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染纷繁的事物——中考写“物”类作文专题训练
【学习目标】
1.平时多留心身边事物,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
2.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运用多种手法状写事物,或进行介绍说明,或以物喻人,或咏物寄意,或以物忆事,多角度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考点聚焦】
1.能准确、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2.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3.寻找相似点,能以物写人。
4.善于变换视角,以物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5.进行思维发散训练,借助事物迸发哲思的火花。
【知识累积】
1.写物的常用方法
①客观说明法:即用列数据、下定义、作诠释等说明方法,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对事物的结构、布局、用处、性能等进行准确、客观的介绍。
②描摹状物法:即用语言文字来描摹“物”的形状、大少、颜色、特征等,使之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③托物言志法:即作者在写作时,借助某一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 ④虚实结合法:即由具体的事物联想到与之有相似点的抽象事物,让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⑤寄托寓意法:即对某种事物进行足够的吟咏、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
2.状物的写作要点
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我们要细致观察事物,抓住它的特征,写出它的独特之处。 ②安排材料,井然有序。状物作文描写时一定要注意方位、顺序。如可以按从上至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外到里,先整体后部分等顺序,使内容条理分明。
③融情于物,写出新意。“意”指思想感情。“新意”就是要求在文章中流露出新鲜活泼、引人深思、令人振奋的情。融情于物,状物寄情,就可以把主题开掘得深一些、新一些。 ④“物”“理”结合,寓“物”于“理”。把“物”和“理”结合起来,在写“物”的同时,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政治、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思想上的教益。
【卓越思维】
物,包括植物、动物、静物等。我们写物,既可以说明、描写事物,还可以借助事物表
达思想感情,阐释人生哲理等等。那么,怎样写好物呢?
一、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对你所熟悉的客观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来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了解事物,明白事理。无论是说明事物还是阐述事理,都必须紧扣事物的特征,灵活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不紊地进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找出某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特征,让我们能把它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这样才能达到说明事物的目的。
二、摹写意象,托物寄意。人们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往往把它投诸于某一具体事物,借物直接抒情或运用象征手法来颂扬某类人物或某种精神。这种托物寄意的写法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摹写事物要井然有序。描写事物时一定要注意方位顺序。如按照从上至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外到里、先整体后局部等顺序来写,有助于读者准确认识所描写的物体。二是摹写事物要绘声绘色。我们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方面,把事物细致、准确地描写出来,使之色、香、味俱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三是摹写事物要独抒性灵。描写事物往往离不开作者独特的感情与体会,只有对物体赋予自己的主观情感,才能使物体变成活泼有趣的生命。同学们托物寄意时,要使“物”和“意”和谐统一,要使“物”和“意”衔接巧妙自然。
三、寻找共性,以物喻人。我们既可以单纯说明物、描写物,还可以借写物来喻人,刻画人物的高大形象,揭示人物的崇高品格,写物也是在写人,以物喻人,使物人交汇,相映生辉。用这种写法时,需注意找出所写事物与人的相似点,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需要对相似点反复摹写,让二者能一步步融合,自然升华。
四、巧设线索,以物忆事。物还可以作为叙事的线索,可以以物为线,散点铺排出一系列的细节;也可以睹物回忆难忘的往事,再现昔日的生活场面;还可以由物展开联想,想到相关的多件往事等等。总之,写物是为了记事,物在这里是串珠的线,是舞台的道具,是说书的惊堂木,虽不是全文的重心,却必不可少,否则文章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因此写此类文章时,我们应找好某一事物,然后自然展开联想,由此串起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奏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五、蕴藏深意,由物及理。这里的“理”即哲理,它是思想的大锤,在它的重击下,平凡事物将迸出耀眼的火花。它是思想的钻机,生活的意义被从情感深处挖掘出来,像宝石那样价值连城,而文章也便跻身于上乘。如果能在描写、叙事的基础上,深掘其内涵,提示其饱含的人生哲理,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让读者为之心动,而拍案叫绝,岂不是一件美事?但要达到这一效果,也并非易事。首先要为揭示哲理作铺垫,要在前文的描摹事物、以物忆事中多作渲染,为揭示哲理作好铺垫,使“理”水到渠成。其次,所阐释的“理”要么新要么深, 这样才能有吸引力,有震憾力。再次,哲理的表达要灵活,可以以题记的形式反映,可以蕴含在描写的寓言、童话中,也可以在边描边叙中以一两句妙语点出,还可以在描写叙
事后集中用一两段阐释等等。
当然,写物的方法还远不止以上五种,如果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去写物,我们一定会把生活中多姿多彩、纷繁芜杂的事物点染得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知能解说】
[中考名题一]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600字左右。
(2003南京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一文题可以看作是对写“物”文章的考查。考生应由“泥土”引发联想,选材构思。这一文题可以写成一篇知识丰富、向人类敲响警钟的说明文;可以写成以泥土为描写对象,抒发对泥土热爱、敬畏之情的记叙文;也可以以物喻人,写成借泥土赞扬默默奉献的人的散文;还可以插上想像的翅膀,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写成一篇情节曲折、饱含哲理的寓言或童话等等。总之,应以“泥土”为起点,尽情扩展延伸,写出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佳作。
[中考名题二]
餐桌是反映饮食卫生习惯的明镜,餐桌是展示家庭生活质量的平台,餐桌是体现主人审美观念的饰品,餐桌是浓缩设计者智慧的结晶;餐桌曾见证过我们的喜怒哀乐,餐桌上曾发生过许多动人的事情;餐桌从远古到未来,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生活,餐桌的历史令人感慨,餐桌的未来引人遐思„„——请你就上述提示中的某个方面,以“餐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题自拟,文体不限。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不少于600字。
3.文中请不要露出真实的姓名和学校的名称。
(2003年辽宁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一话题作文,可以看作是写“物”的文章,命题者以整齐精美的提示语,引导写作者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餐桌”为出发点,进行遐想,进而选材构思。
这一话题作文,可以从“餐桌的发展史”入手,说明餐桌的发展变化,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观念的更新;也可以以“餐桌”为视角,把“餐桌”当作观察者,描写一家人互相关爱,亲情融融的感人场面;还可以以“餐桌”为线索,串起不同地点、不同年代的宴席,于对比之中批评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气,提倡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只要你打开思维的大门,那么你的灵感一定如汩汩清泉奔涌而出。
[中考名题三]
大自然的日月星辰、花鸟草虫、风雨雷电等等,事物不仅可亲可近,而且可思可感,请你任选一种自己或接触较多、或观察较细、或感悟较深的某一具体事物,以“我眼里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语言生动,内容具体,感受真实。
(2002年浙江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也是一篇要求写物的文章。首先需要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精挑细选某一种具体事物,把文题填充完整。选点应就新避俗,就深避浅。其次,在题目填充完整后,应注意前面的“我眼中的”这几个字,全篇以第一人称写,写“我”眼中的事物而不能写别人的感受,这就需要写作者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力求赋予客观事物以主观色彩,可以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细腻描绘,使其形神兼备,具有独特的魅力,从而直接抒发对它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可以写某一事物与“我”之间难忘的故事;也可以写“我”从事物中所感悟到的哲思的火花;还可以以物喻人,借物来抒发和事物有相似点的人的崇敬之情。总之,“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作者眼中也会有一千个形态迥异的事物。
[中考名题四]
亲爱的同学,今天,当你第一次把自己的准考证摆在这张课桌上时,实际上,不仅表明你魂牵梦绕的中考已正式来临,而且也预示着你的人生已步入一个腾飞的季节。所以,这一张小小的纸片,此时此刻,或许会使你感悟到许多深刻哲理;或许会使你触发许多美丽联想;或许会使你回忆起许多动人故事„„现在,请你在下列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文题:①准考证的联想
②准考证的启示
③准考证的故事
要求:1.600字左右(如果写诗,不得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2001年湖北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可从三个命题中任选一个作文,但都必须以物——“准考证”为写作的出发点,所以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篇写物的作文。第一个文题:准考证的联想。可由此及彼,由准考证联想到生活中许许多多必不可少的证件,或由准考证联想到人生中一次次考试、一道道关口等;第二个文题:准考证的启示。可由物及理,挖掘准考证中蕴藏的人生哲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第三个文题:准考证的故事。可由物及事,写与准考证有关的故事,如忘带准考证而引发的同学谊、师生情、父母爱;如假造准考证导致考试成绩作废的警钟;如写准考证诞生的曲折经历等等,总而言之,一张小小的准考证,可以延伸出千丝万缕的头绪,可以阐发出耐人寻味的哲理,可以演绎出生动曲折的故事。
[魔师点化]
此文题可以写实,但不容易写出新意,如由物入虚会更好。如由准考证的特点展开联想:如写流星的“准考证”上规定它的考试时间很短,可它却义无反顾地点燃自己的生命?这样新奇的思维,岂不妙乎?
【模拟演练】
[文题之一]
题目:你喜欢动物吗?从你所熟悉的动物中任选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说明,或解说其外部特征,或介绍其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等。
要求:1.写成不少于500字的说明文。
2.应抓住该动物的特点,向人们介绍一些科普知识。
3.内容应力求生动活泼。
[构思点拨]
说明文如果只简单介绍一些知识,难以调动读者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巧妙、新颖的构思,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达到宣传科普知识的目的。
说明动物,可适当穿插描写,可以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动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在构思上可以以访问记、自述、寓言、童话等的形式来结构全篇,这样就会激发读者兴趣。在内容上必须紧扣动物的特征,向人们介绍一些科学知识,避熟就生,避旧就新,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例文参读]
昆虫法庭访问记
七月里的一个炎热天,整个大地似乎都被火辣辣的太阳烤得疲倦了,人们昏昏欲睡,连最爱在外面玩耍的孩子也在妈妈的催促下进入了梦乡。
小东东突然睁开眼睛,偷偷地向周围看看,妈妈和小弟弟已经发出了轻轻的鼾声。他悄悄起身穿上鞋,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门,快步向房后的小树林跑去。原来今天中午在树林里将召开一个昆虫审判会,昆虫们邀请小东东去采访。小东东一走进树林,审判就开始了。
法庭设在树杈上的一个大网上。首先就座的是法官,他圆圆的身子,四只手四只脚,嘴里露着两颗大门牙。噢!原来是个大蜘蛛。他周围还坐着其他一些昆虫。这时,“犯人”已经在被告席上。他浑身被千条绳索捆绑着,动弹不得。只露着一个绿莹莹的大脑袋,头上亮光光的,不知在哪儿涂了那么多油,两只眼睛滴溜溜乱转,不知在想什么花招。
威严的法官开始发话了:
“‘罪犯’姓名、出生时间及地点。”
“我叫苍蝇,今年夏天出生在很远的一个大粪坑里,我家祖宗八辈都在那儿安家。冬天躲起来睡觉,天气一暖和,就出来活动。我的堂兄弟是臭虫,我的蚊子妹妹可比我秀气多了,可她叮人时的狠劲也够盖的。耗子是我的把兄弟,他那一套偷窃本领堪称‘高手’。所以人家把我们四个叫作‘四害’。我还有一帮小喽罗,什么结核菌啦,肝炎菌啦,他们对我可够义气„„”苍蝇得意洋洋地用他那嗡嗡的鼻音说个不停,满以为会博得审判席上的法官和参加公审的昆虫们的欣赏,没想到却招来一顿痛斥:“这个流氓、无赖,这是什么地方,你还这般油腔滑调,再不老实就处决你!”
苍蝇见势不妙,这才低下头不说话了。
法官继续道:“交代你的罪行。”
“罪犯”颤抖了一下,不说话。法官狠狠地拍了下桌子,张开了大嘴。“罪犯”这才结结巴巴地说起来:
“自我出生以来,我到过许多地方。哪里有垃圾,哪儿有粪便,哪儿有臭鱼烂虾,我就到哪儿,每次我都能搜罗一大批喽罗,把他们散布到各处。我不但逐臭,而且还追香。一天中午,我飞进一家窗户,闻到一股菜香味儿。我趁人不注意时候,在一碗饭上爬来爬去,把我的小喽罗安置在上面,然后自己飞掉。那家小孩吃了那碗饭后就生病,险些死了。”
“今天,树林前边屋子里的小主人东东用苍蝇拍把我打得晕了过去。他们以为我死了,就不再管我。没想到我又活过来,飞了。后来我发誓要报仇。我带着所有的喽罗飞到他家,在他家的筷子上练习爬杆,在茶杯口上闲蹓跶,在一些洗干净的水果上跳舞,我沾过哪儿就在哪儿留下我的小喽罗。”
“没想到,小东东的妈妈警惕性很高,她把杯子、筷子都用开水烫了一遍,我的忠心的小喽罗都完蛋了。可小东东的弟弟吃水果前没有洗,结果得了中毒性痢疾。这不,我本来想再害小东东的,路过这里,我看见这里有一个美丽的网兜,不知是哪位漂亮姑娘织的,就进来玩玩,不想被蜘蛛先生捉住了„„”
小东东听到这些,恨不得一下子打死他,为所有被苍蝇坑害过的小朋友们报仇。 “罪犯”交代完了。法官根据苍蝇的罪行,宣布对他的判决:
“‘罪犯’苍蝇,罪大恶极,他用肝炎菌、结核菌等多种病菌毒害了许多儿童,根据他的罪行,判处他死刑,立即执行。”说着便动作起来。大蜘蛛先把“罪犯”抛起,摔得苍蝇天旋地转直哼哼,然后扑上去,用两颗锋利的大毒牙,一口一口咬掉了他的脑袋,把他吃了。小东东高兴得拍手叫好。
审判结束了,小东东对大蜘蛛进行了采访,大蜘蛛自豪地说:“我每天可以吃掉许多苍蝇。另外当我碰到像蚊子、大甲虫等对人们有害的坏蛋时,也都一样消灭。”
小东东翘起大拇指称赞说:“你真是个除害能手,是昆虫的好法官呀!”
