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二
一说:
今天早晨我在一楼的小卖部买了一盒干拌面,放到办公桌上。同事们围绕吃干拌面炸开了锅,有人说吃了有害身体健康,也有人说想吃就吃,一两回没事。我陷入了困惑中,我想请同学们帮我决定决定,到底吃还是不吃?为什么?要说理由。
其实大家所说的就可以说是微小型任务驱动型口头作文。你通过这次微小型口头作文的探讨,发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有什么?
二辨:
A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人建议推动街区化,原则上不再建封闭式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将逐步打开,实行内部道路公共化。这一建议关涉千家万户,引发广泛讨论。有人认为,推动街区化,可以节约土地,缓解交通压力; 有人认为,推动街区化,不利于小区安全; 有人认为,推动街区化,将会与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冲突,有利有弊,需慎重推行。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B: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部署名为罗伯特·加尔布雷特的侦探小说《杜鹃鸟的呼唤》面世后颇受好评。出版商表示,侦查员出身的作者退伍后从事安保行业,本书是其处女作。不过作者的新手身份因写法娴熟而被质疑。后经媒体多方调查证实,罗伯特·加尔布雷特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新笔名。被“揭穿”身份后,罗琳说希望这个秘密保持得更久一点,因为她隐瞒身份后看到关于小说的真实评论时,感受到的欢乐更加纯粹。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罗琳、出版商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例文A: 住宅街区化须注重公私权益平衡
我国即将推行住宅街区化,不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一政策,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推行住宅街区化,是治疗各地“城市病”的配套举措。在不少城市,封闭式大院、超大型社区随处可见,导致城市土地资源被分割使用,城市的“毛细血管”被堵塞。一定程度上,封闭式小区的大量存在,甚至成为商品住宅小区的时尚,折射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化占据、使用城市资源的余绪。这导致土地节约利用程度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应不足越发突出,交通拥堵难以得到有效治理的一大原因即在于此。推行街区制,目的是清除封闭式社区出入口造成的人为堵点,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起来,打通城市交通微型路网,通过棋盘式道路布局,以求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较彻底治理。街区制也是发达国家城市普遍采用的做法。
尽管推行街区制利于打造城市道路坦途,但良好的政策预期不能代替政策推进过程。从现实来看,在封闭式商品住宅小区里,从住宅到小区里的公共绿地、露天停车位、底层商铺等,都有明确的权益归属,这些权益均受到《物权法》的明确保护。拆除围墙后,小区里的设施理论上将归市政管理,重新规划,原权益人购买的权益如何兑现,将成为一大考验。此外,封闭式小区给住户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感,拆除围墙之后,小区与外界融为一体,安全感下降,这有可能导致住户隐形权益的损失。还要看到,同样是封闭式住宅小区,因为其面积、布局、与市政道路的间距不同,并非全都适宜配合市政改造。如何评估不同封闭式小区的性质,确定拆墙程序和程度,也是一大难点。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
推行街区制面临不少现实障碍,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如何保证公私权益的平衡。私人权益不被侵犯,公共利益能够增值,街区制才有可能达到改善城市交通、增加社会总福利的目标。轻私重公,达不到这一目标;重私轻公,同样如此。
要做到公私权益不相互掐尖儿,在推行街区制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厘定原封闭式小区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该保护的保护,该转化的制订相应补偿方案。业主大会的作用应该受到肯定,使其起到保护权益人利益的作用。此外,对于推行街区制后可能增加的治安隐患、交通安全隐患,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将封闭式小区原有的保安功能尽可能通过合作形式承担起来,以消除人们的担心。而街区制的起步,单位大院应该首先起到示范作用。比起百姓社区,单位大院的权益关系较易处理,也较易动员。单位大院拆除围墙,既是告别隐秘过去的象征,也可以最低成本,为街区制试出成效。
例文 B: 远离月亮,明星依然闪耀
J.K. 罗琳:您好!
自从《哈利波特》出版以来,我一直是您的忠实读者。小说中精彩的描写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让我连连惊叹您娴熟的文笔。可是近来您使用新笔名写作一事饱受非议,对此,我想替您辩解,并对您追求公正评价和“感受到的欢乐更加纯粹”的勇气表示钦佩和敬意。
《杜鹃鸟的呼唤》是一部精彩的作品,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不因其作者是“新手”就不屑一顾。可见,好的作品是可以经受推敲和考验的。在这件事情中,人们更看重的是内容的新奇,情节的精巧,从客观、公正的角度给了这部作品一个应有的评价。而当您欣喜地听到这些称赞时,可以自信地认为:“人们并不是因为您是J.K. 罗琳而夸赞您的写作水平”。从这个角度看,您的做法不仅规避了“名人效应”的误导,更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了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是一个大家的写作行为,为此,我对您的这种做法更加的赞赏。
能够采用新的身份发表作品,这需要足够的自信与勇气。记得《茶花女》的问世也经历了这样的勇敢。当年小仲马为了不让出版商知晓他的真实身份——是文豪大仲马的儿子,托朋友用其它名子将书稿寄往出版社。和您一样,他面临着被舆论冷嘲热讽,甚至不屑一顾的尴尬,但是,为了追求“纯粹的欢乐”,公正的建议,您勇敢地划去了自己的名字。褪去光环的您闪耀的是真性情,是默默付出后结出的自豪果实。
当今文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不乏一些人打着“名人”的幌子招摇撞骗。曾经是“抗震小英雄”的雷楚年,出名后欺骗亲人朋友,用头上的“光环”遮掩内心的荒芜,最终被绳之以法。他的堕落也引起人们的反思:“名人光环”真的那么重要吗?它不会干扰我们对是非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3
的正确判断吗?我想,您的做法正是一种对此定势的挑战,是对盲目崇拜追捧的人们的提醒,您提醒他们,应多多关注光环背后的真实性,多多应关注内心的本色情。您敢于逆“潮流”而动,传达着务实求真的精神,这一点正是现代社会中最大的缺失,我想人们一定会听从您的召唤,接受您的指引,寻找内心深处真实的自我。
龙应台有言:“社会犹如一辆巨大的向前滚动的车,庆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这辆车究竟跑到哪里”。文学发展的道路上,需要你这样的人勇敢地“隐姓埋名”,自信地接受公正的评价。褪去“作家”的光环,让文学的沃土里吹遍清新自然之风,您和您的作品必将更加闪耀。大文豪鲁迅在《莲蓬人》中,也曾这样倡导:“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让我们像您那样,回归本真,洗净铅华脂粉,施以朴素的淡妆,呈现出高洁的风骨。 此致
敬礼
您的忠实读者和粉丝:小李
2016年5月22日于灯下
辨析两则材料得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特点:
体式驱动:文体、格式的规定
内容驱动:做出选择,提出方案
对象驱动:依对象就事论理
思维驱动:体现思辨,由浅入深
三想:
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难点在哪里?
审题立意?不难。
难在传统思维的突破。
那我们应该怎么写?
