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案
教 学 过 程
《家乡的风情更迷人》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二课:家乡的故事 活动主题三:家乡的风情更迷人 课 时:一课时
作 者: 单 位: 峄城区古邵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家乡的山水美如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山东的风土人情: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包水饺;正月十五放花灯;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八月十五吃月饼、青檀寺庙会、..... 的活动场景,让学生说说人们在干什么?是哪里的风土人情? 看了视频后你最想说什么?(生畅谈) 师:我们的家乡山东风景秀丽、物产丰富,风土人情绚丽多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家乡,去细细感受、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 吧。(板书:家乡风情)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家乡自豪感。】
二、分组讨论、交流课前搜集、调查的资料。
1.我们要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可通过哪些方面来了解?指名说。
课前我们分小组搜集、调查了资料,现在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一起介绍一 下自己的小组。(分别是:“家乡特产”组、“民间工艺”组 、“传统习俗” 组和“风景名胜”组)。
2.小组内讨论、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参与学习活动,予以指导。 (出示课件)温馨小提示:
(1)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整理资料,小组长做好记录。
(2)每组推选1—3 名同学做代表,准备在班上汇报小组内所搜集的资料。 班
三、班上汇报、展示资料
(一)(出示课件)提出要求:
1. 一小组汇报时,其余小组成员认真听,可以补充资料。
2. 活动结束后进行评比,评选出 “金牌团队”、“荣誉小市民”,颁发奖。 (为同学们准备了奖:特制的“山东金杯”、“荣誉奖章”。)
(二)各小组在班上汇报、展示 各组小组长及代表上台汇报、展示本组搜集的资料,其余同学及教师作补充。
1. “家乡特产”组:
介绍并出示实物、图片展示特产:枣庄石榴、周村烧饼、 平度大泽山葡萄东阿阿胶、烟台苹果、莱阳梨、菏泽牡丹、黄河口大闸蟹......
2. “民间工艺”组:
介绍剪纸艺术、潍坊风筝、黄河黑陶、中国结、编织、潍坊的木版年画、戏剧人物、年画、家乡的民间工艺品、铁艺、泥塑、虎头鞋等等。
3.“传统习俗”大盘点
(1)说说家乡的传统习俗。
(2)展示:贴春联、花灯、橡皮泥、面团制作的水饺、元宵、月饼、豆子、粽子、舞龙、舞狮、放烟花、赶庙会、赏菊等。
(3)学生说唱:《年的童谣》
(4)播放扭秧歌的视频。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手龙舞”是堪称中华一绝的民间舞,起源于原长 清县平安店镇的赵营村,如今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结:呀,大家说得真棒!既能饱眼福,又能饱口福。下面的小组又会汇报什么精彩内容呢?让我们去看看吧!
4. “风景名胜”组:
展示搜集到的家乡各处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 照片,如咱们峄城的万亩石榴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抱犊崮森林公园、泰山、曲阜、济南的灵岩寺......
