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学会欣赏他人
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活动所需时间:40~60分钟
背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公主小皇帝逐渐成为家庭、社会的中心。在孩子中形成了一种极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孩子普遍缺乏欣赏他人的心理与能力。培养孩子学会欣赏他人的心理与能力势在必行。
活动设计理念: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小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缺乏的。教师作为教学的 指引者,要引导学生在发挥自己的长处的同时,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做 一个能与人彼此欣赏,团结合作的现代小学生。
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方式展示学生对“欣赏”的理解,知道“学会欣赏他人”的意义,达到学会欣赏他人的心理教育效果。
2、讲述关于欣赏的一些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意识到欣赏他人其实是可以随时随地的,同时培养学生彼此欣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做好关于主题班会的课件,包括故事,音乐上的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要提前收集一些关于欣赏他人的故事,诗歌以及名言。
主题班会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由体验活动。因此, 教师可适时地做一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引导。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景,音乐、故事导入。
师:播放音乐《卓玛》,看谁能说出它的歌名。
师:现在老师播放一首古筝曲子,看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曲名?(师播放音乐,曲调悠扬) 学生们边听边思索着。
2 师:下面有请知道这首曲子名字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们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都知道一些关于这首曲子的大概,说明大家平时的阅读面都挺广的,继续发扬这种多阅读多积累的精神!下面就由我来做点补充。
师:这首曲子叫《高山流水》。说的是古时候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春秋时,伯牙擅弹古琴,只是恨无知音。有次伯牙乘船外出,时值中秋之夜,偶遇一樵夫钟子期。伯牙每弹一曲,子期都能讲出乐曲的内容和演奏时的感情。两人在船上互诉衷肠,结拜为兄弟。并约定一年以后在此相会。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前来弹奏,岸上却不见钟子期的影子。后知钟子期已离开人世。死前他让人把他葬在岸边,好让他的灵魂依约到此相会。伯牙来到坟前,边哭边弹,看热闹者却拍手大笑,伯牙仰天长叹:“子期不在,谁是知音?”遂将古琴摔碎。这个知音相求、同心相依的佳话流传至今。
师:这段流传千古的佳话,道出了欣赏的奥秘。我们的班集体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彼此欣赏是必不可少的。学会欣赏他人,班级这个大家庭才会有生命,有发展。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在乐曲中,走进这次“学会欣赏他人”的主题班会课。
(悠扬的乐曲再次响起,空气中传颂着俞伯牙和钟子期真挚的友谊,而欣赏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生的感受气氛正浓时,班会顺利地开展了。)
二、交流讨论,什么是欣赏?
师:高山流水,两人的默契让无数后人感叹不已。听了这段佳话,同学们应该对欣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什么是欣赏呢?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欣赏是什么,怎样才是欣赏?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可以以一个日常生活故事的形式,加上评价来谈,或者说一下自己被别人欣赏时的感受,形式不限。
这时,学生边诵读,边回味。小组开始讨论,气氛活跃。
(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欣赏,交流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欣赏的印象。多种理解的表达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蠢蠢欲动。课堂气氛空前高涨。)
三、挑战配乐朗诵,情感体验熏陶。
师: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引出了同学们对欣赏的这么多理解。看来欣赏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呢!下面我们请***和***同学为大家献上一首诗朗诵——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细细地欣赏自已周围的人与事,
3 你会发现生活本来就很美好。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会冲洗掉你内心的嫉妒和烦燥。
你能欣赏别人学业的精湛,
你的成绩也会步步攀高;
你能欣赏别人品格的纯正,
你的心胸也会像大海一样掀起波涛。
你能欣赏大地的每一道晨曦,
你的心情就会被彩云围绕;
你能欣赏天空中的每一丝细雨,
你就会有一个明净而清新的头脑。
你能欣赏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
你的前程就会被金色的阳光笼罩;
你能欣赏父母遗传给你的各种特点,
你就具有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容貌。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使你充满自信,永不烦恼;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使人的一生更绚丽,生活更美好!
师:两位同学的诗朗诵就像一场古典音乐会,涤清了我们心中的万虑。下面有哪些同学愿意上台挑战挑战他们?