四试: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4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写一段话。
分析陷入的误区。和应对策略
笼统,绝对,平面
具体 辩证 立体
五练:
1、仔细读好题: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明确写作任务:
本题的作文任务是“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选择一则哪一则更合适?更合适得有一个标准?那么,标准是什么?题目中第一句就是“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具体说这里有三个标准:1、 ,2、 ,3、 。那么,好了,只要我们用这三个标准,一一去衡量,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个更符合这些标准,就选择哪一个。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 、 、 ,都必须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否则,跑题。
思考的具体表现是 ,权衡的具体表现是 ,选择的具体表现是 (我认为------更合适)。
议论说理、比较分析的范围是“材料内容及含意”,所以,三则材料的内容、含意必须揭示出来。
3、其它工作:
(1)三个标准的含意要界定,这是关键概念,是衡量标准,含意必须界定清晰,否则,无法对比、辨别、判断。
(2)准确揭示作文材料的含意,即核心精神,这是对比、辨别的具体内容、对象。
(3)明确主体思维:比较思维、因果思维。
4、列出提纲:
开头:简洁地叙说三个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点明自己选择的一则新闻。【提出问题】 主体:【分析问题】
(1)《暖闻》要求更有温度+解释温度+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温度+得出小结论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5
(2)《暖闻》要求更有人情味+解释人情味+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人情味+得出小结论
(3)《暖闻》要求更温暖+解释温暖+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温暖+得出小结论
(4)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更合适。联系社会实际(反面事例),落实“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正反对比说意义、作用、危害等。【解决问题】
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都作出自己的贡献。
例文1:
油条飘香,情暖社会
凛凛冬日,街角飘来熟悉而浓郁的味道。手捧油条,咬一口,松脆间又溢满了幸福的味道。诚然,老父挂号看儿子让人心酸而动容、画展主办方爱护损画男孩令人欣慰赞叹,我却认为良心“油条哥”的新闻有更大的温暖,应被刊登。
首先,良心“油条哥”的事迹 。纵自古先贤常怀“大同”的至高理想,纵孙文“天下为公”,奔走呼号,我们当今的社会,其实已是私欲横流。而此刻,一种无私的精神便显得尤为亟需,尤为可贵。虽然老父与画展主办方的故事闪现着温暖的光辉,却在“无私”一点上少了那么一种力量。父亲看儿子是出于“小家”之心,恐怕儿子聊不上几句又要招呼下一位病人;画展主办方是为男孩一人着想,这种胸怀亦是比不上关爱全民的良心“油条哥”。“油条哥”不为当今各种黑心卖家所获利润动容,多年如一日为买油条的人们提供健康油条,既守住了人们的安心,又守住了社会的良心与公心。今年春节,一报团队走访北京街头记录小贩们平凡而温暖的故事,其中坚决不涨价的老夫妇、卖羊蹄前手洗得干干净净的大妈,不正像良心“油条哥”般,因无私而更具人情味吗?此种温暖,罕有而绵长。
再者,良心“油条哥”代表了 。试想,若《暖闻》刊登父亲挂号看儿子之事,又有多少人能从中获得启示?这种做法不具普遍借鉴意义不是吗?若刊登画展主办方之事,又会有多少人产生共鸣、回想自己在展览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唯良心“油条哥”的新闻,让人于熟悉而亲切的群体身上读出了平凡背后的伟大,细细品嚼出“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的暗香。它微小,却提醒步履匆匆的人们缓一缓,发现温暖、传递温暖;它平凡,却像一只小小的蚂蚁悄悄爬入人们麻木的心,让人在微痒中开怀大笑,重寻失落的美的视角、善的思考。《南方周末》在30周年庆时曾刊登一句话:“让无力者有力,让孤单者前行。”若《暖闻》刊登“油条哥”的故事,想必亦能使无数的社会个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获得前行的力量。
也许有人说:“油条哥”的人情味带着那么一点招徕客人的“俗气”,我却不以为然。正是这样易被人猜测却依旧坚守温暖的人,方能为信任危机盛行的社会注入一剂定心良药,让人们渐渐明白细微处的温暖,方可集成最大的力量,拯救冷漠的人心。
静水流深,总有一种力量在默默中玉汝于成;细水流长,总有一种声音冲破岁月依旧洪亮。那便似温暖的油条哥声声的吆喝,清脆却暖意悠长。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6 例文2:
以最美良知,守温暖世界
一位老人为探望忙于坐诊的儿子,亲自挂了号只为见儿子一面,这种亲情让人感动;男
孩不慎摔倒损坏珍贵名画,主办方并未报案只为尊重男孩心理,这种体谅让人叹服,这样的“暖闻”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但
正是这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油条哥”,靠一份平平凡凡的小生意养家糊口,却
能坚守良知的底线,为食客提供新鲜油条。他放弃了谋取多一分利益,却为食客营造多一分健康保障;他放弃的每一滴复炸油,都给这个世界多了一丝良心与温暖;他坚守着一颗平常心,实为坚守着心中的道德与良知。
但如今,我们处在一个物质碰撞的声音日益铿锵的时代,大多数人为了利益与金钱挣
扎地活着,心中的道德早已被践踏在脚下。“ ”、“ ”、“ ”、“ ”这些被曝光的可怕食品,是生产商眼中的赚钱机器,是消费者受骗后的长长叹息,更是这个世界人性中道德的消失。我们举起水杯,虽然口干舌燥却迟迟不敢饮下;拿起食物,虽然饥肠辘辘却难以下咽——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前一刻用以果腹的食物,下一刻就随着新闻报道变成了穿肠的毒药——我们这些不由自主的怀疑,都源于这个世界上良心“油条哥”的缺乏!
在这样一个良知缺乏的世界上,油条哥坚守着良心的火炬,给予黑暗中的人以光明,更
给予他们以温暖。北岛曾慨叹:“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油条哥”以他良心的温度,温暖了每一个食客的心,也使这个世界的一个小角落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油条虽小,但于我们当今之风气注入了一丝温暖,亦是一声呼唤,唤醒众人心中沉睡的温情。坚守本心,这本心是是非度量之心,是道德仁义之心。它提醒人们,我们虽无力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遵从良心,点亮自己,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
让我们携手,以道德之心,成生命“暖闻” ;以最美良知,守温暖世界!
例文3:
人情的温度
何谓有温度、有人情味的新闻?想必是读后能让你内心一暖的文字,如同坎菲尔德
的《心灵鸡汤》,在最灰暗的冬夜点亮一丝火苗。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么前两则新闻非但不温暖,反而让人感到心酸,当一位父亲
需要等两个小时才能与儿子见上一面时,难道我们不应该讶异于超负荷工作强度吗?何来温暖?当一位商贩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不卖问题食品反倒被大加褒扬,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我们的食品市场出了什么问题吗?小温暖如何掩住大隐忧?
相比较而言,第三则新闻,才更为有力地诠释了温暖、人情味的含意。这里的人情
味,不外就是当一切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允许、鼓励你采取一种行动时,为了另一个个体的利益,你没有采取它。一切的法律和常识都支持主办方报案,这样至少可以把损坏珍品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7
画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然而他们没有这么做,只为了不让男孩的心理受到影响。如果说前面两则新闻敬的是“业”,那么第三则新闻敬的是“人”,这才是人情味的核心,也是令人感到温暖的先决条件。
更何况,假如我们回望社会,我们不难发现,敬业之人常常被表彰被传诵,敬人之人却屡屡难入媒体法眼,被当作个人素质等闲视之,尤其所敬的对象是一个好动的孩子。试问我们有谁没有被哂笑着的售货员一句“这件衣服很贵,不要随便乱摸”呛住?谁不曾遇见过从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开始变得麻木不仁,不再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马斯洛说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的,“我的尊严和我的生命本是一体”,莎士比亚说,“剥去我的尊严,生命便如无物。”天空越是黯淡,越衬得流星光芒璀璨。当我们对“集体利益远高于个人利益”习以为常,对个人尊严因莫须有的罪名受践踏麻木不仁时,主办方的行为,难道不正像那冬夜里的一点火苗吗?他们维护了男孩的自尊心和心理,不也正把希望的光芒洒入每个人心间吗?
所以我认为,当我们提起《暖闻》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遵纪守法的商人,也不仅是日夜操劳的公民,而更需要的是像主办方一样的,给予他人应有的关怀、体贴和尊重的人,只有这种人,他把人当作人来来礼遇,才会让其他人感受到人情味。如果有人反驳说他的影响太小了,不足以改变社会,我会请他读一读那个把鱼扔回大海的小孩的故事,它的出发点或许仅仅是“这一条在乎”,然而最终却让那许许多多原本麻木不仁之人回转心意,拯救了成百上千的鱼。
六悟: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范式
【两种最优化“文章图样” 】
1. 文章最优化结构模型① ——“起、承、转、合”
2. 文章最优化结构模型② ——“起、转、承、合”
第Ⅰ式-- 起承转合
【真题】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章写作思维模型•六段式】 概念界定+因果分析+比较分析
1.【起】概念界定,概括比较,定任务,表态度。
2.【一承】具体比较一,原因分析。
3.【二承】具体比较二,原因分析。
4.【三承】由表及里,分析深层原因,文化原因或心理原因或历史原因。
5.【转】联系当下,背景分析,凸显其“最有价值”。
6.【合】再次概括比较,重申态度。
(运用三到四次的因果分析,加以三到四次的比较分析)
【主体分析部分】 三承一转
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
1.所谓“传家宝”, „„。三种“传家宝”各有价值。小张家的青花罐,„„;小杜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8
家的勋章,„„;小程家的祖训,„„。在我看来,小程家的传家宝最有价值。(概念界定,概括比较,选定任务,表明态度)
2.与小张家的传家宝青花罐相比,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在„„更有价值。„„(具体比较一,原因分析)
3.与小杜家的传家宝勋章相比,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在„„更有价值。„„(具体比较二,原因分析
4.其实,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所以更有价值,对于我们来讲,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它承载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忠厚者,„„;诗书者, „„ 。所以,在我看来,小程家的祖训,不仅是一家之传家宝,更是我们国人传家之宝。
(由表及里,分析深层原因,文化原因或历史原因或心理原因)
5.遗憾的是,如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物质生活走向小康,国人却渐渐忘却了这份“忠厚”与“诗书”的良训,逐利于虚伪奸诈之道,世风日下,精神之花枯萎,„„。传承中华良训,予国人以精神给养,正当其时。
(联系失衡的当下,背景分析,凸显其“最有价值”)
6.有年代有故事的青花罐,爷爷的几枚勋章,固然„„,却无„„;唯有小程家的祖训,方可助今人长传忠厚之德,久继诗书之脉,实现内心的丰盈与精神的富足。故曰,小程家的传家之宝最有价值!