师:这些景点为山东的旅游业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说:“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曾来到灵岩寺拍摄、录制节目,使这 座千年古刹更加熠熠生辉。
四、总结活动,夸家乡,升华情感。
1、师总结:家乡特产、民间工艺、家乡习俗、风景名胜等这一切构成了山东独有的风土人情画卷,山东已成为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上 的重要景区,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2、夸家乡,升华情感。
(播放课件:山东新貌)解说词:近几年,我省又开发、兴建了国际高尔夫球场、五峰山旅游度假区、银座购物广场等娱乐、休闲、购物场所。特别是经济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五大园区的开发,更是为山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为自己是山东人而感到自豪,让我们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吧。 (播放相关视频)
师:你想对家乡说些什么?想为家乡做些什么? (夸家乡,向外界介绍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等等)。
3、“今天我最棒”评比。 学生进行评价,评选出 “金牌团队”、“荣誉小市民”,颁发“山东金杯”、 “荣誉奖章”。
五、拓展实践活动
课下继续搜集、整理资料,办一期“家乡风情大盘点”的手抄报或举办一次家乡风土人情图文资料展。
板书设计
家 乡 风 情 更 迷 人
家乡特产 民间工艺 传统习俗 风景名胜
教学反思:
一、本教案的亮点
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
二、存在的不足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再充实的拓展开会更好。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
通过交流学习,让学生展示课前所收集到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知道的知识,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
四、使用建议
1. 教师要注重课前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要放手让学生亲自去搜集资料,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样才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意义。
2. 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感受与见解。
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单元特点:
⒈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活动主题。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亲切的。“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的两个活动主题“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的探究内容均来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家乡的变化、优秀人物等。
⒉学习过程活动化。活动以探究为核心。“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两个活动主题都需要学生亲自去看地图或地球仪,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来获取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起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⒊注重活动过程完整化。例如,“家乡的故事”活动主题下的“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家乡山水美如画”“家乡风情更迷人”“可爱的家乡人”“家乡的
历史名人”,每个主题活动结束都强调以一定的形式,如画家乡、写小作文、编情景剧等反映活动结果,同时使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得以升华。
⒋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教科书版式设计灵活,形式多样,具有教强的可读性。
⒌活动呈现方式范例性。教科书中学生的活动呈现方式只是起到范例引路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
⒍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强调学生品德形成的自主生成,而不是灌输。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知识与技能:
⒈在家乡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⒉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 ⒊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建议:
⒈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去了解家乡。
⒉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学习中升华情感。 ⒊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要以家乡优秀人物为榜样,以鲜活的实例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爱乡之情,使其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志向。
单元课时建议:8-10课时
1. 《欢迎到我家乡来》
主题目标:
一、结合家乡地图,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二、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中国政区图、山东省政区图或市级地图、社区图。
活动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⒈播放歌曲《我们都有一个家》。
⒉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地图,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找出山东省。
⒈交流怎样确定地图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相当于实地距离的长度。比例尺一般有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⒊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说明称为图例。我们可以借助图例,知道地图上都有什么。
三、巩固练习
查看地图找家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家乡的各种地图。
二、学习新课
⒈观察地图
将搜集到的地图悬挂在教室墙壁上,让学生分组选择地图,仔细观察,在组内交流怎样介绍家乡。
⒉介绍家乡
请各组选派一至两名代表,用地图介绍家乡情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⒊整理信息