此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课堂上大家踊跃举手,表示挑战。
(热烈的讨论过后,学生们在优美的诗歌中把思绪放飞,恣意徜徉,遨游,感受欣赏的神奇力量。挑战的实践更证明了这一主题。)
四、角色互换,体验欣赏。
师: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不需要某个特定地的时间、特定地点和某个特定的人,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欣赏他人。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上台,彼此调换身份。站在对方的角度,
4 想一想“自己”的优点是什么?体验一下优点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然后跟大家分享。
这时,学生在转换后的角色中接受别人对“自己”欣赏。使他们在心中也细细地数着“自己”原来有如此这般的优点、长处,使学生感悟:“怎么以前都没有发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许多特点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扮演、体验到不同的角色,使他们更深一层体会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从而,在学会欣赏他人的同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五、收集名言,诵读名言。
师:从古到今,有不少作家、名人都把自己对于“欣赏”的理解酝酿成一句句至理名言。下面,请收集到关于“欣赏”名言的同学上讲台诵读自己喜欢的名言,然后把它粘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里供大家欣赏、体会。
几乎全班的学生都收集到关于欣赏的名言,如:
1、 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2、 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而不是指指点点。
3、 欣赏别人的言行是一种友善, 被人欣赏是一种福分,不会欣赏是一种残疾。
4、 你是我的风景, 我是你的风景,欣赏是视线内的一份美好,一份享受。
5、欣赏别人需要爱心,被人欣赏需要魅力。
台上,学生积极地诵读名言;台下,学生听的同时感悟语义。收到了“双赢”的效果。(这一环节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体会欣赏的含义,学会去欣赏他人,与人交流。)
六、教师总结。
师:通过这次班会,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欣赏,懂得了如何去欣赏他人。在欣赏他人的同时,我们更要包容他人的缺点,做到彼此欣赏,与人共处,团结合作,做一个快乐欣赏的人!拓展实践:
每个同学在活动结束后以《我眼中的***》为主题,写一篇关于欣赏他人,与人共处的文章,字数不限。
( 本次班会以多种形式体现了主题——学会欣赏他人。在设计上,乐曲\故事导入、讨论、挑战朗诵、角色互换以及展示名言等环节,十分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的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主题:学会欣赏他人
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学生
活动所需时间:40~60分钟
背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公主小皇帝逐渐成为家庭、社会的中心。在孩子中形成了一种极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孩子普遍缺乏欣赏他人的心理与能力。培养孩子学会欣赏他人的心理与能力势在必行。
活动设计理念: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小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缺乏的。教师作为教学的 指引者,要引导学生在发挥自己的长处的同时,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做 一个能与人彼此欣赏,团结合作的现代小学生。
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方式展示学生对“欣赏”的理解,知道“学会欣赏他人”的意义,达到学会欣赏他人的心理教育效果。
2、讲述关于欣赏的一些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意识到欣赏他人其实是可以随时随地的,同时培养学生彼此欣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做好关于主题班会的课件,包括故事,音乐上的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要提前收集一些关于欣赏他人的故事,诗歌以及名言。
主题班会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由体验活动。因此, 教师可适时地做一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引导。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景,音乐、故事导入。
师:播放音乐《卓玛》,看谁能说出它的歌名。
师:现在老师播放一首古筝曲子,看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曲名?(师播放音乐,曲调悠扬) 学生们边听边思索着。
2 师:下面有请知道这首曲子名字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们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都知道一些关于这首曲子的大概,说明大家平时的阅读面都挺广的,继续发扬这种多阅读多积累的精神!下面就由我来做点补充。
师:这首曲子叫《高山流水》。说的是古时候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春秋时,伯牙擅弹古琴,只是恨无知音。有次伯牙乘船外出,时值中秋之夜,偶遇一樵夫钟子期。伯牙每弹一曲,子期都能讲出乐曲的内容和演奏时的感情。两人在船上互诉衷肠,结拜为兄弟。并约定一年以后在此相会。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前来弹奏,岸上却不见钟子期的影子。后知钟子期已离开人世。死前他让人把他葬在岸边,好让他的灵魂依约到此相会。伯牙来到坟前,边哭边弹,看热闹者却拍手大笑,伯牙仰天长叹:“子期不在,谁是知音?”遂将古琴摔碎。这个知音相求、同心相依的佳话流传至今。
师:这段流传千古的佳话,道出了欣赏的奥秘。我们的班集体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彼此欣赏是必不可少的。学会欣赏他人,班级这个大家庭才会有生命,有发展。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在乐曲中,走进这次“学会欣赏他人”的主题班会课。
(悠扬的乐曲再次响起,空气中传颂着俞伯牙和钟子期真挚的友谊,而欣赏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生的感受气氛正浓时,班会顺利地开展了。)
二、交流讨论,什么是欣赏?