(再次概括比较,重申态度)
六段 = 起 + 承 + 承 + 承 + 转 + 合
第Ⅱ式-- 起转承合
【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文章展开思维框架
1. 起——选定任务,表明态度,开启全文。
2. 转——转向肯定其他两个,扣准题意。
3. 转——再转,回到肯定更具风采的那个(原因分析、背景分析)
4. 承——证明最具风采(比较分析、因果分析)
5. 承——证明最具风采(例证法、因果分析)
6. 承——证明最具风采(因果分析)
7. 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起转承合”写法】
【第1段】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 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起——选定任务,表明看法,肯定大李最具风采。】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9
【第2段】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 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转——先肯定其他两位的风采。以退为进,扣住题干中的“风采人物”阐述。】
【第3段】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 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 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转——再转,回到最具风采的那个。运用因果分析中的“原因分析”与“背景分析”,紧扣材料中“当代”一词,分析大李“最具风采”的理由,阐述自己看法。】
【第4段】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承——比较分析与假设分析(因果分析中的结果分析),紧扣“学术”一词,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5段】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 袁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路。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 这样的人生,注定风采无限!
【承——从历史层面,紧扣“科学”一词,运用例证法和因果分析,进一步证明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6段】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 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大李潜心学术,他的人生极具风采!
【承——紧扣“贡献”一词,运用因果分析,从人的存在价值层面,再次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7段】 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七段 = 起 + 转 + 转 + 承 + 承 + 承 + 合
七改:
第一篇: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0
【例文】 “黑衣男”的正义可以男子地铁车厢内随地吐痰遭一女士指责后,反而用污言秽语辱骂,连身边的小孩和老人都毫不顾及,终被黑衣壮汉踢脚教训。事件发生后,义愤填膺者有之,拍手称快者亦之。但无论何种反应,都意味着正义尚在、公道犹存。这正是这件事让人欣慰的地方,让人能触摸到人性温暖的地方。
按理,出脚伤人,以暴制暴等反文明的行为总是不对的,但民调显示,认为“黑衣男”该踢的占七成,原因就在于“黑衣男”的“暴”并非简单的“暴”,至少在特定情境下特殊时间里可控状态下的“暴”,是轻微暴力,而非流氓暴力,是一定限度内可控范围下且裹挟着正义与公道色彩的暴力。(概念厘定与概念区分)
为什么说“黑衣男”的“暴”是具有公道色彩的呢?在近于失控的情况下,面对一个基本素养严重缺少又无法明理的人,道德约束乏力,法制管教艰难,选择“暂时性轻暴力”可能是“吐痰男”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路径,这可能正适合他当下的认知水平。“黑衣男”暴力的动机是想控制局势,结果也达到了目的;程度上有分寸,那一脚的效力连轻伤的级别都达不到,且毫无穷追猛打之势,旨在局势的掌控,所以,尽管这种具有正义色彩的暴力依然是反文明的,不能被提出和被鼓励,却可以被理解。与“理中客”相比,人们的情感更激赏”黑衣男“,这既是人性光亮的所在,更是正义与公道本身的力量体现。为“黑衣男”设身处地所想的这份“情”只要建立在对社会公序的维护与人性最深沉的爱的基础上,都可以被理解。
这不是替“黑衣男”开脱,身具正义的勇士也无需别人担责。整个事件中我反而觉得“吐痰男”才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一个。不能随地吐痰、不在妇幼老弱面前大声辱骂,这连几岁大的孩子都熟知的常理,“吐痰男”却浑然不觉,且似乎“理直气壮”,可见受弊之深。显然,与正常人相比,“吐痰男”有太多的教育缺失,这种缺失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它很大程度源于社会的各种因素。心理上的病痛较之身体上的病痛更严重,更凄惨。既如此,社会就有责任帮他,而不是在道义上遗弃他。
所以,当地文明办如果不把工作止于发发文件,写写总结,至少遇到特殊个案时能走出户外,协同“黑衣男”一起上门服务,握手言和,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吐痰男弥补缺失的礼仪知识,甚至解决他生活上的一些困难,相信“中国制造”的将不再是被网友定性的“渣男”,这称谓,毕竟搁在谁头上都会不好受。若是“正义”之上更有“温情”弥漫,于公于私都将是好事。(980字)
第二篇: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例文】 “红包奖励”折射教育低俗化
厦大附中高三1班 许晅玥
红包,译名lucky money ,颇具幸运之意,在中国传统礼俗中是用于年节庆典中长辈对晚辈的赠给,也有主客之间的礼节往来。在当下“互联网+”的时代,红包已不再只是那带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1
有粗糙厚实之感的小红纸袋,摇身一变成为微信窗口里的虚拟图片,弹指间即可收获红包的快感。
当如此娱乐化的红包被江苏某高校的焦老师用作点名神器时,我既佩服其善于捕捉职业高校学生的好奇逐利的心理,同时也为今天的师道竟已沦落到先取悦学生,在换取教学秩序的稳定,而深感悲哀。学生出满勤,成绩进步,过节„„都能赢得焦老师的红包奖励,不论含金是几何,但终得以换来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师徒日渐升温的和谐美满的场面。但撤去其外表的冠冕堂皇,余下的仅是“我出钱你出勤,我包红包你回心”罢了。如此新招到底于教学有多少价值?学生抢红包出满勤又折射出怎样的求学意志?
“红包”本是“礼轻情意重”,在生活中我们用它来表达祝福,焦世奇老师与时俱进“诱惑”学生,其用心良苦值得肯定,但用红包物欲刺激,逗引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却是引诱学生的金钱欲望。学生到课堂听课,学好学业,本是分内之事,而如今却与红包这浓厚的金钱色彩相挂钩,于那些真心读好书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原本单纯的求知,如今却因老师的这一做法也沾上了利欲色彩。
“微信签到”、“刷脸神器”、“拍合影照”等点名神器层出不穷,在网友调侃逗乐的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深思:当下学生的求知欲只能由金钱来刺激?而师道尊严又该何去何从?这些看似创新的举措,冲击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也不自觉地自我贬低,师道尊严已在红包发出时消失殆尽了。
但事实上,我相信焦世奇老师发微信红包实属无奈之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很多高校的学生翘课已是家常便饭,学风堕落更是见怪不怪。本该是人生最佳探究与思考年龄却厌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并非个例。由此担负“欲人之无惑”之重担的教师更是举步维艰,发红包以“讨好学生”,成为“美女老师”“女神老师”来吸引学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又确实是教育手段低俗化的表现。由此学生与老师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教育的衰败。
欲改变现状,纠正歪风邪气,从根源来说,教育者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实践,使学生真心爱上学习,真切地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充实感与愉悦感。而求学者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师长,尊重知识。
红包包不住沉甸甸的知识,知识亦不需要红包的外包装。红包作为习俗符号,该被珍惜使用;而知识作为个人灵魂的填充,更应该被崇敬与尊重。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该由师生共同维护。(1000字)
修改成800字左右: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2
第三篇: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 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一定的奖学金能给我们“获得感”
——给“学生心声”栏目投稿
奖学金从一小叠纸钞变成了一元钱,为此或许伤心难过者有之,愤然吐槽者有之,毫无所谓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
做出如此决定,校方自有其理:难道大家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抢”奖学金?显然不是。讲得崇高些,我们学生学习是为了用知识充实人生,用技能提升自己;哪怕世俗点讲,就是为了有个好的前途,为了将来能“有钱有闲”,我们也决不至短视到“一切向奖学金看”的地步。
再者,校方发“一元钱奖学金”,既非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亦不是“只拔一毛”的吝啬之行,你看我们的奖学金,不是作为我校“扶贫助学基金”的本金了吗?让更需要钱的学生获得帮助,不亦美哉?