听完各组的介绍后,综合信息,整理成“我的家乡”解说词,要求表达清楚,语句流畅。 ⒋说说收获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用地图介绍家乡的情况。
四、课堂练写“我的家乡”解说词。
教学反思:以挂图为教学,包括省、市、县地图,联系实际让学生探索出自己家乡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
2. 《家乡的故事》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传说故事。
3.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4.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教学估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
课前准备:让家长协助找反映家乡的“老照片”、“新景观”(将学生组:分别搜集城市建设方面、工业方面、农业方面、饮食方面等)
课上活动:
⒈激情导入:由几十年的变化导入……
⒉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照片,选代表参照照片讲变化。
①分类展示
②组织学生讨论,家乡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城市建设方面:高楼鳞次栉比,道路越来越宽……
工业方面:发展迅速,工厂多,效益高……
农业方面:机械化,科学种田,产量高……
饮食方面:生活条件好,生活丰富多彩……
③学生讨论,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⒊布置练习与作业:“我与爸爸比童年”小调查
①让学生与父母交流,了解以前家乡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状况,进行归纳整理。 ②以“小作文”的形式把调查情况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抒发对家乡变化而感到自豪的心情,树立长大后为家乡建设服务的志向。
第二课时
(家乡山水美如画)(家乡风情更迷人
活动方式:主要采用考察、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 内容与过程:
课前准备:
一. 家乡传说故事会:布置学生通过访问老人、查阅资料去搜集一些有关家乡的传说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二.家乡美景一日游(看美景-----准备谈收获)
课堂教学:
一. 情景激趣:上一节讨论了“家乡的变化可真大”的主题,同学们表现都很积极,大家通过课后的调查,一定对家乡山水、家乡风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节课大家就把调查的结果、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 讨论分析:
⒈小组交流展示,分享讨论各自的收获。
⒉交流展示,输理情感体验。
①各组竟相发言,交流展示组内的收获
(可展示图片、也可讲听到的故事)
②学生谈到的美景有桓台少海公园、张店公园、桓台新城„四世宫保‟坊、乡镇的美丽建筑附
近的现代化工厂、家乡近年来的巨大变化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从小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激情。
三. 教师引导进行汇报辨析:
家乡这么美,变化这么大,说明了什么?(党的富民政策好)变化这么大,和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乡劳动人民)
提示:建设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长大后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四. 模拟活动,升华认识:
走出教室,融入校园,向全校同学宣传关于“家乡山水、家乡风情”的知识,倡议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建设家乡作贡献。
第三课时
(可爱的家乡人、家乡的历史名人)
课前准备:调查了解家乡人为家乡的建设做了哪些贡献,了解他们的可敬之处;查找家乡古代名人的事迹,准备课上发言。
一、情景激趣:
家乡美如画,家乡的变化大,家乡劳动人民功不可没,今节我们研究一下家乡的人,作调查,查资料,了解家乡人为家乡做了哪些贡献,学习他们的可敬之处。
二、讨论分析:
⒈夸夸可爱的家乡人:
①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夸夸可爱的家乡人,赞美家乡人的奉献精神。
②开展“学习榜样”的活动,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志向。
2. 老师提供《地方志》,让学生自己查找家乡的历史名人,有选择的在班上交流,以名人的精神激励自我。
三、汇报辨析:学生已经搜集了不少的关于家乡人、历史名人的事迹、资料等,老师选择最好的资料,让学生讲、老师进一步补充。
四、模拟活动:以“小作文”或“日记”的形式,说说家乡人或家乡历史名人对自己的影响,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教学反思:
课 时 教 案
教 学 过 程
《家乡的风情更迷人》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二课:家乡的故事 活动主题三:家乡的风情更迷人 课 时:一课时
作 者: 单 位: 峄城区古邵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家乡的山水美如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山东的风土人情: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包水饺;正月十五放花灯;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八月十五吃月饼、青檀寺庙会、..... 的活动场景,让学生说说人们在干什么?是哪里的风土人情? 看了视频后你最想说什么?(生畅谈) 师:我们的家乡山东风景秀丽、物产丰富,风土人情绚丽多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家乡,去细细感受、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 吧。(板书:家乡风情)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家乡自豪感。】
二、分组讨论、交流课前搜集、调查的资料。
1.我们要领略家乡的风土人情可通过哪些方面来了解?指名说。
课前我们分小组搜集、调查了资料,现在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一起介绍一 下自己的小组。(分别是:“家乡特产”组、“民间工艺”组 、“传统习俗” 组和“风景名胜”组)。
2.小组内讨论、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参与学习活动,予以指导。 (出示课件)温馨小提示:
(1)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整理资料,小组长做好记录。
(2)每组推选1—3 名同学做代表,准备在班上汇报小组内所搜集的资料。 班
三、班上汇报、展示资料
(一)(出示课件)提出要求:
1. 一小组汇报时,其余小组成员认真听,可以补充资料。
2. 活动结束后进行评比,评选出 “金牌团队”、“荣誉小市民”,颁发奖。 (为同学们准备了奖:特制的“山东金杯”、“荣誉奖章”。)
(二)各小组在班上汇报、展示 各组小组长及代表上台汇报、展示本组搜集的资料,其余同学及教师作补充。
1. “家乡特产”组:
介绍并出示实物、图片展示特产:枣庄石榴、周村烧饼、 平度大泽山葡萄东阿阿胶、烟台苹果、莱阳梨、菏泽牡丹、黄河口大闸蟹......