小东东告别了除害能手,快步跑出树林,他要回家把采访结果写成文章,告诉所有的小朋友:
苍蝇是个大坏蛋,是人类可恶的敌人,见到他们必须消灭。平时要注意卫生,防止苍蝇的毒害。另外,还要注意保护大蜘蛛。
(选自《作文》2003.2 作者:徐亚平)
[例文评点]本文构思巧妙,作者让小东东以采访者的身份参加了昆虫审判会,通过“法官”与“罪犯”对话以及“罪犯”的自供状,介绍了苍蝇的有关知识。其次,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说明。如苍蝇自述的一段话:“我叫苍蝇„„我的堂兄弟是臭虫,我的蚊子妹妹„„耗子是我的把兄弟„„”等语令人忍俊不禁,也点出了“四害”的作恶手段。又如对苍蝇的肖像、神态及对蜘蛛的语言、动作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例文参读]
鸭公公认信
小白鸭给鸭公公寄来了一封信。鸭公公年老眼花,怎么认也不清楚,只好请青蛙弟弟帮忙。
青蛙抱歉地说:“鸭公公,实在对不起,信上的字我一个也认不出。”鸭公公望着那一对圆鼓鼓的眼睛,当然不相信。正要开口,突然一只小蚊子朝这边飞来,只见青蛙纵身一跳,“刷”地一下,吐出长长的舌头,就把蚊子卷进了嘴里。望着这精彩的表演,鸭公公生气地说:“你尽跟我开玩笑。一只小小的蚊子,飞得又快又急,都没有逃脱你的眼睛,难道这几个字„„”青蛙咯咯地笑起来:“鸭公公,别看我的眼睛大,却只能看见动的东西,对这不动的字,我可是‘视而不见’啊!”
正说着,蝙蝠飞来了。青蛙连忙打招呼:“哎,你来得正好,快帮鸭公公念念这封信吧。” “哎呀,这个忙我可帮不了,谁不知道我是个‘睁眼睛’哪!”
“那你还干吗到处乱飞,不怕撞着了吗?”鸭公公担心地问。
“不要紧,我虽然眼力差,但我有超声波帮忙哩。”
“超声波是什么呀?”
“就是从我嘴里发出的一种声波,它的频率超过二千赫兹。这种声波在遇到物体的时候,能马上返回来,传到耳朵里,我就知道前面有没有障碍物,也就可以决定飞行的方向了。”
“唉。”鸭公公感到失望。
“哦,”蝙蝠有了好主意,“我去请猫头鹰大哥来,他的眼睛可尖了,在漆黑的夜里,还能站在高高的树上,发现偷吃庄稼的田鼠,一下子就把它逮住呢。”
不一会儿,猫头鹰大哥跟着蝙蝠来了。不过,他也很为难。因为他的眼睛很奇特,晚上,只要有一点点微弱的光线,对周围的东西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一到白天,就什么东西也看不见了,就像从暗处突然跑到明亮的地方,眼睛一下子花了一样。
这一下子鸭公公可急坏了,他摊开信纸,不知如何才好。突然,传来一阵鹰叫声,一只老鹰正在他们头上盘旋。“哟,鸭公公,谁给你来的信哪?哦,原来是小白鸭啊!”鸭公公抬起头望着老鹰吃惊地说:“你的眼睛真尖啊!”
老鹰听到称赞,神气地回答道:“这算什么,我还能从几千米的高空看见地面的小鸡呢。要不,人类会仿照我的眼睛制造电子鹰眼吗?”
这时,猫头鹰大哥可不高兴了:
“哼!你别那么骄傲。其实呀,各人的眼睛有各自的特点,人们不是早就模仿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和自动跟踪系统吗?”
一席话,说得老鹰羞红了脸飞走了。
(选自《初中生写作》2003.5 作者:龚华)
[例文评点]
这是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又是篇形象生动的科学小品。本文通过鸭公公认信,写出了青蛙、蝙蝠、猫头鹰、老鹰眼睛各自的特点,让人从中学到科学知识。文章情节一波三折,对话生动,逐步引出青蛙、蝙蝠、猫头鹰、老鹰,并对它们进行精雕细刻,使其形象鲜明,在对话中点出仿生学,突出了研究动物特点的重大意义。
[文题之二]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一些必备的物品,如上学骑的自行车,装垃圾的垃圾筒,做作业用的桌椅,老师写字的粉笔„„这些不起眼的物品,在默默无私地为人类服务,你可曾关注过它们?现在,请以“抽屉”或“垃圾筒”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构思点拨]
对“抽屉”、“垃圾筒”等众所周知的物品,同学们一般都觉得有话可写,但要写出佳作也并非易事,写作时应力求突破世俗的束缚,大胆创新。可在构思上别出心裁,或以剧本式、日记式、小标题式等结构全篇,或让“抽屉”、“垃圾筒”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遭遇或故事,也可以以它们为线索,串起一个个故事来写人记事,还可以想像未来的抽屉、垃圾筒是什么
样子的,反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等等。
[例文参读]
一个垃圾筒的一天
我是一个呆在路边的垃圾筒。日晒雨淋对我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令我在乎的是每天受到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
6:30
一个清洁工骑着垃圾车,缓缓地来到我身边,然后打开我的肚子,“这么少垃圾,还是明天再清理吧!”然后清洁工就离我而去。我肚子里的垃圾从前天到现在还是原封不动。
7:40
上班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身边走过。突然,一个矿泉水瓶向我飞来!“砰”的一声,我感到脑袋一阵疼痛。谁这么缺德!我心中埋怨道,可是转念一想:每天都会有这种事,干嘛那么计较呢?我只好自认倒霉。
9:30
一个鼠头鼠脑的青年男子站在我身边,竟然在吃面包!难道他能在这种环境下进食?吃完后,他把塑料袋随手扔在地上,根本没把我放在眼内。临走时,还朝我身上吐了一口痰!真恶心!
11:10
一群小学生嘻嘻哈哈地从我身边经过,这意味着我又要受罪了。果然,无数的汽水瓶、纸团、雪糕棍,一一向我飞来。有些在我身边飞过,有些撞在我身上,只有少数飞进我的口里。我真不明白,现在小学生的命中率怎么这么低?
13:00
烈日当空,我浑身都火辣辣的。我真希望现在能下一场大雨,好让自己散散热。几滴水滴在我头上,然后又是几滴。我感到莫名其妙,下雨了吗?可是我闻到滴下的水滴带着一阵泥土的气味,唉,原来又是楼上在浇花。
16:20
我望着路上的行人,正回忆着往事。突然,一个黑色的垃圾袋从天而降,正好落在我身边。我吓了一大跳,可周围的路人只是斜眼看看,又若无其事地走自己的路。刚才真危险!但我也为自己感到幸运:以前都是落在头上的。
17:30
“学生潮”已经过去,我又可以松一口气了。这时,一个垂头丧气的小学生,手里拿着一张不及格的试卷,踏着沉重的步子向我走来。他来到我身边时,突然一脚踢在我的身上,我肚子里的垃圾也抖了一抖。现在的学生真缺德啊!我有点生气,毕竟自己是垃圾筒,而不是出气筒。
20:00
一个穿着时髦的少女从我面前的时装店走出来,她口里嚼着什么东西,正在向我走来。我心里暗暗祈祷:瞄准一点,瞄准一点„„我还没祈祷完,她就把口里的香口胶吐向我,刚好粘在我的头顶上。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23:20
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都不多了,我正想松一口气。谁知“瘟神”——一个穿着破烂的乞丐向我走来!他打开了我的肚子,在里面寻觅了一番,最后拿了半块面包出来,然后带着喜悦的神色离开了。我的肚子还是开着的,真希望风儿能帮我关掉它。
次日6:00
东方露出一丝白光,寂静的街道将会变得热闹。唉,新的一天又来了„„
(选自《课堂内外·创新作文》2003.1 作者:区宇翔)
[例文评点]
本文紧扣文题,以时间为序,从垃圾筒的角度来写,以第一个称展示了它一天的遭遇,更真切更能打动读者。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本文的作者如一个高妙的摄影师,精心摄取了一个个典型的画面,形象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们对垃圾筒“肉体和精神上”所造成的“创伤”,引人深思,表达出作者希望人们讲究卫生、遵守社会公德的强烈愿望。
[例文参读]
女孩的抽屉
女孩的抽屉比男孩大。女孩抽屉里锁住的秘密,像早春三月的风,撩拨着人的心思;女孩抽屉里藏住的趣味,像一把把金色的小钥匙。开启了人的心扉。
赤橙黄绿青蓝紫。青春的色彩,赋予色彩的青春!本来,女孩,你丰润的面庞,满身的朝气,甜美的微笑和闪亮的眸子已经足以使人着迷了。根本不需要这么多漂亮精致的发卡来装扮。可你喜欢这样,说这是青春的夸张。我喜欢你系在头上的红发带。红得艳,红得亮,红得像一轮小太阳。
闲暇的时候,摆弄一下女孩的抽屉,会发现这个加了把锁的小世界是多么迷人,多么珍贵!
抽屉的一角里堆放着思念。看着那只漂亮的绒布小老鼠。看着那枚小巧的别针,看着生日卡令人激动的良好祝愿,你又想起上次生日时,切蛋糕的手还有点颤抖呢!抽屉里还有几颗美丽的鹅卵石,是你和朋友一起去河边拣的,那珍贵的友情就凝聚在这小小石头上了„„
抽屉里一定会有几本影集。噢,那里有你寻春的倩影,身后是一片绿草地;那里有你访秋的风姿,旁边是满山的红叶;那里有你踏浪的身影,周围是你与浪花嬉戏的欢笑„„世上有那么多美景,你怎么拍得完呢?
抽屉里有女孩的打算。一个小信封里装着女孩为数不多的零花钱。为了使自己拥有一个
愉快的夏天,绞尽脑汁,计算了无数次之后,你发现无论是哪个计划,钱都不够,女孩,你叹气了„„
抽屉里最隐蔽的地方藏着你的秘密。你有许多想炫耀又不敢炫耀的东西,心里闷着好多想说又不敢说的话。这可苦煞了你,女孩!小时候,你可以随时自豪地把“家珍”数落一遍,现在,有了那么大的一把锁,许多秘密便无可奉告了!
以前,你总羡慕抽屉里装满书的大女孩们,现在不了。你说书可以放在书橱里,抽屉是你自己的世界。你说你喜欢绚丽多彩。你说,你要拥有世上最大的抽屉。
女孩的青春,便定格在女孩的抽屉里。
(选自《初中生优秀作文》2003.10 作者:祝浩)
[例文评点]
小作者以清新的文笔,多角度展开,详尽地摹写了女孩抽屉的特点,是一篇鲜活的美文,由于小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融情于物的写法,由抽屉里的摆饰联想到一个个快乐的伤心的故事,让无情的静物鲜活丰满,充分体现了处于青春期的少女多彩的生活和满腹的心思。
[文题之三]
文题:_________的随想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充蝶、树、门、石子、粉笔屑、股票、计算机等,把文题填充完整。
2.力求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3.字数在600左右。
[构思点拨]
这可以看作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文章,要以所填的点为辐射点,进行联想,或散点铺排、或以意识流的形式,贯串一些思维片断,可以由古到今、由此及彼等直抒对物的强烈感情。
[例文参读]
黄河的随想
黄河在咆哮,古老的黄河在咆哮。她一身深黄的河水奔腾翻滚,诉说着她的漫漫旅程。黄河,她太古老太古老,又太辉煌太辉煌。五千多年间,黄河岸边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黄帝似的伟大人物,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黄河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炎黄先祖与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以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头脑创造了这个文明古国,在中国悠久的历史篇章中,写下了举世瞩目的一页。过去的中国是前人建造的功劳,今日的中国是父辈的辛勤建设,未来的中国将在我们手中飞黄腾达。
黄河在咆哮,悲伤的黄河在咆哮。她饱经风霜,经历了难以计数的坎坷岁月。她遍体鳞
伤,含冤受辱。她在大声呼唤我们这些中华儿女:不要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岁月——不要忘记英国侵略者如何用大炮、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不要忘记八国联军烧杀抢掠,肆意践踏中国的文化珍宝;不要忘记在日本鬼子凶残的刺刀面前,国民党政府炸开黄河,用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灾难换得战局上短暂的缓和;不要忘记中国人民被列强欺压在水深火热中煎熬。这冤,这辱,这屈,刻骨铭心,黄河儿女世世代代背上了这烙印,肩负着一洗耻辱重振国威的历史使命,在大浪中奋勇向前,向前!