不过且慢,在肯定校方动机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此举有其不妥,尚容一一商榷。 虽然网曝我校学生吐槽言辞不当,“还不如不去拼搏了”过于短视功利,“每年才几个人得”显出酸溜溜的嫉妒,不是一时愤激就是三观不正,但是,“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确有可取处。学生自当志存高远,但常设阶段性的、短期的目标,实有益于我们动力长存,不断前进,而奖学金正可作为短期目标之一。固然,数额过高的奖学金容易助长功利歪风,激化学霸学渣间的“人民内部矛盾”;但数额太低,则表面上你奖励了优胜者,实际上是让他们觉得被敷衍,反而会有付出与回报落差太大引起的失落感。适量的奖学金,让获奖者感受到实惠(说一元钱是“实惠”,在高物价的今天就是笑话),也让未获奖者心态平衡,不眼红不在意。这是给予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至于何为“适量”,我们可以另行讨论,此不赘言。
至于“扶贫助学基金”,同样关乎“获得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对贫困生的“精准扶贫”因人而异,金额高过奖学金也是应该。不过我认为,校方“加大扶贫力度”也不应将奖学金预算统统挪到扶贫助学金当中。奖学归奖学,扶贫归扶贫,二者方式虽一,作用殊途,性质上也不一样,不该厚此薄彼如是。
总而言之,我们学习不是只为了钱,但我们需要相当的奖学金,需要一定的“获得感”,可以既不至于庸俗短视,又能从中得到助推力。适量奖学金有何不可?(880字)
文章的结构: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3
第四篇: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每天下午五点,南京市盐仓桥附近都会有一对老夫妇在道路停车带搬凳子坐下,“人肉”
占车位,等待儿女开车回家,如果孩子回来迟,两人就轮换着坐,直到孩子归来。
针对此事,各方有不同反应。有的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附近车主气愤又无奈:那
是社会公共车位,不是他家私人的,但总不能出手对两个人怎么样吧?老夫妇的儿女也很委屈:附近车位确实太紧张,但也劝父母不要这样风雨无阻,却拗不过两位老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
你的看法。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例文】
在一定限度内给予温情理解
南大附中高三1班 高博
南京市一位老夫妇“人肉”占车位等待下班归来的儿女,让附近车气愤又无奈。此事也
引起社会不同的反应。我认为,在一定限度内,应给予中国的父母温情的理解。
这对夫妇的儿女曾劝自己的父母不要风雨无阻,而结果是拗不过两位老人。此时就不能
以“没素质”“自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件,因为它涉及到了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父爱和母爱。我们应当给予理解,腾出空间让这份关怀润泽到底。
当今社会的竞争激烈、压力陡增是不争的事实。赡养老人、养育小孩、工作应酬等等,
让如今的年轻人背上更重的责任。父母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为了能给儿女减压,父母们也力所能及,所以才有北京外环父母凌晨4点为还在休息而要上班的儿女排公交,才有自发到公园为儿女相亲的事情,再到如今的“人肉”占位。
这群父母也并非不明道理。他们不是违章收费替人占位,也不是故意要扰乱秩序。他们
是在尽一种责任。儿女如此辛勤劳累,这些父母岂能安心在家嗑瓜子、看电视,而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年轻人悠悠转找车位?所以,那是一种出于本心的行为,我们应当看到其光辉的一面来自励,感受到有人关心的温暖,而非以一惊一乍的态度对待这其实没有严重后果的事件。
当然,一个矛盾的兴起绝非空穴来风,一定有它的内因存在。比如,
固然父母之情需予以理解,但前提也是在一定限度内,尤其是法律限度,不是戴有至高
之情的名义就可以为所欲为。为儿女出国而伪造护照、利用职位之便为儿女铺路等等这类行为绝对不能容忍。举着亲情的大旗,实际上是玷污这面洁白的旗帜。
而此次父母“人肉”占位并没有任何出格的行为发生,相反能温暖人心而促进相关事宜
的处理。所以在一定限度内,我们应给予温情理解。(760字,有删减)
第五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
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
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4
【例文】 镭射光射有悖于公众艺术素养提升
爱乐乐团在大陆演出,为禁止观众摄影录音,不仅不断在场地两侧打出字幕,甚至用起
了“镭射光笔直射”这般野蛮的方法,然而收效甚微。我认为原因在于乐团负责人并没有对此现象进行思考,只知堵住下游,却不从源头治理。
观众为什么“顶风冒死”摄影录音?归根结底是喜爱这个演出,否则为何做这种吃力不
讨好之事?因此,爱乐的处理方式太过强硬,丢了观众的面子,还极有可能砸了自己的场子。
然而为什么即使采取如此强硬的手段,大陆观众仍是屡教不改呢?我想原因一言难尽。
摆在首位的,便是观众对艺术的尊重程度,或是认识程度较低,对艺术与娱乐的概念,
观众混为一谈不作区分。在台湾或是西方发达国家,交响乐被视作神圣庄重的高雅艺术,观众大多是了解并真心热爱交响乐之人。他们不觉得曲高和寡,愿意用安静聆听的方式尊重音乐和音乐家们。然而大陆观众中,这样的知音比重恐怕不会太大。有多少人是冲着“台湾爱乐乐团”的冠帽而去,又有多少人是为在门面上“提升”自己而来。他们或许觉得悦耳动人,却不会意识到交响乐和演唱会的区别。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娱乐,娱乐就该记录下来与朋友分享。
转型期中国的国民劣根性又何至于此?中国人不爱守规矩的习惯和大众的侥幸心理,这
一次不过是再次集体显现而已。一个人过马路、听交响乐,或许会老实地遵守交规,静静聆听;一群人扎堆,就会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的壮景,以及快门声和屏幕亮光遍布观众席的“盛况”。这也难怪工作人员会出此下策。
我想,爱乐若真想营造良好的演出氛围,就该站在观众的思维上考虑和处理,而不是一
句自视清高的“不欢迎不尊重艺术的观众”,不给人留一丝情面。这种“曲高和寡”的表态,
若我是乐团负责人,那么在每场演出开始之前,我会
随着西方古典音乐流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小孩学习西洋乐器,人们的观念必将与时
俱进。对待交响乐,也定会有更深入的认识,更真心的尊重。熄灭镭射光笔,用温和的眼神带领大众走向艺术的曙光吧。(940字)
第六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耶鲁大学毕业生辛德仁于1957年设立耶鲁大学辛德仁奖,以鼓励学生藏书。1963年的
比赛,冠军颁给一位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而藏有二百部著名作家福克纳的作品以及与福克纳有关的书籍布罗斯基获得亚军。布罗斯基后来成为著名藏书家,他把藏书捐给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而不是耶鲁。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耶鲁大学或布罗斯基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
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5
【例文】 藏书精神超越名目之争
刘涵琪 南大附中高三1班
1963年,耶鲁大学“辛德仁”藏书奖出人意料,对火车时刻手册的收集者青睐有加,令收藏研究了两百多部福克纳作品的布罗斯基屈居第二。后者虽功成名就却难释心结。自然,布罗斯基的怨愤并不违情悖理。但在我看来,大学这样做,只是想让藏书的范围更加开放,给予藏书的名目更多包容,同时鼓励藏书行为,令藏书的精神深入人心。
收藏什么样的书依各人的兴趣而定,但藏书家们都为类似的目标而坚持不懈。而不论收藏什么,都有一个共同意义:通过对同一类文本作品的收集,在时间的深度上和内容的广度上,用整体性的分析、比较、整理等方法对某一类事物进行研究。若是用这一点衡量,火车时刻手册和福克纳的作品就摆在了平等地位上。毕竟“不入人们法眼”的火车时刻手册,能够以一个特殊的视角见证火车的发展、城市的变迁乃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变革。时刻的分布、停靠站台的多寡、行程的远近等能反映出火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兴起和后来在新型工具前的稍显逊色、城市不同年代交通网的变化等诸多信息。鉴于资料的难得和完整,它在城市规划研究者眼中的价值,绝不会低于福克纳作品在文学研究者眼中的价值。
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眼中,火车时刻表捧得冠军成了一场“意外”?人们的褒贬多少受到书册自身价值的影响。福克纳的作品——一个作家呕心沥血的创作,当然会比唾手可得的火车时刻表得到更多珍视。然而,“辛德仁”藏书奖不是颁给藏品,而是颁给藏书的人:他看到了你所忽视的火车时刻表的价值,他愿意花力气、用心思收罗这些小册子并妥善保管,他甚至要在别人不理解的嘲笑声中坚持他的爱好;所以他有理由拿冠军,他有资格获得对一个藏书者的充分肯定。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对于形形色色不计其数的藏书和藏书者,藏书奖正是这样一个须容纳百川的海洋。它的设立,不是为了评判优劣,论言褒贬;而是为了发扬藏书的行为和精神,鼓励更多的人藏书读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做某一领域信息的集大成者。它的排名,不是 ,
不 是
而是 。
不妨给藏书的名目更多包容。藏书,作为一项爱好而言,不同的人各有所爱,正是多样性成就了它的丰富;作为一项事业而言,不同领域各有需求,正是丰富度使它能为各领域作出贡献。
八结: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五步成文法”
——“引”“析”“提”“联”“结”
1、“引”——定向剪裁, 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①、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6
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 论证论点。(主体部分)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二
一说:
今天早晨我在一楼的小卖部买了一盒干拌面,放到办公桌上。同事们围绕吃干拌面炸开了锅,有人说吃了有害身体健康,也有人说想吃就吃,一两回没事。我陷入了困惑中,我想请同学们帮我决定决定,到底吃还是不吃?为什么?要说理由。
其实大家所说的就可以说是微小型任务驱动型口头作文。你通过这次微小型口头作文的探讨,发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有什么?
