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教师平时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大部分时间,而对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教材本身每学期也只明确了七次大作文训练。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要想克服当前的弊端,真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必须引导学生做好习作小练笔工作。
三、课题界定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所谓“习作小练笔”就是指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中和日常生活中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小练笔,要着力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课内习作练笔。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二是课外习作练笔。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积极构建“作文—生活”的桥梁,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当见识广了,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能够乐于表达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有趣的内容。通过恰当的习作训练,又能得
以强化和提高,这也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作文课堂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3)、《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1-2年级)”;“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4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5-6年级)”。
五、研修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中和日常生活中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小练笔,要着力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课内习作练笔。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二是课外习作练笔。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积极构建“作文—生活”的桥梁,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当见识广了,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
(2)研究内容:
1、探究课内小练笔策略: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完成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或想象结果、改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
(1)捕捉课文的空白点补写 (2)捕捉范文的特点仿写
(3)捕捉情节的发散点续写 (4)捕捉文体的特点改写
2、探究课外小练笔策略:
引导学生从课外书中学和从生活中学。从小受到经典名著的熏陶,尽早步入优秀文学的殿堂,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都大有好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思考,就会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积极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向“周围世界”不断扩展,融入生活,体验感悟,把自己真实的见闻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1)指导学生读好课外书,写好读书笔记
(2)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实际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进行习作练笔。
(3)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逐步探索出小学生习作小练笔的有效策略,稳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2、实验研究法。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实验组和控制组并进行前测和后测的控制,比较课题实施的效果。
3、文献资料法。平时自己坚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常上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
4、个案法。 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5、经验交流法。定期组织学生交流习作心得
6、成果展示法。把学生习作结集成册,向全校展示。四、实施步骤、课题的实验步骤: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研究准备阶段(2015年9月—11月)对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和学生习作水平调查与分析,精选购买相关书籍,学习掌握相关理论,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2、初步探索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5月)全面展开研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
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各种材料。
3、创新升华阶段 (2015年6月) 总结习作小练笔的有效策略,撰写相关论文。
4、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7月)对课题研究全面总结,汇总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结集成册,向全年级展示。
七、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论文一篇。
2、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3、学生作品集
八、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备课:围绕确立的研究专题“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进行备课。
2、上课:在上课中力求体现专题“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专题。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4、辅导:做好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研修,提高教学实效。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有关课题的理论知识和资料,把握准年段教学目标和训练点。
2、主要通过观看观摩优秀课例、分析读写结合点,研究读写结合的方法和过程,从中汲取好的设计与方法。
3、研修组活动:围绕确立的专题进行各个环节的交流与研究,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4、听课:组内教师的专题研讨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三)同伴互助
教师间互相结对子,进行“一对一,近距离”的帮扶和互学活动,争取共同提高。
《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结题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 它以课文内容为素材, 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彼此交融, 和谐运行。我校确定了小课题——“以课堂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研究的情况向各位领导进行总结汇报:
一、背景与意义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普遍有“无病生吟、无米之炊”的现象。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叫难、学生恐惧的事,有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无表达欲望,一写起作文来,学生总感到脑子空空的,无话可写,或者是有话不知怎么表达。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数是流水账一样,内容空洞,思想匮乏,语言干瘪,缺乏真情实感,要么是《少年文萃》《优秀作文选》的翻版,尽是些套路套话,没有一丝生气,毫无一点活力。为了使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往往要花大量时间去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感悟的能力,用以拓展学生的习作资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写出语言优美、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文章来呢?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巧妙的融进“小练笔”训练,并坚持长期坚持训练,定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
书平。因此,我们提出了“以课堂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此课题,希望通过此课题研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状态,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之目的。
二、研究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灵活多样的实践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2、培养学生倾诉表达的兴趣,注重真情实感流露,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从学生实际出发(包括思想、知识、能力),有目的、有步骤、系统地研究日记的指导、赏析、评价策略,以课堂小练笔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4、探索《以课堂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基本模式,进一步优化作文教学,丰富生活化作文研究成果。