黄河在咆哮,醒来的黄河在咆哮,这咆哮是号角,这咆哮是战鼓。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华大地带来蓬勃的生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春暖人间。黄河在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轰天震地的欢呼声中咆哮,她翻腾,她激荡,她抖擞,她飞天翱翔。她为中华民族的光辉前程而全身心的兴奋。黄河在咆哮,黄河的每一朵浪花都在发出全力的呼号,她在时时刻刻激励、鞭策中华健儿们前进。
黄河在咆哮,威严的黄河在咆哮。新中国建立以来,黄河不断整治,得到党和人民大力支持与重视,更得到了世界各国人士的仰慕,称她是“中国的一条真正的黄龙”。她挽回了曾经被人唾弃的尊严。现在黄河站起来了,也代表我们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都站起来了。听,黄河用奔腾九天、拨云揽月的气势在宣讲,她教育我们:“努力学好文化,为祖国再添新貌。”啊,世界上哪里去找比这更磅礴的喉咙,世界上哪里去找比这更震撼着人类每一个细胞的声音!黄河的话就像是一条无形的长鞭,在督促我们奋发向上。
黄河啊黄河,多少个朝朝暮暮你在咆哮,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的是赤县神州的昌盛,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为了它,黄河又在多少个炎黄后代的心中此起彼伏、咆哮不停呢?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洪亮的歌声传遍祖国天南海北,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令人遐想翩翩。
(选自《作文与考试》2003.15 作者:陈明)
[例文评点]
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用它来作为中国的缩影是极具典型性的。小作者截取了“黄河在咆哮”这一特写镜头,遐想翩翩,将文明旅程、百年屈辱、今日辉煌、未来重任熔铸为一帧似乎能触到的奔腾脉搏的风景,有条不紊地展示出一幕幕色彩各异的场面,从而奏响了全文“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主旋律,格调雄浑壮阔,震憾人心。
[例文参读]
窗的随想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我在小学时学过的诗句。诗人杜甫从小小的窗口看到了西山终年不化的积雪,看到了来自东吴要向远方行驶的船只。他的这首诗使我感受到窗是博大的,窗可以包罗万千景象。
窗,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窗走进了一位女词人的心灵深处。李清照在一个孤寂冷清的黄昏,倚窗凝视,看到了黄花满地、梧桐细雨。鸿雁飞过的凄清景象,于是,她发出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感叹。
窗嵌入了一个闺阁才女的心底里。也是在深秋季节,也是在黄昏日落时,林黛玉坐在窗口,望着那渐渐沥沥的小雨,听着那清晰的雨滴竹稍声,她想到了自己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生活,不觉心有所感,写出了一首凄婉动人的《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窗打开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隔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诗意。
当一个孩子被大人强迫去睡觉时,他的心中是多么不畅快。可当他在被窝里想到他可以从窗台看到外面的景物时,他很快地趴在了窗台上。从窗口,他看到了楼下玩耍的孩子,看到了远处路灯下的行人„„在那时一定很快乐吧!
有一个女孩子,她有病,不能下楼,不能出去玩。这时,小小的窗口又成了她惟一的安慰,她从窗口看到了缤纷的世界。窗给了她生活的勇气。
有了窗,就有了希望。站在窗口,我默默地想。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3 作者:王柑琪)
[例文评点]
这篇短文篇幅不长,内容却丰富多彩。小作者由古及今,对“窗”展开联想,想到了李清照从窗外看到的凄景而触发的悲情,想到了林黛玉坐在窗口聆听雨声而抒发的凄情,想到了被强迫睡觉的男孩对窗外行人的欣羡之情,想到了生病的女孩从窗外缤纷世界中受到的鼓舞之情,可谓场面生动,情景交融。此外,文中引用了跟窗有关的许多古诗,既切合文章的内容,又给文章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文题之四]
不同的人笔下的菊各不相同,如《红楼梦》中黛玉、宝玉、宝钗、湘云、探春五人所作的十二首诗:《忆菊》、《访菊》、《种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等就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情趣。又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闲、黄巢的“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奇想,毛主席的“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豪情,也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胸怀境界。请以“菊”为话题作文。
[构思点拨]
古往今来,多少人爱菊种菊赏菊咏菊。这篇文章可以写成一篇以菊花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或全面介绍或根据不同写作目的选取相关的内容作详细介绍;可以描述菊花不择土壤,凌风傲雪,端雅大方,久开不败等特点,从中找出引发点,运用联想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颂扬某种精神;可以以观菊为内容,写成一篇游记、参观记;可以写某人对菊花的情缘等。
[例文参读]
菊 趣
菊花的别名很多,如黄花、节花、女花、日精、更生、金蕊。更有人称它“花中隐士”,那是因为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隐居柴桑后,终日以菊为伴,故而它也就被后代文人视为隐逸高雅的化身了。
古人栽培菊花最早是供食用的。屈原《离骚》里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神农本草经》里有“菊服之轻身耐老”的说法,汉初有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汉魏时有用菊花嫩芽沏茶的嗜好。就是现在,中医也常以黄白菊花入药,家庭更是把野生的菊花、栽植的茼蒿菊作为可口的菜蔬。
晋代以后,菊花逐渐成为观赏佳品。陶潜爱菊在历史上留下佳话,唐人也写了不少咏菊诗篇,宋代每年要开两次“赛菊会”,而清代《广群芳谱》记载的菊花品种,已达三四百个了。
菊花作为文化使者,也为促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据考,公元前900年前,我国菊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公元1180年进入英国;1189年传到东南亚,又传到荷兰;1789年传到法国;19世纪初从英国传到美洲。至今,世界各地都可见到它的倩影,成为世界名花之一。日本天皇每年秋天要举行“菊花会”,招待外交使节和政府官员;而11月 3日还是日本人的“菊花节”。
菊花不仅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氟化氢等有毒气体与粉尘。这一点恐怕就更不大为人所知了。
(选自《中学生优秀作文》2003.9 作者:杨阳)
[例文点评]
这是一篇以菊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它全面介绍了菊花的名称、用途、品种、移植等,引经据典,翔实准确,新鲜有趣,让读者从中了解到许多有关菊的知识。
[例文参读]
菊 展
转过铁影壁,我走进北海植物园。这里正举办“北京市首届菊花竞展”。
一进门,眼前是另一番景象:花园里,各种色彩和形状的菊花竞相开放,它们似乎在向每一个来者微笑。我不禁想起前人的吟菊诗“飒飒西风满院栽”。在这深秋季节里,菊花伴随寒冷开放。
来到第一展室,这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一排淡紫的“绝代佳人”放在前面;后面的圆球状、耀眼的“光辉”、“墨荷”显出一副庄重之色;“追鱼”像个娇贵的小姐,浅紫而微黄的小脸上,露出矜持的神气;那盘开着大朵粗瓣懒散地倒垂下来的菊花,像个懒姑娘
把长发松散在肩头,有人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懒梳妆”。在这一展室门口,有两盆半人多高的墨菊。这两棵粗壮的墨菊,巍然挺立在那里,俨然是两名哨兵,守卫着它的兄弟姐妹。
走进最大的一间展室,只见衣冠鲜丽的古人正在那里赏菊吟诗。我仔细一看,原来是《红楼梦》里“潇湘魅咏菊花诗”的造型:坐在书桌旁执笔沉吟的是“潇湘妃子”林黛玉,在一旁指手画脚的自然是“无事忙”宝玉了,后面一位是“蘅芜君”宝钗,另一位大概是史湘云。几个人各具神态,置身于菊花丛中,真可谓情景交融。使人不禁想起林黛玉《咏菊》诗中“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的名句来。
展室的另一边,黄菊分外娇艳,绿丝淡雅垂挂,但这都引不起我的兴趣,因为旁边有大片的白菊更引人入胜。那盆“西厢待月”,洁白如玉;“长生乐”如雪球团抱;“雪狮”白玉无瑕,像一头卧在枝头上的狮子;“晴霞万里”略低粉颈,似雪的花瓣含羞下倾„„光这白色的菊花就不下百种。白菊给人一种高雅、端丽的感觉,难怪向来清高的黛玉要问它“孤标傲世偕谁隐”了,也休怪诗人咏菊来表现他们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一转弯,我又来到了采菊厅。一进厅门,只见一位古人飘然站在眼前。他就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一个小书童手捧野菊花正向他说着什么,诗人一副神色自得的表情,一手捻着胡须,似乎在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陶渊明弃官隐居后,过着清闲、安适的生活,他的吟菊名句一直流传到今天。我一边漫步在这万花丛中,一边玩味着古人咏菊的诗句,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忽然,一阵清香飘来,我贪婪地吸了一口,真是沁人心脾。“蕊清香冷蝶难来”的菊花,竟会如此馨香,使我不由在屋里寻觅香气的来处。原来这香气是从爬满花架的小黄菊花发出来的。这股香气一直把我送出了展室。
我缓缓向前走去,猛抬眼,看见前面标语牌上写着陈毅同志1959年的题词:“高等艺术,美化自然”。
是啊,向往关好的事物,追求美的心愿,大概是人们共有的特性吧。我真诚地感谢那些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无闻工作着的人们。
我希望“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选自《语文天地》2003.10 作者:冯时)
[例文点评]
全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写了自己在北海植物园参观“北京市首届菊花竞展”的经过。作者笔下的菊花是情态可掬、多姿多彩、惹人喜爱,文中的诗词更是信手拈来,引用得当,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文题之五]
1.题目:_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
要求:1.可在横线上填竹叶、枫叶、扇贝、牛奶、母桔、腊梅等,把文题填充完整。
2.情感要真挚感人。
3.字数在600字左右。
[构思点拨]
画月亮,往往用云彩加以衬托;画花朵,往往以绿叶加以扶持,使所画之“月”,所描之“花”更加突出。那么我们就可以以物衬人、以物喻人、睹物思人,让物人交相辉映,物中含情,塑造感人的形象。物牵动人的情思,只因融入了对某人的情感,所以写物的目的是为了托人,所以需精心挑选能体现人物特点或精神风貌的物,以物为线索,串起与物有关的人和事,来刻画人物形象。
[例文参读]
一枚扇贝牵动我的情思
在我的塑料文具盒里,放着一枚我最珍爱的扇贝,每当我看到它时,就好像又来到广阔无际的大海边,又看到了海边那个穿红褂的小妹妹„„
记得,那还是前年,在海滨度暑假的最后一天黄昏,我和几个伙伴一起赶到农贸市场,想买几个近处海滩拾不到的贝壳,带回北京送给朋友。
海滨的农贸市场,对于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天地。在卖贝壳的行列里,有一个穿大红褂的女孩,看样子只有十一二岁。她不像别人那样高声地叫卖,而是一面用手搬弄着脚趾头,一面张大眼睛,专注地看着来往的人和车。不知是她的衣着,还是她的神态吸引了我,我和伙伴们说:“走,买她的去。”
她的摊子上,整齐地码着一小排“猫眼儿”和一小排扇贝。她见我们要买,很高兴,一个劲地让我们挑选。
我一面挑,一面打量着她那黑红黑红的小脸,问:“是你家里让你出来卖的吗?” “不,不是。这都是我自己拣的,卖了钱也归自己,秋天开学好交学费。”小姑娘自豪地说:“我自己的都攒齐了,现在给弟弟攒。”
我觉得这孩子挺可爱,便拣了四枚好看的扇贝,给了她四角钱,和伙伴们一起满意地离去了。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美滋滋地欣赏着扇贝。突然,我发现一只暗红色的扇贝缺了一个小角。只怪我当时只顾选颜色,没发现残缺。带这么一个扇贝回北京,算怎么回事。伙伴们要我回去换,我同意了,但心里却嘀咕:小姑娘挣点钱那么不容易,她肯让我换吗?
天将黑了,市场上人已不多了,红褂小姑娘也正在收摊了。当我们向她说明来意时,果不出我所料,她为难地说:“没的换了,刚才又来了一个老大爷,都买走了。”
我看着她那鼓鼓的小包,不相信地说:“只换一个。要实在不肯换,我多给你些钱,再买一个成不?”
听我说完,,小姑娘突然红了脸,低垂着头:“没了,真的没有„„明天下午,你再来„„” “明天下午?哈!明天早晨七点,我们就‘开路’了!”我有点恼火,乡下人,真小气!
不给换就算了!我们懊丧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提着大包小包来到了汽车站,等候开往火车站的汽车。
“大姐——”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我猛一回头:噢,红褂小姑娘!她气喘吁吁,额头上还沁着一层细汗。
“给你——”她向我摊开了小手。
呀!好漂亮的一枚扇贝!