二辨:
A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人建议推动街区化,原则上不再建封闭式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将逐步打开,实行内部道路公共化。这一建议关涉千家万户,引发广泛讨论。有人认为,推动街区化,可以节约土地,缓解交通压力; 有人认为,推动街区化,不利于小区安全; 有人认为,推动街区化,将会与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冲突,有利有弊,需慎重推行。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B: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部署名为罗伯特·加尔布雷特的侦探小说《杜鹃鸟的呼唤》面世后颇受好评。出版商表示,侦查员出身的作者退伍后从事安保行业,本书是其处女作。不过作者的新手身份因写法娴熟而被质疑。后经媒体多方调查证实,罗伯特·加尔布雷特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新笔名。被“揭穿”身份后,罗琳说希望这个秘密保持得更久一点,因为她隐瞒身份后看到关于小说的真实评论时,感受到的欢乐更加纯粹。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罗琳、出版商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例文A: 住宅街区化须注重公私权益平衡
我国即将推行住宅街区化,不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一政策,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推行住宅街区化,是治疗各地“城市病”的配套举措。在不少城市,封闭式大院、超大型社区随处可见,导致城市土地资源被分割使用,城市的“毛细血管”被堵塞。一定程度上,封闭式小区的大量存在,甚至成为商品住宅小区的时尚,折射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化占据、使用城市资源的余绪。这导致土地节约利用程度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应不足越发突出,交通拥堵难以得到有效治理的一大原因即在于此。推行街区制,目的是清除封闭式社区出入口造成的人为堵点,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起来,打通城市交通微型路网,通过棋盘式道路布局,以求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较彻底治理。街区制也是发达国家城市普遍采用的做法。
尽管推行街区制利于打造城市道路坦途,但良好的政策预期不能代替政策推进过程。从现实来看,在封闭式商品住宅小区里,从住宅到小区里的公共绿地、露天停车位、底层商铺等,都有明确的权益归属,这些权益均受到《物权法》的明确保护。拆除围墙后,小区里的设施理论上将归市政管理,重新规划,原权益人购买的权益如何兑现,将成为一大考验。此外,封闭式小区给住户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感,拆除围墙之后,小区与外界融为一体,安全感下降,这有可能导致住户隐形权益的损失。还要看到,同样是封闭式住宅小区,因为其面积、布局、与市政道路的间距不同,并非全都适宜配合市政改造。如何评估不同封闭式小区的性质,确定拆墙程序和程度,也是一大难点。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
推行街区制面临不少现实障碍,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如何保证公私权益的平衡。私人权益不被侵犯,公共利益能够增值,街区制才有可能达到改善城市交通、增加社会总福利的目标。轻私重公,达不到这一目标;重私轻公,同样如此。
要做到公私权益不相互掐尖儿,在推行街区制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厘定原封闭式小区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该保护的保护,该转化的制订相应补偿方案。业主大会的作用应该受到肯定,使其起到保护权益人利益的作用。此外,对于推行街区制后可能增加的治安隐患、交通安全隐患,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将封闭式小区原有的保安功能尽可能通过合作形式承担起来,以消除人们的担心。而街区制的起步,单位大院应该首先起到示范作用。比起百姓社区,单位大院的权益关系较易处理,也较易动员。单位大院拆除围墙,既是告别隐秘过去的象征,也可以最低成本,为街区制试出成效。
例文 B: 远离月亮,明星依然闪耀
J.K. 罗琳:您好!
自从《哈利波特》出版以来,我一直是您的忠实读者。小说中精彩的描写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让我连连惊叹您娴熟的文笔。可是近来您使用新笔名写作一事饱受非议,对此,我想替您辩解,并对您追求公正评价和“感受到的欢乐更加纯粹”的勇气表示钦佩和敬意。
《杜鹃鸟的呼唤》是一部精彩的作品,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不因其作者是“新手”就不屑一顾。可见,好的作品是可以经受推敲和考验的。在这件事情中,人们更看重的是内容的新奇,情节的精巧,从客观、公正的角度给了这部作品一个应有的评价。而当您欣喜地听到这些称赞时,可以自信地认为:“人们并不是因为您是J.K. 罗琳而夸赞您的写作水平”。从这个角度看,您的做法不仅规避了“名人效应”的误导,更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了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是一个大家的写作行为,为此,我对您的这种做法更加的赞赏。
能够采用新的身份发表作品,这需要足够的自信与勇气。记得《茶花女》的问世也经历了这样的勇敢。当年小仲马为了不让出版商知晓他的真实身份——是文豪大仲马的儿子,托朋友用其它名子将书稿寄往出版社。和您一样,他面临着被舆论冷嘲热讽,甚至不屑一顾的尴尬,但是,为了追求“纯粹的欢乐”,公正的建议,您勇敢地划去了自己的名字。褪去光环的您闪耀的是真性情,是默默付出后结出的自豪果实。
当今文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不乏一些人打着“名人”的幌子招摇撞骗。曾经是“抗震小英雄”的雷楚年,出名后欺骗亲人朋友,用头上的“光环”遮掩内心的荒芜,最终被绳之以法。他的堕落也引起人们的反思:“名人光环”真的那么重要吗?它不会干扰我们对是非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3
的正确判断吗?我想,您的做法正是一种对此定势的挑战,是对盲目崇拜追捧的人们的提醒,您提醒他们,应多多关注光环背后的真实性,多多应关注内心的本色情。您敢于逆“潮流”而动,传达着务实求真的精神,这一点正是现代社会中最大的缺失,我想人们一定会听从您的召唤,接受您的指引,寻找内心深处真实的自我。
龙应台有言:“社会犹如一辆巨大的向前滚动的车,庆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这辆车究竟跑到哪里”。文学发展的道路上,需要你这样的人勇敢地“隐姓埋名”,自信地接受公正的评价。褪去“作家”的光环,让文学的沃土里吹遍清新自然之风,您和您的作品必将更加闪耀。大文豪鲁迅在《莲蓬人》中,也曾这样倡导:“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让我们像您那样,回归本真,洗净铅华脂粉,施以朴素的淡妆,呈现出高洁的风骨。 此致
敬礼
您的忠实读者和粉丝:小李
2016年5月22日于灯下
辨析两则材料得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特点:
体式驱动:文体、格式的规定
内容驱动:做出选择,提出方案
对象驱动:依对象就事论理
思维驱动:体现思辨,由浅入深
三想:
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难点在哪里?
审题立意?不难。
难在传统思维的突破。
那我们应该怎么写?