三、理论依据
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小篇幅的写作训练。小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强有力措施。随着新课程改革这一股春风,我们欣喜的发现,小练笔以其短小、灵活、速效的优势迅速挤进了语文课堂,且大有安营扎寨之势,它给语文习作教学吹来了一缕清风,注入了一泓活水,使我们大家耳目一新。近几年来,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安排 小练笔。于是,各种赛课、公开课中,小练笔成了必要的点缀,
各种各样的小练笔蓬勃发展、层出不穷,真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形式写作”。在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食物的认识和感想。”在第二学段提出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在第三学段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四、研究过程
(一)加强组织,提供制度保障
机制的完善是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为此,我们首先在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的建立上把好关。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学校根据师资的实际情况,从任教语文学科的教师中选取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组成员通过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并进行了广泛的论证,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确定了“以课堂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课题研究思路,并制定了具体的研究计划。
(二)加强培训,提高研究水平
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始终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自身理论素养
学校订阅了《当代教育科学》《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等杂志,同时为每一位课题成员订阅了一份教学杂志,引导老师们加强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阅读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组织专题培训,奠定课题研究基础
为提高教师认识,提升研究水平,学校教科室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对小学生写日记兴趣和习惯培养的研究状况及趋势,并由学校业务校长对所有实验教师进行了针对性地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教师对“以课堂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写作,真实地表达。实验教师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深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集体研究,探讨研究策略与方法
学校每两周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安排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组内老师进行 “以课堂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专题研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分析、有总结。
(三)加强研究,提炼研究成果
1、教师自主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实践与反思,将自己的困惑、顿悟、灵感、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形成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既达到资源共享,也是一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
2、教研组专题研究,不同学段各有侧重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开展各有侧重的课题研究活动:如一二年级侧重于课堂一句话的研究,分别进行了《我说你说大家说》《我说新闻》活动;三四年级侧重于课堂一段话的研究,有系统地进行了扩写、续写、改写训练;五六年级侧重于的研究,分别进行了写人记事作文、写景状物作文、想象作文、给材料作文的训练,从各个角度对作文版日记进行探讨研究。
3、学科阶段性研讨,梳理提炼研究成果
在组内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各学段对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课题组成员现场总结评议,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
向。同时学校对课题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以及资料的收集和成果的整理。
4、借助上级活动开展研究,推广汇总成果:
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依托上级组织的活动开展研究,通过公开课展示、优质课比赛、研究论文交流等形式,展示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征求领导及兄弟课题单位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资料,分析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论文的结集以及准备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五、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课题小练笔的形式有:
(一)、延伸性小练笔
有些课文学完后,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拓展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阅读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写成一段话。如教完《春联》后,我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的读写题:请你课后搜集奇联、趣联,写一篇关于对联的研究性文章。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春联对仗的特点及其一些特殊的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想象性的小练笔
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课后练习设计了一道这样写话题目: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人们得到火种后的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我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人们刚
见到火种时怎样?了解火的作用后又怎样?会用火做些什么事?人们会对普罗米修斯说些什么?普罗米修斯心里又会怎样想?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写,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三)、迁移性小练笔
文本的语言比较规范,一些语句优美,富有表现力。经常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就能使学生在迁移性的练笔中,感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如《秋天》一文,选取了这个季节里最典型的事物,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我在教完这首诗后,让学生做回小诗人,写自己熟悉的另外一个季节。我提醒学生要选取这个季节里最具典型的事物,模仿诗的写法写一两段话。
有个学生模仿第二小节这样写道:春风在田野里奔跑,春风在小路上漫步;春风抓一把野花的香气,把冬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四)、连续性小练笔
课文有特定的叙述人称,如果能让学生变换一下叙述人称,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例如:《珍珠鸟》一文,从“我”的角度叙述了珍珠鸟逐渐亲近“我”的过程。教完这课后,我让学生进行了如下小练笔:请你以“珍珠鸟“的视角,叙述与主人亲近、信赖的过程。不少学生细腻地刻画了珍珠鸟的心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当然,小练笔的形式还有很多。如:表达性小练笔,理解性小练笔,等等。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找出读写结合点,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大有好处。
六、成果的突破体现
1、通过一年来的实验,学生课堂小练笔兴趣逐渐提高,课堂上小练笔的习惯已基本形成。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明显提高。
2、教师研究氛围空前浓厚起来。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热情,老师们按照“实践探索——总结反思——提炼升华——实践创新”的思路,在教学中创新研究,在研究中促进教学,有力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还分阶段进行了习作教学案例和“课堂小练笔”征集,引导老师们将实践中发生的有价值的故事和自己的创新做法记录下来,认真反思和感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
3、初步探索出一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文指导教学模式。 通过课题实验,我校探索出“一句话日记——一段话日记——作文版日记”的作文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困惑,如:如何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等,有待于我们以后继续深化研究探讨。