“你们走得早,现去赶海拾怕来不及,就给你这个吧。”她说着,把扇贝塞到我手里,笑了笑,拉起一个小男孩走了。
这突然发生的事使我有些不知所措,当我低头看那扇贝时,惊呆了。这不是一枚普通的扇贝,扇贝背面像珍珠般地闪着蓝莹莹的光。正面像孔雀展开的尾巴。整个扇贝洁净光滑,显然是经过千百次地抚弄和摸搓。
啊,这一定是小姑娘的爱物!我恍然大悟„„
然而,当我抬起头,想对那个小姑娘道谢的时候,她已经走远了,在蓝色的大海边,只剩下红红的一个小点。
事情过去快两年了,我却久久地不能将它忘怀。我把那枚美丽的扇贝珍藏在我的文具盒里,天天带在身边,好让它时常提醒我:要像海边小妹妹那样,做一个有大海一样坦荡胸怀的纯朴的人。
(选自《作文成功之路》2003.5 作者:李美兰)
[例文评点]
全文以“扇贝”为线索,通过“我”与“红褂小姑娘”买(卖)扇贝、换扇贝、赠扇贝等故事,刻画了一个美丽善良的“红褂小姑娘”的形象,表现了小姑娘沉静、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美好品质,与“我”的褊狭、自私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一篇以物忆人的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富有启迪性,“呼吁要做一个有大海一样坦荡胸怀的纯朴的人”。
[例文参读]
竹叶牵动我的情思
今年,院子里的竹子又长高了一截。一片片叶子随风舞动着。总是那么深情,那么含蓄,如同爷爷对我的爱,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悠悠情思。
浪漫美好童年里的主角总是我和爷爷。每天傍晚,当余晖安详地洒在院子里的时候,爷爷总会踏着草鞋带给我一捧红得诱人的桑果。我总会用甜甜的稚音叫着爷爷。可爷爷偏要把那一棒桑果举得高高的,叫我够不着。于是,我就从竹子上摘下大堆大堆的竹叶对爷爷说:‘好爷爷,我用竹叶换你的桑果好不好?”„„终于,咱们爷孙俩闹够了。我满足地吃着可口的桑果,爷爷就用竹叶给我编织一个没有花的花环。
不知为什么,爷爷总是特别喜欢竹,说竹子有许多好处,可是,爷爷更喜欢竹叶。他常常将竹叶摘下来放在唇边,吹成纯朴的歌谣。然后爷爷给我讲他那沧桑的经历:爷爷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年冬天。家里冷得像地窖,没有柴可以生火取暖,最后是爷爷拾了许多枯竹叶烧了,才勉强挨过寒冷的冬天。所以爷爷非常喜欢竹叶。喜欢它的奉献精神。
终于,爷爷再也看不见他心爱的竹叶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万分悲痛的我,也爱上了竹叶,爱上了它的奉献精神。
当我知道刘奶奶家瓜地里的瓜全熟了,可没有人手去摘的时候,我想到了竹叶,于是我去帮刘奶奶到地里摘了很多瓜,使瓜不会烂在地里。这时,我仿佛看见爷爷笑了,竹叶笑了。
当我看见家庭贫困的同学冬天没有棉衣、棉鞋穿时,我想到了竹叶,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我的衣服、鞋子都送给了他们。我又仿佛看见爷爷笑了,竹叶也笑了。
„„
就这样,那纯洁的竹叶无时无刻不支配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每一缕情急。一直激励着我、感染着我,也启迪着我。
(选自《作文指导报》2003.10.17 作者:陈靖)
[例文评点]
本文文笔优美,溢满真情。作者描摹了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有祖孙二人逗闹的欢乐场面、有爷爷凄楚难忘的往事、还有爷爷和竹叶共有的奉献精神对“我”的深远影响。小小的竹叶,爷爷用它给“我”带来欢乐,它曾是爷爷家的救星, 更是爷爷教育“我”的榜样,本文借竹叶全面地摹写了一个慈祥、平凡而又伟大,以自己崇高人格教育熏陶子孙的老人形象。
[文题之六]
1.题目:品读_________
要求:1.可在横线上填镜子、船、康乃馨、泥土、螃蟹„„等事物,使文题完整。
2.要细细品读事物,从中感悟人生哲理。
3.字数600字左右。
[构思点拨]
写物,如果仅停留在描写其形,神的基础上,文章往往有些肤浅。如能在描写、抒情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来阐发哲思的火花,由物及理,往往会令人为之一震,文章也因此而更有深度。写这类由物及理的文章,可以抓住需要摹写的事物,抓住其能点示哲理的地方,反复点染,然后水到渠成地揭示其蕴含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也可以运用散点铺排的手法,写多种事物,揭示它们各自的特点,并进一步揭示其蕴含的人生道理;还可以通过两个事物的故事,在对比中展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不同结局,从而给人以人生启示。
[例文参读]
品读镜子
在广袤的宏观世界,这个伟大的“镜”家族成员都各有特色,值得细细品读一番。 在生物课上,我们要进入那微小的世界,于是乎我们就认识了显微镜,借助它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更深入。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用它——望远镜来寻找远方模糊的视觉对象,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在生活中,我们为了自己的形象,于是乎也认识了平面镜——它可以帮我们正衣冠、去污点。
在闲暇时,我们为了娱乐,为了开怀一笑,于是乎也认识了哈哈镜。但它只是提供我们饭后的谈资,闲暇时的娱乐工具。
做人,就要像显微镜——洞察入微。这个奇妙的微观世界要求我们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物辨认得更透彻。
做人,要学望远镜——站得高,望得远,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博大精深的世界。我们只有擦亮眼睛,目光远大,才能尽览天下美景,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
做人,要学平面镜——真实地表现自我,把事物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展现出来,事物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都可以通过它得以辨别。因为它不会为我们隐瞒一丝一毫,它不会那么圆滑世故。
做人,千万不要学哈哈镜——圆滑世故,本末倒置。这是“镜”家族中一个最不可信赖的成员。只要往它面前一站,或把你变得头方身圆,或让你挺着个啤酒肚,它让你变得面目全非,只会一味地阿谀,来博得你的欢心。它表现得那么老练,不能让人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没有镜来指导的生活是不会美丽的。让我们以镜为鉴,创造美的生活吧!
(选自《课堂内外·创新作文》2003.7-8 作者:钟娟)
[例文点评]
这篇美文运用散点铺排的手法,由“镜子”展开联想,引出显微镜、望远镜、平面镜、哈哈镜的特点,然后进一步揭示从中学到的做人的道理:“像显微镜——洞察入微”、“学望远镜——站得高,望得远”、“学平面镜——真实地表现自我”、“千成不要学哈哈镜——圆滑世故”。本文巧妙整齐的结构,新颖深刻的感悟,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怦然心动。
[例文参读]
品读金银花
远处,荆棘丛中,一片白色和黄色相互错杂,并散发出缕缕清香。我禁不住好奇,穿过密密麻麻的荆棘丛,来到它的面前。
“金银花!”我呼叫起来。这里会有金银花,我不禁纳闷。
只见金银花的花朵修长,顶端微微向周围散开,像一位害羞的纤纤少女。里面的花蕊纤
细而不软弱。周围有少许绿叶,在这绿叶的呵护下,金银花更显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细腻而美妙!
金银花的颜色有白色和金黄,白色的像一位扑着翅膀的天使,清新自然,如同皎洁的月光一般,金黄色的似太阳一般,给人以热情之感。也许这白就是月亮的素衣,金黄是太阳的外套吧!而这片片绿叶,则是大地的围巾。小小的一朵金银花真是“集天地之灵气,取大地之精华”的上天的宠儿。看着它在微风中微微抖动,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它虽没有牡丹的娇艳,却有着天空的色彩,没有百合的醉人香味,却有着大地那朴质的味道。
我知道金银花有许多用途,清热降火„„可是,这上天的宠儿竟会在这儿生长,在这田埂小道上生长,在荆棘丛中生长。
也许,有过多少次被狂风肆虐过,也许,有多少次被大雨抽打过;也许有多少次被荆棘刺痛过啊!可你,却无视他们的凶残,在那儿开出这一朵朵白的,金黄的小花,增添了几许清香,活出了一个自己的舞台。
没有了温度,你照样开放,而且很灿烂。莲花自古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称,可她没有受环境的污染。而金银花却战胜了它周围的荆棘,它战胜了生长,它战胜了一切一切,最终开出了这美丽的花,坚强的花。
无论环境条件有多么差,哪怕周围荆棘广布,只要你像金银花一样,你也会成为上天的宠儿,也会开出它一样美丽的人生之花来。
(选自《作文评点报》2003.11.10 作者:魏佳佳)
[例文评点]
本文运用了咏物寄意的写法,描写了荆棘丛中那修长秀丽而又散发幽香的金银花,然后集中笔力突出它生存环境的恶劣,突出它勇敢战胜困难、绽放胜利之花的斗争精神,呼吁人们向金银花学习,绽放美丽的人生之花!本文文笔优美,描写细腻而传神,抒情议论真切自然,有感染力。
[魔师点化]
这类由物及理的文章,首先应巧妙地寻找物的引申点,怎样自然地引申出自己的感悟,切忌生硬。其次悟点要选择得好,既能跳出俗套又能紧密联系事物,悟点新颖,使文章自然深化一层。
【专题精练】
[文题之一]
最后飘下的那枚红枫叶
要求:1.描摹事物,寓情于物。
2.不得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应试指导]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要求写作者围绕那特定对象——最后徐徐飘下的枫叶运思,抒写自已的真情实感,应力求曲折动人。可以从不同角度运思:如描写枫叶飘落的情景,联想到它曾为树木、为果树付出的一切,想到为学生付出了全部心血的教师,来赞美落叶精神的可贵;如写枫叶落下而触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联想到来年的新叶,阐述只要以诚待人,就会产生新的友谊等等。
[文题之二]
怀念___________
要求:1.可在横线上填充兵器、蜡烛、童年的玩具等,使文题完整。
2.由物忆事,写人,表达深情。
3.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应试指导]
这篇文章应以“怀念”之情为全文的感情基调,回忆难忘的往事,睹物思人。如由“葵花籽”联想到深深的母爱;由“城墙”回忆快乐的童年,追忆儿时的伙伴;由“灯光”回忆那苦中有甜的初三岁月等等。应抓住融发感情点的物,细腻描叙,直抒满腔真情。
[文题之三]
现在,电视已走近千家万户,电视在不断更新换代,电视节目精彩纷呈,视频技术蒸蒸日上,面对你身边这个变化多端,亲密无间的朋友,你有何感融、请以“电视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应试指导]
这篇习作,可从不同角度构思,力求有新意,或以第一个称自述电视机的组成、换代和所用的高科技手段;或以日记式写“我”与电视机之间的故事;或写农民竟先购买高档电视机反映人们正逐步步入小康社会„„等等。
总之要观注身边的人和事,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文题之四]
桥是什么?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
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桥、陆地的桥,独立桥,石板桥,立交桥,斜拉桥„„
古今中外画家爱桥,觅桥,画桥。如宋朝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当代画家吴冠中也曾描绘过各种各样的桥。
文学作品中也常常离不开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西湖断桥,《牛郎织女》中的鹊桥„„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应试指导]
这篇习作,可以说明事物,写桥的结构特点,桥的飞越发展,来反映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关心人民疾苦,为民着想的举措;可以以物喻人,由现实中的桥想到像桥一样无私奉献的人们;可以写成散文,以桥为线索忆人忆事,思接千载,跨越时空,由此及彼,托物言志;可以写成小说,写桥边发生的一幕幕悲喜交织的故事,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还可以由实到虚,由生活中的桥到沟通人心灵的心桥,建立商业往来的商桥,建立国家关系的友谊桥梁等等,文章构思可不拘一格,写自已所长。
[文题之五]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唱过多少支歌啊!一首歌,往往饱含着一份情感,讲述着一个故事,传送着一种精神。乘着歌声的翅膀,我们度过了美丽的童年,步入了多彩的青少年时期,以后的岁月里,我们也离不开歌声。请以“歌”、“歌声”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应试指导]
从出生后妈妈的《摇篮曲》到电视、影碟等中的金曲,乃至明星现场演出中的成名曲等,歌声常常伴你左右。这篇作文可以写一首拨动自己心弦的歌,交代它使你痴迷的情景,原因等;可以以歌为线索,串起一个或多个难忘的故事,可以由物抒情,由物写人;可以介绍一首歌的内容及风格,以及它产生的影响;也可以就某首歌谈谈自己从中获取的力量和得到的启示等等。
[文题之六]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令我们陶醉,请以“陶醉”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章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应试指导]
大自然中的事物,以美丽的外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净化着我们的灵魂,给我们以美的感受和心的愉悦,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被它们所陶醉。
面对上面考题,我们应发散思维,想到大自然中那些使你赏心悦目的事物,然后选择其中最夺目的一样或多样,融描写、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点出它或它们令你陶醉的原因或故事,抒发你对它或它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情感要真切浓郁,让“陶醉之情”自然地溶进笔端,流露在字里行间。
点染纷繁的事物——中考写“物”类作文专题训练
【学习目标】
1.平时多留心身边事物,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
2.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运用多种手法状写事物,或进行介绍说明,或以物喻人,或咏物寄意,或以物忆事,多角度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考点聚焦】
1.能准确、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2.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3.寻找相似点,能以物写人。
4.善于变换视角,以物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5.进行思维发散训练,借助事物迸发哲思的火花。
【知识累积】
1.写物的常用方法
①客观说明法:即用列数据、下定义、作诠释等说明方法,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对事物的结构、布局、用处、性能等进行准确、客观的介绍。
②描摹状物法:即用语言文字来描摹“物”的形状、大少、颜色、特征等,使之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③托物言志法:即作者在写作时,借助某一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 ④虚实结合法:即由具体的事物联想到与之有相似点的抽象事物,让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⑤寄托寓意法:即对某种事物进行足够的吟咏、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
2.状物的写作要点
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我们要细致观察事物,抓住它的特征,写出它的独特之处。 ②安排材料,井然有序。状物作文描写时一定要注意方位、顺序。如可以按从上至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外到里,先整体后部分等顺序,使内容条理分明。
③融情于物,写出新意。“意”指思想感情。“新意”就是要求在文章中流露出新鲜活泼、引人深思、令人振奋的情。融情于物,状物寄情,就可以把主题开掘得深一些、新一些。 ④“物”“理”结合,寓“物”于“理”。把“物”和“理”结合起来,在写“物”的同时,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政治、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思想上的教益。
【卓越思维】
物,包括植物、动物、静物等。我们写物,既可以说明、描写事物,还可以借助事物表
达思想感情,阐释人生哲理等等。那么,怎样写好物呢?