四试: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4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写一段话。
分析陷入的误区。和应对策略
笼统,绝对,平面
具体 辩证 立体
五练:
1、仔细读好题: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明确写作任务:
本题的作文任务是“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选择一则哪一则更合适?更合适得有一个标准?那么,标准是什么?题目中第一句就是“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具体说这里有三个标准:1、 ,2、 ,3、 。那么,好了,只要我们用这三个标准,一一去衡量,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个更符合这些标准,就选择哪一个。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 、 、 ,都必须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否则,跑题。
思考的具体表现是 ,权衡的具体表现是 ,选择的具体表现是 (我认为------更合适)。
议论说理、比较分析的范围是“材料内容及含意”,所以,三则材料的内容、含意必须揭示出来。
3、其它工作:
(1)三个标准的含意要界定,这是关键概念,是衡量标准,含意必须界定清晰,否则,无法对比、辨别、判断。
(2)准确揭示作文材料的含意,即核心精神,这是对比、辨别的具体内容、对象。
(3)明确主体思维:比较思维、因果思维。
4、列出提纲:
开头:简洁地叙说三个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点明自己选择的一则新闻。【提出问题】 主体:【分析问题】
(1)《暖闻》要求更有温度+解释温度+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温度+得出小结论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5
(2)《暖闻》要求更有人情味+解释人情味+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人情味+得出小结论
(3)《暖闻》要求更温暖+解释温暖+比较评价三则新闻的温暖+得出小结论
(4)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更合适。联系社会实际(反面事例),落实“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正反对比说意义、作用、危害等。【解决问题】
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发出呼吁,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都作出自己的贡献。
例文1:
油条飘香,情暖社会
凛凛冬日,街角飘来熟悉而浓郁的味道。手捧油条,咬一口,松脆间又溢满了幸福的味道。诚然,老父挂号看儿子让人心酸而动容、画展主办方爱护损画男孩令人欣慰赞叹,我却认为良心“油条哥”的新闻有更大的温暖,应被刊登。
首先,良心“油条哥”的事迹 。纵自古先贤常怀“大同”的至高理想,纵孙文“天下为公”,奔走呼号,我们当今的社会,其实已是私欲横流。而此刻,一种无私的精神便显得尤为亟需,尤为可贵。虽然老父与画展主办方的故事闪现着温暖的光辉,却在“无私”一点上少了那么一种力量。父亲看儿子是出于“小家”之心,恐怕儿子聊不上几句又要招呼下一位病人;画展主办方是为男孩一人着想,这种胸怀亦是比不上关爱全民的良心“油条哥”。“油条哥”不为当今各种黑心卖家所获利润动容,多年如一日为买油条的人们提供健康油条,既守住了人们的安心,又守住了社会的良心与公心。今年春节,一报团队走访北京街头记录小贩们平凡而温暖的故事,其中坚决不涨价的老夫妇、卖羊蹄前手洗得干干净净的大妈,不正像良心“油条哥”般,因无私而更具人情味吗?此种温暖,罕有而绵长。
再者,良心“油条哥”代表了 。试想,若《暖闻》刊登父亲挂号看儿子之事,又有多少人能从中获得启示?这种做法不具普遍借鉴意义不是吗?若刊登画展主办方之事,又会有多少人产生共鸣、回想自己在展览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唯良心“油条哥”的新闻,让人于熟悉而亲切的群体身上读出了平凡背后的伟大,细细品嚼出“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的暗香。它微小,却提醒步履匆匆的人们缓一缓,发现温暖、传递温暖;它平凡,却像一只小小的蚂蚁悄悄爬入人们麻木的心,让人在微痒中开怀大笑,重寻失落的美的视角、善的思考。《南方周末》在30周年庆时曾刊登一句话:“让无力者有力,让孤单者前行。”若《暖闻》刊登“油条哥”的故事,想必亦能使无数的社会个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获得前行的力量。
也许有人说:“油条哥”的人情味带着那么一点招徕客人的“俗气”,我却不以为然。正是这样易被人猜测却依旧坚守温暖的人,方能为信任危机盛行的社会注入一剂定心良药,让人们渐渐明白细微处的温暖,方可集成最大的力量,拯救冷漠的人心。
静水流深,总有一种力量在默默中玉汝于成;细水流长,总有一种声音冲破岁月依旧洪亮。那便似温暖的油条哥声声的吆喝,清脆却暖意悠长。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6 例文2:
以最美良知,守温暖世界
一位老人为探望忙于坐诊的儿子,亲自挂了号只为见儿子一面,这种亲情让人感动;男
孩不慎摔倒损坏珍贵名画,主办方并未报案只为尊重男孩心理,这种体谅让人叹服,这样的“暖闻”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但
正是这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油条哥”,靠一份平平凡凡的小生意养家糊口,却
能坚守良知的底线,为食客提供新鲜油条。他放弃了谋取多一分利益,却为食客营造多一分健康保障;他放弃的每一滴复炸油,都给这个世界多了一丝良心与温暖;他坚守着一颗平常心,实为坚守着心中的道德与良知。
但如今,我们处在一个物质碰撞的声音日益铿锵的时代,大多数人为了利益与金钱挣
扎地活着,心中的道德早已被践踏在脚下。“ ”、“ ”、“ ”、“ ”这些被曝光的可怕食品,是生产商眼中的赚钱机器,是消费者受骗后的长长叹息,更是这个世界人性中道德的消失。我们举起水杯,虽然口干舌燥却迟迟不敢饮下;拿起食物,虽然饥肠辘辘却难以下咽——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前一刻用以果腹的食物,下一刻就随着新闻报道变成了穿肠的毒药——我们这些不由自主的怀疑,都源于这个世界上良心“油条哥”的缺乏!
在这样一个良知缺乏的世界上,油条哥坚守着良心的火炬,给予黑暗中的人以光明,更
给予他们以温暖。北岛曾慨叹:“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油条哥”以他良心的温度,温暖了每一个食客的心,也使这个世界的一个小角落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油条虽小,但于我们当今之风气注入了一丝温暖,亦是一声呼唤,唤醒众人心中沉睡的温情。坚守本心,这本心是是非度量之心,是道德仁义之心。它提醒人们,我们虽无力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遵从良心,点亮自己,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
让我们携手,以道德之心,成生命“暖闻” ;以最美良知,守温暖世界!
例文3:
人情的温度
何谓有温度、有人情味的新闻?想必是读后能让你内心一暖的文字,如同坎菲尔德
的《心灵鸡汤》,在最灰暗的冬夜点亮一丝火苗。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么前两则新闻非但不温暖,反而让人感到心酸,当一位父亲
需要等两个小时才能与儿子见上一面时,难道我们不应该讶异于超负荷工作强度吗?何来温暖?当一位商贩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不卖问题食品反倒被大加褒扬,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我们的食品市场出了什么问题吗?小温暖如何掩住大隐忧?
相比较而言,第三则新闻,才更为有力地诠释了温暖、人情味的含意。这里的人情
味,不外就是当一切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允许、鼓励你采取一种行动时,为了另一个个体的利益,你没有采取它。一切的法律和常识都支持主办方报案,这样至少可以把损坏珍品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7
画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然而他们没有这么做,只为了不让男孩的心理受到影响。如果说前面两则新闻敬的是“业”,那么第三则新闻敬的是“人”,这才是人情味的核心,也是令人感到温暖的先决条件。
更何况,假如我们回望社会,我们不难发现,敬业之人常常被表彰被传诵,敬人之人却屡屡难入媒体法眼,被当作个人素质等闲视之,尤其所敬的对象是一个好动的孩子。试问我们有谁没有被哂笑着的售货员一句“这件衣服很贵,不要随便乱摸”呛住?谁不曾遇见过从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开始变得麻木不仁,不再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马斯洛说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的,“我的尊严和我的生命本是一体”,莎士比亚说,“剥去我的尊严,生命便如无物。”天空越是黯淡,越衬得流星光芒璀璨。当我们对“集体利益远高于个人利益”习以为常,对个人尊严因莫须有的罪名受践踏麻木不仁时,主办方的行为,难道不正像那冬夜里的一点火苗吗?他们维护了男孩的自尊心和心理,不也正把希望的光芒洒入每个人心间吗?
所以我认为,当我们提起《暖闻》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遵纪守法的商人,也不仅是日夜操劳的公民,而更需要的是像主办方一样的,给予他人应有的关怀、体贴和尊重的人,只有这种人,他把人当作人来来礼遇,才会让其他人感受到人情味。如果有人反驳说他的影响太小了,不足以改变社会,我会请他读一读那个把鱼扔回大海的小孩的故事,它的出发点或许仅仅是“这一条在乎”,然而最终却让那许许多多原本麻木不仁之人回转心意,拯救了成百上千的鱼。
六悟: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范式
【两种最优化“文章图样” 】
1. 文章最优化结构模型① ——“起、承、转、合”
2. 文章最优化结构模型② ——“起、转、承、合”
第Ⅰ式-- 起承转合
【真题】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章写作思维模型•六段式】 概念界定+因果分析+比较分析
1.【起】概念界定,概括比较,定任务,表态度。
2.【一承】具体比较一,原因分析。
3.【二承】具体比较二,原因分析。
4.【三承】由表及里,分析深层原因,文化原因或心理原因或历史原因。
5.【转】联系当下,背景分析,凸显其“最有价值”。
6.【合】再次概括比较,重申态度。
(运用三到四次的因果分析,加以三到四次的比较分析)
【主体分析部分】 三承一转
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
1.所谓“传家宝”, „„。三种“传家宝”各有价值。小张家的青花罐,„„;小杜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8
家的勋章,„„;小程家的祖训,„„。在我看来,小程家的传家宝最有价值。(概念界定,概括比较,选定任务,表明态度)
2.与小张家的传家宝青花罐相比,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在„„更有价值。„„(具体比较一,原因分析)
3.与小杜家的传家宝勋章相比,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在„„更有价值。„„(具体比较二,原因分析
4.其实,小程家的传家宝祖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所以更有价值,对于我们来讲,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它承载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忠厚者,„„;诗书者, „„ 。所以,在我看来,小程家的祖训,不仅是一家之传家宝,更是我们国人传家之宝。
(由表及里,分析深层原因,文化原因或历史原因或心理原因)
5.遗憾的是,如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物质生活走向小康,国人却渐渐忘却了这份“忠厚”与“诗书”的良训,逐利于虚伪奸诈之道,世风日下,精神之花枯萎,„„。传承中华良训,予国人以精神给养,正当其时。
(联系失衡的当下,背景分析,凸显其“最有价值”)
6.有年代有故事的青花罐,爷爷的几枚勋章,固然„„,却无„„;唯有小程家的祖训,方可助今人长传忠厚之德,久继诗书之脉,实现内心的丰盈与精神的富足。故曰,小程家的传家之宝最有价值!