《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教师平时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大部分时间,而对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教材本身每学期也只明确了七次大作文训练。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要想克服当前的弊端,真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必须引导学生做好习作小练笔工作。
三、课题界定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所谓“习作小练笔”就是指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中和日常生活中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小练笔,要着力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课内习作练笔。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二是课外习作练笔。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积极构建“作文—生活”的桥梁,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当见识广了,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能够乐于表达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有趣的内容。通过恰当的习作训练,又能得
以强化和提高,这也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作文课堂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3)、《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1-2年级)”;“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4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5-6年级)”。
五、研修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中和日常生活中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小练笔,要着力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课内习作练笔。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二是课外习作练笔。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积极构建“作文—生活”的桥梁,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当见识广了,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
(2)研究内容:
1、探究课内小练笔策略: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完成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或想象结果、改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
(1)捕捉课文的空白点补写 (2)捕捉范文的特点仿写
(3)捕捉情节的发散点续写 (4)捕捉文体的特点改写
2、探究课外小练笔策略:
引导学生从课外书中学和从生活中学。从小受到经典名著的熏陶,尽早步入优秀文学的殿堂,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都大有好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思考,就会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积极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向“周围世界”不断扩展,融入生活,体验感悟,把自己真实的见闻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1)指导学生读好课外书,写好读书笔记
(2)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实际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进行习作练笔。
(3)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逐步探索出小学生习作小练笔的有效策略,稳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2、实验研究法。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实验组和控制组并进行前测和后测的控制,比较课题实施的效果。
3、文献资料法。平时自己坚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常上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
4、个案法。 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5、经验交流法。定期组织学生交流习作心得
6、成果展示法。把学生习作结集成册,向全校展示。四、实施步骤、课题的实验步骤: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
1、研究准备阶段(2015年9月—11月)对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和学生习作水平调查与分析,精选购买相关书籍,学习掌握相关理论,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2、初步探索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5月)全面展开研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
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各种材料。
3、创新升华阶段 (2015年6月) 总结习作小练笔的有效策略,撰写相关论文。
4、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7月)对课题研究全面总结,汇总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结集成册,向全年级展示。
七、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论文一篇。
2、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3、学生作品集
八、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备课:围绕确立的研究专题“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进行备课。
2、上课:在上课中力求体现专题“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专题。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4、辅导:做好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研修,提高教学实效。
1、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有关课题的理论知识和资料,把握准年段教学目标和训练点。
2、主要通过观看观摩优秀课例、分析读写结合点,研究读写结合的方法和过程,从中汲取好的设计与方法。
3、研修组活动:围绕确立的专题进行各个环节的交流与研究,以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4、听课:组内教师的专题研讨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三)同伴互助
教师间互相结对子,进行“一对一,近距离”的帮扶和互学活动,争取共同提高。
《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结题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 它以课文内容为素材, 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彼此交融, 和谐运行。我校确定了小课题——“以课堂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研究的情况向各位领导进行总结汇报:
一、背景与意义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普遍有“无病生吟、无米之炊”的现象。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叫难、学生恐惧的事,有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无表达欲望,一写起作文来,学生总感到脑子空空的,无话可写,或者是有话不知怎么表达。写出的文章也大多数是流水账一样,内容空洞,思想匮乏,语言干瘪,缺乏真情实感,要么是《少年文萃》《优秀作文选》的翻版,尽是些套路套话,没有一丝生气,毫无一点活力。为了使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往往要花大量时间去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感悟的能力,用以拓展学生的习作资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写出语言优美、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文章来呢?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巧妙的融进“小练笔”训练,并坚持长期坚持训练,定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
书平。因此,我们提出了“以课堂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此课题,希望通过此课题研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状态,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之目的。
二、研究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灵活多样的实践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2、培养学生倾诉表达的兴趣,注重真情实感流露,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从学生实际出发(包括思想、知识、能力),有目的、有步骤、系统地研究日记的指导、赏析、评价策略,以课堂小练笔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4、探索《以课堂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基本模式,进一步优化作文教学,丰富生活化作文研究成果。