一、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对你所熟悉的客观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来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了解事物,明白事理。无论是说明事物还是阐述事理,都必须紧扣事物的特征,灵活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不紊地进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找出某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特征,让我们能把它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这样才能达到说明事物的目的。
二、摹写意象,托物寄意。人们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往往把它投诸于某一具体事物,借物直接抒情或运用象征手法来颂扬某类人物或某种精神。这种托物寄意的写法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摹写事物要井然有序。描写事物时一定要注意方位顺序。如按照从上至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外到里、先整体后局部等顺序来写,有助于读者准确认识所描写的物体。二是摹写事物要绘声绘色。我们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方面,把事物细致、准确地描写出来,使之色、香、味俱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三是摹写事物要独抒性灵。描写事物往往离不开作者独特的感情与体会,只有对物体赋予自己的主观情感,才能使物体变成活泼有趣的生命。同学们托物寄意时,要使“物”和“意”和谐统一,要使“物”和“意”衔接巧妙自然。
三、寻找共性,以物喻人。我们既可以单纯说明物、描写物,还可以借写物来喻人,刻画人物的高大形象,揭示人物的崇高品格,写物也是在写人,以物喻人,使物人交汇,相映生辉。用这种写法时,需注意找出所写事物与人的相似点,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需要对相似点反复摹写,让二者能一步步融合,自然升华。
四、巧设线索,以物忆事。物还可以作为叙事的线索,可以以物为线,散点铺排出一系列的细节;也可以睹物回忆难忘的往事,再现昔日的生活场面;还可以由物展开联想,想到相关的多件往事等等。总之,写物是为了记事,物在这里是串珠的线,是舞台的道具,是说书的惊堂木,虽不是全文的重心,却必不可少,否则文章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因此写此类文章时,我们应找好某一事物,然后自然展开联想,由此串起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奏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五、蕴藏深意,由物及理。这里的“理”即哲理,它是思想的大锤,在它的重击下,平凡事物将迸出耀眼的火花。它是思想的钻机,生活的意义被从情感深处挖掘出来,像宝石那样价值连城,而文章也便跻身于上乘。如果能在描写、叙事的基础上,深掘其内涵,提示其饱含的人生哲理,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让读者为之心动,而拍案叫绝,岂不是一件美事?但要达到这一效果,也并非易事。首先要为揭示哲理作铺垫,要在前文的描摹事物、以物忆事中多作渲染,为揭示哲理作好铺垫,使“理”水到渠成。其次,所阐释的“理”要么新要么深, 这样才能有吸引力,有震憾力。再次,哲理的表达要灵活,可以以题记的形式反映,可以蕴含在描写的寓言、童话中,也可以在边描边叙中以一两句妙语点出,还可以在描写叙
事后集中用一两段阐释等等。
当然,写物的方法还远不止以上五种,如果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去写物,我们一定会把生活中多姿多彩、纷繁芜杂的事物点染得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知能解说】
[中考名题一]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600字左右。
(2003南京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一文题可以看作是对写“物”文章的考查。考生应由“泥土”引发联想,选材构思。这一文题可以写成一篇知识丰富、向人类敲响警钟的说明文;可以写成以泥土为描写对象,抒发对泥土热爱、敬畏之情的记叙文;也可以以物喻人,写成借泥土赞扬默默奉献的人的散文;还可以插上想像的翅膀,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写成一篇情节曲折、饱含哲理的寓言或童话等等。总之,应以“泥土”为起点,尽情扩展延伸,写出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佳作。
[中考名题二]
餐桌是反映饮食卫生习惯的明镜,餐桌是展示家庭生活质量的平台,餐桌是体现主人审美观念的饰品,餐桌是浓缩设计者智慧的结晶;餐桌曾见证过我们的喜怒哀乐,餐桌上曾发生过许多动人的事情;餐桌从远古到未来,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生活,餐桌的历史令人感慨,餐桌的未来引人遐思„„——请你就上述提示中的某个方面,以“餐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题自拟,文体不限。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不少于600字。
3.文中请不要露出真实的姓名和学校的名称。
(2003年辽宁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一话题作文,可以看作是写“物”的文章,命题者以整齐精美的提示语,引导写作者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餐桌”为出发点,进行遐想,进而选材构思。
这一话题作文,可以从“餐桌的发展史”入手,说明餐桌的发展变化,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观念的更新;也可以以“餐桌”为视角,把“餐桌”当作观察者,描写一家人互相关爱,亲情融融的感人场面;还可以以“餐桌”为线索,串起不同地点、不同年代的宴席,于对比之中批评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气,提倡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只要你打开思维的大门,那么你的灵感一定如汩汩清泉奔涌而出。
[中考名题三]
大自然的日月星辰、花鸟草虫、风雨雷电等等,事物不仅可亲可近,而且可思可感,请你任选一种自己或接触较多、或观察较细、或感悟较深的某一具体事物,以“我眼里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语言生动,内容具体,感受真实。
(2002年浙江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也是一篇要求写物的文章。首先需要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精挑细选某一种具体事物,把文题填充完整。选点应就新避俗,就深避浅。其次,在题目填充完整后,应注意前面的“我眼中的”这几个字,全篇以第一人称写,写“我”眼中的事物而不能写别人的感受,这就需要写作者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力求赋予客观事物以主观色彩,可以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细腻描绘,使其形神兼备,具有独特的魅力,从而直接抒发对它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可以写某一事物与“我”之间难忘的故事;也可以写“我”从事物中所感悟到的哲思的火花;还可以以物喻人,借物来抒发和事物有相似点的人的崇敬之情。总之,“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作者眼中也会有一千个形态迥异的事物。
[中考名题四]
亲爱的同学,今天,当你第一次把自己的准考证摆在这张课桌上时,实际上,不仅表明你魂牵梦绕的中考已正式来临,而且也预示着你的人生已步入一个腾飞的季节。所以,这一张小小的纸片,此时此刻,或许会使你感悟到许多深刻哲理;或许会使你触发许多美丽联想;或许会使你回忆起许多动人故事„„现在,请你在下列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文题:①准考证的联想
②准考证的启示
③准考证的故事
要求:1.600字左右(如果写诗,不得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2001年湖北中考作文)
[名师指路]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可从三个命题中任选一个作文,但都必须以物——“准考证”为写作的出发点,所以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篇写物的作文。第一个文题:准考证的联想。可由此及彼,由准考证联想到生活中许许多多必不可少的证件,或由准考证联想到人生中一次次考试、一道道关口等;第二个文题:准考证的启示。可由物及理,挖掘准考证中蕴藏的人生哲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第三个文题:准考证的故事。可由物及事,写与准考证有关的故事,如忘带准考证而引发的同学谊、师生情、父母爱;如假造准考证导致考试成绩作废的警钟;如写准考证诞生的曲折经历等等,总而言之,一张小小的准考证,可以延伸出千丝万缕的头绪,可以阐发出耐人寻味的哲理,可以演绎出生动曲折的故事。
[魔师点化]
此文题可以写实,但不容易写出新意,如由物入虚会更好。如由准考证的特点展开联想:如写流星的“准考证”上规定它的考试时间很短,可它却义无反顾地点燃自己的生命?这样新奇的思维,岂不妙乎?
【模拟演练】
[文题之一]
题目:你喜欢动物吗?从你所熟悉的动物中任选一种或几种,对其进行说明,或解说其外部特征,或介绍其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等。
要求:1.写成不少于500字的说明文。
2.应抓住该动物的特点,向人们介绍一些科普知识。
3.内容应力求生动活泼。
[构思点拨]
说明文如果只简单介绍一些知识,难以调动读者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巧妙、新颖的构思,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达到宣传科普知识的目的。
说明动物,可适当穿插描写,可以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动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在构思上可以以访问记、自述、寓言、童话等的形式来结构全篇,这样就会激发读者兴趣。在内容上必须紧扣动物的特征,向人们介绍一些科学知识,避熟就生,避旧就新,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例文参读]
昆虫法庭访问记
七月里的一个炎热天,整个大地似乎都被火辣辣的太阳烤得疲倦了,人们昏昏欲睡,连最爱在外面玩耍的孩子也在妈妈的催促下进入了梦乡。
小东东突然睁开眼睛,偷偷地向周围看看,妈妈和小弟弟已经发出了轻轻的鼾声。他悄悄起身穿上鞋,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门,快步向房后的小树林跑去。原来今天中午在树林里将召开一个昆虫审判会,昆虫们邀请小东东去采访。小东东一走进树林,审判就开始了。
法庭设在树杈上的一个大网上。首先就座的是法官,他圆圆的身子,四只手四只脚,嘴里露着两颗大门牙。噢!原来是个大蜘蛛。他周围还坐着其他一些昆虫。这时,“犯人”已经在被告席上。他浑身被千条绳索捆绑着,动弹不得。只露着一个绿莹莹的大脑袋,头上亮光光的,不知在哪儿涂了那么多油,两只眼睛滴溜溜乱转,不知在想什么花招。
威严的法官开始发话了:
“‘罪犯’姓名、出生时间及地点。”
“我叫苍蝇,今年夏天出生在很远的一个大粪坑里,我家祖宗八辈都在那儿安家。冬天躲起来睡觉,天气一暖和,就出来活动。我的堂兄弟是臭虫,我的蚊子妹妹可比我秀气多了,可她叮人时的狠劲也够盖的。耗子是我的把兄弟,他那一套偷窃本领堪称‘高手’。所以人家把我们四个叫作‘四害’。我还有一帮小喽罗,什么结核菌啦,肝炎菌啦,他们对我可够义气„„”苍蝇得意洋洋地用他那嗡嗡的鼻音说个不停,满以为会博得审判席上的法官和参加公审的昆虫们的欣赏,没想到却招来一顿痛斥:“这个流氓、无赖,这是什么地方,你还这般油腔滑调,再不老实就处决你!”
苍蝇见势不妙,这才低下头不说话了。
法官继续道:“交代你的罪行。”
“罪犯”颤抖了一下,不说话。法官狠狠地拍了下桌子,张开了大嘴。“罪犯”这才结结巴巴地说起来:
“自我出生以来,我到过许多地方。哪里有垃圾,哪儿有粪便,哪儿有臭鱼烂虾,我就到哪儿,每次我都能搜罗一大批喽罗,把他们散布到各处。我不但逐臭,而且还追香。一天中午,我飞进一家窗户,闻到一股菜香味儿。我趁人不注意时候,在一碗饭上爬来爬去,把我的小喽罗安置在上面,然后自己飞掉。那家小孩吃了那碗饭后就生病,险些死了。”
“今天,树林前边屋子里的小主人东东用苍蝇拍把我打得晕了过去。他们以为我死了,就不再管我。没想到我又活过来,飞了。后来我发誓要报仇。我带着所有的喽罗飞到他家,在他家的筷子上练习爬杆,在茶杯口上闲蹓跶,在一些洗干净的水果上跳舞,我沾过哪儿就在哪儿留下我的小喽罗。”
“没想到,小东东的妈妈警惕性很高,她把杯子、筷子都用开水烫了一遍,我的忠心的小喽罗都完蛋了。可小东东的弟弟吃水果前没有洗,结果得了中毒性痢疾。这不,我本来想再害小东东的,路过这里,我看见这里有一个美丽的网兜,不知是哪位漂亮姑娘织的,就进来玩玩,不想被蜘蛛先生捉住了„„”
小东东听到这些,恨不得一下子打死他,为所有被苍蝇坑害过的小朋友们报仇。 “罪犯”交代完了。法官根据苍蝇的罪行,宣布对他的判决:
“‘罪犯’苍蝇,罪大恶极,他用肝炎菌、结核菌等多种病菌毒害了许多儿童,根据他的罪行,判处他死刑,立即执行。”说着便动作起来。大蜘蛛先把“罪犯”抛起,摔得苍蝇天旋地转直哼哼,然后扑上去,用两颗锋利的大毒牙,一口一口咬掉了他的脑袋,把他吃了。小东东高兴得拍手叫好。
审判结束了,小东东对大蜘蛛进行了采访,大蜘蛛自豪地说:“我每天可以吃掉许多苍蝇。另外当我碰到像蚊子、大甲虫等对人们有害的坏蛋时,也都一样消灭。”
小东东翘起大拇指称赞说:“你真是个除害能手,是昆虫的好法官呀!”