(再次概括比较,重申态度)
六段 = 起 + 承 + 承 + 承 + 转 + 合
第Ⅱ式-- 起转承合
【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文章展开思维框架
1. 起——选定任务,表明态度,开启全文。
2. 转——转向肯定其他两个,扣准题意。
3. 转——再转,回到肯定更具风采的那个(原因分析、背景分析)
4. 承——证明最具风采(比较分析、因果分析)
5. 承——证明最具风采(例证法、因果分析)
6. 承——证明最具风采(因果分析)
7. 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起转承合”写法】
【第1段】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 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起——选定任务,表明看法,肯定大李最具风采。】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9
【第2段】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 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转——先肯定其他两位的风采。以退为进,扣住题干中的“风采人物”阐述。】
【第3段】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 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 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转——再转,回到最具风采的那个。运用因果分析中的“原因分析”与“背景分析”,紧扣材料中“当代”一词,分析大李“最具风采”的理由,阐述自己看法。】
【第4段】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我们的国家,亦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大李依靠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精神继承前辈的学问,寻得生命科学的奥秘,无愧于先人,造福于后世,这样的人,又怎能不具风采?
【承——比较分析与假设分析(因果分析中的结果分析),紧扣“学术”一词,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5段】宋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得到了传承; 袁隆平以及“两弹一星”研制专家们的科学精神亦在大李身上得到彰显。大李用努力与拼搏,用理想与信念,用坚守与坚持,用热爱与热情走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科研人生之路。这样的人,自然熠熠闪光; 这样的人生,注定风采无限!
【承——从历史层面,紧扣“科学”一词,运用例证法和因果分析,进一步证明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6段】从时间的长河来看,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极短暂的一瞬; 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精彩,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后世留下无限的财富。大李潜心学术,他的人生极具风采!
【承——紧扣“贡献”一词,运用因果分析,从人的存在价值层面,再次论证大李的最具风采】
【第7段】 我愿如大李,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合——重申论点,结束全文。】
七段 = 起 + 转 + 转 + 承 + 承 + 承 + 合
七改:
第一篇: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0
【例文】 “黑衣男”的正义可以男子地铁车厢内随地吐痰遭一女士指责后,反而用污言秽语辱骂,连身边的小孩和老人都毫不顾及,终被黑衣壮汉踢脚教训。事件发生后,义愤填膺者有之,拍手称快者亦之。但无论何种反应,都意味着正义尚在、公道犹存。这正是这件事让人欣慰的地方,让人能触摸到人性温暖的地方。
按理,出脚伤人,以暴制暴等反文明的行为总是不对的,但民调显示,认为“黑衣男”该踢的占七成,原因就在于“黑衣男”的“暴”并非简单的“暴”,至少在特定情境下特殊时间里可控状态下的“暴”,是轻微暴力,而非流氓暴力,是一定限度内可控范围下且裹挟着正义与公道色彩的暴力。(概念厘定与概念区分)
为什么说“黑衣男”的“暴”是具有公道色彩的呢?在近于失控的情况下,面对一个基本素养严重缺少又无法明理的人,道德约束乏力,法制管教艰难,选择“暂时性轻暴力”可能是“吐痰男”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路径,这可能正适合他当下的认知水平。“黑衣男”暴力的动机是想控制局势,结果也达到了目的;程度上有分寸,那一脚的效力连轻伤的级别都达不到,且毫无穷追猛打之势,旨在局势的掌控,所以,尽管这种具有正义色彩的暴力依然是反文明的,不能被提出和被鼓励,却可以被理解。与“理中客”相比,人们的情感更激赏”黑衣男“,这既是人性光亮的所在,更是正义与公道本身的力量体现。为“黑衣男”设身处地所想的这份“情”只要建立在对社会公序的维护与人性最深沉的爱的基础上,都可以被理解。
这不是替“黑衣男”开脱,身具正义的勇士也无需别人担责。整个事件中我反而觉得“吐痰男”才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一个。不能随地吐痰、不在妇幼老弱面前大声辱骂,这连几岁大的孩子都熟知的常理,“吐痰男”却浑然不觉,且似乎“理直气壮”,可见受弊之深。显然,与正常人相比,“吐痰男”有太多的教育缺失,这种缺失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它很大程度源于社会的各种因素。心理上的病痛较之身体上的病痛更严重,更凄惨。既如此,社会就有责任帮他,而不是在道义上遗弃他。
所以,当地文明办如果不把工作止于发发文件,写写总结,至少遇到特殊个案时能走出户外,协同“黑衣男”一起上门服务,握手言和,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吐痰男弥补缺失的礼仪知识,甚至解决他生活上的一些困难,相信“中国制造”的将不再是被网友定性的“渣男”,这称谓,毕竟搁在谁头上都会不好受。若是“正义”之上更有“温情”弥漫,于公于私都将是好事。(980字)
第二篇: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例文】 “红包奖励”折射教育低俗化
厦大附中高三1班 许晅玥
红包,译名lucky money ,颇具幸运之意,在中国传统礼俗中是用于年节庆典中长辈对晚辈的赠给,也有主客之间的礼节往来。在当下“互联网+”的时代,红包已不再只是那带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1
有粗糙厚实之感的小红纸袋,摇身一变成为微信窗口里的虚拟图片,弹指间即可收获红包的快感。
当如此娱乐化的红包被江苏某高校的焦老师用作点名神器时,我既佩服其善于捕捉职业高校学生的好奇逐利的心理,同时也为今天的师道竟已沦落到先取悦学生,在换取教学秩序的稳定,而深感悲哀。学生出满勤,成绩进步,过节„„都能赢得焦老师的红包奖励,不论含金是几何,但终得以换来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师徒日渐升温的和谐美满的场面。但撤去其外表的冠冕堂皇,余下的仅是“我出钱你出勤,我包红包你回心”罢了。如此新招到底于教学有多少价值?学生抢红包出满勤又折射出怎样的求学意志?
“红包”本是“礼轻情意重”,在生活中我们用它来表达祝福,焦世奇老师与时俱进“诱惑”学生,其用心良苦值得肯定,但用红包物欲刺激,逗引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却是引诱学生的金钱欲望。学生到课堂听课,学好学业,本是分内之事,而如今却与红包这浓厚的金钱色彩相挂钩,于那些真心读好书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原本单纯的求知,如今却因老师的这一做法也沾上了利欲色彩。
“微信签到”、“刷脸神器”、“拍合影照”等点名神器层出不穷,在网友调侃逗乐的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深思:当下学生的求知欲只能由金钱来刺激?而师道尊严又该何去何从?这些看似创新的举措,冲击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也不自觉地自我贬低,师道尊严已在红包发出时消失殆尽了。
但事实上,我相信焦世奇老师发微信红包实属无奈之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很多高校的学生翘课已是家常便饭,学风堕落更是见怪不怪。本该是人生最佳探究与思考年龄却厌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并非个例。由此担负“欲人之无惑”之重担的教师更是举步维艰,发红包以“讨好学生”,成为“美女老师”“女神老师”来吸引学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又确实是教育手段低俗化的表现。由此学生与老师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教育的衰败。
欲改变现状,纠正歪风邪气,从根源来说,教育者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实践,使学生真心爱上学习,真切地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充实感与愉悦感。而求学者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师长,尊重知识。
红包包不住沉甸甸的知识,知识亦不需要红包的外包装。红包作为习俗符号,该被珍惜使用;而知识作为个人灵魂的填充,更应该被崇敬与尊重。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该由师生共同维护。(1000字)
修改成800字左右: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2
第三篇: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 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一定的奖学金能给我们“获得感”
——给“学生心声”栏目投稿
奖学金从一小叠纸钞变成了一元钱,为此或许伤心难过者有之,愤然吐槽者有之,毫无所谓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
做出如此决定,校方自有其理:难道大家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抢”奖学金?显然不是。讲得崇高些,我们学生学习是为了用知识充实人生,用技能提升自己;哪怕世俗点讲,就是为了有个好的前途,为了将来能“有钱有闲”,我们也决不至短视到“一切向奖学金看”的地步。
再者,校方发“一元钱奖学金”,既非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亦不是“只拔一毛”的吝啬之行,你看我们的奖学金,不是作为我校“扶贫助学基金”的本金了吗?让更需要钱的学生获得帮助,不亦美哉?