三、理论依据
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小篇幅的写作训练。小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强有力措施。随着新课程改革这一股春风,我们欣喜的发现,小练笔以其短小、灵活、速效的优势迅速挤进了语文课堂,且大有安营扎寨之势,它给语文习作教学吹来了一缕清风,注入了一泓活水,使我们大家耳目一新。近几年来,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安排 小练笔。于是,各种赛课、公开课中,小练笔成了必要的点缀,
各种各样的小练笔蓬勃发展、层出不穷,真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形式写作”。在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食物的认识和感想。”在第二学段提出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在第三学段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四、研究过程
(一)加强组织,提供制度保障
机制的完善是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为此,我们首先在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的建立上把好关。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学校根据师资的实际情况,从任教语文学科的教师中选取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组成员通过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并进行了广泛的论证,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确定了“以课堂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课题研究思路,并制定了具体的研究计划。
(二)加强培训,提高研究水平
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始终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自身理论素养
学校订阅了《当代教育科学》《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等杂志,同时为每一位课题成员订阅了一份教学杂志,引导老师们加强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阅读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组织专题培训,奠定课题研究基础
为提高教师认识,提升研究水平,学校教科室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对小学生写日记兴趣和习惯培养的研究状况及趋势,并由学校业务校长对所有实验教师进行了针对性地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教师对“以课堂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写作,真实地表达。实验教师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深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集体研究,探讨研究策略与方法
学校每两周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安排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组内老师进行 “以课堂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专题研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分析、有总结。
(三)加强研究,提炼研究成果
1、教师自主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实践与反思,将自己的困惑、顿悟、灵感、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形成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既达到资源共享,也是一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
2、教研组专题研究,不同学段各有侧重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开展各有侧重的课题研究活动:如一二年级侧重于课堂一句话的研究,分别进行了《我说你说大家说》《我说新闻》活动;三四年级侧重于课堂一段话的研究,有系统地进行了扩写、续写、改写训练;五六年级侧重于的研究,分别进行了写人记事作文、写景状物作文、想象作文、给材料作文的训练,从各个角度对作文版日记进行探讨研究。
3、学科阶段性研讨,梳理提炼研究成果
在组内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各学段对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课题组成员现场总结评议,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
向。同时学校对课题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以及资料的收集和成果的整理。
4、借助上级活动开展研究,推广汇总成果:
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依托上级组织的活动开展研究,通过公开课展示、优质课比赛、研究论文交流等形式,展示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征求领导及兄弟课题单位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资料,分析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论文的结集以及准备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五、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课题小练笔的形式有:
(一)、延伸性小练笔
有些课文学完后,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拓展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阅读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写成一段话。如教完《春联》后,我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的读写题:请你课后搜集奇联、趣联,写一篇关于对联的研究性文章。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春联对仗的特点及其一些特殊的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想象性的小练笔
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课后练习设计了一道这样写话题目: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人们得到火种后的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我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人们刚
见到火种时怎样?了解火的作用后又怎样?会用火做些什么事?人们会对普罗米修斯说些什么?普罗米修斯心里又会怎样想?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写,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三)、迁移性小练笔
文本的语言比较规范,一些语句优美,富有表现力。经常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就能使学生在迁移性的练笔中,感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如《秋天》一文,选取了这个季节里最典型的事物,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我在教完这首诗后,让学生做回小诗人,写自己熟悉的另外一个季节。我提醒学生要选取这个季节里最具典型的事物,模仿诗的写法写一两段话。
有个学生模仿第二小节这样写道:春风在田野里奔跑,春风在小路上漫步;春风抓一把野花的香气,把冬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四)、连续性小练笔
课文有特定的叙述人称,如果能让学生变换一下叙述人称,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例如:《珍珠鸟》一文,从“我”的角度叙述了珍珠鸟逐渐亲近“我”的过程。教完这课后,我让学生进行了如下小练笔:请你以“珍珠鸟“的视角,叙述与主人亲近、信赖的过程。不少学生细腻地刻画了珍珠鸟的心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当然,小练笔的形式还有很多。如:表达性小练笔,理解性小练笔,等等。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找出读写结合点,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大有好处。
六、成果的突破体现
1、通过一年来的实验,学生课堂小练笔兴趣逐渐提高,课堂上小练笔的习惯已基本形成。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明显提高。
2、教师研究氛围空前浓厚起来。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热情,老师们按照“实践探索——总结反思——提炼升华——实践创新”的思路,在教学中创新研究,在研究中促进教学,有力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还分阶段进行了习作教学案例和“课堂小练笔”征集,引导老师们将实践中发生的有价值的故事和自己的创新做法记录下来,认真反思和感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
3、初步探索出一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文指导教学模式。 通过课题实验,我校探索出“一句话日记——一段话日记——作文版日记”的作文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困惑,如:如何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等,有待于我们以后继续深化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