小东东告别了除害能手,快步跑出树林,他要回家把采访结果写成文章,告诉所有的小朋友:
苍蝇是个大坏蛋,是人类可恶的敌人,见到他们必须消灭。平时要注意卫生,防止苍蝇的毒害。另外,还要注意保护大蜘蛛。
(选自《作文》2003.2 作者:徐亚平)
[例文评点]本文构思巧妙,作者让小东东以采访者的身份参加了昆虫审判会,通过“法官”与“罪犯”对话以及“罪犯”的自供状,介绍了苍蝇的有关知识。其次,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说明。如苍蝇自述的一段话:“我叫苍蝇„„我的堂兄弟是臭虫,我的蚊子妹妹„„耗子是我的把兄弟„„”等语令人忍俊不禁,也点出了“四害”的作恶手段。又如对苍蝇的肖像、神态及对蜘蛛的语言、动作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例文参读]
鸭公公认信
小白鸭给鸭公公寄来了一封信。鸭公公年老眼花,怎么认也不清楚,只好请青蛙弟弟帮忙。
青蛙抱歉地说:“鸭公公,实在对不起,信上的字我一个也认不出。”鸭公公望着那一对圆鼓鼓的眼睛,当然不相信。正要开口,突然一只小蚊子朝这边飞来,只见青蛙纵身一跳,“刷”地一下,吐出长长的舌头,就把蚊子卷进了嘴里。望着这精彩的表演,鸭公公生气地说:“你尽跟我开玩笑。一只小小的蚊子,飞得又快又急,都没有逃脱你的眼睛,难道这几个字„„”青蛙咯咯地笑起来:“鸭公公,别看我的眼睛大,却只能看见动的东西,对这不动的字,我可是‘视而不见’啊!”
正说着,蝙蝠飞来了。青蛙连忙打招呼:“哎,你来得正好,快帮鸭公公念念这封信吧。” “哎呀,这个忙我可帮不了,谁不知道我是个‘睁眼睛’哪!”
“那你还干吗到处乱飞,不怕撞着了吗?”鸭公公担心地问。
“不要紧,我虽然眼力差,但我有超声波帮忙哩。”
“超声波是什么呀?”
“就是从我嘴里发出的一种声波,它的频率超过二千赫兹。这种声波在遇到物体的时候,能马上返回来,传到耳朵里,我就知道前面有没有障碍物,也就可以决定飞行的方向了。”
“唉。”鸭公公感到失望。
“哦,”蝙蝠有了好主意,“我去请猫头鹰大哥来,他的眼睛可尖了,在漆黑的夜里,还能站在高高的树上,发现偷吃庄稼的田鼠,一下子就把它逮住呢。”
不一会儿,猫头鹰大哥跟着蝙蝠来了。不过,他也很为难。因为他的眼睛很奇特,晚上,只要有一点点微弱的光线,对周围的东西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一到白天,就什么东西也看不见了,就像从暗处突然跑到明亮的地方,眼睛一下子花了一样。
这一下子鸭公公可急坏了,他摊开信纸,不知如何才好。突然,传来一阵鹰叫声,一只老鹰正在他们头上盘旋。“哟,鸭公公,谁给你来的信哪?哦,原来是小白鸭啊!”鸭公公抬起头望着老鹰吃惊地说:“你的眼睛真尖啊!”
老鹰听到称赞,神气地回答道:“这算什么,我还能从几千米的高空看见地面的小鸡呢。要不,人类会仿照我的眼睛制造电子鹰眼吗?”
这时,猫头鹰大哥可不高兴了:
“哼!你别那么骄傲。其实呀,各人的眼睛有各自的特点,人们不是早就模仿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电子蛙眼和自动跟踪系统吗?”
一席话,说得老鹰羞红了脸飞走了。
(选自《初中生写作》2003.5 作者:龚华)
[例文评点]
这是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又是篇形象生动的科学小品。本文通过鸭公公认信,写出了青蛙、蝙蝠、猫头鹰、老鹰眼睛各自的特点,让人从中学到科学知识。文章情节一波三折,对话生动,逐步引出青蛙、蝙蝠、猫头鹰、老鹰,并对它们进行精雕细刻,使其形象鲜明,在对话中点出仿生学,突出了研究动物特点的重大意义。
[文题之二]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一些必备的物品,如上学骑的自行车,装垃圾的垃圾筒,做作业用的桌椅,老师写字的粉笔„„这些不起眼的物品,在默默无私地为人类服务,你可曾关注过它们?现在,请以“抽屉”或“垃圾筒”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构思点拨]
对“抽屉”、“垃圾筒”等众所周知的物品,同学们一般都觉得有话可写,但要写出佳作也并非易事,写作时应力求突破世俗的束缚,大胆创新。可在构思上别出心裁,或以剧本式、日记式、小标题式等结构全篇,或让“抽屉”、“垃圾筒”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遭遇或故事,也可以以它们为线索,串起一个个故事来写人记事,还可以想像未来的抽屉、垃圾筒是什么
样子的,反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等等。
[例文参读]
一个垃圾筒的一天
我是一个呆在路边的垃圾筒。日晒雨淋对我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令我在乎的是每天受到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
6:30
一个清洁工骑着垃圾车,缓缓地来到我身边,然后打开我的肚子,“这么少垃圾,还是明天再清理吧!”然后清洁工就离我而去。我肚子里的垃圾从前天到现在还是原封不动。
7:40
上班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身边走过。突然,一个矿泉水瓶向我飞来!“砰”的一声,我感到脑袋一阵疼痛。谁这么缺德!我心中埋怨道,可是转念一想:每天都会有这种事,干嘛那么计较呢?我只好自认倒霉。
9:30
一个鼠头鼠脑的青年男子站在我身边,竟然在吃面包!难道他能在这种环境下进食?吃完后,他把塑料袋随手扔在地上,根本没把我放在眼内。临走时,还朝我身上吐了一口痰!真恶心!
11:10
一群小学生嘻嘻哈哈地从我身边经过,这意味着我又要受罪了。果然,无数的汽水瓶、纸团、雪糕棍,一一向我飞来。有些在我身边飞过,有些撞在我身上,只有少数飞进我的口里。我真不明白,现在小学生的命中率怎么这么低?
13:00
烈日当空,我浑身都火辣辣的。我真希望现在能下一场大雨,好让自己散散热。几滴水滴在我头上,然后又是几滴。我感到莫名其妙,下雨了吗?可是我闻到滴下的水滴带着一阵泥土的气味,唉,原来又是楼上在浇花。
16:20
我望着路上的行人,正回忆着往事。突然,一个黑色的垃圾袋从天而降,正好落在我身边。我吓了一大跳,可周围的路人只是斜眼看看,又若无其事地走自己的路。刚才真危险!但我也为自己感到幸运:以前都是落在头上的。
17:30
“学生潮”已经过去,我又可以松一口气了。这时,一个垂头丧气的小学生,手里拿着一张不及格的试卷,踏着沉重的步子向我走来。他来到我身边时,突然一脚踢在我的身上,我肚子里的垃圾也抖了一抖。现在的学生真缺德啊!我有点生气,毕竟自己是垃圾筒,而不是出气筒。
20:00
一个穿着时髦的少女从我面前的时装店走出来,她口里嚼着什么东西,正在向我走来。我心里暗暗祈祷:瞄准一点,瞄准一点„„我还没祈祷完,她就把口里的香口胶吐向我,刚好粘在我的头顶上。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23:20
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都不多了,我正想松一口气。谁知“瘟神”——一个穿着破烂的乞丐向我走来!他打开了我的肚子,在里面寻觅了一番,最后拿了半块面包出来,然后带着喜悦的神色离开了。我的肚子还是开着的,真希望风儿能帮我关掉它。
次日6:00
东方露出一丝白光,寂静的街道将会变得热闹。唉,新的一天又来了„„
(选自《课堂内外·创新作文》2003.1 作者:区宇翔)
[例文评点]
本文紧扣文题,以时间为序,从垃圾筒的角度来写,以第一个称展示了它一天的遭遇,更真切更能打动读者。本文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本文的作者如一个高妙的摄影师,精心摄取了一个个典型的画面,形象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们对垃圾筒“肉体和精神上”所造成的“创伤”,引人深思,表达出作者希望人们讲究卫生、遵守社会公德的强烈愿望。
[例文参读]
女孩的抽屉
女孩的抽屉比男孩大。女孩抽屉里锁住的秘密,像早春三月的风,撩拨着人的心思;女孩抽屉里藏住的趣味,像一把把金色的小钥匙。开启了人的心扉。
赤橙黄绿青蓝紫。青春的色彩,赋予色彩的青春!本来,女孩,你丰润的面庞,满身的朝气,甜美的微笑和闪亮的眸子已经足以使人着迷了。根本不需要这么多漂亮精致的发卡来装扮。可你喜欢这样,说这是青春的夸张。我喜欢你系在头上的红发带。红得艳,红得亮,红得像一轮小太阳。
闲暇的时候,摆弄一下女孩的抽屉,会发现这个加了把锁的小世界是多么迷人,多么珍贵!
抽屉的一角里堆放着思念。看着那只漂亮的绒布小老鼠。看着那枚小巧的别针,看着生日卡令人激动的良好祝愿,你又想起上次生日时,切蛋糕的手还有点颤抖呢!抽屉里还有几颗美丽的鹅卵石,是你和朋友一起去河边拣的,那珍贵的友情就凝聚在这小小石头上了„„
抽屉里一定会有几本影集。噢,那里有你寻春的倩影,身后是一片绿草地;那里有你访秋的风姿,旁边是满山的红叶;那里有你踏浪的身影,周围是你与浪花嬉戏的欢笑„„世上有那么多美景,你怎么拍得完呢?
抽屉里有女孩的打算。一个小信封里装着女孩为数不多的零花钱。为了使自己拥有一个
愉快的夏天,绞尽脑汁,计算了无数次之后,你发现无论是哪个计划,钱都不够,女孩,你叹气了„„
抽屉里最隐蔽的地方藏着你的秘密。你有许多想炫耀又不敢炫耀的东西,心里闷着好多想说又不敢说的话。这可苦煞了你,女孩!小时候,你可以随时自豪地把“家珍”数落一遍,现在,有了那么大的一把锁,许多秘密便无可奉告了!
以前,你总羡慕抽屉里装满书的大女孩们,现在不了。你说书可以放在书橱里,抽屉是你自己的世界。你说你喜欢绚丽多彩。你说,你要拥有世上最大的抽屉。
女孩的青春,便定格在女孩的抽屉里。
(选自《初中生优秀作文》2003.10 作者:祝浩)
[例文评点]
小作者以清新的文笔,多角度展开,详尽地摹写了女孩抽屉的特点,是一篇鲜活的美文,由于小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融情于物的写法,由抽屉里的摆饰联想到一个个快乐的伤心的故事,让无情的静物鲜活丰满,充分体现了处于青春期的少女多彩的生活和满腹的心思。
[文题之三]
文题:_________的随想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充蝶、树、门、石子、粉笔屑、股票、计算机等,把文题填充完整。
2.力求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3.字数在600左右。
[构思点拨]
这可以看作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文章,要以所填的点为辐射点,进行联想,或散点铺排、或以意识流的形式,贯串一些思维片断,可以由古到今、由此及彼等直抒对物的强烈感情。
[例文参读]
黄河的随想
黄河在咆哮,古老的黄河在咆哮。她一身深黄的河水奔腾翻滚,诉说着她的漫漫旅程。黄河,她太古老太古老,又太辉煌太辉煌。五千多年间,黄河岸边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黄帝似的伟大人物,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黄河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炎黄先祖与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以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头脑创造了这个文明古国,在中国悠久的历史篇章中,写下了举世瞩目的一页。过去的中国是前人建造的功劳,今日的中国是父辈的辛勤建设,未来的中国将在我们手中飞黄腾达。
黄河在咆哮,悲伤的黄河在咆哮。她饱经风霜,经历了难以计数的坎坷岁月。她遍体鳞
伤,含冤受辱。她在大声呼唤我们这些中华儿女:不要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岁月——不要忘记英国侵略者如何用大炮、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不要忘记八国联军烧杀抢掠,肆意践踏中国的文化珍宝;不要忘记在日本鬼子凶残的刺刀面前,国民党政府炸开黄河,用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灾难换得战局上短暂的缓和;不要忘记中国人民被列强欺压在水深火热中煎熬。这冤,这辱,这屈,刻骨铭心,黄河儿女世世代代背上了这烙印,肩负着一洗耻辱重振国威的历史使命,在大浪中奋勇向前,向前!