师:高山流水,两人的默契让无数后人感叹不已。听了这段佳话,同学们应该对欣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什么是欣赏呢?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欣赏是什么,怎样才是欣赏?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可以以一个日常生活故事的形式,加上评价来谈,或者说一下自己被别人欣赏时的感受,形式不限。
这时,学生边诵读,边回味。小组开始讨论,气氛活跃。
(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欣赏,交流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欣赏的印象。多种理解的表达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蠢蠢欲动。课堂气氛空前高涨。)
三、挑战配乐朗诵,情感体验熏陶。
师: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引出了同学们对欣赏的这么多理解。看来欣赏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呢!下面我们请***和***同学为大家献上一首诗朗诵——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细细地欣赏自已周围的人与事,
3 你会发现生活本来就很美好。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会冲洗掉你内心的嫉妒和烦燥。
你能欣赏别人学业的精湛,
你的成绩也会步步攀高;
你能欣赏别人品格的纯正,
你的心胸也会像大海一样掀起波涛。
你能欣赏大地的每一道晨曦,
你的心情就会被彩云围绕;
你能欣赏天空中的每一丝细雨,
你就会有一个明净而清新的头脑。
你能欣赏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
你的前程就会被金色的阳光笼罩;
你能欣赏父母遗传给你的各种特点,
你就具有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容貌。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使你充满自信,永不烦恼;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使人的一生更绚丽,生活更美好!
师:两位同学的诗朗诵就像一场古典音乐会,涤清了我们心中的万虑。下面有哪些同学愿意上台挑战挑战他们?
此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课堂上大家踊跃举手,表示挑战。
(热烈的讨论过后,学生们在优美的诗歌中把思绪放飞,恣意徜徉,遨游,感受欣赏的神奇力量。挑战的实践更证明了这一主题。)
四、角色互换,体验欣赏。
师: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不需要某个特定地的时间、特定地点和某个特定的人,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欣赏他人。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上台,彼此调换身份。站在对方的角度,
4 想一想“自己”的优点是什么?体验一下优点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然后跟大家分享。
这时,学生在转换后的角色中接受别人对“自己”欣赏。使他们在心中也细细地数着“自己”原来有如此这般的优点、长处,使学生感悟:“怎么以前都没有发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许多特点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扮演、体验到不同的角色,使他们更深一层体会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从而,在学会欣赏他人的同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五、收集名言,诵读名言。
师:从古到今,有不少作家、名人都把自己对于“欣赏”的理解酝酿成一句句至理名言。下面,请收集到关于“欣赏”名言的同学上讲台诵读自己喜欢的名言,然后把它粘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里供大家欣赏、体会。
几乎全班的学生都收集到关于欣赏的名言,如:
1、 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2、 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而不是指指点点。
3、 欣赏别人的言行是一种友善, 被人欣赏是一种福分,不会欣赏是一种残疾。
4、 你是我的风景, 我是你的风景,欣赏是视线内的一份美好,一份享受。
5、欣赏别人需要爱心,被人欣赏需要魅力。
台上,学生积极地诵读名言;台下,学生听的同时感悟语义。收到了“双赢”的效果。(这一环节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体会欣赏的含义,学会去欣赏他人,与人交流。)
六、教师总结。
师:通过这次班会,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欣赏,懂得了如何去欣赏他人。在欣赏他人的同时,我们更要包容他人的缺点,做到彼此欣赏,与人共处,团结合作,做一个快乐欣赏的人!拓展实践:
每个同学在活动结束后以《我眼中的***》为主题,写一篇关于欣赏他人,与人共处的文章,字数不限。
( 本次班会以多种形式体现了主题——学会欣赏他人。在设计上,乐曲\故事导入、讨论、挑战朗诵、角色互换以及展示名言等环节,十分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的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