不过且慢,在肯定校方动机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此举有其不妥,尚容一一商榷。 虽然网曝我校学生吐槽言辞不当,“还不如不去拼搏了”过于短视功利,“每年才几个人得”显出酸溜溜的嫉妒,不是一时愤激就是三观不正,但是,“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确有可取处。学生自当志存高远,但常设阶段性的、短期的目标,实有益于我们动力长存,不断前进,而奖学金正可作为短期目标之一。固然,数额过高的奖学金容易助长功利歪风,激化学霸学渣间的“人民内部矛盾”;但数额太低,则表面上你奖励了优胜者,实际上是让他们觉得被敷衍,反而会有付出与回报落差太大引起的失落感。适量的奖学金,让获奖者感受到实惠(说一元钱是“实惠”,在高物价的今天就是笑话),也让未获奖者心态平衡,不眼红不在意。这是给予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至于何为“适量”,我们可以另行讨论,此不赘言。
至于“扶贫助学基金”,同样关乎“获得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对贫困生的“精准扶贫”因人而异,金额高过奖学金也是应该。不过我认为,校方“加大扶贫力度”也不应将奖学金预算统统挪到扶贫助学金当中。奖学归奖学,扶贫归扶贫,二者方式虽一,作用殊途,性质上也不一样,不该厚此薄彼如是。
总而言之,我们学习不是只为了钱,但我们需要相当的奖学金,需要一定的“获得感”,可以既不至于庸俗短视,又能从中得到助推力。适量奖学金有何不可?(880字)
文章的结构: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3
第四篇: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每天下午五点,南京市盐仓桥附近都会有一对老夫妇在道路停车带搬凳子坐下,“人肉”
占车位,等待儿女开车回家,如果孩子回来迟,两人就轮换着坐,直到孩子归来。
针对此事,各方有不同反应。有的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附近车主气愤又无奈:那
是社会公共车位,不是他家私人的,但总不能出手对两个人怎么样吧?老夫妇的儿女也很委屈:附近车位确实太紧张,但也劝父母不要这样风雨无阻,却拗不过两位老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
你的看法。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例文】
在一定限度内给予温情理解
南大附中高三1班 高博
南京市一位老夫妇“人肉”占车位等待下班归来的儿女,让附近车气愤又无奈。此事也
引起社会不同的反应。我认为,在一定限度内,应给予中国的父母温情的理解。
这对夫妇的儿女曾劝自己的父母不要风雨无阻,而结果是拗不过两位老人。此时就不能
以“没素质”“自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件,因为它涉及到了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父爱和母爱。我们应当给予理解,腾出空间让这份关怀润泽到底。
当今社会的竞争激烈、压力陡增是不争的事实。赡养老人、养育小孩、工作应酬等等,
让如今的年轻人背上更重的责任。父母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为了能给儿女减压,父母们也力所能及,所以才有北京外环父母凌晨4点为还在休息而要上班的儿女排公交,才有自发到公园为儿女相亲的事情,再到如今的“人肉”占位。
这群父母也并非不明道理。他们不是违章收费替人占位,也不是故意要扰乱秩序。他们
是在尽一种责任。儿女如此辛勤劳累,这些父母岂能安心在家嗑瓜子、看电视,而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年轻人悠悠转找车位?所以,那是一种出于本心的行为,我们应当看到其光辉的一面来自励,感受到有人关心的温暖,而非以一惊一乍的态度对待这其实没有严重后果的事件。
当然,一个矛盾的兴起绝非空穴来风,一定有它的内因存在。比如,
固然父母之情需予以理解,但前提也是在一定限度内,尤其是法律限度,不是戴有至高
之情的名义就可以为所欲为。为儿女出国而伪造护照、利用职位之便为儿女铺路等等这类行为绝对不能容忍。举着亲情的大旗,实际上是玷污这面洁白的旗帜。
而此次父母“人肉”占位并没有任何出格的行为发生,相反能温暖人心而促进相关事宜
的处理。所以在一定限度内,我们应给予温情理解。(760字,有删减)
第五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
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
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4
【例文】 镭射光射有悖于公众艺术素养提升
爱乐乐团在大陆演出,为禁止观众摄影录音,不仅不断在场地两侧打出字幕,甚至用起
了“镭射光笔直射”这般野蛮的方法,然而收效甚微。我认为原因在于乐团负责人并没有对此现象进行思考,只知堵住下游,却不从源头治理。
观众为什么“顶风冒死”摄影录音?归根结底是喜爱这个演出,否则为何做这种吃力不
讨好之事?因此,爱乐的处理方式太过强硬,丢了观众的面子,还极有可能砸了自己的场子。
然而为什么即使采取如此强硬的手段,大陆观众仍是屡教不改呢?我想原因一言难尽。
摆在首位的,便是观众对艺术的尊重程度,或是认识程度较低,对艺术与娱乐的概念,
观众混为一谈不作区分。在台湾或是西方发达国家,交响乐被视作神圣庄重的高雅艺术,观众大多是了解并真心热爱交响乐之人。他们不觉得曲高和寡,愿意用安静聆听的方式尊重音乐和音乐家们。然而大陆观众中,这样的知音比重恐怕不会太大。有多少人是冲着“台湾爱乐乐团”的冠帽而去,又有多少人是为在门面上“提升”自己而来。他们或许觉得悦耳动人,却不会意识到交响乐和演唱会的区别。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娱乐,娱乐就该记录下来与朋友分享。
转型期中国的国民劣根性又何至于此?中国人不爱守规矩的习惯和大众的侥幸心理,这
一次不过是再次集体显现而已。一个人过马路、听交响乐,或许会老实地遵守交规,静静聆听;一群人扎堆,就会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的壮景,以及快门声和屏幕亮光遍布观众席的“盛况”。这也难怪工作人员会出此下策。
我想,爱乐若真想营造良好的演出氛围,就该站在观众的思维上考虑和处理,而不是一
句自视清高的“不欢迎不尊重艺术的观众”,不给人留一丝情面。这种“曲高和寡”的表态,
若我是乐团负责人,那么在每场演出开始之前,我会
随着西方古典音乐流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小孩学习西洋乐器,人们的观念必将与时
俱进。对待交响乐,也定会有更深入的认识,更真心的尊重。熄灭镭射光笔,用温和的眼神带领大众走向艺术的曙光吧。(940字)
第六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耶鲁大学毕业生辛德仁于1957年设立耶鲁大学辛德仁奖,以鼓励学生藏书。1963年的
比赛,冠军颁给一位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而藏有二百部著名作家福克纳的作品以及与福克纳有关的书籍布罗斯基获得亚军。布罗斯基后来成为著名藏书家,他把藏书捐给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而不是耶鲁。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耶鲁大学或布罗斯基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
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5
【例文】 藏书精神超越名目之争
刘涵琪 南大附中高三1班
1963年,耶鲁大学“辛德仁”藏书奖出人意料,对火车时刻手册的收集者青睐有加,令收藏研究了两百多部福克纳作品的布罗斯基屈居第二。后者虽功成名就却难释心结。自然,布罗斯基的怨愤并不违情悖理。但在我看来,大学这样做,只是想让藏书的范围更加开放,给予藏书的名目更多包容,同时鼓励藏书行为,令藏书的精神深入人心。
收藏什么样的书依各人的兴趣而定,但藏书家们都为类似的目标而坚持不懈。而不论收藏什么,都有一个共同意义:通过对同一类文本作品的收集,在时间的深度上和内容的广度上,用整体性的分析、比较、整理等方法对某一类事物进行研究。若是用这一点衡量,火车时刻手册和福克纳的作品就摆在了平等地位上。毕竟“不入人们法眼”的火车时刻手册,能够以一个特殊的视角见证火车的发展、城市的变迁乃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变革。时刻的分布、停靠站台的多寡、行程的远近等能反映出火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兴起和后来在新型工具前的稍显逊色、城市不同年代交通网的变化等诸多信息。鉴于资料的难得和完整,它在城市规划研究者眼中的价值,绝不会低于福克纳作品在文学研究者眼中的价值。
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眼中,火车时刻表捧得冠军成了一场“意外”?人们的褒贬多少受到书册自身价值的影响。福克纳的作品——一个作家呕心沥血的创作,当然会比唾手可得的火车时刻表得到更多珍视。然而,“辛德仁”藏书奖不是颁给藏品,而是颁给藏书的人:他看到了你所忽视的火车时刻表的价值,他愿意花力气、用心思收罗这些小册子并妥善保管,他甚至要在别人不理解的嘲笑声中坚持他的爱好;所以他有理由拿冠军,他有资格获得对一个藏书者的充分肯定。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对于形形色色不计其数的藏书和藏书者,藏书奖正是这样一个须容纳百川的海洋。它的设立,不是为了评判优劣,论言褒贬;而是为了发扬藏书的行为和精神,鼓励更多的人藏书读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做某一领域信息的集大成者。它的排名,不是 ,
不 是
而是 。
不妨给藏书的名目更多包容。藏书,作为一项爱好而言,不同的人各有所爱,正是多样性成就了它的丰富;作为一项事业而言,不同领域各有需求,正是丰富度使它能为各领域作出贡献。
八结: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五步成文法”
——“引”“析”“提”“联”“结”
1、“引”——定向剪裁, 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①、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
一对一教育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6
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 论证论点。(主体部分)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