黄河在咆哮,醒来的黄河在咆哮,这咆哮是号角,这咆哮是战鼓。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华大地带来蓬勃的生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春暖人间。黄河在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轰天震地的欢呼声中咆哮,她翻腾,她激荡,她抖擞,她飞天翱翔。她为中华民族的光辉前程而全身心的兴奋。黄河在咆哮,黄河的每一朵浪花都在发出全力的呼号,她在时时刻刻激励、鞭策中华健儿们前进。
黄河在咆哮,威严的黄河在咆哮。新中国建立以来,黄河不断整治,得到党和人民大力支持与重视,更得到了世界各国人士的仰慕,称她是“中国的一条真正的黄龙”。她挽回了曾经被人唾弃的尊严。现在黄河站起来了,也代表我们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都站起来了。听,黄河用奔腾九天、拨云揽月的气势在宣讲,她教育我们:“努力学好文化,为祖国再添新貌。”啊,世界上哪里去找比这更磅礴的喉咙,世界上哪里去找比这更震撼着人类每一个细胞的声音!黄河的话就像是一条无形的长鞭,在督促我们奋发向上。
黄河啊黄河,多少个朝朝暮暮你在咆哮,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的是赤县神州的昌盛,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为了它,黄河又在多少个炎黄后代的心中此起彼伏、咆哮不停呢?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洪亮的歌声传遍祖国天南海北,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令人遐想翩翩。
(选自《作文与考试》2003.15 作者:陈明)
[例文评点]
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用它来作为中国的缩影是极具典型性的。小作者截取了“黄河在咆哮”这一特写镜头,遐想翩翩,将文明旅程、百年屈辱、今日辉煌、未来重任熔铸为一帧似乎能触到的奔腾脉搏的风景,有条不紊地展示出一幕幕色彩各异的场面,从而奏响了全文“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主旋律,格调雄浑壮阔,震憾人心。
[例文参读]
窗的随想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我在小学时学过的诗句。诗人杜甫从小小的窗口看到了西山终年不化的积雪,看到了来自东吴要向远方行驶的船只。他的这首诗使我感受到窗是博大的,窗可以包罗万千景象。
窗,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窗走进了一位女词人的心灵深处。李清照在一个孤寂冷清的黄昏,倚窗凝视,看到了黄花满地、梧桐细雨。鸿雁飞过的凄清景象,于是,她发出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感叹。
窗嵌入了一个闺阁才女的心底里。也是在深秋季节,也是在黄昏日落时,林黛玉坐在窗口,望着那渐渐沥沥的小雨,听着那清晰的雨滴竹稍声,她想到了自己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生活,不觉心有所感,写出了一首凄婉动人的《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窗打开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隔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诗意。
当一个孩子被大人强迫去睡觉时,他的心中是多么不畅快。可当他在被窝里想到他可以从窗台看到外面的景物时,他很快地趴在了窗台上。从窗口,他看到了楼下玩耍的孩子,看到了远处路灯下的行人„„在那时一定很快乐吧!
有一个女孩子,她有病,不能下楼,不能出去玩。这时,小小的窗口又成了她惟一的安慰,她从窗口看到了缤纷的世界。窗给了她生活的勇气。
有了窗,就有了希望。站在窗口,我默默地想。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3 作者:王柑琪)
[例文评点]
这篇短文篇幅不长,内容却丰富多彩。小作者由古及今,对“窗”展开联想,想到了李清照从窗外看到的凄景而触发的悲情,想到了林黛玉坐在窗口聆听雨声而抒发的凄情,想到了被强迫睡觉的男孩对窗外行人的欣羡之情,想到了生病的女孩从窗外缤纷世界中受到的鼓舞之情,可谓场面生动,情景交融。此外,文中引用了跟窗有关的许多古诗,既切合文章的内容,又给文章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文题之四]
不同的人笔下的菊各不相同,如《红楼梦》中黛玉、宝玉、宝钗、湘云、探春五人所作的十二首诗:《忆菊》、《访菊》、《种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等就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情趣。又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闲、黄巢的“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奇想,毛主席的“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豪情,也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胸怀境界。请以“菊”为话题作文。
[构思点拨]
古往今来,多少人爱菊种菊赏菊咏菊。这篇文章可以写成一篇以菊花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或全面介绍或根据不同写作目的选取相关的内容作详细介绍;可以描述菊花不择土壤,凌风傲雪,端雅大方,久开不败等特点,从中找出引发点,运用联想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颂扬某种精神;可以以观菊为内容,写成一篇游记、参观记;可以写某人对菊花的情缘等。
[例文参读]
菊 趣
菊花的别名很多,如黄花、节花、女花、日精、更生、金蕊。更有人称它“花中隐士”,那是因为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隐居柴桑后,终日以菊为伴,故而它也就被后代文人视为隐逸高雅的化身了。
古人栽培菊花最早是供食用的。屈原《离骚》里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神农本草经》里有“菊服之轻身耐老”的说法,汉初有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汉魏时有用菊花嫩芽沏茶的嗜好。就是现在,中医也常以黄白菊花入药,家庭更是把野生的菊花、栽植的茼蒿菊作为可口的菜蔬。
晋代以后,菊花逐渐成为观赏佳品。陶潜爱菊在历史上留下佳话,唐人也写了不少咏菊诗篇,宋代每年要开两次“赛菊会”,而清代《广群芳谱》记载的菊花品种,已达三四百个了。
菊花作为文化使者,也为促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据考,公元前900年前,我国菊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公元1180年进入英国;1189年传到东南亚,又传到荷兰;1789年传到法国;19世纪初从英国传到美洲。至今,世界各地都可见到它的倩影,成为世界名花之一。日本天皇每年秋天要举行“菊花会”,招待外交使节和政府官员;而11月 3日还是日本人的“菊花节”。
菊花不仅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氟化氢等有毒气体与粉尘。这一点恐怕就更不大为人所知了。
(选自《中学生优秀作文》2003.9 作者:杨阳)
[例文点评]
这是一篇以菊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它全面介绍了菊花的名称、用途、品种、移植等,引经据典,翔实准确,新鲜有趣,让读者从中了解到许多有关菊的知识。
[例文参读]
菊 展
转过铁影壁,我走进北海植物园。这里正举办“北京市首届菊花竞展”。
一进门,眼前是另一番景象:花园里,各种色彩和形状的菊花竞相开放,它们似乎在向每一个来者微笑。我不禁想起前人的吟菊诗“飒飒西风满院栽”。在这深秋季节里,菊花伴随寒冷开放。
来到第一展室,这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一排淡紫的“绝代佳人”放在前面;后面的圆球状、耀眼的“光辉”、“墨荷”显出一副庄重之色;“追鱼”像个娇贵的小姐,浅紫而微黄的小脸上,露出矜持的神气;那盘开着大朵粗瓣懒散地倒垂下来的菊花,像个懒姑娘
把长发松散在肩头,有人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懒梳妆”。在这一展室门口,有两盆半人多高的墨菊。这两棵粗壮的墨菊,巍然挺立在那里,俨然是两名哨兵,守卫着它的兄弟姐妹。
走进最大的一间展室,只见衣冠鲜丽的古人正在那里赏菊吟诗。我仔细一看,原来是《红楼梦》里“潇湘魅咏菊花诗”的造型:坐在书桌旁执笔沉吟的是“潇湘妃子”林黛玉,在一旁指手画脚的自然是“无事忙”宝玉了,后面一位是“蘅芜君”宝钗,另一位大概是史湘云。几个人各具神态,置身于菊花丛中,真可谓情景交融。使人不禁想起林黛玉《咏菊》诗中“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的名句来。
展室的另一边,黄菊分外娇艳,绿丝淡雅垂挂,但这都引不起我的兴趣,因为旁边有大片的白菊更引人入胜。那盆“西厢待月”,洁白如玉;“长生乐”如雪球团抱;“雪狮”白玉无瑕,像一头卧在枝头上的狮子;“晴霞万里”略低粉颈,似雪的花瓣含羞下倾„„光这白色的菊花就不下百种。白菊给人一种高雅、端丽的感觉,难怪向来清高的黛玉要问它“孤标傲世偕谁隐”了,也休怪诗人咏菊来表现他们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一转弯,我又来到了采菊厅。一进厅门,只见一位古人飘然站在眼前。他就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一个小书童手捧野菊花正向他说着什么,诗人一副神色自得的表情,一手捻着胡须,似乎在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陶渊明弃官隐居后,过着清闲、安适的生活,他的吟菊名句一直流传到今天。我一边漫步在这万花丛中,一边玩味着古人咏菊的诗句,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忽然,一阵清香飘来,我贪婪地吸了一口,真是沁人心脾。“蕊清香冷蝶难来”的菊花,竟会如此馨香,使我不由在屋里寻觅香气的来处。原来这香气是从爬满花架的小黄菊花发出来的。这股香气一直把我送出了展室。
我缓缓向前走去,猛抬眼,看见前面标语牌上写着陈毅同志1959年的题词:“高等艺术,美化自然”。
是啊,向往关好的事物,追求美的心愿,大概是人们共有的特性吧。我真诚地感谢那些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无闻工作着的人们。
我希望“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选自《语文天地》2003.10 作者:冯时)
[例文点评]
全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写了自己在北海植物园参观“北京市首届菊花竞展”的经过。作者笔下的菊花是情态可掬、多姿多彩、惹人喜爱,文中的诗词更是信手拈来,引用得当,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文题之五]
1.题目:_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
要求:1.可在横线上填竹叶、枫叶、扇贝、牛奶、母桔、腊梅等,把文题填充完整。
2.情感要真挚感人。
3.字数在600字左右。
[构思点拨]
画月亮,往往用云彩加以衬托;画花朵,往往以绿叶加以扶持,使所画之“月”,所描之“花”更加突出。那么我们就可以以物衬人、以物喻人、睹物思人,让物人交相辉映,物中含情,塑造感人的形象。物牵动人的情思,只因融入了对某人的情感,所以写物的目的是为了托人,所以需精心挑选能体现人物特点或精神风貌的物,以物为线索,串起与物有关的人和事,来刻画人物形象。
[例文参读]
一枚扇贝牵动我的情思
在我的塑料文具盒里,放着一枚我最珍爱的扇贝,每当我看到它时,就好像又来到广阔无际的大海边,又看到了海边那个穿红褂的小妹妹„„
记得,那还是前年,在海滨度暑假的最后一天黄昏,我和几个伙伴一起赶到农贸市场,想买几个近处海滩拾不到的贝壳,带回北京送给朋友。
海滨的农贸市场,对于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天地。在卖贝壳的行列里,有一个穿大红褂的女孩,看样子只有十一二岁。她不像别人那样高声地叫卖,而是一面用手搬弄着脚趾头,一面张大眼睛,专注地看着来往的人和车。不知是她的衣着,还是她的神态吸引了我,我和伙伴们说:“走,买她的去。”
她的摊子上,整齐地码着一小排“猫眼儿”和一小排扇贝。她见我们要买,很高兴,一个劲地让我们挑选。
我一面挑,一面打量着她那黑红黑红的小脸,问:“是你家里让你出来卖的吗?” “不,不是。这都是我自己拣的,卖了钱也归自己,秋天开学好交学费。”小姑娘自豪地说:“我自己的都攒齐了,现在给弟弟攒。”
我觉得这孩子挺可爱,便拣了四枚好看的扇贝,给了她四角钱,和伙伴们一起满意地离去了。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美滋滋地欣赏着扇贝。突然,我发现一只暗红色的扇贝缺了一个小角。只怪我当时只顾选颜色,没发现残缺。带这么一个扇贝回北京,算怎么回事。伙伴们要我回去换,我同意了,但心里却嘀咕:小姑娘挣点钱那么不容易,她肯让我换吗?
天将黑了,市场上人已不多了,红褂小姑娘也正在收摊了。当我们向她说明来意时,果不出我所料,她为难地说:“没的换了,刚才又来了一个老大爷,都买走了。”
我看着她那鼓鼓的小包,不相信地说:“只换一个。要实在不肯换,我多给你些钱,再买一个成不?”
听我说完,,小姑娘突然红了脸,低垂着头:“没了,真的没有„„明天下午,你再来„„” “明天下午?哈!明天早晨七点,我们就‘开路’了!”我有点恼火,乡下人,真小气!
不给换就算了!我们懊丧地走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提着大包小包来到了汽车站,等候开往火车站的汽车。
“大姐——”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我猛一回头:噢,红褂小姑娘!她气喘吁吁,额头上还沁着一层细汗。
“给你——”她向我摊开了小手。
呀!好漂亮的一枚扇贝!