2. “民间工艺”组:
介绍剪纸艺术、潍坊风筝、黄河黑陶、中国结、编织、潍坊的木版年画、戏剧人物、年画、家乡的民间工艺品、铁艺、泥塑、虎头鞋等等。
3.“传统习俗”大盘点
(1)说说家乡的传统习俗。
(2)展示:贴春联、花灯、橡皮泥、面团制作的水饺、元宵、月饼、豆子、粽子、舞龙、舞狮、放烟花、赶庙会、赏菊等。
(3)学生说唱:《年的童谣》
(4)播放扭秧歌的视频。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手龙舞”是堪称中华一绝的民间舞,起源于原长 清县平安店镇的赵营村,如今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结:呀,大家说得真棒!既能饱眼福,又能饱口福。下面的小组又会汇报什么精彩内容呢?让我们去看看吧!
4. “风景名胜”组:
展示搜集到的家乡各处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 照片,如咱们峄城的万亩石榴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抱犊崮森林公园、泰山、曲阜、济南的灵岩寺......
师:这些景点为山东的旅游业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说:“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曾来到灵岩寺拍摄、录制节目,使这 座千年古刹更加熠熠生辉。
四、总结活动,夸家乡,升华情感。
1、师总结:家乡特产、民间工艺、家乡习俗、风景名胜等这一切构成了山东独有的风土人情画卷,山东已成为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上 的重要景区,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2、夸家乡,升华情感。
(播放课件:山东新貌)解说词:近几年,我省又开发、兴建了国际高尔夫球场、五峰山旅游度假区、银座购物广场等娱乐、休闲、购物场所。特别是经济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五大园区的开发,更是为山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为自己是山东人而感到自豪,让我们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吧。 (播放相关视频)
师:你想对家乡说些什么?想为家乡做些什么? (夸家乡,向外界介绍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等等)。
3、“今天我最棒”评比。 学生进行评价,评选出 “金牌团队”、“荣誉小市民”,颁发“山东金杯”、 “荣誉奖章”。
五、拓展实践活动
课下继续搜集、整理资料,办一期“家乡风情大盘点”的手抄报或举办一次家乡风土人情图文资料展。
板书设计
家 乡 风 情 更 迷 人
家乡特产 民间工艺 传统习俗 风景名胜
教学反思:
一、本教案的亮点
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
二、存在的不足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再充实的拓展开会更好。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
通过交流学习,让学生展示课前所收集到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知道的知识,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
四、使用建议
1. 教师要注重课前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要放手让学生亲自去搜集资料,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样才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意义。
2. 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感受与见解。
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单元特点:
⒈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活动主题。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亲切的。“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的两个活动主题“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的探究内容均来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家乡的变化、优秀人物等。
⒉学习过程活动化。活动以探究为核心。“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两个活动主题都需要学生亲自去看地图或地球仪,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来获取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起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⒊注重活动过程完整化。例如,“家乡的故事”活动主题下的“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家乡山水美如画”“家乡风情更迷人”“可爱的家乡人”“家乡的
历史名人”,每个主题活动结束都强调以一定的形式,如画家乡、写小作文、编情景剧等反映活动结果,同时使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得以升华。
⒋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教科书版式设计灵活,形式多样,具有教强的可读性。
⒌活动呈现方式范例性。教科书中学生的活动呈现方式只是起到范例引路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
⒍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强调学生品德形成的自主生成,而不是灌输。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知识与技能:
⒈在家乡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⒉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 ⒊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建议:
⒈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去了解家乡。
