

(3)讲解第二句话:爸爸捧出香喷喷的蛋糕。

询问:爸爸做了什么?

蛋糕是怎么样的?并解释香喷喷:形容香气四溢。用香喷喷修饰蛋糕,强调了蛋糕的美味。

(4)讲解第三句话:我点上五颜六色的蜡烛。

询问:我做了什么?

蜡烛是怎样的?并解释五颜六色指的是色彩很多

(5)讲解第四句话:大家送上精美的礼物,唱起生日快乐歌,齐声祝我生日快乐。

询问:我的朋友做了什么?

强调,参加别人的生日聚会,应该带上生日礼物,说祝福语,唱生日歌。

7、带读第二自然段

三、复习巩固

1、指名回答,说一说我的生日聚会的情况。

2、带读全文2遍

四、作业

抄写句子“大家齐声祝我生日快乐”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不敢上语文课,这是第一次在特殊学校尝试上语文课,总的来说,这几节课上下来,自己还是较为满意的,指导老师评价也较高。

语文课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及分层教学的要求,针对班级学生智商及学习特点,我制定了各层次教学目标,且在课堂上能较好的体现。班级学生多数都能较好达成教学目标。课堂语言较为精练,能较好的进行引导,学生也都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展示的时间较多,学生自己说,个别读,上台写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自主性。且每当学生回答对或积极举手时,总能对其表扬或其他一些鼓励行为,毫不吝惜地对学生表扬,学生有较大的兴趣。

但这几课下来,自己仍然有许多地方上的不是很好的地方,第一节课,板书较为潦草和凌乱,但课后指导老师指导后,第二节课自己有较多改进的地方,板书这一块在接下来的几节课都能较好地呈现。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因为时间关系,导致进程较快,语速过快,且节奏也较快,特别是在第一段向第二段过渡时,因为太快,学生没能很好反应过来,就匆匆往下讲。个人认为,在培智学校上课,不鞥赶进度,要确实做到学生真正理解,真正教给他们一些对于他们有意义的东西。还有自己上的语文课,没能特别地符合培智学生的特点,对于生活及思想教育进行地较少,没能很好地告知他们自己举办生日聚会和去参加生日聚会时该怎么做。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作文2500字

初二作文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蒲川小学 张兰竹 2012年11月22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镇定地、从容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60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请看屏幕,(播放二战战事录像)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生说)

师总结:(出示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1945年期间,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初期,法西斯力量处于暂时有利地位,德军占领了西、北欧广大地区,法国战败,英国退守本土,日军占领了中国广大的领土。

1941 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参战国家大约有 60 个。二战中有5000 多万人死亡;中国抗日战争中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最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取得了胜利。 师:现在就让时间倒流,回到那 60多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样与法西斯战斗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生死攸关的烛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二、整体感知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瑞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三、研析情节

1.在这些危机关头,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自学课文,要求: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

2.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伯瑞德夫人的表现。

●语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瑞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哪些字词。(学生各自试读,然后交流。)

师点评:虽然同学们的朗读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学生讨论,师小结。)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

●心理活动:

师: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读出合适的语气,读出人物情感。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

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交流杰克的表现。

●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

再读有关句子。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过渡:

(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

(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照下面的句式展开讨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伯瑞德夫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女儿杰奎琳……

小结: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这种勇敢来自这一家人对祖国深深的爱,让我们记住在二战中像伯瑞德夫人一家一样的英雄们。

5.设疑讨论:二战结束了,法国人民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果你是法国总统,你将接见伯瑞德一家,为他们颁发勋章,你将发给谁?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

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

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法西斯的侵略。)

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课文到此结束了,你能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下自由组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将评选最佳编剧、导演和演员。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半 截 蜡 烛

一波三折

点燃 重新点燃 夺回

吹灭 端走 端上楼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蒲川小学 张兰竹 2012年11月22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镇定地、从容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60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请看屏幕,(播放二战战事录像)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生说)

师总结:(出示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1945年期间,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初期,法西斯力量处于暂时有利地位,德军占领了西、北欧广大地区,法国战败,英国退守本土,日军占领了中国广大的领土。

1941 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参战国家大约有 60 个。二战中有5000 多万人死亡;中国抗日战争中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最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取得了胜利。 师:现在就让时间倒流,回到那 60多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样与法西斯战斗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生死攸关的烛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二、整体感知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瑞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三、研析情节

1.在这些危机关头,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自学课文,要求: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

2.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伯瑞德夫人的表现。

●语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瑞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哪些字词。(学生各自试读,然后交流。)

师点评:虽然同学们的朗读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学生讨论,师小结。)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

●心理活动:

师: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读出合适的语气,读出人物情感。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

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交流杰克的表现。

●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

再读有关句子。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过渡:

(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

(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照下面的句式展开讨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伯瑞德夫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女儿杰奎琳……

小结: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这种勇敢来自这一家人对祖国深深的爱,让我们记住在二战中像伯瑞德夫人一家一样的英雄们。

5.设疑讨论:二战结束了,法国人民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果你是法国总统,你将接见伯瑞德一家,为他们颁发勋章,你将发给谁?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

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

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法西斯的侵略。)

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课文到此结束了,你能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下自由组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将评选最佳编剧、导演和演员。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半 截 蜡 烛

一波三折

点燃 重新点燃 夺回

吹灭 端走 端上楼

五年级语文半截蜡烛3作文2200字

初三作文

《半截蜡烛》教案3

作者:徐留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导: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

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附:

1、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2、介绍《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丹阳市实验小学 徐留军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 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

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遗憾的是,时间的分配上还是显得仓促。

《半截蜡烛》教案3

作者:徐留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导: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

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附:

1、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2、介绍《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丹阳市实验小学 徐留军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 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

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遗憾的是,时间的分配上还是显得仓促。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