“你们走得早,现去赶海拾怕来不及,就给你这个吧。”她说着,把扇贝塞到我手里,笑了笑,拉起一个小男孩走了。
这突然发生的事使我有些不知所措,当我低头看那扇贝时,惊呆了。这不是一枚普通的扇贝,扇贝背面像珍珠般地闪着蓝莹莹的光。正面像孔雀展开的尾巴。整个扇贝洁净光滑,显然是经过千百次地抚弄和摸搓。
啊,这一定是小姑娘的爱物!我恍然大悟„„
然而,当我抬起头,想对那个小姑娘道谢的时候,她已经走远了,在蓝色的大海边,只剩下红红的一个小点。
事情过去快两年了,我却久久地不能将它忘怀。我把那枚美丽的扇贝珍藏在我的文具盒里,天天带在身边,好让它时常提醒我:要像海边小妹妹那样,做一个有大海一样坦荡胸怀的纯朴的人。
(选自《作文成功之路》2003.5 作者:李美兰)
[例文评点]
全文以“扇贝”为线索,通过“我”与“红褂小姑娘”买(卖)扇贝、换扇贝、赠扇贝等故事,刻画了一个美丽善良的“红褂小姑娘”的形象,表现了小姑娘沉静、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美好品质,与“我”的褊狭、自私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一篇以物忆人的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富有启迪性,“呼吁要做一个有大海一样坦荡胸怀的纯朴的人”。
[例文参读]
竹叶牵动我的情思
今年,院子里的竹子又长高了一截。一片片叶子随风舞动着。总是那么深情,那么含蓄,如同爷爷对我的爱,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悠悠情思。
浪漫美好童年里的主角总是我和爷爷。每天傍晚,当余晖安详地洒在院子里的时候,爷爷总会踏着草鞋带给我一捧红得诱人的桑果。我总会用甜甜的稚音叫着爷爷。可爷爷偏要把那一棒桑果举得高高的,叫我够不着。于是,我就从竹子上摘下大堆大堆的竹叶对爷爷说:‘好爷爷,我用竹叶换你的桑果好不好?”„„终于,咱们爷孙俩闹够了。我满足地吃着可口的桑果,爷爷就用竹叶给我编织一个没有花的花环。
不知为什么,爷爷总是特别喜欢竹,说竹子有许多好处,可是,爷爷更喜欢竹叶。他常常将竹叶摘下来放在唇边,吹成纯朴的歌谣。然后爷爷给我讲他那沧桑的经历:爷爷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年冬天。家里冷得像地窖,没有柴可以生火取暖,最后是爷爷拾了许多枯竹叶烧了,才勉强挨过寒冷的冬天。所以爷爷非常喜欢竹叶。喜欢它的奉献精神。
终于,爷爷再也看不见他心爱的竹叶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万分悲痛的我,也爱上了竹叶,爱上了它的奉献精神。
当我知道刘奶奶家瓜地里的瓜全熟了,可没有人手去摘的时候,我想到了竹叶,于是我去帮刘奶奶到地里摘了很多瓜,使瓜不会烂在地里。这时,我仿佛看见爷爷笑了,竹叶笑了。
当我看见家庭贫困的同学冬天没有棉衣、棉鞋穿时,我想到了竹叶,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我的衣服、鞋子都送给了他们。我又仿佛看见爷爷笑了,竹叶也笑了。
„„
就这样,那纯洁的竹叶无时无刻不支配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每一缕情急。一直激励着我、感染着我,也启迪着我。
(选自《作文指导报》2003.10.17 作者:陈靖)
[例文评点]
本文文笔优美,溢满真情。作者描摹了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有祖孙二人逗闹的欢乐场面、有爷爷凄楚难忘的往事、还有爷爷和竹叶共有的奉献精神对“我”的深远影响。小小的竹叶,爷爷用它给“我”带来欢乐,它曾是爷爷家的救星, 更是爷爷教育“我”的榜样,本文借竹叶全面地摹写了一个慈祥、平凡而又伟大,以自己崇高人格教育熏陶子孙的老人形象。
[文题之六]
1.题目:品读_________
要求:1.可在横线上填镜子、船、康乃馨、泥土、螃蟹„„等事物,使文题完整。
2.要细细品读事物,从中感悟人生哲理。
3.字数600字左右。
[构思点拨]
写物,如果仅停留在描写其形,神的基础上,文章往往有些肤浅。如能在描写、抒情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来阐发哲思的火花,由物及理,往往会令人为之一震,文章也因此而更有深度。写这类由物及理的文章,可以抓住需要摹写的事物,抓住其能点示哲理的地方,反复点染,然后水到渠成地揭示其蕴含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也可以运用散点铺排的手法,写多种事物,揭示它们各自的特点,并进一步揭示其蕴含的人生道理;还可以通过两个事物的故事,在对比中展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不同结局,从而给人以人生启示。
[例文参读]
品读镜子
在广袤的宏观世界,这个伟大的“镜”家族成员都各有特色,值得细细品读一番。 在生物课上,我们要进入那微小的世界,于是乎我们就认识了显微镜,借助它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更深入。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用它——望远镜来寻找远方模糊的视觉对象,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在生活中,我们为了自己的形象,于是乎也认识了平面镜——它可以帮我们正衣冠、去污点。
在闲暇时,我们为了娱乐,为了开怀一笑,于是乎也认识了哈哈镜。但它只是提供我们饭后的谈资,闲暇时的娱乐工具。
做人,就要像显微镜——洞察入微。这个奇妙的微观世界要求我们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物辨认得更透彻。
做人,要学望远镜——站得高,望得远,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博大精深的世界。我们只有擦亮眼睛,目光远大,才能尽览天下美景,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
做人,要学平面镜——真实地表现自我,把事物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展现出来,事物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都可以通过它得以辨别。因为它不会为我们隐瞒一丝一毫,它不会那么圆滑世故。
做人,千万不要学哈哈镜——圆滑世故,本末倒置。这是“镜”家族中一个最不可信赖的成员。只要往它面前一站,或把你变得头方身圆,或让你挺着个啤酒肚,它让你变得面目全非,只会一味地阿谀,来博得你的欢心。它表现得那么老练,不能让人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没有镜来指导的生活是不会美丽的。让我们以镜为鉴,创造美的生活吧!
(选自《课堂内外·创新作文》2003.7-8 作者:钟娟)
[例文点评]
这篇美文运用散点铺排的手法,由“镜子”展开联想,引出显微镜、望远镜、平面镜、哈哈镜的特点,然后进一步揭示从中学到的做人的道理:“像显微镜——洞察入微”、“学望远镜——站得高,望得远”、“学平面镜——真实地表现自我”、“千成不要学哈哈镜——圆滑世故”。本文巧妙整齐的结构,新颖深刻的感悟,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怦然心动。
[例文参读]
品读金银花
远处,荆棘丛中,一片白色和黄色相互错杂,并散发出缕缕清香。我禁不住好奇,穿过密密麻麻的荆棘丛,来到它的面前。
“金银花!”我呼叫起来。这里会有金银花,我不禁纳闷。
只见金银花的花朵修长,顶端微微向周围散开,像一位害羞的纤纤少女。里面的花蕊纤
细而不软弱。周围有少许绿叶,在这绿叶的呵护下,金银花更显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细腻而美妙!
金银花的颜色有白色和金黄,白色的像一位扑着翅膀的天使,清新自然,如同皎洁的月光一般,金黄色的似太阳一般,给人以热情之感。也许这白就是月亮的素衣,金黄是太阳的外套吧!而这片片绿叶,则是大地的围巾。小小的一朵金银花真是“集天地之灵气,取大地之精华”的上天的宠儿。看着它在微风中微微抖动,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它虽没有牡丹的娇艳,却有着天空的色彩,没有百合的醉人香味,却有着大地那朴质的味道。
我知道金银花有许多用途,清热降火„„可是,这上天的宠儿竟会在这儿生长,在这田埂小道上生长,在荆棘丛中生长。
也许,有过多少次被狂风肆虐过,也许,有多少次被大雨抽打过;也许有多少次被荆棘刺痛过啊!可你,却无视他们的凶残,在那儿开出这一朵朵白的,金黄的小花,增添了几许清香,活出了一个自己的舞台。
没有了温度,你照样开放,而且很灿烂。莲花自古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称,可她没有受环境的污染。而金银花却战胜了它周围的荆棘,它战胜了生长,它战胜了一切一切,最终开出了这美丽的花,坚强的花。
无论环境条件有多么差,哪怕周围荆棘广布,只要你像金银花一样,你也会成为上天的宠儿,也会开出它一样美丽的人生之花来。
(选自《作文评点报》2003.11.10 作者:魏佳佳)
[例文评点]
本文运用了咏物寄意的写法,描写了荆棘丛中那修长秀丽而又散发幽香的金银花,然后集中笔力突出它生存环境的恶劣,突出它勇敢战胜困难、绽放胜利之花的斗争精神,呼吁人们向金银花学习,绽放美丽的人生之花!本文文笔优美,描写细腻而传神,抒情议论真切自然,有感染力。
[魔师点化]
这类由物及理的文章,首先应巧妙地寻找物的引申点,怎样自然地引申出自己的感悟,切忌生硬。其次悟点要选择得好,既能跳出俗套又能紧密联系事物,悟点新颖,使文章自然深化一层。
【专题精练】
[文题之一]
最后飘下的那枚红枫叶
要求:1.描摹事物,寓情于物。
2.不得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应试指导]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要求写作者围绕那特定对象——最后徐徐飘下的枫叶运思,抒写自已的真情实感,应力求曲折动人。可以从不同角度运思:如描写枫叶飘落的情景,联想到它曾为树木、为果树付出的一切,想到为学生付出了全部心血的教师,来赞美落叶精神的可贵;如写枫叶落下而触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联想到来年的新叶,阐述只要以诚待人,就会产生新的友谊等等。
[文题之二]
怀念___________
要求:1.可在横线上填充兵器、蜡烛、童年的玩具等,使文题完整。
2.由物忆事,写人,表达深情。
3.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应试指导]
这篇文章应以“怀念”之情为全文的感情基调,回忆难忘的往事,睹物思人。如由“葵花籽”联想到深深的母爱;由“城墙”回忆快乐的童年,追忆儿时的伙伴;由“灯光”回忆那苦中有甜的初三岁月等等。应抓住融发感情点的物,细腻描叙,直抒满腔真情。
[文题之三]
现在,电视已走近千家万户,电视在不断更新换代,电视节目精彩纷呈,视频技术蒸蒸日上,面对你身边这个变化多端,亲密无间的朋友,你有何感融、请以“电视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应试指导]
这篇习作,可从不同角度构思,力求有新意,或以第一个称自述电视机的组成、换代和所用的高科技手段;或以日记式写“我”与电视机之间的故事;或写农民竟先购买高档电视机反映人们正逐步步入小康社会„„等等。
总之要观注身边的人和事,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文题之四]
桥是什么?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
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桥、陆地的桥,独立桥,石板桥,立交桥,斜拉桥„„
古今中外画家爱桥,觅桥,画桥。如宋朝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当代画家吴冠中也曾描绘过各种各样的桥。
文学作品中也常常离不开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的西湖断桥,《牛郎织女》中的鹊桥„„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应试指导]
这篇习作,可以说明事物,写桥的结构特点,桥的飞越发展,来反映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关心人民疾苦,为民着想的举措;可以以物喻人,由现实中的桥想到像桥一样无私奉献的人们;可以写成散文,以桥为线索忆人忆事,思接千载,跨越时空,由此及彼,托物言志;可以写成小说,写桥边发生的一幕幕悲喜交织的故事,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还可以由实到虚,由生活中的桥到沟通人心灵的心桥,建立商业往来的商桥,建立国家关系的友谊桥梁等等,文章构思可不拘一格,写自已所长。
[文题之五]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唱过多少支歌啊!一首歌,往往饱含着一份情感,讲述着一个故事,传送着一种精神。乘着歌声的翅膀,我们度过了美丽的童年,步入了多彩的青少年时期,以后的岁月里,我们也离不开歌声。请以“歌”、“歌声”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应试指导]
从出生后妈妈的《摇篮曲》到电视、影碟等中的金曲,乃至明星现场演出中的成名曲等,歌声常常伴你左右。这篇作文可以写一首拨动自己心弦的歌,交代它使你痴迷的情景,原因等;可以以歌为线索,串起一个或多个难忘的故事,可以由物抒情,由物写人;可以介绍一首歌的内容及风格,以及它产生的影响;也可以就某首歌谈谈自己从中获取的力量和得到的启示等等。
[文题之六]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令我们陶醉,请以“陶醉”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章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应试指导]
大自然中的事物,以美丽的外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净化着我们的灵魂,给我们以美的感受和心的愉悦,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被它们所陶醉。
面对上面考题,我们应发散思维,想到大自然中那些使你赏心悦目的事物,然后选择其中最夺目的一样或多样,融描写、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点出它或它们令你陶醉的原因或故事,抒发你对它或它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情感要真切浓郁,让“陶醉之情”自然地溶进笔端,流露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