⒉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学习中升华情感。 ⒊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要以家乡优秀人物为榜样,以鲜活的实例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爱乡之情,使其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志向。
单元课时建议:8-10课时
1. 《欢迎到我家乡来》
主题目标:
一、结合家乡地图,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二、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中国政区图、山东省政区图或市级地图、社区图。
活动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⒈播放歌曲《我们都有一个家》。
⒉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地图,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找出山东省。
⒈交流怎样确定地图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相当于实地距离的长度。比例尺一般有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⒊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说明称为图例。我们可以借助图例,知道地图上都有什么。
三、巩固练习
查看地图找家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家乡的各种地图。
二、学习新课
⒈观察地图
将搜集到的地图悬挂在教室墙壁上,让学生分组选择地图,仔细观察,在组内交流怎样介绍家乡。
⒉介绍家乡
请各组选派一至两名代表,用地图介绍家乡情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⒊整理信息
听完各组的介绍后,综合信息,整理成“我的家乡”解说词,要求表达清楚,语句流畅。 ⒋说说收获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用地图介绍家乡的情况。
四、课堂练写“我的家乡”解说词。
教学反思:以挂图为教学,包括省、市、县地图,联系实际让学生探索出自己家乡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
2. 《家乡的故事》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传说故事。
3.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4.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教学估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
课前准备:让家长协助找反映家乡的“老照片”、“新景观”(将学生组:分别搜集城市建设方面、工业方面、农业方面、饮食方面等)
课上活动:
⒈激情导入:由几十年的变化导入……
⒉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照片,选代表参照照片讲变化。
①分类展示
②组织学生讨论,家乡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城市建设方面:高楼鳞次栉比,道路越来越宽……
工业方面:发展迅速,工厂多,效益高……
农业方面:机械化,科学种田,产量高……
饮食方面:生活条件好,生活丰富多彩……
③学生讨论,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⒊布置练习与作业:“我与爸爸比童年”小调查
①让学生与父母交流,了解以前家乡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状况,进行归纳整理。 ②以“小作文”的形式把调查情况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抒发对家乡变化而感到自豪的心情,树立长大后为家乡建设服务的志向。
第二课时
(家乡山水美如画)(家乡风情更迷人
活动方式:主要采用考察、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 内容与过程:
课前准备:
一. 家乡传说故事会:布置学生通过访问老人、查阅资料去搜集一些有关家乡的传说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二.家乡美景一日游(看美景-----准备谈收获)
课堂教学:
一. 情景激趣:上一节讨论了“家乡的变化可真大”的主题,同学们表现都很积极,大家通过课后的调查,一定对家乡山水、家乡风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节课大家就把调查的结果、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 讨论分析:
⒈小组交流展示,分享讨论各自的收获。
⒉交流展示,输理情感体验。
①各组竟相发言,交流展示组内的收获
(可展示图片、也可讲听到的故事)
②学生谈到的美景有桓台少海公园、张店公园、桓台新城„四世宫保‟坊、乡镇的美丽建筑附
近的现代化工厂、家乡近年来的巨大变化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从小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激情。
三. 教师引导进行汇报辨析:
家乡这么美,变化这么大,说明了什么?(党的富民政策好)变化这么大,和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乡劳动人民)
提示:建设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长大后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四. 模拟活动,升华认识:
走出教室,融入校园,向全校同学宣传关于“家乡山水、家乡风情”的知识,倡议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建设家乡作贡献。
第三课时
(可爱的家乡人、家乡的历史名人)
课前准备:调查了解家乡人为家乡的建设做了哪些贡献,了解他们的可敬之处;查找家乡古代名人的事迹,准备课上发言。
一、情景激趣:
家乡美如画,家乡的变化大,家乡劳动人民功不可没,今节我们研究一下家乡的人,作调查,查资料,了解家乡人为家乡做了哪些贡献,学习他们的可敬之处。
二、讨论分析:
⒈夸夸可爱的家乡人:
①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夸夸可爱的家乡人,赞美家乡人的奉献精神。
②开展“学习榜样”的活动,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志向。
2. 老师提供《地方志》,让学生自己查找家乡的历史名人,有选择的在班上交流,以名人的精神激励自我。
三、汇报辨析:学生已经搜集了不少的关于家乡人、历史名人的事迹、资料等,老师选择最好的资料,让学生讲、老师进一步补充。
四、模拟活动:以“小作文”或“日记”的形式,说说家乡人或家乡历史名人对自己的影响,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教学反思: